绿灯侠是美国DC漫画旗下一群超级英雄的总称。每位绿灯侠都拥有一个能量戒指与充电用的能量提灯,只要使用者拥有足够的意志力与精力,就可以根据想像将戒指中的能量变成实物、操控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绿灯侠一直是DC最重要的超级英雄之一,知名度仅次于大超,蝙蝠,人气不如小闪和ww我不敢苟同,销量上绿灯系可一直是DC前三,新52绿灯早早离队,直到达叔战争才跑回来,也是因为哈尔现在自己要带一个队伍。

口碑下滑,为什么《绿灯侠》真人版的评价那么差?

《绿灯侠》这部电影其实选角、配乐、特效这些硬件条件,在当时的好莱坞超级英雄类电影中还属于不错的那一梯队,至少也是中等偏上水平。比如瑞安雷诺兹的哈尔乔丹还有塞尼斯托的演员都可以算得上神还原。CG打造的能量体绿灯侠战衣、3600个扇区各种外星人形象以及灯戒凝聚出的武器也都很炫酷。当时的预告和海报给人的期待值可以说相当高。

绿灯侠本身就是美漫人气极高的英雄,制作阵容又强大,资金预算又足(2011年的2亿美元),华纳又下了很大的本到处宣传,粉丝又对此给予极高的期待。

不止如此,《绿灯侠》漫画涉及了DC漫画最宏大浩瀚、最具有想象力的宇宙设定,可以说是自成体系,仅仅以《绿灯侠》本身就可以扩展出一个电影宇宙。情感光谱、七色灯团、灯兽、守护者、各色外星种族和文化等等,都是极佳的科幻片素材。DC和漫威公司中只有极少数的超级英雄有这种自成体系、仅靠自身就能扩展出一个电影宇宙的设定,DC这边有绿灯侠、蝙蝠侠和超人,漫威有蜘蛛侠和X战警。

这部电影未上映就几乎具备了成功的要素。绿灯侠的能力是非常独特而有趣的,哈尔乔丹也是个脑洞大开的“ 哈二”,绿灯军团里也有很多有趣的队员和故事,这些来自宇宙各个角落的外星警察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外表和文化背景,他们的互动极其有趣。《绿灯侠》有无数种拍成功的拍法,哪怕是照着动画电影《绿灯侠:初次飞行》一帧一帧地拍(当然现实中的漫改电影不可能这么拍),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功。

不幸的是,导演偏偏选了一种方法把《绿灯》拍成了年度暴死扑街作。

反派设置:我们看绿灯侠看的是什么?酷炫的具现化、激烈而宏大的打斗场面。绿灯侠具现化是靠着意志力和想象力的。但是本片的反派选择出了严重问题。1.小BOSS是赫克托-哈蒙德,能力是念力以及心灵感应。这个BOSS完全体现不出绿灯的能力和性格啊。跟一个靠着大脑战斗的反派打架,这种打斗是很难有看点的。于是乎我们的主角就跟这个渣渣在海滨城停机库里耗了半小时。2.最终BOSS是视差怪,视差怪是什么级别?视察怪可是黄灯的灯兽啊,跟一个刚当上绿灯几天的新手绿灯侠的实力差了多少数量级?视差怪不是应该是《绿灯侠》系列的最终BOSS吗?你选了视差怪就算了,至少设计好看一点吧……最后那坨黄黄的翔是个什么鬼啊!!!

如图为视差在漫画中的样子

这是电影里的视察怪……

剧情:绿灯侠的大部分精彩故事都发生在地球之外,所以我想不通为什么大部分时间绿灯侠都在地球上无所事事。

之前说视察怪已经凭借一己之力毁灭了无数星球,一个穿越了数万光年来到地球的大反派居然会被吸进太阳里烧死,这编剧以为观众的记忆只有7秒吗?

“最伟大的绿灯侠”阿宾苏在其手下毫无还手之力,一群精锐绿灯侠在其手下瞬间团灭,这样的反派最后居然被一个刚当上绿灯没几天的新手吊打?拜托啊编剧你可长点心吧。据说乔夫琼斯参与了编剧,请问你们在骗谁啊?

打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掐表算一下,在这部《绿灯侠》里,主角戴上戒指变成绿灯侠的时间有多长,在这之中打斗的时间又有多长。呵呵两亿的预算都足够拍一部《复联》这样大牌云集全篇特效的电影了,请问导演你拿去干嘛了?我知道绿灯侠的CG战衣烧钱,我知道外星人的CG脸烧钱,我知道有些场景里只有演员的脸是真的其它全CG,但是这些烧掉的钱应该没那么多,你应该能有足够的钱做一场场面够大够燃的打戏的。

笑料非常老套,毫无笑点。

内容来自知乎。

《绿灯侠》为何会扑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十年后,当评论超级英雄电影时,《绿灯侠》仍然是每个人嘲笑的笑柄。虽然有些人可能喜欢这部电影,但很明显,在2011年夏天,《绿灯侠》并没有像超级英雄电影《美国队长》或《雷神》那样引起轰动。它甚至不如动画片《绿灯:翡翠骑士》受欢迎,这部动画片总是令人愉快,避免了现实电影中的许多问题。

作为一名长期的直流电迷,我曾对绿灯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取得最好的。不幸的是,结果令人失望。哀悼他们的不幸并愤怒。你可能会认为我很苛刻,但这并不是因为我讨厌《绿灯侠》,也不是因为我觉得超级英雄很无聊,而是因为我知道这部电影有多棒。我的目的不是取笑《绿灯侠》,而是进一步研究并具体了解这部电影出了什么问题。

你可能熟悉剧本写作的古老格言,展示它,不要说它。《绿灯侠》以托马斯·雷的简短叙述开始,解释了什么是绿灯侠,并在电影开始前给出了背景故事。然而,每当你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开场白时,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绿灯侠》的长篇开场白立刻失去了我作为观众的兴趣。从一开始就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在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白之后,我们看到一些外星人出现在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不利于接近观众,尤其是那些不熟悉绿灯的人。

也许更明智的做法是从哈尔父亲去世的倒叙开始。这可以利用人类的共鸣来立即吸引观众。它甚至可以让他在下一个场景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做恶梦。虽然这可能是陈词滥调,但有时陈词滥调是正确的选择,特别是在像《绿灯侠》这样的电影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以让角色与众不同。

为什么电影《绿灯侠》(真人版)的评价那么差?

《绿灯侠》这部电影不论在剧情、画面还是人物的选择和塑造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将《绿灯侠》这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拉到了最低,《绿灯侠》甚至可以被看做DC历史上最失败电影。

 一、资金充足——却烧的一塌糊涂:

据说华纳在与“马丁·坎贝尔”接洽时,曾直接许诺2亿美元的预算由他控制(《007:皇家赌场》成本为1.5亿美金),只要有票房,一切都不是问题。而这位马丁导演也真的很实在,2亿美元竟然不够花,最后又超出了5千万美元。这么多钱,究竟花到哪了呢?——答案是“特效”

为了让“绿灯军团”这个DC世界最绚烂的团队能够在大荧幕上完美还原,马丁“大刀阔斧”的使用了“全CG”技术打造了所谓的“流体战衣”,单从外形上看,绿灯侠的造型与漫画相比还原度非常高,这一点也确实受到了一定好评(除了哈儿的“眼罩”。)

 二、选角失败——反派人物拉低口碑:

作为第一部《绿灯侠》电影,DC选择“哈尔·乔丹”这位史上最伟大的“灯侠”作为主角无可厚非。但几乎与主角同等重要的“反派”,DC的选择却十分不尽如人意,两位BOSS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错误”。

绿灯侠最大的看点,就是他那“幻想什么就能造出什么”的强大能力,动漫中绿灯侠的战斗场面,几乎就是一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战”。所以,“反派”的能力越复杂,就越能让绿灯侠有发挥的空间,造出更多神奇、夸张的武器来吸引观众。

三、结构混乱——剧情槽点太多:

实际上,对于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观众更看重的还是战斗场面和人物设计,对剧情并没有太高的要求,能做到《蝙蝠侠三部曲》那样深邃固然是好,但像大部分“漫威电影宇宙”一样的纯爆米花电影观众也完全能接受。

归根结底说起来,还是格局眼光不够,虽然投资不小,演员阵容也属高配,但眼光不够、底气不足,前面铺垫不够,后续互动不足,骨子里有一种“试水”的念头,试试看行不行,结果扑街了,好处时间才缓过来神,继续打造DC宇宙,结果也是坎坎坷坷,不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