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也用高渗葡萄糖,效果不如甘露醇,因为它很快就代谢分解,没有高渗作用了。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在临床上,医生常给病人点滴输入葡萄糖液,这样做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如果是小剂量的药物可以直接静脉或肌肉注射,但点滴时的药量都是比较大的,此时加入5%的葡萄糖(也可以是0.9%的生理盐水)起到一个稀释药物浓度的作用,避免刺激血管;另外,生病的人一般都有或多或少的体液消耗,葡萄糖起到一个补充体液的作用;对于感冒发烧的病人,大量的补充液体,可以促进身体好转,就好象我们平常生病医生建议多喝水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临床上医生给病人输葡萄糖液,这样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存在量最多的化合物之一,也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所以临床上常在人体血糖水平较低时,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以提供能量。此外输入葡萄糖还有调节人体电解质平衡的作用。有时它只起携带药物的作用。临床上用的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常见的有5%,10%,还有20%。糖尿病患者一般不能注射葡萄糖。

在治疗脑水肿注入"甘露淳"时能否同时注入葡萄糖,丹参等注射液?

甘露淳要单独用药,丹参要注入葡萄糖注射液里,大部分注射液可以通过葡萄糖做为载体注射,其他的消炎注射液,具体要看药物的配伍说明书和注意事项,及患者有没有其他的症状。最好问一下有经验的医生,不要想当然,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另外说明书上的药品名称一般为化学名称,而药品的“商品名”可能有好几种,如果不是特别确认,还是尊医嘱的好!

为什么在输液时,常常选用葡萄糖,而不是其他的糖?

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因为葡萄糖非常容易直接被吸收,可作为病人的养料。葡萄糖被氧化时,能生成葡萄糖酸,而葡萄糖酸钙是能有效提供钙离子的药物;葡萄糖被还原时,可生成正己六醇,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原料。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在消化道中,葡萄糖比任何其他单糖都容易被吸收,而且被吸收后能直接为人体组织利用。除对糖尿病人外,葡萄糖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
药理作用:能补充体内水分和糖分,具有补充体液、供给能量、补充血糖、强心利尿、解毒等作用。
适应症:其5%溶液为等渗液,用于各种急性中毒,以促进毒物排泄;10%~50%为高溶液,用于低血糖症、营养不良,或用于心力衰竭、脑水肿、肺水肿等的治疗。
葡萄糖为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体内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同时供给热量,或以糖原形式贮存,能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葡萄糖作为非处方药主要用于:⑴配制口服补液盐以调节体液,用于出汗、呕吐、腹泻引起的体液丢失。⑵口服给药用于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以补充营养,或用于血糖过低者。
【不良反应】⑴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见于口服浓度过高过快时。⑵反应性低血糖。

葡萄糖注射的注意事项

提起很多葡萄糖,想必很多人都会想起小时候挂点滴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了,详细很多人都有在小时候注射葡萄糖的经历,甚至是在成年之后也有不少人需要注射葡萄糖,那么注射葡萄糖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静注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时应注意药液有无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静脉炎,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5%-10%浓度的药液时也可发生同一并发症。

2、治疗脑水肿使用高渗溶液时如突然停药,容易发生反跳现象并致使脑水肿再度发生,故不可突然停药,而应缓缓减量直至停用。

3、不宜做皮下注射,以免引起皮下坏死。

4、颅内或脊髓膜内出血以及脱水病人谵妄时,均禁止使用高渗葡萄糖注射液,以免发生意外。

5、在干燥的条件下,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水溶液可经高压灭菌。过热可导致溶液PH值的下降和焦糖化。散装成品应在干燥、低温密闭容器中贮藏。



葡萄糖注射液有什么作用

一、葡萄糖注射液具有补充能量的功效:

很多病患在应对一些疾病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无法进食或者是进食量过少的状况,而这种状况的发生会导致患者体内能量的缺乏,从而身体变得更加虚弱。此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来帮助患者补充身体所需要的一些能量,在补充能量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补充体液。

二、葡萄糖注射液可以帮助辅助治疗部分疾病:

比较常见的有低血糖症、高钾血症、饥饿性酮症、组织脱水以及失水等等,在应对每一种疾病的时候我们所需要应用到的葡萄糖注射液的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对剂量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自身的病情。

扩展资料

注射葡萄糖注射液的副作用:

一、部分病患会引发静脉炎,静脉炎发生于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滴注时。如用大静脉滴注,静脉炎发生率下降。

二、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外渗可致局部肿痛。

三、引发反应性低血糖:合并使用胰岛素过量,原有低血糖倾向及全静脉营养疗法突然停止时易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葡萄糖注射液

怎样应用葡萄糖注射液给其进行静脉注射

因为葡萄糖注射液有保肝、解毒、强心、利尿、消肿、补充体液的作用。葡萄糖注射液的这些作用,大多数人都大体了解或知道。因此,在家畜患病以后,有人不分病症和注射液的浓度而随意用葡萄糖溶液给其进行输液治疗。这样做是不科学的,也是对葡萄糖溶液这种兽药药理科普知识了解不全面的表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葡萄糖溶液共分三种类型:一是等渗溶液,二是中渗溶液,三是高渗溶液。对葡萄糖溶液的应用,应根据家畜的种类和所患的疾病对症用药。现将这三种葡萄糖溶液的浓度、用量、用法和应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等渗溶液
5%葡萄糖注射液为等渗溶液。主要是对家畜大汗、大泻等的脱水症作为补充体液的药物,输入血循环后,葡萄糖很快被利用,失去原来的渗透性质而供给肌体水分。
用量和用法猪羊250毫升~500毫升,牛、马、驴、骡1000毫升~3000毫升,犬100毫升~500毫升,1次静脉注射。
中渗溶液10%~20%的葡萄糖注射液为中渗溶液。主要用于各种中毒家畜的保肝、解毒、重病、久病体弱及手术病畜的能量供给。
用量和用法猪羊100毫升~200毫升,牛、马、驴、骡500毫升~2500毫升,犬50毫升~250毫升,1次静脉注射。
高渗溶液50%的葡萄糖注射液为高渗溶液。主要用于家畜的脑水肿、肺水肿,作为解除水肿药物;用于子猪低血糖症,作为补充血糖药物;用于羊、马、驴等家畜的妊娠毒血症,作为治疗药物。
用量和用法猪羊20毫升~100毫升,牛、马、驴100毫升~500毫升,1次静脉注射。
应用葡萄糖注射液应注意的事项①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时,不要一次注射过多,因为在缺少补充钠的情况下,输入过量可引起水中毒,导致体液低渗、组织细胞水肿。②用50%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时,要单独应用,不可与任何注射液配合,以保证其高渗的有效性。③冷天、冬天或寒性病患畜应用时,均应加温,使其温度与体温一致,以免引起寒战。

在临床上,医生常给病人点滴输入葡萄糖这样做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一般点滴 用 生理盐水 或者 葡萄糖
两者与内环境渗透压相同 所以可以维持渗透压 使细胞不脱水
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热量来源之一,每1克葡萄糖可产生4大卡(16.7kJ)热能,故被用来补充热量。治疗低糖血症。当葡萄糖和胰岛素一起静脉滴注,糖原的合成需钾离子参与,从而钾离子进入细胞内,血钾浓度下降,故被用来治疗高钾血症。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快速静脉推注有组织脱水作用,可用作组织脱水剂。另外,葡萄糖是维持和调节腹膜透析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视线模糊、水肿?胰岛素注射常见十大问题一次解决!

长期以来,胰岛素以卓越的降糖疗效,在各种降糖药物中稳坐头把交椅,然而在实际临床中,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不足1/3,许多患者一提到打胰岛素,心里就打退堂鼓。

究其原因,除了认识观念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出于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和误解。下面,HEHO君就来科普一下胰岛素注射的常见问题以及处理对策,希望可以扫除患者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和抵触。

1.注射疼痛

许多病人害怕打针,一看到针头,心里就发毛。事实上,现在注射胰岛素用的都是专用注射笔,配套的针头也非常纤细,注射时几乎感觉不到疼痛,因此,大可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不过特别要利益,如果针尖出现毛刺、弯曲和倒钩,就可能会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处理对策—选择短且纤细的针头,尽量减少针头的重复使用,避免在皮肤有硬结的部位注射。

2.低血糖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副作用,症状轻的会引起心悸、出汗、头晕、手抖、瘫软无力;严重的则会导致意识恍惚、精神反常、行为怪异、昏迷乃至死亡。发生的原因,与胰岛素用量过大、注射后没及时进餐或吃得太少、运动量增加但没及时加餐等因素有关。

处理对策-分协调好饮食、运动与用药三者的关系,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餐,不随意增大用药剂量;要学会识别和处理低血糖,低血糖一旦发生,就要立即补充含糖食物或饮料,严重的还应该静脉注射葡萄糖;平时身边要常备一些含糖小食品或饮料,以备不时之需。

3.体重增加

一些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后,体重会有轻度增加,这是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对血糖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尿糖流失,并使多余的糖,转化为肝糖或脂肪储存起来,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体重增加,但同时也说明临床治疗有效。

处理对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极配合制饮食及运动治疗;或是与医生讨论后,选择对体重影响小的胰岛素种类。

4.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过敏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的皮肤瘙痒、红斑、皮疹及皮下硬结等等,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使用动物胰岛素的患者,可能与动物胰岛素和人类胰岛素存在结构差异,以及制剂纯度不高有关。

处理对策-改用高纯度的人造胰岛素,这与人类内源性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完全一样,而且杂质蛋白含量极低,几乎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另外要经常变换注射部位;酌情使用抗过敏药。

5.皮肤感染

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起红点或有红肿,糖尿病患者皮肤出现感染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糖尿病患者组织含糖量高,这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其次,注射部位皮肤消毒不严格;第三,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使用过期变质的胰岛素等;此外,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都较差,使得感染容易进一步扩散。

处理对策-注射前洗手,彻底消毒注射部位皮肤,注意注射过程的无菌操作,尽量做到针头一次一换。

6.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缩

部分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会出现注射部位的皮肤隆起或凹陷,也就是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缩,相较起来,皮下脂肪增生比萎缩更常见。无论是增生还是萎缩,都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进而导致血糖波动。一般认为,这两种情况,是由于长期固定在同一部位注射,以及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所致。

处理对策-尽量选择高纯度的胰岛素;注意经常轮换注射部位,除了腹部,其它可供注射的部位还有还有上臂外侧、大腿外侧等。

7.皮肤出血或淤青

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针头损伤到皮下毛细血管所致。

处理对策-针头越细,发生出血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建议糖友尽量选择更短更细的针头,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5~10秒钟,可预防出血。

8.视线模糊

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开始胰岛素治疗后不久,原因是由于血糖迅速下降,影响眼晶状体及玻璃体的渗透压,晶状体内水分溢出导致屈光度下降,引起远视及视物模糊。

处理对策-通常无需处理,2~4周即可自行恢复,或是避免降糖速度过快,可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9.胰岛素引起水肿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胰岛素治疗的初期,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及下肢水肿。这种由胰岛素引起的水肿是暂时性的,大多并不严重,通常会在一两周内逐渐自行消退。

处理对策-低盐饮食,水肿多可自行消退。个别水肿严重的患者,可以酌情口服利尿剂或停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10.胰岛素引起神经痛

这种情况临床比较少见,比较会发生在治疗初期,表现为肢端和(或)胸腹壁疼痛,症状出现相对较快,一般认为与应用胰岛素后,血糖降得太快有关。

处理对策-在降低血糖时,需根据病情,掌握适当的速度降血糖。血糖平稳后,症状就会逐渐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