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你知道哪些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以前的我都是买一堆纸质书,有的书看完觉得这辈子可能也不会看第二遍,占空间,搬家还麻烦。现在我一般都是在kindle上看书,看完觉得好的书就买纸质书收藏,想翻阅就随时翻阅回味,这也是一种对作者的认可。下面这三本书是我觉得最值得收藏的两本书和一本值得收藏的书。这三本都对我的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有所影响,真正算是开智和扩宽视野的书。

1.《丰乳肥臀》

这本书是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我才听说,最近才拿来看看,看完简直惊为天人,深深折服。魔幻现实主义风一开始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看完一段后,刺激得停下来缓一缓,后面就习惯了,看得很爽。我觉得这本不管是内容的深刻程度,还是写作的技巧都很值得阅读。上官家的孩子个个不得了,二十世纪的风云变化在这一家展现。我感受到作者有对生命顽强的赞颂,对政治、战争斗争的厌恶。作者对人性的羞耻罪恶毫无顾忌,得把这世间看得多彻底才能写出如此著作,之前看得很多关于社会人性的思考甚至显得小病呻吟。感谢莫言让我读到这么完美的中文作品。

摘抄两句给大家看看。“你也是轻车熟路了,你自己生吧,圈里的黑驴第一次生,我得去照看一下”,“我还以为生了呢,也不怕别人笑话,现如今的女人越来越娇气了,我生他爹的那阵,一边生,一边纳鞋底子”。

2.《三体》三部曲

我其实没看过啥科幻,一直觉得科幻不是我的菜,直到朋友反复推荐,以人格担保这个绝对我会喜欢我才去看了。然后也被折服了,惊叹于作者的想象力,独特的对宇宙的理解,简直给我塑造了宇宙观。章北海,罗辑,维特,程心……角色们性格各异,跃然纸上,每个人都让我感动,敬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章北海最后说的:“没关系的,都一样。”简直让我心疼不已,肃然起敬。B站上还出了用方块元素做的动画,也超级好看,比较还原原著,感觉略有改编都是基于导演对三体的深刻认识。

3.《人类简史》

这个书几年前看的,讲的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当时看完觉得对人这个物种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让我觉得人也仅是个物种而已。虽然有的观点和逻辑我不太赞同,比如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的骗局,让人没有狩猎时快乐的分析。但大体上是让我涨知识的一本书。

有哪些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前言: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一定是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东西的书,是可以让你通过每一次的反复阅读得到不同的东西。

第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是《人性的弱点》这一书中讲述了很多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显得更加通俗易懂,而且也是可以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并可以从中收获很多学问和知识。

第二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是《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所蕴含的哲学,是涉及到生活中各个方面,首先是为人处世方面,其次是职场管理方面,第三是中药滋补方面,最后是在整个红楼梦中一百多个人物都被塑造得活灵活现,各具特色,是值得欣赏的。最重要的就是该文的词藻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的诗词是颇具特色,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的。每一次阅读红楼梦,总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我认为它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有哪些书你看过不止一遍?

1.《文城》

作者: 余华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各自的选择。

这是一个荒蛮的年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

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讲述南方小镇上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的人生故事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铺开一幅荡气回肠的时代画卷,在民间叙事中融入魔幻色彩,时空绵延,人物纷杂,情节跌宕,谱写一曲关于命运的荒诞史诗。

细腻而宏大,舒畅而勇猛,夹杂着黑色幽默,道出生命的脆弱与柔韧。

2.《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这本书,真的不愧是一部神作!

2022年初读完《认知觉醒》,后面立即读了姊妹篇《认知驱动》。

读完这两本书,后面觉得不尽兴、不买一本对不起周岭老师,就买了纸质书。

好书值得买回来留在身边,随时随地,反复阅读。

将其生吞活剥,反复咀嚼,不断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将自己活成一本书。

《认知觉醒》就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

我一直说2022年是我的觉醒之年,可以说80%的功劳都归于这本书。

我之所以能够觉醒,就是因为我的年度之书《认知觉醒》。

我们很多人就像《认知觉醒》中形容的“醒着的睡着的人”。

什么是“醒着的睡着的人”?

周岭先生在书中是这么形容的:

大多数人都在沿着“求学--工作--婚恋”的路线成长,随着生活的惯性一直往前走。

不断地服从社会规则和应对生活烦恼,开始随波逐流。

没有太多的压力,也没有太多的动力,觉得反正日子还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