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即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职业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

《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能力。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识、党的建设、法律知识、乡镇行政管理、乡镇经济管理、乡镇机关公文写作、省情等。

三支一扶考试都考什么呢?

三支一扶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试内容:《职业能力测试》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能力。
职业能力测试和行测基本类似,题目形式可以参考官网发布的公告,具体学习复习可以到小树考神上看看,网站课程全面,基本包括了现在比较权威的几大名师课程,并且网站上的课程都是按省划分的,还有配套的学习资料,平时用手机就能学习,最重要的是更新特别及时,基本实现日更新。

三支一扶考试的资料比较少,很多考生因为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首先备考前一定要仔细研读你所考省份的官方发布的的招考公告,上面对参考教材和考试内容都有详细的说明,这样能让大家少走弯路。
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备考,详情了解:https://wenda.hqwx.com/catlist-5.html/?utm_campaign=baiduhehuoren

三支一扶考试主要考哪些部分?

三支一扶主要考试内容:
《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能力,采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方式作答。本科目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识、党的建设、法律知识、乡镇行政管理、乡镇经济管理、乡镇机关公文写作、省情等。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客观题部分采用2B铅笔填涂答案,主观题部分采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本科目考试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参考教材:
《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参考用书为各省人事考试院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基层工作知识与实务、《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参考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报名时考生可自愿订购上述教材,各省人事考试院会同出版发行部门将教材统一送达各县区。

三支一扶都考什么

《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能力,采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方式作答。本科目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识、党的建设、法律知识、乡镇行政管理、乡镇经济管理、乡镇机关公文写作、省情等。

扩展资料: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2018年4月,人社部表示,2018年国家将继续选拔招募2.6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

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公共基础知识》两个科目。
      其中行测科目的题型包括语言能力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题型、判断推理题型、常识判断题以及资料分析题型等。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三支一扶报考条件为: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了解“三支一扶”计划,具有良好品行。乐于吃苦、甘于奉献,自愿到基层一线长期服务。
      4、具备招募岗位所需的资格条件。
      5、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拓展:
      如何备考三支一扶?
      考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方法都是差不多的:
      1、复习备考
      要学会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尽量以课本为基础,并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
      2、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
      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属于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的潜能,培养并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
      3、学会整合知识点
      将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进行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者知识点卡片,这样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晰,也更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以上就是的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支一扶考试科目有几科?

两科,三支一扶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试》和《综合知识》

《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能力,采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方式作答。本科目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识、党的建设、法律知识、乡镇行政管理、乡镇经济管理、乡镇机关公文写作、省情、美好乡村建设等。

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客观题部分采用2B铅笔填涂作答,主观题部分采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本科目考试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

招募条件:

招募对象是省内普通高校和本省生源外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委培生和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其基本条件是: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3、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4、身体健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三支一扶的出路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是什么?

主要就是党和国家有关基层工作特别是教育、农业、卫生、扶贫和基层公共服务方面的方政策;本地区基层工作现状;拟服务单位和岗位的基本情况;乡镇共青团有关工作;心理健康知识;'三支—扶”计划相关政策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

三支—扶考试内容:《职业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

《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识、党的建设、法律知识、乡镇行政管理、乡经济管理、乡镇机关公文写作、省情等。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

三支一扶都是考什么内容

或参考2022年三支一扶考试,各地笔试科目略有差异,如:

四川省

笔试时间:2022年6月25日,笔试科目:《职业能力测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2年广西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计划公告》(2022年7月11日)中告知:

笔试科目:《综合知识》一科,满分100分。

河南省

《河南省2022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公告》(2022年7月1日)中告知:

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

安徽省

据《安徽省2022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2022年6月2日)知:

笔试科目:《职业能力测试》、《综合知识》,满分均为100分。

三支一扶考试都考什么?

以云南为例,云南三支一扶笔试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通过笔试后还有面试。云南省三支一扶笔试全省统一命题,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三支一扶考试不指定辅导用书、不委托任何培训机构进行考前培训。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考生携带准考证、身份证、黑色钢笔或碳素笔、2B铅笔、橡皮擦,按准考证上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关于三支一扶面试的规定。

通过资格复审的考生参加面试,面试办法由各州(市)确定。面试满分为100分,最低合格分数线为70分。综合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如出现综合成绩相同情况,按照面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排名先后。

各州(市)在面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以上人员中,按照综合成绩岗位排名和岗位招录人数等额确定进入体检人选,并组织体检。

以上内容参考 云南省人社局——云南省2021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公告

三支一扶考什么

三支一扶的考试模式为笔试+面试。

全国三支一扶笔试科目主要为《职业能力测试》、《综合知识》,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基本素质,包含行政职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

各省市也不尽相同。

如广西柳州、重庆、福建莆田、广西、海南、青海、辽宁大连、吉林等地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贵州、云南、甘肃、河南、山东、宁夏、陕西等地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

笔试题型: 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分值为45分;第二部分是申论,全部为主观题,分值为55分。

在笔试结束后,笔试合格的考生,会参加面试和考核,面试和考核会由“三支一扶”工作办公室负责,按计划设定一定比例,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岗位分类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围进入面试、考核人员名单。

注意事项:

三支一扶通过成绩由笔试成绩×50% + 面试成绩×50%所得出的综合成绩进行招录。

距离考试时间越来越短,现在备考时间是完全充分的,很多考生会觉得备考的战线拉得太长不好,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考试备考时间充分才是关键。每个人都是潜力股,只是分你怎么开发自己,回报都是建立在付出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