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眼的宽容度和白平衡能力都是比相机强很多的。大光比、色温杂乱的环境一直是摄影的常见问题。因为光线太暗,光圈不大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会自动调节至很慢,不上支架就会因为手抖拍出来的照片很模糊。设置之前在屏幕上看到的是现场情况,那不是照片,是按照标准状态参数来显示的画面,供你取景、构图参考的。你设定了参数后,按下快门就是照片了,快门结束后会在屏幕显示。这照片因为的你设定”,其参数已经改变,所以和原先实时显示的画面不一样了。

为什么数码相机屏幕上的和拍出来的不一样

拍照前,屏幕上显示的只是个预览图,目的是告诉你拍出来大概是这个样子~

稍微铺开讲啊

比如你拍一张照片的参数是:

光圈F8、快门1/160s、感光度400(其他假如还有白平衡、HDR、夜景等特效吧),即使不是手动设置以上参数,程序自动,以上参数处理器依旧会进行运算的。

拍照前相机显示屏显示出来的图像,是CMOS(感光元件)加上处理器运算,模拟出来的一张近似于即将拍出该效果的照片。只是模拟出来的!而真正拍摄以后,相机才会调动程序正儿八经的对CMOS的光信号+各项相机参数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处理,最后才能得到一张真正属于该参数效果的照片。

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显示屏和所拍照片完全一样,一个是算法异常精确!但是目前技术还没达到那种高度。另一种方法就是相机持续工作,不停地拍照、运算并实时将照片传到显示屏(也就是实时录像),但是这样的话一个是你的相机内存和处理器吃不消、一个是电池吃不消,关键CMOS也会因此缩短寿命。所以厂家才选择了这么个折中的办法来。(一般手机用的是类似第二种方法,因为手机的感光元件小,相对负担也小,所以基本所见所得。)

光学相机,也就是胶片相机产生已经几百年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而数码相机发展到现在才几十年,技术还不够完善,因此目前很多相机依旧保留光学取景器。但数码显示的内容更多、更有参考价值,以后一定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为什么单反拍照取景框和显示屏同样的iso 快门 光圈,拍出来不同亮度的照片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单反之所以叫单反,是因为是单镜头反光相机,

你说的问题,我大概明白了,因为你从取景器里面看出去是和实际曝光不一样的,从取景器里面要看曝光标尺,可以通过调节快门和光圈,让曝光标尺的光标移动到中间位置才是正确的曝光,前提是还要看你的测光模式,是点测光,还是全局测光,拍摄风景推荐使用全局测光,如果是拍摄人物或者静物推荐使用点测光,因为单反使用的测光模式是反射式测光,有物体表面的明度和颜色决定的,

好,我们现在进入正题,你反应的问题是,在取景器里面和显示屏上看到的曝光不一样的问题,因为在显示器上看到的是接近于你拍出照片的曝光,就是通过镜头摄入的光线直接投射到感光元件上(CMOS)这个就是实时取景,在取景器里面看到是实际的环境光,而在LV模式是电子取景,在这种模式下2者的视觉上肯定是不一样的,在LV模式下,你通过取景器你是看不到东西的,因为在LV模式下,反光镜是升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