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定律是指孟德尔所提出的、解释遗传现象的三项基本定律和原则。
1、显性原则:“相对性状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之间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关系,”盂德尔用于实验的豌豆有外形圆滑和皱缩的,种于有黄的和绿的等区别,能够形成可进行区分的一对性状,孟德尔称这些性状为“相对性状”;
2、分离定律:“等位基因是在配子形成的时候开始分裂的,其中只有个等位基因被分配到配子中去,”例如:同时携带“圆滑”和“皱缩”两个等位基因的亲本所产生出来的配了只携带“圆滑”或“皱缩”中的某一个的基因;
孟德尔定律是什么?
孟德尔定律是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理论与应用价值:
从理论上讲,自由组合规律为解释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导致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却是出现生物性状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比如说,一对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20=1048576种。这可以说明为什么世界生物种类为何如此繁多。
分离规律还可帮助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
由于有些遗传疾病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些遗传病在通常情况下很少会出现,但是在近亲结婚(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致病基因,从而使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近亲结婚必须禁止,这在我国婚姻法中已有明文规定。
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植物的杂交育种上。在杂交育种的实践中,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再经过自交,不断进行纯化和选择,从而得到一种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种。
比方说,有这样两个品种的番茄:一个是抗病、黄果肉品种,另一个是易感病、红果肉品种,需要培育出一个既能稳定遗传,又能抗病,而且还是红果肉的新品种。你就可以让这两个品种的番茄进行杂交,在F2中就会出现既抗病又是红果肉的新型品种。
用它作种子繁殖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能稳定遗传的番茄新品种。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什么?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由此可见,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适用范围:①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孟德尔定律是什么?
问题一:孟德尔定律是什么 孟德尔定律是指孟德尔所提出的、解释遗传现象的三项基本定律和原则。
1、显性原则:“相对性状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之间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关系。”盂德尔用于实验的豌豆有外形圆滑和皱缩的,种于有黄的和绿的等区别,能够形成可进行区分的一对性状,孟德尔称这些性状为“相对性状”。具体讲就是当“圆滑”和“皱缩”这一对等位基同兼而有之的时候,则表现出显性的“圆滑”性状;而作为隐性的“皱缩”性状只有在拥有两个皱缩基因时才能够表现出来。
孟德尔那个时代还不知道染色体的存在。现在我们已经弄清,等位基因存在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
2、分离定律:“等位基因是在配子形成的时候开始分裂的,其中只有个等位基因被分配到配子中去。”例如:同时携带“圆滑”和“皱缩”两个等位基因的亲本所产生出来的配了只携带“圆滑”或“皱缩”中的某一个的基因。
3、独立分配定律:“完全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独立地分配到相互融合的配子当中去,”“或圆滑或皱缩”这一等位基因与“或黄或绿”这一对等位基因分别被分配到不同的配子当中去。这一定律不适用于基因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情况。
问题二:段子里的孟德尔定律是什么意思 孟德尔定律是指遗传定律,研究父母小孩之间的遗传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介意我与你一起造孩子(啪啪啪)吗?”
问题三:孟德尔遗传定律是什么内容 孟德尔遗传定律一般指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孟德尔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规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是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 。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律。
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是什么?
三大基本定律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3、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扩展资料:
孟德尔之后,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William Bateson,1861年—1926年)发明了“F1代”、“F2代”、“等位基因”、“合子”、“纯合子”、“杂合子”,他还从希腊字中创造了“遗传学genetics”来代替“传下去descent”;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Wilhelm Ludwig Johannsen,1857年—1927年)引进了“基因gene”这个概念来代替像“因子”、“性状”和“特征”之类的含糊术语,他还提出了表型(phenotype,也叫表现型)和基因型(genotype)的概念,分别用来表示个体的外貌和实际的遗传类型。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分离定律: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也就是说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理论由来
决定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杂种一代(F1)的个体中,但仍维持它们各自的个体性,在配子形成时互相分开,分别进入一个配子细胞中去。
在孟德尔定律中最根本的就是分离定律。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在纯合子中相同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位置的来自双亲的二个基因决不会发生融合而是仍维持其个体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基因发生分离,其结果是杂种第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中性状会发生分离。
什么叫孟德尔定律?
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这很符合孟德尔的试验要求。所谓性状,即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总称。在他的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所谓相对性状,即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花色有红花与白花之分,种子形状有圆粒与皱粒之分等等。为了方便和有利于分析研究起见,他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观察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这种分析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什么是孟德尔定律,相互之间有何联系
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1、区分外形:孟德尔首先注意到豌豆有高茎和矮茎并且由此入手开始了研究。2、筛选纯种:孟德尔将高茎的豌豆种子收集起来进行了培植,又将培育出来的植株中的矮茎剔除而将高茎筛选出来,留下的高茎种子〈又称第一子代,以此列推〉第二年再播种培植,如此重复筛选几年,最终种下的种子完全都能长成高茎。以同样的手段,经多年努力又筛选出了绝对长成低茎的种子。3、显性法则的发现:孟德尔将高茎种子培育成的植株的花朵上,受以矮茎种子培育成的植株的花粉。与此相反,在矮茎植株的花朵上受以高茎植株的花粉。两者培育出来的下一代都是高茎品种。4、分离定律的发现:接下来孟德尔将这批高茎品种的种子再进行培植,第二年收获的植株中,高矮茎均有出现,高茎:矮茎两者比例约为3:1。5、孟德尔除了对豌豆茎高以外,还根据豌豆种子的表皮是光滑还是含有皱纹等几种不同的特征指标进行了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表皮光滑的豆子与皱纹豆子杂交后,次年收获的种子均为光滑表皮。将下一代的种子再进行播种,下一年得到了光滑表皮与皱纹表皮两种,比例也为3:1。此外孟德尔还针对种子颜色黄绿两色作为区别标准进行了杂交试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6、独立分配定律的发现:孟德尔将豌豆高矮茎,有无皱纹等包含多项特征的种子杂交,发现种子各自的特点的遗传方式没有相互影响,每一项特征都符合显性原则以及分离定律,这被称为独立分配定律。
孟德尔第一定律是什么?
孟德尔第一定律一般指基因分离定律。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孟德尔定律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德尔提出遗传学三大定律中的两个:
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配子,独立随配子遗传。
什么是孟德尔遗传的分离律
分类: 医疗/疾病
问题描述:
我只知道他是用来做亲子鉴定的,有谁能告诉我具体的定律内容??
谢谢
解析:
1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律
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挑选七对相对应的性状 ,年复一年地进行种植和杂交实验,分析这七对性状从上代至下代的遗传规律。经过八年反复试验,孟德尔总结出两条定律。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律。
孟德尔假设存在着控制遗传性状的因子,双倍体植株的细胞含有成对因子。
每对性状因子都有显性因子(用大写字母代表,如:A)和隐性因子(用小写字母代表,如:a)之分。只有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因子情况下(可写为aa),才表现出隐性因子所代表的性状。如:白花,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因子(可写为AA),或一对遗传因子含一个显性因子一个隐性因子(可写为Aa),均表现出显性因子所代表的性状,如:紫花。这样,人们将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表型,而将它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例如,紫花是表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和基因型为Aa的植株都具有紫花,这称为表型。
在从在双倍体植株产生单倍体的卵细胞或花粉细胞时,成对因子就会分离开来,每个单倍体的卵细胞或花粉细胞得到一个因子。经过授粉受精后,产生的种子从父本得到一个遗传因子,从母本得到一个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均成对存在。
孟德尔第一定律认为,遗传因子在形成单倍体生殖细胞时分离,在受精时随机组合,这一规律被人们称之为分离律。
2.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律
一个个体的两对性状在遗传中是否相互影响?有什么样的遗传规律呢?
孟德尔仍通过遗传豌豆实验,提出人称为孟德尔第二规律的自由组合律。这个定律在肯定各对性状均服从上述分离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遗传中彼此是独立的,因此,控制两对性状的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在遗传中表现出自由组合的特点。
3. 孟德尔学说的重要意义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明确地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且强调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独立性,彼此间并不“融合”或“稀释”,这些提法或概念一改在他以前对生物体性状遗传捉摸不定,难以把握的状态。
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只是在形成单倍体生殖细胞时才分离开来,这些提法为后来人们寻找和确定遗传因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孟德尔所提出的实验方法:选定相应性状,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再对后代的性状表现进行分析,这一套实验方法被后来的遗传学家连续使用约半个世纪,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研究遗传的方法。运用这套方法,人们在模型实验材料(豌豆,果蝇,粗糙链孢霉等)中确定了成百上千个遗传因子--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