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和焦赞是杨家将中两员都以勇猛著称的大将,是杨延昭部将,墓地在河北永清。

孟良曾授朝散郎守殿中丞,致仕骑都尉。孟良和焦赞被称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孟良焦赞在历史上有一点踪迹,但孟良没有明确记载。

焦赞,一代猛将,坚州砂河人。北宋后期富弼部下,也是抵抗辽军的北军将领,焦赞墓在今天河北雄县。在杨家将演义中,焦赞是追随杨延昭的猛将,同孟良并称,抗辽有战功,久镇瓦桥关,也就是镇雄州,名望颇高。他和孟良等是杨家将的左右臂,是一位名闻河北的抗辽勇将。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

孟良和焦赞是北宋时期的杨延昭手下的将官,孟良、焦赞的武艺到底怎么样?

孟良和焦赞是北宋时期的杨延昭手下的将官,在杨家将演义和刘兰芳所著的评书杨家将中都对这二人有丰富的描写。在<杨家将>中,杨延昭手下的武将除了武艺高强的岳胜,就数孟焦二位了,而且这哥俩极讲义气,对杨延昭是既视为天人又忠心不二。

焦赞,乃鸦州三元县人氏,姓焦名赞,生得面如赤土,眼若铜铃,四肢青筋突起,遍身肌肉,块垒无数,使一条镔铁早缨枪,万夫不当只勇。性格豪爽刚烈(一个不服,两个不顺,一百二十个不含糊),好开玩笑,在绿林中有些名望。孟良、焦赞是古典小说《杨家府演义》里的人物。二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是杨六郎的得力助手,抵挡了辽兵无数次进攻,杨六郎很喜爱人才,为了收服孟良,三擒三纵。

孟良和焦赞本是山大王出身,后来遇到了杨六郎,被杨六郎的武功和人品所折服,便与杨六郎结拜成为生死兄弟,并跟随杨六郎出正三关。但说实话,杨六郎手下的边关二十四将,除了大刀岳胜武功稍强一些外,其他人的武功都不怎么样,都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战绩。

孟良和焦赞是杨家将中两员都以勇猛著称的大将,常常一起岀场,被称为焦不离孟,孟离焦,孟良焦赞在历史上都有一点踪迹,但孟良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他是杨延昭部将,生河北永清。认各地叫做孟良崮,孟良营,孟良梯的地名,依稀可以推测孟早年是绿林好汉焦赞善用铁枪,性格直爽,好开玩笑,在绿林中颇有声望,所以他的京剧脸谱仔细看来颇似一张芭蕉叶,还有几道笑纹,那芭蕉叶就代表他作过芭蕉山的大王,他的地位大体是杨延昭的警卫团长。

焦赞孟良怎么死的

焦赞孟良死因:焦赞误杀了孟良,《杨家将》原书第四十回。

话说杨六郎派遣孟良去幽州盗取令公的真遗骸,孟良领命而去。焦赞听说此事后,也希望立功以报六郎,所以未经请示也直奔幽州。孟良在幽州的一个城楼里取得令公遗骸的时候,焦赞也悄悄摸上城楼,刚好看到孟良背影。焦赞于是出手抓住了孟良脚踝,孟良以为行藏败露,被守城兵卒抓住,所以二话不说拔斧就劈,一斧子就把焦赞给劈死了。后来孟良发现误杀了焦赞,内心觉得对不住兄弟,所以将令公遗骸托付别人送回天波府后,又返回城楼收拾焦赞尸体,并在幽州城外用焦赞的佩刀自刎。

扩展资料

焦赞,一代猛将,坚州砂河(今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人。北宋后期富弼部下,也是抵抗辽军的北军将领,焦赞墓在今天河北雄县。在杨家将演义中,焦赞是追随杨延昭的猛将,同孟良并称,抗辽有战功,久镇瓦桥关(河北雄县一带),也就是镇雄州(雄县),名望颇高。他和孟良等是杨家将的左右臂,是一位名闻河北的抗辽勇将。

孟良曾授朝散郎守殿中丞,致仕骑都尉。从各地叫做孟良崮,孟良营,孟良梯的地名,依稀可以推测孟早年是绿林好汉,此后在宋军中成为对辽防御的北军军官;焦赞,则被证明是北宋后期富弼部下,也是抵抗辽军的北军将领,焦赞墓在今天河北雄县。事实上,他和北宋前期的杨延昭根本不可能相识,他被安排给杨家将作下属,就是评书艺人的加工了。不过,都是抵抗契丹的大将,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倒也很和谐。

参考资料:

焦赞——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

孟良——百度百科

孟良和焦赞是北宋时期的杨延昭手下的将官,孟良、焦赞的武艺究竟怎么样?

看是什么版本吧。《杨家将》主要分普通的长枪袍带版,也是就演义故事,在这类故事里,焦赞和孟良都属一流武将,虽不是顶尖,但是在整部故事里也是名列前茅的。

而在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里,这两个角色担当着“书筋”的职责,虽然在人类中也算是一流高手,不过由于故事主要是神仙打架,他们就排不上号了。

焦赞的武力比孟良高。焦赞离开杨六郎的时间段,自己当了一阵野匪盗寇。虽然只他一个人,又收了几个喽啰,但就这么点势力,官军数次围剿都拿不下他。如果不是杨六郎驾到,没多少人制得服他。这家伙不仅武艺高强,很且很凶,要吃人肉的。——这一点,跟《水浒》里的人物类似,不过水浒人物顶多也就是吃人心肝做个“醒酒汤”什么的,焦赞是真的拿人肉当主食。

孟良的武艺比焦赞略低,但是从整个故事来讲,除了极少数的大将以外,还真没人打得过他。仔细算算,整个宋辽两方,能打得过焦赞、孟良的人,最多也就十几位。

不过在神话版的故事里,这两个人,包括杨六郎,都完全排不上号。这里边的焦赞孟良接近搞笑角色。

神话故事里,萧太后是火龙下界,整个故事是《八仙过海》的后续。真正的主角是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都是神仙斗法的故事。由于每个人几乎都有点法术,焦赞孟良出场无非就是当炮灰,然后逃回来报信。初期的金铙僧、驴脸道已经不是他们够资格伸手的敌人了,“绝英台”之后就是“天门阵”,有的版本里,焦赞孟良遇到的第一个对手就是梨山老母,如果不是其他神仙下凡,两人坟上的草大概早就比人高了。

这类书里,辽将不仅强,而且后期大将都不是人类,随便点一个就是某某神仙下凡。打到韩德让的时候,是太上老君亲自出手才制服他。

而像《群仙破天门》里,焦赞和孟良早就没影了。十二金仙下凡都打着费劲,在这故事里,就完全都是神仙打架,没有弱者。焦赞孟良这点武艺,说不好听的,来条狗就把俩人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