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他的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什么家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孟子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哲学思想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是什么家

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境衰落,从鲁国迁居到邹国。孟子小时候非常调皮,孟母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后来,孟子学习儒家思想,并提出一套完

孟子是什么家?

1、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2、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

3、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4、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5、孟子的主要作品: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2)《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3)《王顾左右而言他》,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是什么家 列举四个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等。

孟子是什么家?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1、杀豚不欺子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杀猪,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到:“煮肉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

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