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意为基督前,主前,即是耶稣诞生之前。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西元元年,但并不是新年的开始出生的,从西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于是就改称公元”。耶稣诞生前的年代被称为西元前”,也就是公元前”。公元前的纪年是倒着数。例如西汉成立于公元前202年,秦朝成立于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比公元前221年晚。但注意,公元前各年的月份还是正着数的,1月在前,12月在后。日期也如此,初一在前,十五在后。

“公元前”是什么意思啊?是什么时期?

“公元前”就是“公元元年”之前。我们现在2020年,是“公元后”。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会说出“公元后”这三个字,正式一点也只说“公元2020年”。至于是什么时期,你可以理解为耶稣出生之前都是“公元前”,耶稣出生那一年就是“公元元年”,就是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基点的。

如果以中国的日期来算,公元元年这一年是汉平皇帝元始01元年 。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公元前”就是汉平皇帝登基前的岁月,汉平皇帝登基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其实想要理解这种纪年方式很简单,首先随意画一条直线,在纸上、地上、墙上都可以。直线方向从左向右。

然后在中段(中段随意一处)画上一个圆点。

我们把中段画上的圆点,称之为“公元元年”,这一年就是耶稣的诞生年。

这个圆点的左边部分,就是“公元前”,右边部分就是“公元后”,右边的最头头上的那一点,就是今年今月今日此时此刻。

说白了,“公元”就是一个基准点,我们以此为基准进行计算年月,否则我们该怎么称呼年月?毕竟今年2020年,就是从公元元年起数上2020个节点,所以今年就是2020年,如果节点改变的话,那么今年的说法也必然会改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公元前”它的年份是“倒着走”的,也就是先过“公元前2年”,然后接下来一年则是“公元前1年”,这其中的数字越大,说明距离现代越远。

至于为何拿耶稣的诞生年月来作为“元年”,这只能说是我们选择了一种公共的计算方法而已。管他这一年的设定是耶稣出生日,还是秦始皇出生日,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个基点而已。

公元前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B.C.)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意思,可以翻译成Before Christ,在西方国家就有"基督前/主前"的意思。传说公元这个纪年法是从西方的耶稣基督诞生的西元元年之后的6到10世纪,就渐渐的变成基督教国家中默认的通用的纪元,当然也可以叫"基督纪元"。之后西元渐渐的也被世界上很大部分国家所公用,也就被大家改称为"公元"。

公元前是什么意思?

中国分公元前和公元后是因为公元以耶稣的生年为时间原点,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后

公元,又称公历纪年,是源自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纪年方法,也称为基督纪年。最初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这种纪年方法,是依据耶稣的诞生作为纪年的开始。耶稣诞生之前的日子,被称为“主前”;耶稣诞生之后的日子,被称为“主的年份”。当时这种纪年法确立以后,只在欧洲很少几个国家之间采用。后来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逐渐密切,到了14世纪,这一概念在西方国家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并且成为一种认识主流。

再往后,随着强大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肆殖民扩张,这种纪年方法开始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我国接触到这种纪年概念,大约在辛亥革命时期。

到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为了国际化,才开始引入这种基督纪年法。不过这种纪年法在我国国内被称作“公历”,与当时民国纪年法同步应用。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公元1年在我国的朝代

公元1年,也就是公元元年,史料记载:公元1年,平帝立,封王莽为大司马,景卢从大月氏伊存受经,佛教始传中国。  由此可见,我国历史上的公元1年,对应的应该是西汉末期的原始元年。

公元1年,9岁的汉平帝刘衎登基。46岁的大司马王莽辅政,加官太傅,尊为“安汉公”,增封28000户食邑。同年6月,王莽极力推崇和拔高孔子,通过年幼的汉平帝发布诏令,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孔子正式坐上国家的圣人神坛。

历史上说公元前,公元前是指什么

“公元前”的意思也就是耶稣诞生之前的时间,从公元元年开始,比如平时我们所说的“公元前100年”, 就是从公元元年之前的第一百年年。“公元前”纪年法是倒着数的,而“公元”纪年就是顺着数了。

“公元”并不是我国历史中发明出来的,而是西方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年,被作为“西元元年”。 后来这种称呼叫法逐渐被世界诸多国家所采用,后来,“西元”就被改称为“公元”。作为一种纪年法,比如平时我们所说的“公元2019年”,意思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第两千零一十九年。

扩展资料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中,并不是以“公元”和“公元前”纪年法来命名时间的,我国有自己的独特的纪年法,一般情况下,都是某朝某帝某(年号)某年。就拿唐太宗时期举个例子,“唐朝太宗贞观五年”,这是李世民在位期间使用贞观年号的第五年时间。

封建帝王的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直到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纪年法才消失了,而“公元”纪年法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我国最早使用“公元”纪年法的是民国时期。

公元前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公元前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缩写B.C.,是国际通用的纪年体系。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为同一年。这一年之前,就是公元前,公元是个纪年法。比如公元2020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第两千零二十年。那公元前2020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第两千零二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不存在公元前0年,也不存在公元0年。公元前一年之后的一年,就是公元元年,即公元一年,公元前的纪年是倒着数,后面的数目小于前面的数目,但具体到每一年的月份,还是正着数。
这种纪年法推广进入中国后,逐渐区别于民间使用的夏历纪年法。被称为新历,公历。

公元前是什么意思(图文)

;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用的一种纪年体系。
      公元前就是公元元年之前的年份,并且采用倒序的方式来纪年,即后面的记年数要小于前面的。假设我们现在身处公元前2年,明年就是公元前1年,后年就是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需要注意,并不存在公元0年这个说法,公元的第一年,表示为公元1年。

      这一纪年方法源于欧洲以西方基督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同时其也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纪年体系,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是基督教宗教领袖耶稣的诞生年,为了纪念其诞生,便以此为元年。而公元1年的时间对应过来,那一年是中国的西汉平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