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2、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洮砚、端砚,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房四宝是指我国的四个用于书画的用具,分别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于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其最初便是出自《辞海》这本书。在书中,作者称所谓文房,其实就是指藏书的房间。大多数书都是通过笔墨纸砚这四件工具完成的,因此文房与四宝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提起书房,人们便想起用于写书的四种用具。一提起用具,人们便能够想到藏书。

一、笔

用于书写的笔有不少,便宜的、好看的、廉价的,各种各样。但在所有的笔当中,独属于中国的一种便是毛笔,因此文房四宝当中的笔也是指毛笔。古人们写字并不都使用毛笔,但毛笔在古人书写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大多数古人都会选择用毛笔完成。由此,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渲染了古人独特的智慧,以及书法和绘画独有的韵味,也平添了独特的魅力。毛笔虽然好用,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保存的难度非常高。为了使毛笔克服保存困难的难题,古人们使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毛笔。不同材料的毛笔属于不同的品种,包括兔毛毛笔、白羊毛毛笔、马毛毛笔等等。

二、墨

古人们想要书写的清晰,则必须使用好的墨。但凡是要写一些东西,古人们最离不开的就是墨。墨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书写材料,并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在中国书画领域,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工具,同时也代表了自古以来书画界的奇妙意境。墨的内涵极为丰富,并且制作过程也极为复杂。只有用料纯正,并且经过反复加工,墨的质量才能更好,写出来的字才更佳。

三、纸

古代使用最频繁的纸是由蔡伦发明的。东汉时期,蔡伦苦于其他书写材料的不便,因此潜心研究,最终发明了纸。但考古学家们通过剖析历史发现,早在蔡伦发明纸之前,各大朝代也对造纸进行了尝试。例如西汉中期,有专家们研制出了悬泉纸,并且直接将其用于书写。正是由于纸的发明以及广泛运用,古人们才能将更多智慧记录在纸上流传至今。

四、砚

所谓笔墨纸砚当中的砚,其实就是用于研磨的工具。墨在制作完成之后,往往是一块较硬的物体。为了将墨化开,需要在砚当中加入一小块墨,并且加入适量的水,慢慢研磨才能得到质量好的墨。同其他用具一样,砚也是古人们在书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大用具,并且砚的质量以及研磨的手法直接决定了墨的质量如何。人们的书写水平也会受此影响,由此可见其非常重要。

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扩展资料:

笔、墨、纸、砚在宋代已成为书房中最重要的书写绘画用具,有考古学上发现也可作证。如在福建省福州市茶园山发现的南宋许峻墓中,就发现了整套“文房四宝”用品被随葬的现象。再如河北张家口辽代张文藻家族壁画墓的壁画中,也有不止一幅迄今所见最早将笔、墨、纸、砚同绘于一处的“文房四宝”图画。

其中7号墓“童嬉图”壁画中,有四童子藏于后面嬉戏的柜子,发掘者认为是食盒,但有研究者认为,应当是文房用具,可放置纸张、画轴、书札等。这幅画的墓主人张文藻卒于辽代咸雍十年(1074年),与苏易简、梅尧臣等人生活的年代甚为相近。

这些无不说明,如果笔、墨、纸、砚不是经历时代的积淀,逐步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实用基础,那么“文房四宝”一辞是不会在宋代终成专门用语的。

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宝?

笔,墨,纸,砚。
名字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笔:宣笔,宣笔产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笔”)。胡笔,湖笔的产地在浙江吴兴县善琏镇。墨:徽墨。纸:宣纸。砚:歙砚shèyàn,砚台中的名品,是用安徽歙县、江西婺源县所产石料制成。

文房四宝指的是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名起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都有所不同。在南唐时期,“文房四宝”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宋朝时期“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洮砚、端砚。

"文房"之名起源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文房四宝指:什么?

文房四宝: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毛笔 Chinese brush;黑墨 black ink;宣纸 rice paper;砚台 ink stone。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文房四宝的起源: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

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指什么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等书房用品,文房四宝的名称,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起名。

在很多历史小说中,经常会看到书中的人物提起文房四宝。究竟文房四宝指的是哪些物体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世界上的纸虽然有很多种,但是宣纸仍然是毛笔书画专用的手工纸。

02

毛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书写和绘画工具。现在世界上虽然流行的各种书写笔等,但毛笔的作用却无法被替代。

03

墨是书写和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04

砚又称为砚台,是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一种专用工具。在汉代时期,砚已经流行,到了宋代则已经普遍使用。

05

文房四宝是我国古代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能书能画。无论是写字还是绘画,都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什么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扩展资料:


文房四宝,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特殊象征。文房,就是书房。『文房四宝』通过其实用性,表现历代文人的横溢才华,诞生了无数的书画佳作。

1、笔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发现的史前彩陶文房四宝之湖笔。

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根据未经刀刻过的甲骨文字判断,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了。如果再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面的花纹图案来看,笔的产生还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

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用笔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2、墨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文房四宝之徽墨。

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

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

3、纸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文房四宝之宣纸。

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后来又在龟甲兽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

在青铜产生以后,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义,即“金文”或“钟鼎文”。再后,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同时,有的也写于丝织制品的锦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记事材料外,还发现了刻于石头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石鼓文”。

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

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书写工具得以普及,也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作出卓越的贡献。

随着西北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进展,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被发现,其中也不乏纸的遗物。这些右纸均据其出土的地点而被冠名。

从目前出土古纸自身的年代顺序,可以分别排列为: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马圈湾纸、居延纸,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这些纸不但都早于蔡伦纸,而且有些纸上还有墨迹字体,说明已用于文书的书写。

4、砚

砚,也称“砚台”,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因为墨须加水发磨始能调用,而发墨之石刑则是砚。

我国到处是名山大川,其中有陶、泥、砖瓦、金属、漆、瓷、石等,最常见的还是石砚。可以作砚的石头极多,我国地大物博,到自然有多种石头。产石之处,必然有石工,所以产砚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房四宝

古代中的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在古代有着十年的寒窗苦读只为高中状元之名,一是为了将来的生活能够报效国家,二也是为了能够光耀门楣。如今也是十年苦读考大学,但在古代能够有钱买起 文房四宝 的家族并不多。你知道古代文房四宝所指的是什么吗?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湖笔,徽墨,宣纸,歙砚,文房四宝中三宝均源于安徽。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

将有关文房四宝的起源研究,延伸到与其关的书画空间场景中,是在变笔、墨、纸、砚的静态讨论为书画者行为的空间动态考察。因为文物的研究方法乃至文物观,正在发生从单体到整体再到群体的转变,了解和复原古代书画用具与文房乃至与文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书法用具发展的史脉。

换言之,如果说文房是“文房四宝”的空间载体,那么,文人则是文房的活动主体。没有文房承载的文房四宝是孤零散乱的用具,而没有文人活动的文房则是没有活力的空寂建筑。

笔、墨、纸、砚统称为“文房四宝”。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在使用之余,文人雅士还给它们取了人性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