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一张纸,对折,拆开之后再次对折,再对折两次,在上面画两个正圆并剪下来,接着折出痕迹画圆点,再折进去,用双面胶将边缘粘在一起,取一根绳子从中间穿过去,接着做灯笼下的流苏即可。

2、到过年人们都换上红色的灯笼,象征团圆意义、红红火火。

3、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其实在过去有条件的人家都会挂灯笼,但红色灯笼通常是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换上。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

灯笼怎么做

灯笼的做法如下:

材料工具:红色、黄色画纸各1张、安全剪刀1把、订书机1个、白乳胶或胶棒1个。

1、将红纸横向对折。

2、用安全剪刀由折叠处等距离裁剪红纸。

3、将黄色画纸横向折一小部分后撕去。

4、剩下的画纸沿长边卷起。

5、用订书机固定开口处。也可将这一步的订书机替换成白乳胶或者胶棒。

6、将红色纸与黄色直筒粘贴固定,红色画纸两长边涂白乳胶。

7、按上图所示围着黄色直筒卷起来。

8、粘贴细长红纸条做灯笼提手,彩纸灯笼制作完成。

灯笼是怎么做的

灯笼的做法如下:

一、灯笼的做法

(一)工具/原料

卡纸;剪刀;针线;一次性筷子。

(二)做灯笼的步骤

1、先准备好剪刀、卡纸。

2、再找一张红色卡纸,先把卡纸对折。

3、再用剪刀按照图片剪开,再把剪好。

4、再把卡纸卷几下,看起来有弧形。

5、再打开,把一边粘上双面胶,把另边粘上去,就成了一个圆形桶。

6、再把粘好的圆桶下整形一下,把两头往中间压一下,再用手慢慢整一下纸条的弧度,灯笼的形状基本完成了。

7、再把针线、一次性筷子准备好,把灯笼两头用针穿上几条线,把线打上结。

8、再把一头的线绑上一根小木棍,可以当灯笼的提手。

9、再把卡纸用剪刀剪成细条,作灯笼的流梳,再把灯笼的流梳绑上去,灯笼就完成了。

二、灯笼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灯笼发展出了不同的地域风格,每一种灯笼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灯笼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与中国人的生活活息息相连。灯笼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的做法

灯笼的做法参考如下:

红彤彤的灯笼在传统民俗中代表着祝福和快乐,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做出各式各样的精致喜庆的灯笼,大多数材料还是废物利用,一举二得。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用五颜六色的彩色卡纸做一个小鱼灯笼,代表业业有余,寓意很好,快过年了很适合的。做法也简单,就是先画好一条鱼,再剪下来,再加上绳子和穗,最后再做一根用来挑灯笼小棍子即完成了。

材料:

红色卡纸一张、红绳子一条、小红卡纸一张、小黄彩纸二张、双面胶一卷、剪刀一把。

1、咱们今天来做一个最简易的灯笼的做法。最先准备好材料,主要材料是一张红色的A4卡纸,先把它一分为二。

2、再在彩纸的二面都画上一条鱼。

3、再把鱼儿用剪刀剪下来。

4、在鱼的里面一层贴上双面胶,再用一张小红色卡纸剪成掉在下面的穗。

5、用绳子把穗穿起来,再把绳子放在里面,然后撕掉双面胶,把二面粘起来。再用黄色小卡纸剪出四条小纸条,做鱼身上的花纹,并且用双面胶粘上去。

6、最后用一张黄色小卡纸,卷一根小棍子,用来挑灯笼。到这里这个简易的手工灯笼做好啦。

灯笼的制作流程

灯笼的制作流程如下:

一、步骤:

1、用竹枝。或竹条做骨架,首先把竹枝,竹条用水侵泡,吃透水方可以用。
2、一般做方形,或圆柱形。
3、竹枝各个交接处用铁丝绑牢。
4、白纸和红纸剪成骨架大小,尽量多一点。
5、选择好的图像,能自己画最好,不行可以用图裁剪,必须用红纸。
6、用白纸先将骨架包好粘牢,再将裁剪好的粘在白纸上。红白纸中外露可以减掉。形成缕空。
7、安装照明,用铁丝做一吊盘,灯笼一半高,挂于上口。放蜡烛即可。
8、现在灯笼布都用布料,选择透光度高的丝绸。裁剪好,一般裁剪9块椭圆形的,粘贴,或者缝制都可以,最后交接处,用胶粘合。

二、过年灯笼年俗

1、过年灯笼可以烘托新年的气氛,又增加了喜庆的味道。因为红灯笼不仅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而且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


2、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原始雏形。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兴盛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
3、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4、每逢过年时都要上一盏红红的灯笼悬挂在门庭或屋中。红红的灯笼在大年三十夜里点燃悬挂于门庭或屋中既照亮了黑夜又照亮了全家人的祥和幸福。这是多年来的一种习俗,也是儿时的一种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