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昆的狂欢》是第一幅超现实主义的图画:在一个奇特的空间逆转感。室内举行着狂热的集会,只有人类是悲哀的,那人带有颇为风雅的胡子,叼着长杆的烟斗,忧伤地凝视着观者。围绕着他的是各种各样的野兽、小动物、有机物,全都十分快活。没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画家充分地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形象。《加泰隆风景》中的幻想,虽然神秘但很生动。在画中,黄色和橙黄的两块平面,相交于一条曲线。猎人和猎物都画成几何的线条和形状。一些不可思议的物体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认,有些好象暗示海上的生物或显微镜下的生物。《托儿所的装饰画》是

米罗的一生有哪些作品?

米罗(1893年—1983年)是西班牙画家、陶艺家、雕塑家。布勒东称之为“最超现实的画家”。他独创一系列潜意识象征符号。1893年4月20日出生于巴塞罗那,是金银匠的儿子,从青年时代起就显露了他的绘画才能。1913年取得父亲的同意进入艺术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从1917年在巴塞罗那创作第一张画起,到1982年为世界足球赛作画时止,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活中创作了5000多幅作品。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倒立的人》米罗西班牙米罗的艺术的特点是超现实主义的,他称自己的作品是通向未来文明的桥梁。1918年一1922年间,米罗由于在艺术上受立体主义的影响和同毕加索相交颇深,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原始风格。1920年米罗移居巴黎,20年代中期转向超现实主义,正是在这个时期,米罗开始创作那些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梦境般的绘画。他在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创作了一幅名为《收割者》的巨大版画。1940年又创作了《星座》、《巴塞罗那》组画,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40年代末,他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作品,如《太阳面前的女人》、《倒立的人》、《血红的太阳》等等。50年代末他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了两幅巨型壁画,60年代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70年代。他为巴塞罗那机场和马德里议会大厦作画。80年代,为美国休斯顿中央广场雕刻一尊高18米的铜像。1983年12月25日下午。米罗在他的帕尔马私人住宅逝世,终年90岁。他的逝世在西班牙和国外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和王后索菲娅在唁电中说,米罗的去世使西班牙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记忆的永恒》达利西班牙达利(1904年—1989年)是西班牙著名画家,超现实主义著名画家。他出生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1921年进入美术学校学习。1928年第一次访问巴黎,深受布鲁东的超现实主义理论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和冲击。1929年他定居巴黎。他的绘画艺术热衷于描绘“梦境和偏执的幻想”,并成为这个运动中最有成就和最负盛名的成员之一。1940年他迁居美国,并在那里住了15年,1955年他回到西班牙。

达利一生作品很多,著名的有《记忆的永恒》、《内战的预感》、《醒前刹那间的梦》、《丽达》等。他在艺术上追求潜意识的梦境和非理性。是一个具有天才和丰富想像力的艺术家,对超现实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

米罗的作品

米罗的《加泰隆风景》。

《加泰隆风景》中的幻想,虽然神秘但很生动。在画中,黄色和橙黄的两块平面,相交于一条曲线。猎人和猎物都画成几何的线条和形状。一些不可思议的物体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认,有些好像暗示海上的生物或显微镜下的生物。

米罗的风格体系

米罗从小对大自然的风景非常热爱。画画对于安静及敏感的小米罗来说,似乎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工作。早年接触过许多前卫艺术家,如梵高、马蒂斯、毕加索、卢梭等人的作品,也尝试过野兽派、立体派、达达派的表现手法。

逐步形成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当然,这成功还得益于他家乡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受到二维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民间艺术以及罗马式教堂的壁画的影响。米罗的艺术是自由而抒情的。

他的画中往往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形,而只有一些线条、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于儿童涂鸦期的偶得形状。颜色非常简单,红、黄、绿、蓝、黑、白,在画面上被平涂成一个个的色块。看起来,这些画自由、轻快、无拘无束。

米罗都有哪些优秀的作品?

1920年米罗移居巴黎,20年代中期转向超现实主义,正是在这个时期,米罗开始创作那些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梦境般的绘画。他在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创作了一幅名为《收割者》的巨大版画。1940年又创作了《星座》、《巴塞罗那》组画,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40年代末,他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作品,如《太阳面前的女人》、《倒立的人》、《血红的太阳》等等。50年代末他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了两幅巨型壁画,60年代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70年代。他为巴塞罗那机场和马德里议会大厦作画。80年代,为美国休斯顿中央广场雕刻一尊高18米的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