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尺=73.3厘米。3尺等于33.3厘米,2尺2等于2.2乘33.3等于73.3厘米。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以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
2尺2等于多少厘米
2.2 尺=73.3厘米。
1尺等于33.3厘米,2尺2等于2.2乘33.3等于73.3厘米。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以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
“尺”的发展
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
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
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是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2尺2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2尺2的腰围是73.33厘米。
根据换算公式比例,厘米数=尺数×33.333,所以2尺2的腰围是20×33.333,即约73厘米。
腰围换算公式:英寸换厘米,1英寸=2.54厘米。
尺是古代长度单位。然而各代对于尺的制度不统一。如:尺一(尺一板、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尺一”又指书信)
腰围介绍:
腰围: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规定,腰围数据必须来源于两腿分开同肩宽,肋弓下缘和髂嵴上缘的中间平面,既不是过脐平面,也不是最大凸起平面。
腰节围:经左、右腰节点的腰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腰节点:在腋中线上,髂嵴上缘与肋骨下缘的中点。
2尺2是多少厘米
2尺=66.6666667厘米(cm)。
尺梗概:
尺,是一种长度源单位,生活离不开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
生活离不开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据《吕氏春秋·季夏纪·古乐篇》记载,中国古人按乐律的音频为“黄钟”的乐器长度来确定尺的长度,所以古尺又称乐尺、律尺、黄钟尺。是度量横制定的基础。后来,历代尺度因时代不同又各有所差异。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是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