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1、该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2、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隆起地表,有助于形成高空大气环流,给水循环提供了条件;

3、足够的海拔和平坦的地形,配合绿色植被,有效涵养了水源;

4、高寒植物能耐受零下45℃的严寒,在高山地带收集了大量的水源。

三江源为什么被称作中华水塔?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三江源区是青海南部的高原主体,昆仑山及其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众多雪山的冰雪融化后,汇流成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形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因此,这里被称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主要包括青海省的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黄南、海南、海西三个藏族自治州所辖的泽库、河南、兴海、同德四县以及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唐古拉山。

三江源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具有多种植被类型,为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提供了极其独特的环境条件,使三江源地区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一些耐寒喜凉的动物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斗争中,得到繁殖和发展,成了三江源地区的特有物种。该地区共有珍稀野生动物70余种,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喜马拉雅旱獭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这一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据初步调查,青海的药用植物约有370种,其中常用的中草药有259种。冬虫夏草驰名中外,药用价值极高。

三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最显著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及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区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冬虫夏草等,列入国际贸易公约的有兰科植物等。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最低海拔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金沙江江面,平均海拔4.4千米左右。

主要山脉为东昆仑山及其支脉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山脉。因受第四纪冰期作用和现代冰川影响,海拔5千米以上的山峰可见古冰川地貌。保护区中西部和北部呈山丘原状,起伏不大、切割不深、多宽阔而平坦的滩地,因地势平缓、冰期较长、排水不畅,形成了大面积沼泽。东南部高山峡谷地带,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多在1千米以上,地形陡峭,坡度多在30度以上。

三江源区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冷季为青藏高原冷高压控制,长达7个月,热量低,降水少,风沙大;暖季受西南季风影响产生热气压,水气丰富,降水量多。由于海拔高,绝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植物生长期短。

三江源地区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沼泽地分布较广。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现代冰川,形成了巨大的冰库,是各江河径流补给的主要源泉之一。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江河源区和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

三江源区河流主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大类,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支流有雅砻江、当曲、卡日曲、孜曲、结曲等大小河川并列组成。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格拉丹冬雪山,三江源区内长1200多千米。除正源沱沱河外,区内主要支流还有楚玛尔河、布曲、当曲、聂恰曲等。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雪山,省内全长1900多千米,主要支流有多曲、热曲等,占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近一半。

澜沧江发源于果宗木查雪山,三江源区内长400多千米,占干流全长的十分之一。三江源区是一个多湖泊地区,主要分布在内陆河流域和长江、黄河的源头段,大小湖泊近1800余个。列入我国重要湿地名录的有扎陵胡、鄂陵湖、玛多湖、黄河源区岗纳格玛错、依然错、多尔改错等。

三江源区环境严酷,自然沼泽类型独特,在黄河源、长江源的沱沱河、楚玛尔河、当曲河三源头、澜沧江河源都有大片沼泽发育,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沼泽分布区。沼泽基本类型为藏北蒿草沼泽,而且大多数为泥炭沼泽,仅有小部分属于无泥炭沼泽。

三江源内冰川资源蕴藏量巨大,现代冰川均属大陆性山地冰川。长江流域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北坡和粗尔肯乌拉山西段,昆仑山也有现代冰川发育;黄河流域在巴颜喀拉山中段多曲支流托洛曲源头的托洛岗;澜沧江源头北部多雪峰,终年积雪,雪峰之间是第四纪山岳冰川。

三江源区不但水资源蕴藏量多、地表径流大,而且地下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据估算,仅玉树的地下水贮量就约达115亿立方米。地下水属山丘区地下水,分布特征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空隙水。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的垂直补给和冰雪融水。三江源区土壤属青南高原山土区系。由于青藏高原地质发育年代轻,脱离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的时间不长,现代冰川还有较多分布,至今地壳仍在上升。

高寒生态条件不断强化,致使成土过程中的生物化学作用减弱,物理作用增强,土壤基质形成的胶膜比较原始,成土时间短,区内土壤大多厚度薄、质地粗、保水性能差、肥力较低,并且容易受侵蚀而造成水土流失。

三江源区地域辽阔,受地质运动的影响,海拔差异很大,并且高山山地多,相对海拔较高,形成了明显的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随着海拔由高到低,土壤类型依次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山地草甸土、灰褐土、栗钙土和山地森林土。其中以高山草甸土为主,沼泽化草甸土也较普遍,冻土层极为发育。沼泽土、潮土、泥炭土和风沙土等为隐域性土壤。

三江源区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及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个植被型。森林植被以寒温性的针叶林为主,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区的东部、东南部,属于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和温带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山峡区域。主要树种有川西云杉、紫果云杉、红杉、祁连圆柏、大果圆柏、塔枝圆柏、密枝圆柏、白桦、红桦、糙皮桦。灌丛植被主要种类有杜鹃、山柳、沙棘、金露梅、锦鸡儿、锈线菊、水荀子等;草原、草甸等植被类型主要植物种类为蒿草、针茅草、苔草、凤毛菊、鹅观草、披碱草、芨芨草以及藻类、苔藓等。植被类型的水平带谱和垂直带谱均十分明显。水平带谱自东向西依次为山地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沼泽植被和垫状植被则主要镶嵌于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之间。高山草甸和高寒草原是三江源地区主要植被类型,高山冰缘植被也有大面积分布。

三江源区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约占全国植物种数的8%,其中种子植物种数占全国相应种数的8.5%。保护区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冬虫夏草三种。

三江源区野生动物区系属古北界青藏区“青海藏南亚区”,可分为寒温带动物区系和高原高寒动物区系。动物分布型属“高地型”,以青藏类为主,并有少量中亚型以及广布种分布。

三江源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是该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三江源地区是中国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啥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

2009年经我国三江源科考队考证,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源头,输送占黄河总水量49%;沱沱河为长江源头,输送占长江总水量25%;扎曲为澜沧江源头,输送占澜沧江总水量15%。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1、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重点是长江源区的格拉丹冬雪山群、尕恰迪如岗雪山群、岗钦雪山群,黄河流域的阿尼玛卿雪山、脱洛岗雪山和玛尼特雪山群,澜沧江流域的色的日冰川群。

当曲、果宗木查、约古宗列、星宿海、楚玛尔河沿岸等主要沼泽;以及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的扎陵胡、鄂陵湖、玛多湖、黄河源区岗纳格玛错、依然错、多尔改错等湿地群。

2、国家与青海省重点保护的藏羚、牦牛、雪豹、岩羊、藏原羚、冬虫夏草、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和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

3、典型的高寒草甸与高山草原植被。

4、青海(川西)云杉林、祁连(大果)圆柏林,山地圆柏疏林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及高寒灌丛、冰缘植被、流坡植被等特有植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江源

中华水塔是什么意思

中华水塔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也就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24′~102°23′,北纬31°39′~36°16′之间,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扩展资料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季为青藏冷高压控制,长达7个月,热量低,降水少,风沙大;暖季受西南季风影响产生热气压,水气丰富,降水量多,由于海拔高,绝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植物生长期短。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李克强:青海要保护好“中华水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华水塔是哪个地方

中华水塔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三江源地区植物种类繁多,有80余科400属近1000种,仅野生药材就有上百种,如知名的药材虫草、麝香、鹿茸、牛黄、熊胆、干鹿角等;野生动物种群大、数量多、区系复杂,有兽类76种、野生鸟类70多种。比如藏羚羊、野牦牛、雪豹、棕熊、猞猁、盘羊、黑颈鹤、金雕、藏雪鸡等。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前,中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青海正式启动。

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背景是什么

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背景:青海三江源是长江,澜沧江(即湄公河),黄河的发源地。

这里湿地面积比较广,又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因此水资源丰富。加上它处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势高,以中国的整体地形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因此水往东流。

把“中华水塔”守护好,三江源生态法庭、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相继建立,保护体系越发完善。

扩展资料:

青藏高原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际河流均发源于此。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源泉,曾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通天河畔,由花岗岩雕成,纪念碑碑体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363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

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碑体正面刻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碑体背面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撰写的碑文。纪念碑高大挺拔,气势雄伟,耸立于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______”

中华水塔。

2009年经我国三江源科考队考证,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源头,输送占黄河总水量49%;沱沱河为长江源头,输送占长江总水量25%;扎曲为澜沧江源头,输送占澜沧江总水量15%。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扩展资料:

三江源地区地位: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地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米。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江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江源市

三江源指的是哪三江?

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江源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有中华水塔之称,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是这三条大河流的发源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也担负着重要在责任。

三江源指的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

三江源区不但水资源蕴藏量多、地表径流大,而且地下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据估算,仅玉树州的地下水贮量就约达115亿立方米。地下水属山丘区地下水,分布特征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空隙水。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的垂直补给和冰雪融水。

2009年经我国三江源科考队考证,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源头,输送占黄河总水量49%;沱沱河为长江源头,输送占长江总水量25%;扎曲为澜沧江源头,输送占澜沧江总水量15%。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米。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三江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的说法对吗

是的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被誉为“中华水塔”、“高原湿地”。
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黄南、海南藏族自治州的21个县市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0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4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