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派使者通告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不想去。廉颇、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赵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为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用计谋令秦王击缶后,相

渑池之会的故事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

赵王被迫鼓瑟,蔺相如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国向赵国要十五座城,蔺相如也是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扩展资料

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事件过程:

秦昭襄王因为完璧归赵的事情恼羞成怒,在秦昭王二十五年,借口赵国不与它一起进攻齐国,向赵进攻。取得赵兹氏等两城。次年,又攻取赵国的离石。第三年,白起取赵代、光狼城。

此时的秦国大军正打算向南攻楚,为安定东方的局势,在秦昭王二十八年,便与赵惠王相约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相会修好。史称“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过后,蔺相如以功授官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以致于有后来的负荆请罪。渑池之会后,秦国、赵国间暂时停止了战争。赵军立即出兵齐国,攻下高唐等地。

渑池之会的故事(50字)

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会谈,最终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的故事。事情始末如下:秦昭襄王因完璧归赵一事恼羞成怒,于秦昭王二十五年,借口赵国不与它一起进攻齐国,向赵进攻。取得赵兹氏(今山西汾阳)等两城。

次年,攻取赵的离石(今山西离石县)。再次年,白起取赵代(今河北蔚县)、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这时秦国大军正欲南攻楚,为安定东方的局势,在秦昭王二十八年,与赵惠王相约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相会修好。史称“渑池之会”。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第二年,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秦借口赵不跟它联合攻齐,派兵攻下赵的两座城池。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兵侵赵,攻下石城(约当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南)。

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率军攻赵,取光狼城(约当今山西高平县西),斩杀赵国三万人。秦在对赵进行军事威胁的同时,又在外交方面迫使赵国屈服。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通知赵王在西河外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地方作友好会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的故事简介(150~200字)

秦昭襄王因完璧归赵一事恼羞成怒,于秦昭王二十五年,借口赵国不与它一起进攻齐国,向赵进攻。取得赵兹氏等两城。次年,攻取赵的离石。再次年,白起取赵代、光狼城。

这时秦国大军正欲南攻楚,为安定东方的局势,在秦昭王二十八年,与赵惠王相约在渑池相会修好。史称“渑池之会”。

公元前279年,秦王派出使者约请赵王到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西,处在两国之间)相会。赵惠文王害怕秦国有奸计,想要推辞不去赴会。

蔺相如却对赵王说:“大王如果不去赴会,这必将显得我们赵国软弱、胆怯,而给秦国留下口舌,以后秦国将会更加骄横。”于是赵王决定带蔺相如去和秦王相会,而让将军廉颇率军在边境接应。

赵王来到了渑池,与秦王相会,席上秦王在酒酣之时,突然对赵王道:“我听说您非常喜欢弹瑟,而且弹得很好,烦请弹一曲给我听听。”赵王没有办法推辞,便在筵席上弹了一曲。秦国的史官当时便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在渑池与赵王会饮,并令赵王为其弹瑟。”

蔺相如看到这情景,心里十分气愤,于是便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国的音乐,现在我献盆缶,请秦王敲击作为娱乐。”秦王非常生气,拒不答应,还下令要杀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盆缶说:“我距离大王不到五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的请求,那我将以死相拼!”秦王无奈,只得勉强在缶上敲了一下。

蔺相如回头叫赵国的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稍后,秦国的群臣说:“请赵王送十五座城池给秦王作为献礼。”蔺相如马上回答说:“那请秦王把国都咸阳作为献礼回赠赵王。”

直到酒筵完毕,秦国始终未能占上风。由于赵国已在边境部署重兵,时刻准备接应赵王,秦国便没敢轻举妄动,双方以平等地位重修旧好。

渑池之会后,蔺相如以功授官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以致于有后来的负荆请罪。渑池之会后,秦国、赵国间暂时停止了战争。赵军立即出兵齐国,攻下高唐等地。

扩展资料

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28年、赵惠文王20年)。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为免除后顾之忧,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

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渑池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