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追谥刚侯。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三国的第一神射手究竟是谁?

三国第一神射手,就是蜀汉大将姜维,他的射术已经到了登峰造极,返璞归真的至高境界。汉末三国,群雄逐鹿,天下纷争,是中国历史千百年来,仍然屈指可数的一个“乱世”。所谓“乱世出英雄”,所以三国这百余年,也堪称波澜壮阔;

群雄辈出。像关羽,张飞,吕布等人,都号称是“万人敌”,武功无敌于天下。历来的读者,也都喜欢搞“武评”。今天咱们来说一个新鲜的,三国第一神射手到底是谁呢?

吕布肯定值得一个提名。吕布不仅武功天下无双,当年在虎牢关前,和张飞,关羽,刘备三个人联手都敢比划比划;他的箭术,也堪称出类拔萃。当年刘备和纪灵大战,吕布“辕门射戟”;

在一百二十步之外,一箭射中了自己“方天画戟”右侧的小支,技惊四座,连平日里最看不上吕布的张飞,都对他打心眼里佩服。纪灵,刘备两人也很给面子,干脆就停战了。

老将黄忠,也值得一个提名,他古稀之年,仍然能够开八百斤弓,如果不是很有“武德”的话,武圣关羽就要栽在他手上了;东莱太史慈,也是三国时代天下最著名的神射手。他曾经在城楼下,一箭把城墙上站着的小兵钉在了地上。

这份功夫,说“例不虚发”也不为过了。不过三国时代,还有一位更胜吕布,黄忠,太史慈的神箭手,他才是射术第一人。

此人是谁?蜀汉大将,号称“麒麟儿”的姜维!他曾经和“神箭无双”夏侯渊的弟子,曹魏名将郭淮在两军阵前比试射术,郭淮一箭直奔他面门而来,迅若闪电;

而姜维,居然空手接过了箭矢,反手一扔,正中郭淮的心口。试想一下,这即便和武侠小说中的“斗转星移”,也不遑多让了吧。

六大神射手都是谁?吕布排第几,射术第一的是谁?

三国演义里边的六大神射手有吕布,关兴,赵云,徐晃,黄忠还有太史慈。其中射术第一的是关兴,而吕布排名是第二。

古代的时候是以冷兵器为主的,不管是上阵杀敌的武将,还是那些文人墨客,都对射箭有一定的了解,而在那些武侠小说里面,还有很多神箭手,比如说。小李广花荣,还有兴唐传里面的王伯当,他们都箭术了得。在三国里面,也有很多神射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三国里面的六大神射手都有谁。

第一名,关兴。

关兴的武功一般,但是说到箭术,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三国第一,就连三国猛将吕布与他相比都要差那么一点儿,根据记载,北齐的将领斛律光的外号叫做落雁都督,可是就连他和关兴比起来,也差了那么一点,斛律光能射下一只大雁,而关兴可以指定哪只射哪只,大雁就相当于是移动的靶心,何况大雁飞行的高度也是很高的。

第二,吕布。

吕布的射程是两百米左右,和关兴比起来差了不少,关兴射雁射程起码要五百米左右,而且吕布是固定靶,只不过那个时候吕布射箭比较随意,可能不是他的真实水平。

第三,赵云。

赵云在箭术方面也是排的上名的,诸葛亮借东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月黑风高的情况下,赵云还能射中目标,由此可见他的箭术也是很不错的。

第四,徐晃。

徐晃和夏侯渊还有曹洪等人在铜雀台进行箭术比试,徐晃百步以外射中了在风中摇摆的柳枝,这比射靶心的难度大了很多,由此看来,徐晃的箭术也是不容小觑的。

第五,黄忠。

黄忠箭术好,而且名气也不小,但是从事实上来看,与前面说的几人差距比较大,因为他射中的关羽的盔缨,关羽可是三国里面很有名的中箭王,也就是说黄忠射中关羽并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而且还射程比较近,所以也只能排名第五了。

第六,太史慈。

太史慈的箭术也很不错,他在城楼下面射城楼上面的人,一射一个准,说明他的箭术也很了不起。

《三国演义》中的六个神射手,除了黄忠之外,都还有谁?

东汉末年,天下战乱不断,烽火连天。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当时魏蜀吴三国出了不少有名的英雄好汉。蜀汉的五虎将、曹魏的五子良将、东吴的江东四英杰等等不计其数。其中,蜀国五虎将中有一位算是三国中的第一神射手:黄忠。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有六位神射手,除了黄忠,还有谁呢?

第一位:吕布。提起吕布就有人问了,吕布不是“战神“吗?手持方天画戟的闻名天下。其实吕布还是一位神射手。著名事件有“辕门射戟”。话说袁术当年让纪灵打刘备,但是吕布前来相救,两个人实力不分上下,吕布就提议,如果射下辕门上的戟,你就退兵;射不准,你俩怎么打都由你们,纪灵嘴巴张开刚答应还没闭上,吕布手提弓箭将辕门上的戟射落。

第二位:赵云。赵云和吕布一样,并不是因为箭术出名,赵云手持的武器是龙胆亮银枪,他是以枪法出名。就有这么一回,刘备中了周瑜的美人计,后让诸葛亮出计脱身,准备逃跑,孙权派人去拦截。赵云手提弓箭射下对方军旗。这一箭打击了敌人的士气无人敢在追刘备。

第三位:徐晃。曹操在铜雀台举行射箭比赛。其他将领射中箭的把心,但是徐晃更厉害,骑上马直接射下挂锦袍的垂杨枝获胜。给曹操表演了一出“百步穿杨”。

第四位:太史慈。《三国演义》中有一回,太史慈想去招刘备求援,从北海突围,但是被八面黄巾军围住,太史慈手提弓箭朝八个方位射箭,箭无虚发。吓得敌人不敢在追。

第五位:甘宁。他的箭术是射杀敌将而出名。射杀凌操、黄祖、乐进和蔡曛。四箭权重。好比现代的一名狙击手。

三国中谁的射箭技术最牛,马忠垫底,第一竟是谁呢?

在三国里面如果论射箭技术的本事,毫无疑问黄忠是排名第一了,黄忠也是一位武艺高强的猛将,并且到老年时期依然有着万夫不当之勇,他弓法百发百中,在百步以外可以成功的射中小目标,除了黄忠以外,像夏侯渊,太史慈他们的箭法都是不错的。

很多人在读过一些古典小说以后,会发现在每一部古典演义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位具有高超箭法的角色,比方说在《水浒传》里面有小李广花荣,在《说唐》这一部小说当中有王伯当,而在《三国演义》当中就有了更多的神箭手,不少人应该都认识马忠,他虽然只是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曾经射伤了关羽,关羽每次都无法躲过他的弓箭,可见他的箭法有多么准。

当然他就算再厉害,还是比不过黄忠的,黄忠不仅仅武艺非常的高强,黄忠到了70多岁依然可以跟关羽打成平手,并且一点也不落下风,倘若他年轻的时候,完全有可能不比吕布逊色,并且他也是百步穿杨,在与关羽的决战当中,他本来可以射死关羽,但是因为关羽救过他一命,所以他选择饶了关羽,但是又瞄准了关羽的头盔射了一箭,这样在不伤及关羽的情况下,也可以震慑到关羽,因为之前关羽一直看不起他的本事,从此以后大家都对黄忠刮目相看。

当然在小说当中除了他们两位,还有很多神箭手,比方说太史慈,太史慈是吴国的一位猛将,他也有着百步穿杨的本事,曾经拿着弓箭射死了很多骑兵,还有一次曾经将一位武将的手臂给射出到了墙上,可以说他不仅仅箭法很准,臂力也是非常大的,一般的人做不到,其实吕布的箭法也不差,辕门射戟就是一个例子,只不过吕布的武功太高强了,掩盖了他的箭法。

吕布还是太史慈:谁是历史上真正的神射手呢?

吕布 太史慈 庞德谁才是三国真正的神射手

说起三国时代的第一神射手,大家都会想到黄忠、赵云。但那是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史书中却无记载。根据陈寿《三国志》等史料,谁是真正的“神射手”呢?三国历史上谁才是真正的神射手:是吕布是太史慈还是庞德?

一、吕布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汉末群雄之一,曾任奋威将军、左将军,进封温侯。《三国志·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曰:“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意指吕布骑射技艺娴熟,体力超过常人。古时被誉为“飞将”的还有西汉一代名将李广,同样以射术闻名于世。《英雄记》也称吕布“有武勇,善骑射”。刘备屯驻小沛时,袁术曾遣大将纪灵率三万步骑兵攻击。

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便带了一千步兵、二百骑兵驰援。纪灵听说吕布到来,就收兵不敢进攻。吕布在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安营,请纪灵等人一起宴饮。他对纪灵说:“玄德是我的兄弟,被你们围困,所以前来营救。我生性不喜撮合别人攻斗,只愿消解攻斗。”紧接着,吕布令候门官在大营门边举起一只戟,对大家说:“诸位看我射戟旁的小支,如果一箭射中,诸位就应撤军离去;如果射不中,你们就留下决斗。”

真是艺高人胆大,“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三国志·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后汉书·吕布传》的记载还大体相同,“布屯沛城外,遣人招备,并请灵等与共飨饮。布谓灵曰:‘玄德,布弟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谢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

”布即一发,正中戟支。”吕布此番展示,其实毫无退路,倘若一箭射偏,则影响一世英名。毫无疑问,他对射术颇有把握,自恃十拿九稳,方才如此设局。而他的功夫也绝对能让“诸将皆惊”,令三万大军顷刻退去。

二、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官至建昌都尉。《三国志·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曰,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虚发”。他曾跟随孙策讨伐麻、保二屯的叛军,有个叛匪在军营里叫骂,手托着楼台的横梁。“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三国志·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一般而言,从射处到楼台应有相当的距离,太史慈能将叛匪的手射钉在横梁之上,真好比百步穿杨。

早在黄巾军进犯都昌时,太史慈奉母命为救北海相孔融,请缨突围请救兵。孔融说:“现在贼寇的包围非常严密,大家都说出不去,你的志气虽雄壮,实际恐怕很难吧?”由于太史慈的坚持,孔融方才同意。于是太史慈整治行装,等天一亮,就带上弓囊箭袋上马,让两骑兵各拿一个靶子紧随其后,打开城门径直冲出。城外敌军又惊又怕,兵马交错而出。太史慈打马来到城墙下的堑壕里,树起骑兵带的靶子,射完后便入城门。“明晨复如此,围下人或起或卧。慈复植的,射之毕,复入门。

明晨复出如此,无复起者,于是下鞭马直突围中驰去。比贼觉知,慈行已过,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三国志·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可见,太史慈惯于用箭,既借以设局惑人,又赖以弯弓杀敌,确实是一位天才射手。

三、庞德

庞德字公明,南安狟道人。为马超旧将,后降曹魏,官至立义将军、关门亭侯,谥壮侯。建安二十四年,庞德辅助曹仁屯驻樊县以抗关羽。据《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所载:“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像黄忠射关羽、张飞射马超、姜维射郭淮等,都是小说中的情节。庞德射关羽,则是三国名将之间使用弓箭交锋的惟一历史记载。后来因连降大雨、汉水暴涨,“德与诸将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箭不虚发,充分说明庞德的射术。从天刚亮力战到日过午,直至军中箭矢用尽,也表明对方对庞德精准箭术的忌惮。

当然,三国史料还提及他人善射,如称董卓“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即能够携带双弓,在飞驰的马背上左右发射。但因没有具体史实作支撑,便不予入选。综合分析,吕布辕门射戟最难,毕竟放言在先,须确保“射戟小支”,绝对是铤而走险。虽然不在生死搏杀的战场,但面对众目睽睽的诸将,心理压力其实更大,毕竟容不得闪失,否则必为人耻笑。太史慈射敌楼台,尤其是将敌手钉在横梁上,非常人可比。

但按当时情形,击中叛匪额头、面颊等任何要害部位均属成功,所以回旋余地比辕门射戟稍大一些。庞德射中关羽额头,显出非凡功力,而面对蜀军合围,箭无虚发则属难得,但难度系数应低于吕布射戟、太史慈射手。因此,吕布可谓三国第一神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