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制面包变扁的原因:

1、没烤熟:烤制不成熟的面包很容易发扁,主要是由于面包内部的发酵素并没有获得较好的应用,从而影响了面包的形状。

2、面没和好:面团在揉制过程中没有获得较好的和制,内部面块不均匀,从而影响了面包的形状。

3、水放太多:面团内部水分太多,面团无法粘合揉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面包的形状。

4、没放盐:面包没放盐,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面包的形状。

5、出炉时没振盘:出炉时没振盘面包还没有充足与空气接触,所以影响了面包的形状。为什么烤好的面包会瘪下去

顶层裂开是你在烤前面还发好,在刚加温烤的过程中又进行发酵体积增大的缘故。迅速瘪的原因是在烤的过程是面加热中间的气孔迅速增大,拿出来后,温度又迅速下降,热涨冷缩的缘故。中间层烤的不好,又怕糊你可以弄小一点,烤时间短就能熟。

为什么我做出来的面包总是扁扁的

面包制作过程和材料影响它的外形和口感。
具体说,
1. 水份(液体总量) 大概是面粉的60-65%
2. 盐是面粉的2%
3. 糖是面粉的10-12%
4. 即发酵母是面粉的1%
例 300克面包粉,
配180克水份, 6克盐,30克糖,3克即发酵母。
如加黄油, 应是面粉的7%. 上例中,约20克黄油。
如果有机器搓面粉, 大约30分钟便会出膜。但要注意加入酵母的时机。
建议不要第一时间加入酵母,这样可能会过早发酵,烤面包时便不能发起面团。
自己经验是在差不多出膜前才加入酵母。即是除了酵母,把所有材料混和,先搓面团约20分钟,到差不多出膜时,单独加入酵母再搓至出膜。
这样做拖慢了酵母发酵的起步点。 之後我两次发酵,第1次可以40分钟,不用等至发涨至2倍。
而分割和整型後,最後一次发酵要以观察为主,面团应发到1.5倍左右,才开始预热烤箱。
一般而言,面包扁扁的,是因为水份比例错了,或者发酵的程度不理想(未完成发酵已烤面包,或发酵过久了才进烤箱), 面团放进烤箱时的外型,基本上已决定了面包烤出来,是不是好吃了。

为什么我烤出来的面包又干又扁?

面包口感偏硬
面包干,硬大多数都是这么两点原因:发酵不够、揉面没有揉到位。
改进办法就是严格控制面团的发酵程度,以及揉面的程度。
面包塌陷原因:
第一:配方中,“柔性材料”过多(糖,改良剂,酵母,油脂等)会造成吐司的回缩
第二:就是面包没烤熟。也会导致“缩腰”
第三:擀卷整形的时候没完全松弛,发酵过度,也会造成这种情况

面包烤出来下塌是怎么回事?

面包烤出来下塌的根本原因是没烤熟,究其原因就俩:温度不够或者时间不够。此外,如果揉面揉断了筋或者发酵过度,烤出来不是下塌,而且根本不涨。



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酵母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醇,二氧化碳被面筋所包裹,形成均匀细小的气孔,使面团膨胀起来。在烘烤加热的前5分钟,是酵母旺盛产气的过程,这对面包的大小和形状很关键。如果面筋揉断了,或者发酵过度,此阶段的面团几乎不涨发,而且表面也是坑坑洼洼的。

面团要揉出“手套膜”,透明且有弹性,用手指戳个洞,洞口边缘是光滑无齿的。

外部受热,形成了一个硬壳;而热量又不断由外向内传递。淀粉糊化分解成糊精和麦芽糖。糊精结合大量水,是形成淀粉凝胶并构成面包松软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蛋白质变性后形成刚性,维持已膨胀的体积结构,这也就是完美的面包用手一捏变瘪而一松手又很快恢复原状的原因。


面团涨发是原来的二倍大小,手指蘸面粉在顶部戳个洞,不塌陷不回缩,发酵成功。如果迅速回缩,说明发酵不到位,再延长发酵时间;如果一戳四周就卟卟漏气且面团塌下来,并且有明显的酸味,说明发酵过度,就不适宜做面包了。

如果烤箱温度过高,外皮已经成熟或者糊了,但热量还没使内部淀粉糊化完成和蛋白质完全变性,一出炉就会因为内部组织支撑不够而下塌,甚至轻轻一捏就是一个湿饼子,吃起来也是粘粘乎乎的。

烤面包的温度不宜低,因为家用烤箱存在温差,所以一定要测温后才掌握好实际温度。面包要在高温短时才更好的涨发、定型,一般小面包都是180度以上,吐司在200度左右,欧包在220度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