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矿物成分上的区别。黄色翡翠属于翡翠的一种,具有翡翠应有的特性,黄翡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硬玉,而且它的质地较为疏松,没有很好的透明度,所以看起来有点不纯净。而黄玉主要成分是含氟硅铝酸盐,又称为托帕石,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在流纹岩或者花岗岩的孔洞中产出。

2、看两种手链的翠性有无,所谓的翠性,是指在光的照射下是否会有明显的纹路,翡翠的晶面一般会有星状、片状或者点状的闪光,这是黄翡独有的特点,而黄玉则没有。

3、黄色翡翠抛光的话,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现象,这是因为硬玉矿物硬度的异性决定的,而黄玉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应,这也是黄翡与黄玉一个重要区别。

4、黄翡和黄玉的颜色也是有区别的,黄翡的颜色分为两种,一种是黄翡,就是以翡色为主中间夹杂着黄色,还有一种是翡黄,以黄色为主夹杂翡色,颜色都很好看。而黄玉的颜色是淡黄色、棕色的、天蓝色的、深黄色的、红色等,黄玉的颜色要比黄翡的颜色丰富。

黄玉与黄翡的区别 ?

黄玉,矿物学家也称之为黄晶,是含氟硅铝酸盐[1]矿物,英文名Topaz,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为英文的音译。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黄玉还是黄晶,都会和我国珠宝界原有的一些宝石的称呼相混淆。在我国,黄色的和田玉(软玉)长期被称为黄玉,尤其是在考古界;而黄晶又和水晶中的黄水晶容易相混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

翡翠的名称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

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

黄玉与黄翡的区别

黄玉属一般宝石,其成分为含氟的硅酸盐,硬度为8,相对硬度较高,和水晶类似,按照分类严格说,算是半宝石,常见颜色有无色、粉红色、黄色及蓝色等。容易和黄玉相混的常见宝石主要有水晶、海蓝宝石、碧玺及玻璃仿制品等几种,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黄色水晶。实际上,除了黄玉更为柔和,略具绒状外观的特征外,肉眼下两者极难区分,这也是为什么黄色水晶在市场上可引致人们对黄色黄玉价值怀疑的根本原因。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集 合体,它真正的学名叫硬玉。之所以叫翡翠,是因为翡翠到清朝初期才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云南一带时分辨出着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的意思。时光流逝,非翠就变成翡翠了。又因它颜色不均匀,有时在浅色的底子上,伴有红色和绿色色团,颜色之美宛如赤色羽毛的翡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

至于说他们都是不是有传说中的各种作用,科学上只能解释一半,传统上对各种宝石都有较好的评价,因为他们的形成都是千万年,集聚日月天地精华,往往伴有和谐的能量,对人应该是有益的!

黄翡翠与和田黄玉的区别

区别大了。

黄玉:是含氟硅铝酸盐矿物,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石的标志。硬度为8.

翡翠: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硬度在6.5—7之间。红为翡,绿为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