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本第七十三回,费诗到荆州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时。有“先是,有胡华之子胡班到荆州来投降关公,公念其旧日相救之情,甚爱之。令随费诗入川,见汉中王受爵。费诗辞别关公,带了胡班,自回蜀中去了。” 对于胡班在帮助关羽过关之后的结局,嘉靖元年序本与毛本不同。嘉靖元年序本在小字注中交代了胡班是为王植家人所杀。毛纶,毛宗岗评三国演义,认为吴班,胡班是同一个人,因音近,被历代说书人将胡班搞成了吴班。吴班于北伐时死于渭水。

三国演义的胡班被杀了吗

在原著中胡班没有死。

关羽过五关的时候,胡班奉王植的命令放火夜袭关公,进入战场后,因为佩服关羽的气概,并得到他的父亲托付的家信,胡班看完后感叹说:“差点错杀忠良!”

所以下令将关羽放走,关羽因此避免了火之灾。后来胡班到荆州来投降关公,关羽想到了他过去的相救之情,就命人带胡班前去见刘备。最后胡班顺利保住性命回到蜀中。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的创作主题

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

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班

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时胡班已死,为何在关羽攻打樊城时胡班是先锋官?

关羽这个人一向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比如他在守荆州马超被封为五虎将时,他不服马超要前去比试比试,多亏丞相诸葛亮去信说了些奉承他的话才安抚了下来。对黄忠也是如此,关羽说“耻于和老兵为伍”。然而在整部《三国演义》书中,关羽却两次跪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胡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胡班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一个人物,他出现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之第四关过程中。

▲关羽

话说关羽来到河南荥阳城,荥阳太守王植闻知关羽连闯三关并连斩三将,他知道来真刀真枪的死磕没有人是关羽的对手,于是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命令手下的从事(幕僚)胡班准备好柴草,等晚上放火烧死关羽。二人就这样商定好了。

王植笑容满面的把关羽迎进了城,安置好一行人。到了晚上,关羽正在屋中秉烛读春秋,屋外胡班命军士蹑手蹑脚的就把柴草布置好了。刚要点火,胡班突然想看看关羽长得什么模样。胡班之前只听人说关羽卧蚕眉、丹凤眼、三缕长髯是个美男子,我今天偷看一眼。

胡班就扒着窗户往里偷看,但见关羽聚精会神的看着兵书,胡班不由的惊叹“真乃天人也!”作者罗贯中真会给关羽拍马屁,不但让关羽神勇无比的过关斩将,还让他通过外貌征服单男。

胡班的声音惊动了关羽,“何人?”关羽问道。胡班只好走了进去“在下荥阳太守部下从事胡班”。“莫非是许都城外胡华之子吗?”关羽问道“正是”胡班有点吃惊的应道,心想关羽怎么知道这么详细呢?

关羽向来高傲,过五关斩六将期间,为何两次跪拜一位名叫胡班的小兵?

为了保全二位嫂嫂的性命,关云长被迫选择投降。但他事先与曹老板讲明了,说自己“降汉不降曹”一旦发现了大哥刘备的踪迹,无论千山万水、刀山火海,都要去寻归旧主。不久后!他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曹老板更加对他爱不释手。封其“汉寿亭侯”

曹操令他督领于禁、乐进等前往汝南,镇压刘辟、龚都等黄巾余贼。当时刘备正好脱离了袁绍,到汝南与刘辟、龚都等汇合了。曹军抓到两个细作,解到关羽面前,关羽一看,其中一人是孙乾。原来是刘备令孙乾来招关羽回去的。

关羽回到许昌,打算跟曹操摊牌,但曹操几番闭门不见。无奈之下,他只好“挂印封金”不辞而别。

但他并没有通关文书,沿途关隘重重,只能硬闯通关。前几处关隘还算比较顺利,被关羽斩杀了孔秀、韩福、卞喜等把关将领,其余诸将都不敢拦截。

但是到了荥阳,守关将领却与关羽喜笑相迎、殷勤相待,不跟他正面作对。暗中却派胡班点一千军,围住馆驿,每一人一个火把,先烧断外门,四围放火。打算烧死关羽,胡班常听说关羽威名,于是躲在暗处偷看,不料被关羽的雄姿一惊,被发现了。

他只好把自己的身份如实相告,关羽听他说了,知是胡华之子。当日出许都后,曾路过胡华家,在胡华家借住了一晚。胡华告诉关羽,他的儿子在荥阳太守王植麾下,要他给胡班代一封家书过去。

虽然这不是什么大事,但关羽却一直记在心上,他从包袱中掏出书信递给了胡班。胡班为其所感,于是将王植的诡计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虽然胡班是关羽的救命恩人,关羽也对他感激不已。但他并没有向胡班跪拜。

胡班的结局

对胡班的结局,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罗本“演义”中,罗贯中特别标注了,因搭救关羽一事,害死了王植,胡班后来被王植的家人杀掉了。

原文如下:

公感激胡班不已。后公闻知胡班被王植家人所杀。

但是毛本“演义”中,毛宗岗作了一个改动。说胡班后来到荆州投靠关羽,关羽让他跟随费诗入川。特地让刘备赐其爵位。

先是,有胡华之子胡班,到荆州来投降关公;公念其旧日相救之情,甚爱之,令随费诗入川,见汉中王受爵。

在毛本中,胡班的结局明显更好。关羽让刘备给他加了爵位,也进一步突出了关羽“重情重义”的英雄品质。但是罗本的结局更符合逻辑。毕竟胡班是一个没有后台的小人物,没人为他撑腰,他出卖长官的唯一结局就是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