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是因病去世。

曹仁生于168年,卒于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人,曹操从弟。三国曹魏名将。

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大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之战中挡住了关羽的进攻,与徐晃

《三国志》曹仁是怎么死的?

《三国志》曹仁是郁闷死的。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

黄初四年,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不听蒋济所劝,惨败于吴将朱桓,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谥号为忠,配享曹操庙庭。

人物评价

心为气城,兵为城城,心固则气固,兵固则城固。静密专安,内外如一,无隙无瑕,以主待客,虽画地守之可也。

况于城乎!又必兵械备具,薪粮足馀。进有郭围,退有停障。远有救援,迩有间侯。啬力多暇,明慎罚赏,申饬教戒,禁绝讹妄。血视肉薄,示之必死。曹仁之守樊,郝昭之守陈仓,张特之守新城,皆是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曹仁

三国演义里曹仁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里曹仁怎么去世的

1、在《三国演义》中,曹仁在进军濡须口时,被东吴大将朱桓打败。之后退兵回洛阳后病逝。魏文帝赐谥号忠侯。死后,配享太庙。当曹魏一朝,只有夏侯惇可以与其媲美。

2、《三国志》如是记载: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曹仁,字子孝,生于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时55岁。具体死因没有说,估计是病死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征战一生,又吃了败仗,积劳成疾,生病而死也是很正常的。

曹仁是怎么死的

曹仁于曹操起兵时与曹洪一同前来投奔,并随曹操一同参与讨董战役。
真三国无双4 曹仁原画后从征袁术、吕布、张绣,参加官渡之战,多立功勋。曹操平定北方后决意南征,曹仁率军先攻刘备,并列八门金锁阵以敌刘备,但阵法却被徐庶所破,因而败绩;樊城亦被刘备所取,曹仁败回。夏侯惇在博望坡失利后,曹操亲率大军南下,曹仁为前锋先至新野,此时刘备已将新野军民迁出,曹仁率众入城,中了诸葛亮的火计,急奔出城,又在白河中遭到水攻,其军大败。此后曹操于赤壁遭受火攻大败,曹仁引军自荆州前来接应。赤壁之战结束,周瑜乘胜进取荆州,与镇守南郡的曹仁大战,曹仁用曹操遗计诈败引周瑜入城,随命放箭,周瑜中箭败退。然此后反中东吴军士诈降之计,被周瑜杀败。[4]后曹仁随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平定汉中,并南下抵挡孙权的进攻,此后负责镇守襄阳。汉中之战后关羽进取襄阳、樊城,曹仁死守樊城,后于战中命令弓弩手放箭,射中关羽右臂。后曹操遣徐晃来援,终解樊城之围[5]。曹丕称帝后封曹仁为大司马。夷陵之战后,曹仁奉曹丕之命进军濡须口,却被守将朱桓杀败,回到洛阳,不久后病逝。

曹仁是什么时候,怎么死的

曹仁- 简明历史传记 三国时曹魏名将。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仁从曹操多年,屡立功勋。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於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示意「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录前后功封都亭侯。自此曹操倚曹仁为南方屏障,封仁征南将军。镇守荆州时,仁曾拒吴将周瑜於南郡,又拒蜀将关羽於樊城,其间又行安西将军西拒马超。文帝时,拜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军事,进封陈侯。又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军襄阳,拜为大将军。后曹仁奉诏移屯临颍,左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合肥。仁於黄初四年去世,谥曰忠侯,享年五十六岁。 曹仁 - 简明演义传记 三国时曹魏名将。曹仁好弓马弋猎,从曹操多年,屡立功勋。曹操平定北方后,曾遣曹仁南侵刘备於新野。又倚曹仁为南方屏障,封仁为征南将军,镇守荆州。赤壁战后,曹仁拒东吴都督周瑜於南郡,相下一年。曹操制定大略,必与曹仁并夏侯敦商议;后仁从曹操战马超,初战巩固后方,力保不失。曹操复以曹仁为征南将军,拒蜀将关羽於樊城,设誓振奋士气,坚决死守,犹如铁壁,更以毒箭射伤关羽。曹操称其为「世间福将」、刘备亦称其「勇不可当」,然而弥衡却称其为「要钱太守」。文帝时为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合肥。黄初四年去世,谥曰忠侯。

击败了周瑜和关羽的曹仁,最后是怎么死的,得到善终了吗?

曹仁是曹操从弟,也是曹氏宗族大将之一,史书记载,曹仁喜欢弓马狩猎,跟随曹操起兵之后,多次立下战功,曹操非常重用他。曹仁善于防守,最出名的两场战役,一场是江陵之战,抵挡东吴名将周瑜,拖了周瑜一年多;另一场是襄樊之战,抵挡刘备大将关羽,硬是拖到了关羽败亡。

那么,曹仁是怎么死的呢?他的结局如何?他最终又败给了谁?

先看江陵之战,曹仁和周瑜死磕的过程。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荆州之后,以曹仁为征南将军,留守江陵。周瑜带数万兵马来进攻,结果,打了一年多,硬是没攻下来。周瑜还因此中了箭伤,留下隐患,后来,英年早逝应和此箭伤有关。

曹仁在江陵之战中,只带了几十个骑兵冲进吴军之中,横冲直撞,杀得吴军四散奔逃,曹仁还救出了被吴军围困的部下,被称为“天人”。


《三国志 曹仁传》记载: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馀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

再看襄樊之战,曹仁和关羽死磕的过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军北攻樊城,曹仁以征南将军,假节的身份,驻守樊城,关羽进攻非常猛,于禁督七军救援,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眼看被关羽围困数日,粮草断绝,但是,曹仁依然坚守,激励将士,苦苦支撑,后来,徐晃率军救援,从外围进攻关羽,曹仁从里面冲出,合击关羽,关羽退走,后被吴军擒杀。

《三国志 曹仁传》记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曹仁成功抵挡住两位一流名将,周瑜和关羽先后死去,可以说,曹仁还是很厉害的,出了不少力。

但是,曹仁最后一战,却败给了东吴的朱桓。

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222年)十月,孙权复叛,曹丕亲率各路大军讨伐东吴, 派曹仁率数万兵马进攻濡须,也就是濡须口之战 。蒋济袭击羡溪,引诱敌军主将朱桓向羡溪增派援兵。

此战,曹仁有数万兵马,而东吴主将朱桓仅有五千兵马。因此,朱桓决定以逸待劳,同时,偃旗息鼓,伪装示弱,引诱曹仁来攻。曹仁果然中计,派其子曹泰突袭濡须城,又派遣将军常雕督领诸葛虔等人袭击中洲,曹仁亲率领一万人留在橐皋,作为曹泰等人的后援。

朱桓亲自率军抵挡曹泰,并派将军严圭攻击常雕等人。朱桓击败曹泰,随后又击败常雕,导致常雕被斩。常雕一路仅临阵战死的将士就高达千余人,只好撤退。

曹仁战败后,不久就去世了,时年五十六岁。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曹操的表弟曹仁怎么死的 一生随曹操南征北战(病死军中)(2)

二、曹操表弟曹仁怎么死的 魏文帝措手不及,只得暂时放弃襄阳,及时召回曹仁屯兵宛城,以拒东吴大军。曹仁和徐晃联手击败陈邵,复夺襄阳。进入襄阳后,曹仁派将军高迁等把汉南归附人民移居到汉北。为了表彰其丰功伟绩,魏文帝下诏,再次进封曹仁为大将军,不久又下令让他移兵临颍,加封大司马。 曹仁率军占据乌江,还屯合肥,以钳制孙吴。完成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次军事行动。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仁逝世。魏文帝赐谥号忠侯。死后,配享太庙。当曹魏一朝,只有夏侯惇可以与其媲美。曹仁逝世后,他的儿子曹泰承袭了他的爵位。 曹仁在东汉末年的军事舞台上活跃了将近四十年,亲身经历了东汉王朝的颠覆及三国鼎立局势的形成。四十多年的战争洗礼使曹仁从一个少时行为不检点的懵懂少年转变为一个严于治军,奉公守法的军人典范,最终成为三国一代名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三国演义》中,曹仁为何最后郁郁而终了呢?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喜欢,《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先生的作品,其中人物原型以及故事都来源于《三国志》,我们都说文化作品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小说自然是来源于真是的历史故事却被稍加修饰才显得更加跌宕起伏,阅读起来荡气回肠让人久久难忘,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三国演义》中郁郁而终的人物。

三国大将曹仁

三国时期不足百年的历史单身了众多杰出英雄,他们的光辉战绩一直在世间传唱,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曹魏集团中一员福将—曹仁。一听姓曹就立刻会想到是不是曹操的兄弟,是的,曹仁算是曹操没有出五服的弟弟,虽然二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在曹氏家族中是有亲戚关系的,曹仁跟随曹操攻打天下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官拜大司马统领曹魏兵权,一生都骄傲传奇只是最后兵败朱恒万年郁郁而终。

曹仁军旅生涯惨败

要说曹仁这一生戎马确实没有经历过什么惨败,早期曹仁看中时机自己牵头拉出来一支队伍,等到曹操创业时二话不说前去投靠,为曹魏集团添砖加瓦,追随曹操后的曹仁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看他的战绩就能发现阻击袁术,击败陶谦,征吕布,讨伐黄巾军,迎接汉献帝,辅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非常顺利,然而却在晚年迎来打击。

偃旗息鼓—郁郁而终

曹仁军旅生涯中遭受过最大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他晚年郁郁而终,公元222年孙权叛变曹魏集团恼羞成怒各路大军纷纷伐吴,曹仁虽上了年纪但是不服老于是率领数万步骑进攻朱桓,面对曹仁上万兵马朱桓只有五千多人,大军压境人心涣散,而朱桓似乎看出来曹仁的计划于是示弱,曹仁仗着兵马多分兵攻打,结果两支军队全部失败。也正是这一战让骄傲一生的曹仁惨遭失败,无法接受,万年郁郁而终。

曹仁怎么死的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从弟。自少喜好弓马弋猎。中原崩析,豪杰并起,曹仁亦结合少年党众,得到千馀人,周旋于淮、泗之间,后来跟从曹操,被封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公元193年】 东汉献帝初平四年
在曹操破袁术之时,曹仁多有斩获。从征徐州,曹仁经常督领军骑,担当阵前先锋。又别攻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将吕由,击破敌军,再与大军会师彭城,大胜陶谦军队。后从攻费县、华县、即墨、开阳(以上皆为徐州辖内县地),陶谦派遣部下急救诸县,皆被曹仁击破。
【公元195年】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
曹操征吕布,遣曹仁别攻句阳,成功拔城,更生获吕布手下将领刘何。
【公元196年】 东汉献帝建安元年
曹操平黄巾后,迎接汉献帝定都于许昌,并以曹仁数有军功,拜为广阳太守。曹操十分器重其英勇武略,于是不使曹仁守郡,而让他以议郎身分(职官名。秦代设置,掌论议。)督军。
【公元198年】 东汉献帝建安三年
从征张绣,曹仁别攻周围县地,略城虏众达三千馀人。曹操军退还之际,张绣派军追击,曹军不利,士卒皆丧气,独曹仁起而激厉将士,军心甚奋,曹操壮其所为,最终击破张绣。
【公元199年】 东汉献帝建安四年
春二月,张杨为部将杨丑所杀,杨丑又被眭固所杀,眭固引众欲投袁绍,屯于射犬。夏四月,曹军进军临河,曹仁与史涣渡河击眭固。眭固使张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射犬,自己则带兵北寻袁绍求救,然而与曹仁等相遇于犬城。双军交战,曹军大胜,并斩眭固。
【公元200年】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
汝南降贼刘辟等响应袁绍造反,侵略许地。袁绍使刘备往助刘辟,曹仁击破备军。官渡之战时,曹操与袁绍相持甚久,袁绍遣刘备出袭濦、强诸县,县众多举而应之。使自许昌以南之地,吏民皆甚不安,曹操亦以之为忧。此时曹仁进言:「南方诸县以为我军目前有官渡之急,不能解救他们,而刘备此时却以大军压境,他们的背叛是正常的事。但刘备刚刚统 袁绍的兵,还未能得其所用,一击便可破了。」曹操同意其言,于是令曹仁遣骑攻打刘备,将其击走,曹仁终于尽复收各个叛县而还。后来袁绍遣别将韩荀想钞断曹军西道,却被曹仁破之于鸡洛山。袁绍自此不敢再别遣分军。曹仁又与史涣等钞截绍运粮车,尽烧其粮。
【公元205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年
河北既定,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之后,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说道:「围城攻郭,必须向敌军宣示活门,这是为了替其开辟生路。如今主公向敌军宣告城陷必死,那敌人势将坚心死守。而且此城坚固粮多,要攻,则士卒疲伤,要守,则迁延日久;这样驻军于坚城之下,强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计。」曹操听从其言,果然城池立降。于是收录曹仁前后军功,封都亭侯。
【公元209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四年
从曹操讨平荆州,曹仁进封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守来攻的吴将周瑜。周瑜带军数万,其前锋数千人已至,曹仁登城远望,募得三百人,便令部曲将牛金迎军挑战。但吴军甚多,牛金众少,于是被围。曹仁与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牛金等三百人垂危频没,左右之众皆失色惊惧。惟曹仁意气奋怒,呼左右取马来,陈矫等知曹仁欲下城救牛金,于是一起拉着曹仁说:「贼众强盛,势不可当。何不放弃这数百众人,而将军却要以身相赴!」曹仁不应,被甲上马,带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与敌军距百馀步之遥,迫近城沟,陈矫等以为曹仁只是在沟上当住,为牛金支持作势,谁知曹仁竟渡沟直前,冲入敌围,牛金等乃得解救。但敌围之中有馀众尚未尽出,曹仁复又直还突入,将余兵从围中拔出,又杀敌数人,把敌军击退。陈矫等初见曹仁冲出,皆惶惧无措,直到亲见曹仁还城,不得不叹道:「将军真是天人!」三军皆服其勇。曹操更加大彰其功,转封安平亭侯。
【公元211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
西讨马超,曹仁为安西将军,总督诸将拒守潼关,破马超于渭水之南。其时河间苏伯、田银反,曹仁遂行骁骑将军,都督七支大军讨破田银等众。曹操复以曹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旅樊城,担当镇守荆州之重任。
【公元217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
曹仁与夏侯敦、张辽居屯巢。
【公元218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
曹仁年少时放荡而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经常置律法于左右,依照条目行事。鄢陵侯曹彰北征乌丸之时,其兄曹丕致书训诫曹彰说:「为将者要奉公守法,不是应该像征南(征南将军,指曹仁)一样吗?」
【公元219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其时宛城有侯音作叛,聚众数千人,曹仁反应甚快,即率诸军攻破侯音,斩其首,屠宛城,再还屯樊城,拜为征南将军。后来关羽进攻樊城,时汉水暴涨外溢,于禁等七支持军尽遭淹没,于禁更向关羽投降。曹仁以数千人马守城,城也被淹没甚深。关羽乘船支临城,分数重包围樊城,使樊城内外断绝,粮食亦将尽,救兵尚不至。曹仁身先激厉将士,示以必死之志,众将士皆感动而无贰心。后徐晃引兵救至,洪水亦稍减,于是徐晃从外击关羽,曹仁从内溃围而出,终于击退关羽。
【公元220年】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
及至曹丕即位为魏文帝时,拜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的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户,并前共有三千五百户。又追赐曹仁父曹炽谥为陈穆侯,设置十家负责守冢。曹仁被召还屯军宛城,当时孙权遣部将陈邵据守襄阳,朝廷诏曹仁往讨。曹仁与徐晃共攻破陈邵,遂进军襄阳,遣将军高迁等将汉南一带附化民徙置于汉北。
【公元221年】 魏文帝黄初二年
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
【公元223年】 魏文帝黄初四年
曹仁去世,谥曰忠侯,享年五十六岁。子曹泰嗣任,官至镇东将军,假节,转封宁陵侯。曹泰死后,子曹初嗣任。又分封曹泰弟曹楷、曹范,皆封为列侯,而牛金则官至后将军。

曹仁,曹洪怎么死的。

正史
曹洪(?-232)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的从弟,三国时曹魏名将。曹洪伯父曹鼎为尚书令,曾任曹洪为蕲春长。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咸有功劳。曹丕即位时,封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进邑千户。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后获罪将死,幸得卞太后求情,得以保全。明帝即位时,拜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又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逝世,追谥曰恭侯。
演义
曹洪,字子廉,曹操从弟。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时,杀何曼、袁谭等,咸有功劳。后引军助夏侯渊、张郃镇守西线。曹洪性格急躁,马超袭关中时,洪与徐晃并为前部,却因禁不住挑衅而失关。然而后来搏战马超,再次救得曹操脱离险境。曹丕即位时,封为卫将军,进封野王侯,并与曹休掌典禁军。 211年,曹操讨伐叛军马超,任曹仁行安西将军,率领诸将拒马超军於潼关,与後来的曹操大破马超。後、叛变,任曹仁行骁骑将军,统率七军讨伐叛军,攻克。彼再转回征南将军,假节,屯兵樊城,镇守荆州。在宛叛变,曹仁率军大败侯音,并将其斩首,还屯樊城,拜为征南将军。219年,关羽北伐至樊城,于禁援军被汉水淹没,樊城也受连累。曹仁惟有以数千人守城,在城中没有淹没的地方安上木板,关羽乘船围城,粮食就尽,救兵又不至,樊城外内断绝,曹军士气低落,曹仁激厉将士,要以必死之心迎战,众人重新振作。後徐晃救兵到来,水亦稍降,曹仁与徐晃前後攻击关羽,关羽最後败走。
曹丕即位魏王,拜曹仁为车骑将军,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总数三千五百户,後还屯宛城。孙权派将领占据襄阳,曹仁奉旨讨伐,与徐晃大败陈邵,入主襄阳,派将军高迁等徙汉水之南的未开化之民到汉水之北,曹丕遣使拜曹仁为大将军,又下诏要曹仁移屯临颍,迁为大司马,後督军占据乌江,再屯於合肥。223年逝世,时年五十六岁,谥为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