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讲阶级斗争的说法,三代贫农指祖孙三代没有一分田,家里很贫穷,是无产阶级的结论;

2、贫农是以前阶级论时按照家庭财产状况划分的家庭成分,可以分地主、中农、贫农,贫农即没有土地,没有家庭财产,很贫困。

根红苗正还是根正苗红?

意思不同,根红苗正。

是一种文革时期的说法,根正苗红是指在那个按家庭出身分类的特殊年代的特殊称谓,根正苗红属于贫农,贫农的身份是比较高的。

说明:

所谓根就是出身的家庭,根正就是家庭正派,没有资产阶级思想,所谓苗就是自身,苗红就是个人积极要求进步,文革时候,将人们分为农民,工人,资本家,地主等各个类别,是指家庭出身好的人。

文革时候用词,一般用来指工人,贫下中农,军烈属子弟,认为这样家庭出身的子弟就一定好,一定革命,不会受到旧思想的影响,人们经常讲根正苗红,它是正统话语,也是生殖崇拜话语,根红苗正基本释义,一般没有根红苗正这样的说法,说根红苗正显得别扭不合情理。

根正苗红的下一句

根正苗红的下一句是:三代贫农。

根红苗正,意思是家庭出身好的人,是一种文革时期的说法。

在毛泽东时代的一种政治习用语,即在极左政策盛行时期片面强调家庭出身“红不红”、“正不正”的说法。

所谓“根红”就是家庭出身好,如工人、贫下中农、军烈属子弟,认为这样家庭出身的子弟就一定好,一定革命。所谓“苗正”是指“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不受旧思想的影响。

文化革命时期这种政治用语盛极一时,多少“出身不好”,有所谓“历史问题”的人,包括还是个孩子的“黑五类”子弟受尽歧视甚至摧残。现在“根红苗正”这一错误说法早已不流行了。

扩展资料:

“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他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当时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他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场“大革命”之所以冠以“文化”二字,是因为它是由文化领域的“批判”引发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根正苗红

百度百科——文化大革命

穷不过三代,是什么意思

穷不过三代的意思就是说贫穷的人家要么会在三代以内脱离贫穷的窘境,要么就活不过三代人,而不会一直贫穷超过三代人。

因为贫穷能够既能够让人更加发愤图强,努力奋斗来改变生活。同时也能够打压一个人的意志,而得过且过的人则会越来越贫穷,最后没有足够的物质生活来维持生命。

扩展资料

穷不过三代也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自从古代开始有了科举后,那么穷人也就有了出头的机会,很多孩子为了可以让自己的家庭变好,开始读起来书,这样就导致农村如果没有人绝户,家里面肯定会可以出一个有才华的人,到时候家也会变好了。

第二个原因是在以前的时候农村非常穷的人如果想要娶一个媳妇是非常难的,农村有很多女人都被富人霸占了,而且因为穷,所以很多女人也不愿意嫁给穷的人,这样就导致在三代过后,穷的人就没有后代了,也就没有穷的机会了。

贫农是什么意思

基本释义

贫农是指那些只有较少土地(约为中农土地的一半或一半不到)、部分或大部分租用其他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耕作,并交纳地租的农民(所以在英文里也被叫作small client,即小业主)。

相关例句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减封建剥削制度,发展生产。

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其地位和贫农及小手工业者不相上下,对于革命宣传极易接受。

关联词

地主: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生活来源完全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地主。

富农:占有或租入一部分土地,占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资本,自己参与劳动,但经常地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者,叫富农。

中农:占有或租入一部分土地,占有比较相当的生产工具,自己参与劳动,生活来源几乎全靠自己劳动,叫中农。

根正苗红什么意思

在古代,一个政权是否“合法”,就看它是否符合“正统”。 反过来说,“正统”既是评判某一世俗政权是否合法政治准绳,也是反思世俗政权更替与历史演进的思想标准。符合“正统”的,就是合法政权;不符合正统的,就是“伪政权”。譬如在三国时期,古代史学家认为“蜀汉”是“正统”,曹魏与孙吴都是“伪政权”;说穿了,生殖器决定着一切。“正统”与否,是血统论,生殖崇拜。只要“传宗接代”的观念还存在一天,中国文化就走不出这个泥坑。我以前做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总觉得中国文化的本质就是生殖崇拜。过去,人们经常讲“根正苗红”。它是“正统”话语,也是生殖崇拜话语。“根”就是生殖器,血统好,出身“贵胄”,当然就“事正”、“名正”。“名正言顺”了,那么由“根”(种子)长出来的“苗”也“红”(正)。好爸爸,必定有好儿子。于是,只要有一个好爸爸,什么事都好说。所以有人讲,“干得好,不如有一个好爸爸”。每况愈下,它走向反动,变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记得,小的时候,我叔爷爷从乡政府退休,他半文盲的小儿子“接班”,吃上“国家粮”,搞得许多人羡慕不已。实际上,“接班”就是生殖崇拜,“根正苗红”,它是类似于西周的世官世袭制。直到现在,“根正苗红”的观念还困扰着中国人。杨澜的丈夫吴征不是在美国卖了一个假博士文凭吗?大陆、香港、台湾的家族企业,无不是父子相传。这些都是“根正苗红”惹的祸 当今时代延伸的词语: 根正:教育经历不是那种原来大专及以下,后来读个硕士博士或者出国镀金的,而是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名校的。 苗红:工作经历都是在跨国大公司任职的,且都是专业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