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随温度升高而变软,从滴点计的玻璃脂杯中滴下第一滴的临界温度。滴点能大致地用来衡量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范围。

二硫化钼极压锂基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适用于负荷较高或有冲击负荷的部件。价格适中。

膨润土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较好,防锈性差,最高使用温度在130摄氏度左右,价格较高。

复合钙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好,机械安定性抗剪切性较好,最高使用在130摄氏度左右,价格较高。

润滑脂使用常识

1.润滑脂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润滑脂的正确使用 (1)所加注的润滑量要适当 但根据具情况,有时则应在轴承边缘涂脂而实行空腔润滑。

(2)注意防止不同种类、牌号及新旧润滑脂的混用 避免装脂容器和工具的交叉使用,否则,将对脂产生滴点下降,锥入度增大和机械安定性下降等不良影响。 (3)重视更换新脂工作 由于润脂品种、质量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变化,老设备改用新润滑脂时,应先经试验,试用后方可正式使用;在更换新脂时,应先清除废润滑脂,将部件清洗干净。

在补加润滑脂时,应将废润脂挤出,在排脂口见到新润滑脂时为止。 (4)重视加注润滑脂过程的管理 在领取和加注润滑脂前,要严格注意容器和工具的清洁,设备上的供脂口应事先擦拭干净,严防机械杂质、尘埃和砂粒的混入。

(5)注意季节用脂的及时更换 如设备所处环境的冬季和夏李和温差变化较大,如果夏季用了冬季的脂或者相反,结果都将适得其反。 (6)注意定期加换润滑脂 润滑脂的加换时间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既要保证可靠的润滑又不至于引起脂的浪费。

(7)不要用木制或纸制容器包装润滑脂 防止失油变硬、混入水分或被污染变质,并且应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 。

2.【润滑脂的分类,应用的知识】

润滑脂的分类 润滑脂品种复杂,牌号繁多,分类工作十分重要.原先采用的按稠化剂进行分类的GB501一65巳不能适应润滑脂发展及使用的要求,已于1988年4月l日宣布废止.GB7631.8一90规定了按使用要求对润滑脂进行分类的体系,这个分类体系等效地采用了ISO的分类方法,已代替了GB501一65.但目前生产销售与使用的润滑脂尚未完全纳入新的分类体系之中.因而,为了说明新旧分类体系的具体不同,有必要对新旧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对照. 润滑脂l、旧分类GB 501-65 GB501一65是按稠化剂组成分类的,即分为皂基脂、烃基脂、无机脂与有机脂四类. 皂基按所含皂类不同又分为单一皂基,如钙基、钠基、锂基、铝基、钡基、铅基和其它基;混含皂基,如钙钠基、钙铝基、铅钡基、铝钡基;复合皂基,如复合钙基、复合铝基等若干小组.同组的各种润滑脂按用途或使用又分为工业、船用……等若干小组. 旧分类中润滑脂的命名按下列顺序进行:? 牌号——尾注——组别名称或级别名称——类别 例:l号 合成 钙基 润滑脂(代号为ZG一lH) 其中:1号--牌号(锥入度系列号) 合成--尾注(合成脂肪酸) 钙基--组别(稠化剂) 润滑脂--类别(润滑脂) 润滑脂的代号按以下排列顺序表示: 类号——组号——级号——牌号——尾注号 例:Z J——4 S(4号石墨烃基润滑脂) 其中:Z--类号(固定代号) J--组号(稠化剂为烃基) 4--牌号(锥入度系列号) S--尾注号(含有石墨填充料) 润滑脂按稠化剂组成分类,局限性较大,使用同一种稠化剂可以生产出许多种具有不同性能的润滑脂,即使是不同类型的稠化剂生产的润滑脂,其性能也往往难以准确区分.所以,以稠化剂分类使用者会感到混淆不清,不依据使用经验及查找对应标准就难以选用.从分组、命名和代号中看不出润滑脂的使用条件,必须再查找这个代号的润滑脂标准.因此,给使用者正确选用带来困难,容易发生错用,造成润滑事故. 2、新分类GB 7631.8一90 l)适用范围 这个分类标准适用于润滑各种设备、机械部件、车辆等所有种类的润滑脂,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的润滑脂.也就是说,只对起润滑作用的润滑脂适用,对起密封、防护等作用的专用脂均不适用.这个分类标准是按操作条件进行分类的.在这个标准的分类体系中,一种润滑脂对应一个代号,这个代号与该润滑脂在应用中最严格的操作条件(温度、水污染和负荷条件等)相对应.实际上,GB7631.8一90仅仅是提供润滑脂按操作条件分组的一个代号,而这个代号是由5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 2)所用代号说明 (l)L为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类别代号. (2)每一种润滑脂用一组(5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代号来表示,每个字母都有其特定含义. (3)润滑脂的分类 (4)补充说明——水污染的表示 上述分类表中,对操作温度及负荷已讲述清楚,但对水污染还没表示清楚.为了确定字母H(水污染儿又规定r几种比较严格的情况,用不同字母表示. (5)举例说明 通用锂基润滑脂,根据其标准中规定可知: 使用温度:一20℃-120℃ 水污染:水淋流失量不大于10%,说明能经受水洗;防腐性为l级,即在淡水条件下能防锈. 极压:指标中没有规定极压性能指标,即不具有极压性. 从以上内容可知: 字母l为润滑脂固定代号,代号为X; ` 最低操作温度:一20℃,字母2为B; 最高操作温度;120℃,字母3为C; 环境条件:经水洗条件下的防锈性,字母4为H; 负荷条件:非极压型,字母5为A; 稠度等级:l号、2号、3号. 故通用锂基润滑脂分类代号为:L一XBCHA1,2,3. 3、两种分类标准的对比 这两种分类标准本无对比性,但是GB501一65由于使用时间很长,加之目前润滑脂的生产销售尚未完全纳入新体系之中.为了能更加清楚地说明问题及加深对新标准体系的认识,持作简单对比. l)分类原则 GB501一65是按稠化剂来分类的,并用皂基脂的拼音字母头一个字母作为符号分组. GB7631.S一90是按润滑脂应用时的操作条件进行分粪的. 2)命名与代号 GB501一65的命名与代号规定的很详细,从命名可以知道润滑脂稠化剂的类型,但专用润滑脂类有时看不出稠化剂类型.代号中也可以反映出稠化剂类型和牌号. GB7631.8一90只反映了润滑脂的代号.它是用5个英文字母组成,从代号中看不出稠化剂类型,但能反映出稠度牌号. 3)适用范围 GB501一65可以适用于所有润滑脂,不管是润滑,还是密封、防护等用途.一个润滑脂按此命名、代号、分类,原则上就可以给出一个分组、命名和代号.因此,用GB501一65分组、命名和代号的润滑脂越多,用户越难选用. GB7631.8一90只适用于以润滑为主的润滑脂,其它用途的润滑脂不适用于此标准. 4)选用效果 GB501一65命名的润滑脂品种繁多,有一个润滑脂就有一个命名,使用者从命名、代号中看不出使用条件,如果仅知道使用条件未选用润滑脂就很困难,必须看润滑脂的标准和根据经验才能确定. GB7631.8一90是以润滑脂使用的操作条件进行分类的,只要记住分类表,根据分类就可以选用润滑脂.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因为符合该使用条件的润滑脂有好几个,不同稠化剂制成的润滑脂只要符合这个操作条件都归入该分类,供使用者充分选择. 。

3.润滑脂知识

我帮你整理了一下你所要的那些东西

滴点: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随温度升高而变软,从滴点计的玻璃脂杯中滴下第一滴的临界温度。滴点能大致地用来衡量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范围。

锥入度:在规定温度和负荷下,锥入度计的标准圆锥体在5s内垂直沉入润滑脂试样的深度,以0.1mm为单位。

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的指标。数值越大,润滑脂越软。

计算方式: 记住两个数值,30和45

2号锥入度是265-295,范围是相差30

要计算1号的锥入度,就在2号数值上加45,也就是310-340.

常见润滑脂品种的性能比较

钙基润滑脂:抗水性好,但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60℃。价格:低。

钠基润滑脂:抗水性极差,耐热性和防锈性一般,一般使用在80℃左右,价格较低。

铝基润滑脂:防锈性好,耐热性和抗水性差,最高使用温度50℃,价格低。

通用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最高使用温度120℃,价格适中。

极压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适用于负荷较高的机械设备和轴承及齿轮的润滑。价格适中。

二硫化钼极压锂基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适用于负荷较高或有冲击负荷的部件。价格适中。

膨润土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较好,防锈性差,最高使用温度在130℃左右,价格较高。

复合钙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好,机械安定性(抗剪切性)较好,最高使用在130℃左右,价格较高。

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机械安定性、极压性好,最高使用在160℃,价格较高。

聚脲脂:耐热性好、抗氧化性好、抗水性好、极压性好、有较长的轴承寿命,还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性,是一种新型润滑脂产品,目前国内还没有国标和行业标准。价格高。

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和“234472197”的回答是一样的。

4.润滑脂知识

润滑沙龙群(群号31528985)友情客串锂基润滑脂,普通锂基润滑脂润滑性能好,耐高温性较好,一般可达到120度,但抗水性较差,复合锂高温性能可以能达到150,合成复合锂的可以达到180到200度,抗水性稍微好一点。

适合高温电机轴承润滑。汽车轮毂润滑。

钙基润滑脂,普通钙基润滑脂润滑性能一般,抗水性好,易硬化,耐高温性能较差一般在100以下,磺酸钙高温性能有所突破,达到180-200。很适合重负荷中低转速,潮湿环境下润滑。

锂基润滑脂是由天然脂肪酸(硬脂酸或12-羟基硬脂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而合成锂基润滑脂是由合成脂肪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制成。 锂基润滑脂的特点如下: (1)锂基润滑脂,特别是12-羟基硬脂酸锂稠化的润滑脂,只有两个相交温度,第一个相交温度(即从伪凝胶态到凝胶态)一般在170℃以上,第二个相变温度(即从凝胶态到溶胶态)一般在200℃以上,因此,当选用适宜的矿油时,可以长期使用在120℃或短期使用到150℃。

(2)锂基润滑脂,特别是12-羟基硬脂酸锂稠化的润滑脂,通过电子显微镜可见其皂纤维形成双股的、缠结在一起的扭带状,因此,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 (3)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12-羟基硬脂酸锂和硬脂酸锂对烷烃的吸附热,发现12-羟基顶脂酸锂和硬脂酸锂,对皂纤维表面液相的结合强度,及对晶格内液相结合强度都是较大的,因此,锂基润滑脂具有较好的胶体安定性。

(4)碱金属中的程对水的镕解度较小,因此,锂基润滑脂具有较好的抗水性,可以便用于潮湿和与水接触的机械部位。 锂皂,特别是12-羟基硬脂酸锂皂,对矿油或合成油的稠化能力都比较强,因此,锂基润滑脂与钙钠基润滑脂相比,稠化剂量可以降低约1/3,而使用寿命可以延长一倍以上。

锂基润滑脂,特别是以12-羟基硬脂酸锂皂稠化的调滑脂,在加有抗氧化剂、防锈剂和极压剂之后,就成为多效长寿命通用润滑脂,可以代替钙基消滑脂和钠基润滑脂,用于飞机、汽车、坦克、机床和各种机械设备的轴承润滑。 通用锂基润滑脂(GB7324-1994):按稠度等级分为1#、2#、3#。

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机械安定性、防腐蚀性和氧化安定性,适用于工作温度-20~120℃内各种机械设备的滚动轴承和和滑动轴承及其他摩擦部位的润滑。钙基脂是由动植物油(合成钙基脂用合成脂肪酸)与石灰制成的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并以水作为胶溶剂而制成。

按其工作锥人度分为l、2、3、4四个牌号,号数越大,脂越硬,滴点也越高。钙基脂在国际上属趋于淘汰产品,但在我国用量还很大。

2.用途 钙基脂主要用于汽车、拖拉机、水泵、中小型电动机等各种工农业机械的滚动轴承和易与水或潮气接触部位的润滑。因钙基脂主要是置于压缩杯内使用,因而也称其为“杯脂''。

使用温度范围为-10℃~60℃,转速在3000r/min以下的滚动轴承一般都可使用。 l号适用于集中给脂系统和汽车底盘摩擦槽,最高使用温度为55℃。

2号适用于一般中转速、轻负荷、中小型机械(如电动机、水泵`鼓风机)的滚动轴承,汽车、拖拉机的轮毂轴承及离合器轴承等润滑部位和各种农业机械的相应润滑部位,最高使用温度为60℃。 3号适用于中负荷、中转速的各种中型机械的轴承上,最高使用温度为65℃。

4号适用于重负荷、低转速的重型机械设备,最高使用温度为70℃。对于极压设备的润滑,往往在钙基脂中添加二硫化钼,即成二硫化钼钙基脂。

3.产品性能 (l)耐水性好,遇水不易乳化变质,能在潮湿环境或与水接触的情况下使用。 (2)具有良好的剪断安定性与触变安定性,储存中分油量少。

(3)具有较好的可泵送性。 (4)合成钙基脂性能与天然钙基脂相似,但应注意合成脂肪酸的质量具有不稳定性,若用含低碳酸多的原料制成的脂,往往会出现表皮硬化现象。

4.注意事项 (l)钙基脂的耐热性差,因为它是以水为稳定剂的钙皂的水化物,在100℃左右便水解,超过100℃时便丧失稠度。所以应注意不要超过规定的使用温度,以免失水,破坏结构,引起油皂分离,失去润滑作用。

使用要求比较高的精密轴承不应选用钙基脂,而应选用锂基脂。 (2)电动机轴承腔装脂时,一般只装1/2~1/3即可。

装脂过多,会增加摩擦阻力,使轴承发热,增大耗电量。 (3)更换润滑脂时,要将轴承洗净擦干。

(4)钙基脂不要露天存放,防止日晒雨淋,灰砂侵入。最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并应优先人库存放。

(5)包装容器应清洁,不允许砂粒、灰尘、水等杂质混入脂内,并力求装满,留5%左右的空隙。桶盖要盖好,受污染的润滑脂,应刮出另行收集存放。

(6)不要用木制或纸制的包装直接盛润滑脂,因木、纸易吸油,会使脂变硬,且因封盖不严,灰砂、水杂易进入脂内。

5.润滑脂的使用注意什么

润滑脂的使用在使用润滑脂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轴上使用时,不要涂满,只需涂装1/2~2/3即可, 过多的润滑脂不但无用,还会增加运转阻力,使轴承湿度升高。(2)用于轮毂轴承时,要提倡“空毂润滑”,即只在轮毂轴 承上涂装适当的润滑脂,在轮毂内腔为了防镑,只薄薄抹一层即 可,不要装满;否则,不仅浪费润滑脂,还会造成轮毂轴承散热 不良,润滑脂受热外溢,甚至流到制动摩擦片表面,造成制动 失灵。

(3)在涂新润滑脂前,要把废旧润滑脂清洗干净,并把零 件吹干,以免加速新润滑脂的失效。在使用和保管润滑脂时,要注意清洁,不要露天存放。

用完后要加盖,防止灰尘、砂土混人,最后放在阴凉干燥的地 方。不要用木制容器存放润滑脂,因木料吸油,易使润滑脂变 硬。

特别是复合钙基润滑脂,更易吸潮变硬。

6.润滑脂基础知识

润滑脂基本知识润滑脂定义 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半固体产品,这种产品可以加 入改善其某些性能的添加剂。

润滑脂组成 润滑脂由稠化剂、液体润滑剂、添加剂组成。 稠化剂:能在液体润滑剂中分散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对液体润滑剂有效吸附和固定。

稠化剂占润滑脂的2~30%,决定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耐高温性、胶体安定性、抗水性等. 液体润滑剂:是润滑脂中稠化剂的分散介质。液体润滑剂占润滑脂70~98%,决定润滑脂的润滑性、蒸发性、低温性、与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添加剂:加入到润滑脂中,可改善某些使用性能的物质.根据所需要的润滑脂的性能,可加入结构改善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防锈剂、极压剂、油性剂、抗磨剂、拉丝剂等。

润滑脂的滴点 1.1定义:润滑脂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脂随温度升高而变软,从脂杯中流出第一滴液体(或油柱)时温度。 1.2 滴点的测定方法有三种: ⑴ GB/T270 ⑵ GB/4929、ASTM D566、ISO 2167 ⑶ GB/349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ASTM D2665 1.3 滴点的测定意义 (1) 滴点是润滑脂耐热性指标,通过滴点可以粗略地了解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

一般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应低于其滴点30~50℃,对于低转速的使用情况,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可低于滴点15~30℃。高滴点润滑脂如复合皂基润滑脂、膨润土脂等滴点和最高使用温度之间无直接关系。

应当注意的是:滴点不是确定润滑脂最高使用温度的唯一参数。 确定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除滴点外还看其在高温下的稠度,基础油、稠化剂的抗氧化能力。

高温下胶体安定性等参数。 (2) 通过滴点可以粗略地判断润滑脂大致类型。

(3) 在制备润滑脂时,可将滴点用作质量控制项目。同类型的润滑脂相继批次间,如滴点波动较大,表明各组份的性质或各组份比例或制造工艺出现某些异常 润滑脂的锥入度 锥入度: 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

1.1 定义 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条件下锥体落入试样的深度。其单位以0.1mm表示。

锥入度值越大,表示润滑脂越软,反之就越硬。 1.2 测定方法 测定锥入度的仪器为锥入度测定计。

测定方法为国家标准GB/T269—91,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DIS2173。 1.3 基本概念及意义 1.3.1非工作锥入度:试样在尽可能少搅动的情况下,从样品容器转移到工作脂杯测定的锥入度意义:测定润滑脂从容器中移入使用设备过程中锥入度的变化。

1.3.2工作锥入度:试样在润滑脂工作器中经过60次往复工作后测定的锥入度。 意义: (1) 表示润滑脂的流动性。

(2) 按工作锥入度范围划分润滑脂的牌号。 按工作锥入度范围划分九个牌号 稠度号锥入度范围(0.1mm)状态000#445~475液态00#400~430接近液态0#355~385极软1#310~340非常软2#265~295软3#220~250中4#175~205硬5#130~160非常硬6#85~115极硬 (3) 依据用途选择不同稠度的润滑脂 如: 集中供脂 0#、1# 轴承润滑 2#、3# 齿轮润滑 000#、00#、0# 1.3.3 延长工作锥入度:试样在润滑脂工作器中,多于60次往复工作后测定的锥入度,一般有10000次、100000次等。

意义:(1) 反映润滑脂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2) 一定程度上反映润滑脂的寿命。

润滑脂的触变性 润滑脂的触变性是指润滑脂受到剪切作用时,稠度下降发生软化,而当剪切作用力停止后稠度会逐步恢复的特性。润滑脂在受到剪切作用时,构成连续骨架的个别皂纤维之间的接触部分开始滑动至脱开,使体系从变形到流动。

在长期或高剪力作用下,皂纤维本身也会遭到破坏而被剪断,因此表现为稠度下降。剪切作用停止后,结构骨架又开始恢复。

但皂纤维重新排列要一定时间,所以稠度恢复是一个缓慢过程,重新形成的骨架也与原来的有差别。例如,随皂纤维的接触点减少,结构骨架就比原来未破坏前的强度低,稠度下降。

反之,随皂纤维数增加,接触点增多,稠度就比原来的大。 润滑脂的流变性 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剪速与剪力的关系是润滑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流动和变形的特性,主要表现如下: (1) 当润滑脂不受外力作用时,能象固体一样保持一定形状,即在静止时不会自动流失。

(2) 当受到微弱外力作用后,产生弹性变形;移去外力后又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与形状,呈现出固体的弹性特性。 (3) 当施加的外力足够大时,润滑脂发生形变和流动,因而不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和形状,因此润滑脂在机械运转部件上的启动力矩比液体润滑油大。

(4) 在润滑脂流动过程中,随着所受剪应力增大,皂纤维在不同程度上定向排列,会使体系的表观粘度(或相似粘度)随之减小。在此阶段,润滑脂的表观粘度随剪速的增大而减小。

(5) 在受到极高剪应力的情况下(剪速很大),润滑脂的流动象牛顿流体一样,粘度能保持一个常数,而不再随剪速的变化而改变。 润滑脂的流变性和触变性的意义 润滑脂的流变性和触变性对润滑脂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齿轮和轴承的润滑过程中,由于受摩擦副相对滑动或滚动的作用,使润滑脂的稠度下降,在高剪力的作用下,摩擦面上的润滑脂可形成流体状,这有利于机械部位的润。

汽车润滑脂的分类有什么?怎样选用?

关于润滑脂的分类和选用,很多车主表示一头雾水,以下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润滑脂的有关知识

一、润滑脂的分类

(1)按增稠剂分类

根据增稠剂的分类,可分为皂基润滑脂、羟基润滑脂、无机润滑脂和有机润滑脂。皂基润滑脂根据皂类增稠剂的不同可分为单一皂基润滑脂、混合皂基润滑脂和复合皂基润滑脂。

根据增稠剂的组成,润滑脂的分类有很大的局限性。使用同一种增稠剂可以生产多种不同性能的润滑脂。即使有不同类型的增稠剂生产的润滑脂也往往难以准确区分它们的性质。因此,根据增稠剂成分的分类,用户会感到困惑,没有使用经验,找不到相应的标准,很难选择。

2)根据操作条件分类

本分类标准主要参考国际标准(ISO),适用于润滑各种设备、机械零件、车辆等各类润滑脂,但不适用于特殊用途润滑脂,即仅适用于润滑脂,不适用于密封保护专用润滑脂。润滑脂属于L类(润滑剂及相关产品)的X组(润滑脂)。

根据规定,每种油脂都由一组(5)个大写字母表示,每个字母都有特定的含义。字母1指润滑脂的组码,字母2指最低工作温度,字母3指最高工作温度,字母4指其在水污染工况下的耐水性和防锈等级,字母5指高负荷或低负荷情况下的润滑性能。

二、车用润滑脂的选择

1)明确使用润滑脂的目的。

选择润滑脂时,首先要明确使用润滑脂的目的。根据润滑脂的主要功能,润滑脂可分为减摩、保护和密封三类。润滑脂的选择取决于润滑脂在所用零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哪一种,应选择符合要求的润滑脂。

2)考虑润滑部分的工作温度。

机械摩擦部件的温度和温度变化对润滑脂的润滑功能和使用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润滑部件的工作温度是选择润滑脂的重要依据。根据润滑部位的最高温度选择润滑脂

3)考虑润滑部位的负荷。

载荷是指摩擦表面每单位面积的压力。根据高负荷和低负荷工况,分别选用极压润滑脂(B)和非极压润滑脂(A)。

齿轮、轴承、蜗轮、蜗杆等。重型机械设备都承受重负荷,因此有必要考虑使用带有抗磨极压添加剂的润滑脂。为了提高抗磨效果,增强抗振动和抗冲击载荷能力,也可以选择含有二硫化钼、石墨或其他固体润滑剂的润滑脂。

4)考虑润滑部分的速度。

由于油脂属于流变体系,其相似粘度随剪切速率而变化。因此,润滑脂的物理状态和润滑作用对被润滑零件的运行速度特别敏感,这与润滑油的运行速度不同。速度越大,油脂的剪切应力越大,对浓缩机结构的破坏越大,使用寿命越短。

以上就是关于润滑脂的分类及选用要求。

润滑脂知识

我帮你整理了一下你所要的那些东西

滴点: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随温度升高而变软,从滴点计的玻璃脂杯中滴下第一滴的临界温度。滴点能大致地用来衡量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范围。

锥入度:在规定温度和负荷下,锥入度计的标准圆锥体在5s内垂直沉入润滑脂试样的深度,以0.1mm为单位。

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的指标。数值越大,润滑脂越软。

计算方式: 记住两个数值,30和45

2号锥入度是265-295,范围是相差30

要计算1号的锥入度,就在2号数值上加45,也就是310-340.

常见润滑脂品种的性能比较

钙基润滑脂:抗水性好,但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60℃。价格:低。

钠基润滑脂:抗水性极差,耐热性和防锈性一般,一般使用在80℃左右,价格较低。

铝基润滑脂:防锈性好,耐热性和抗水性差,最高使用温度50℃,价格低。

通用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最高使用温度120℃,价格适中。

极压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适用于负荷较高的机械设备和轴承及齿轮的润滑。价格适中。

二硫化钼极压锂基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适用于负荷较高或有冲击负荷的部件。价格适中。

膨润土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较好,防锈性差,最高使用温度在130℃左右,价格较高。

复合钙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好,机械安定性(抗剪切性)较好,最高使用在130℃左右,价格较高。

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机械安定性、极压性好,最高使用在160℃,价格较高。

聚脲脂:耐热性好、抗氧化性好、抗水性好、极压性好、有较长的轴承寿命,还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性,是一种新型润滑脂产品,目前国内还没有国标和行业标准。价格高。

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和“234472197”的回答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