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在退壳时会导致软壳虾形成;

软壳虾形成的原因:

水的硬度;光照与透明度、水草的密度、水的浊度有关;营养全面,还要根据虾的生长阶段,营养是动态平衡,是长板和短板互补理论;溶解氧高,虾易容蜕壳,溶解氧底,虾不蜕壳或者软壳更甚至发病死亡。

虾身上的壳很薄很软怎么回事

引起软壳虾的因素很多,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引起虾壳变软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种:
1、长期投饵不足,使对虾呈饥饿状态。
2、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钙和磷的比例不恰当,很多虾农用低档饲料来投喂南美白对虾,这些饲料往往达不到要求。
3、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4、池水中的溶解磷的含量下降,对虾摄磷量不足,而磷是对虾甲壳的形成和钙化过程的主要元素。
5、由于当地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恶劣,水质恶化,导致虾壳变软,严重者并发其它疾病,形成暴发病。
6、水中含有机锡或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剂可抑制对虾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
7、用药不当或水质突变造成对虾应激,发生异常脱壳现象,对虾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正常的状态

养殖对虾出现软壳由什么原因引起?

软壳也是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对虾的生长影响很大,严重时会出现较多对虾死亡。导致对虾软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长期投喂不足或饲料配方不合理,使对虾摄取营养不足,呈饥饿状态。

(2)磷是对虾甲壳形成和钙化过程中的主要元素,当池水中因溶解态磷的含量过低,对虾的磷摄取不足,即导致软壳。

(3)养殖水体缺少适量的钙,不能满足对虾正常蜕壳的需要,尤其出现在低盐度养殖中。

(4)养殖密度过高,造成养殖环境恶劣,导致水质恶化,致使虾壳变软。

(5)尤其在淡水中,亚硝酸盐对虾的影响较大。当含量超过一定浓度(不同水体有所差异,一般超过0.3毫克/升)时,会导致对虾软壳。

(6)池水中有机锡或有机磷杀虫剂的浓度过高,使对虾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受到抑制。

虾烧好壳是软的。。软的是不是都是死虾?

虾壳软和死虾活虾没有关系。虾壳的软硬取决于虾的生长时间的长短。现在一般我们吃的都是养殖虾,由于饲料原因虾的生长周期被大大的缩短。就好像小孩子身体长的过快就会出现缺钙的情况道理一样,造成了现在市场上我们常见的软壳虾、软壳蟹。

为什么虾会有软壳和硬壳,哪个才是显性基因?

可以肯定的是,虾壳的软硬并不是由显性或者硬性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显性基因,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在二倍体生物中,杂合状态下能在表型中得到表现的基因,被称为显性基因,通常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人类中常见的显性遗传基因有大家喜闻乐见的双眼皮基因,只要个体是Aa或者AA, 那么就表现出双眼皮这种表型。而两个都是双眼皮的父母很有可能会生出单眼皮的孩子。很简单,父母都是Aa的话,孩子有1/4比例是aa,表现出单眼皮的性状(为啥举这个例子呢,因为答主就是那个1/4概率的主儿啊,先让我闭着单眼皮小眼哭一会儿……)据我所知,目前虾中常见的显性形状和隐性性状基因是一些控制身体颜色的基因。人们会利用这些基因培养出理想表型的后代例如观赏虾类水晶虾。水晶虾(Red Crystal Shrimp)出现始于日本,1996年日本的铃木久康先生把原产于香港的彩虹钻石虾带回日本,经过6年漫长的培育和15代提纯,使红色隐性基因得以保持,即现在的水晶虾。

某些情况下,软壳虾可能是一种虾病。虾壳的主要成分是钙质,而壳的软硬与虾的生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长期投饵不足,使对虾呈饥饿状态;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钙和磷的比例不恰当;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池水中的溶解磷的含量下降,对虾摄磷量不足;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恶劣,水质恶化;用药不当或水质突变造成对虾应激,发生异常脱壳现象等都可以造成软壳虾的产生,在这些情况下,软壳虾是不健康的。因此,有专门卖硬壳素这种产品的去帮助虾退壳。

导致对虾发生软壳病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治?

其主要原因:1、养殖
密度
过高,养殖环境恶劣,
水质
变化,导致虾壳变软。2、
饲料
营养配比不均衡,钙磷比例不恰当。3、
池水
中溶解磷的
含量
下降,
对虾
摄磷量不足。4、部分对虾饲料喂入不足。5、
用药
不当。6、水质突变造成对虾应激,发生异常脱壳。措施:1、保持良好的水质,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严格控制
水中
钙、磷比例,PH值控制在7.8-8.6之间,防止
氨氮

亚硝酸盐
超标。3、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固壳素2-3克,高稳
维生素
<2-3克、肝泰2克,每周投喂3-5次,可起到预防作用。4、对虾发病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固壳素10克,高稳维生素<10克,肝泰8克,以及其他搞菌素如
克菌王
10克,或氟派酸7克,连喂3-5天。5、收虾前,加大固壳素的用量,可减少软壳虾的比例,还可使软壳加厚,不易受损失,每公斤饲料加固壳素10-12克,多维素10克,连喂5-6天,可达到显著效果。仅供参考!
查看原帖>>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你了解吗?

一. 虾身有黑斑:有伤口摸上去黏黏的感觉。 原因:①: 伤口感染细菌 ②:氨氮亚硝盐过高。

二. 肌肉白浊、弯弓:①:应激(大雨天或高温晴天中午)。 ②:缺营养、体质差。 ③:气泡病(p值变化大、溶氧变化大)游足、扇尾有点白。④:微孢子虫(虾壳很老、长时间没脱壳、瘦弱、壳剥开肌肉就散了)(有两种情况是不可治疗的①:虾苗本身携带。②:塘底太脏有微孢子虫卵)

三. 软壳虾:虾脱壳是需要大量的体力及溶氧。造成的原因有①:缺钙:虾在刚脱壳是没有足够的钙质使其完成硬壳。②:缺氧。③:营养不足:1矿物质营养2多维3钙4微量元素。④:盐度低(低盐度硬壳弱于高盐度的->水体微量元素较多)⑤:连续脱壳。⑥:弧菌感染(软身、须发红整体红到底、连续脱壳不硬壳)

四. 腮:①烂鳃: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②黄腮:有点淡黄色、塘底ph值低或溶氧过低(泼洒石灰提升ph值)。③黑腮:腮(缺氧、底脏时引发)腮脆弱时会出现:1烂鳃。2蜕壳期间没有快速的硬壳。④肿腮:腮丝间没有空隙(ph值变化大或者长期高溶氧、高ph值)

五. 纤毛虫:多发这个的阶段还是在转肝期,伴随着转肝而来。发生的条件:①水质或底质的有机物过多。②以小型藻类为主。③细菌过多的塘。预防:①保证对虾的体质好、蜕壳正常(1.上筝前多喂料。2.多喂营养。3.前期水好。)②多用氧化性底改。(纤毛虫卵大多来源塘底。使用氧化性底改可以把有机物分解掉、细菌减少、减少纤毛虫的来源)③水质稳定。(措施;1.多解毒。2.补肥可溶性有机肥)。治疗:①纤毛虫少时,用氧化分解型底改抑制。②纤毛虫多时可用中草药或消毒剂来促使蜕壳。③纤毛虫太多就要买药杀虫(硫酸锌、甲苯咪唑)杀完虫后虾体质很虚弱,需要快速的恢复体质。

六. 虾苗试水不成功的原因:1、池塘盐度≤苗场相差太大。适苗时可在桶中放点盐,4度以内成活率有保障,盐度始终一致,格数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高温低、低温高)2、药物影响:刚消毒,药物残留。3、试苗容器:可能装过消毒剂之类,有刺激物。4、盐度太低(解决;1.苗场淡化或围网放盐。2.解毒、换水。)

七. 虾苗成活率不高:1、塘中有杂鱼、杂虾。2、苗期管理不善(p值高、肿腮、黑腮。)3、虾苗体质弱。4、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