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联:随意施因果,下联:诚心祈功德,横批:富顺安康;

2、上联:莫谓钱少无缘善举,下联:勿信财多便可恶行,横批:古韵衍瑞;

3、上联:无闲资亦可行善,下联:有诚心即能结福,横批:人杰地灵;

4、上联:财源广开莺歌燕舞升平世,下联:国栋辈出龙腾虎跃锦绣章,横批:桃红柳绿;

5、上联:渔樵耕读忠厚传世为家为国为民积一粟,下联:商学工政发奋图强为族为村为乡献毫厘,横批:原乡情浓。

庙会捐款对联

其一:

上联:随意施因果

下联:诚心祈功德

其二:

上联:莫谓钱少无缘善举

下联:勿信财多便可恶行

其三:

上联:无闲资亦可行善

下联:有诚心即能结福

原创三幅对联,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爱心捐助的对联?

1、母心君心众人心心映三剧,大爱小爱天下爱爱传万家

2、快看社会好景致,欢声笑语喜同台

3、乐意融融做善事,喜气洋洋乐开眉

4、一心一德为善乐,三生三世结福果 横批:助人为乐

5、一心一德为善乐,三朝三暮助人勤 横批:乐于助人

6、齐心齐德齐向善,爱心爱护爱无边。

7、善人善心做善事,堂堂正正为人民。

8、献一片片爱心 护一棵棵绿树

对联小知识

1、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2、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3、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4、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