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音原理不同 ,非入耳耳塞为动圈结构,而入耳耳塞包括动圈,动铁以及压电式结构;
2、要求不同,入耳耳塞因佩戴后耳塞与耳道中形成一个密闭式的空间,导致外部声音会经过耳塞外壳放大进入耳道,为避免听诊器效应,入耳式耳塞要求线材尽力柔软,避免与衣物等摩擦;
3、声音风格不同,入耳耳塞因为其封闭式设计,耳塞直接深入耳道,因此声音上比较细腻,空气的衰减问题比较小,而开放式耳塞则因为声音经过空气衰减比较大,导致的细节不够自然、细腻。
入耳式耳机与耳塞式耳机区别在哪里
耳机通常被分为头戴式、耳挂式与入耳式三种类型。那么,入耳式耳机与耳塞式耳机区别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入耳式耳机与耳塞式耳机区别:
发音原理可能不同
非入耳耳塞为动圈结构,而入耳耳塞包括了动圈,动铁以及压电式结构。
要求不同
入耳耳塞因佩带后耳塞与耳道中形成一个密闭式的空间,导致外部声音会经过耳塞外壳放大进入耳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诊器效应。
听诊器效应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听音。
为避免听诊器效应,因此入耳式耳塞要求线材尽力柔软,避免与衣物等摩擦。部分耳塞线材不够柔软,如E2C,E5C等,但是这些耳塞的听诊器效应不严重,这也就是另外一个避免方法了。绕耳!将线材绕耳一周,这样即使线材抖动,也不会产生听诊器效应。
主要用途不同
入耳耳塞因为紧贴耳道,因此可以有效的阻隔外部噪音,而开放式耳塞则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周围环境比较嘈杂的地方来听音乐或者其他东西,购买入耳耳塞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一些人认为的入耳耳塞伤听力,我们会在另外一篇文章里谈到。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过可以明确一点,入耳塞子其实不伤听力。但是要提醒大家,正因为入耳塞子隔音能力突出,因此在路上不建议大家佩带,毕竟安全第一。
如何挑选耳机:
耳机、耳麦因其便携性等好处成为电脑外设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FPS游戏玩家和HIFI发烧友来说,一个好的耳机已经是他们享受生活的基本装备了。面对市场中琳琅满目的耳机,我们应该如何挑选呢?各位不妨听我道来。
我们就从耳机的包装盒下手。
包装盒上通常有以下参数指标的介绍:耳机结构、阻抗、频响范围、灵敏度、谐波失真。
耳机结构——耳机分为头戴式、耳塞式和挂耳式。头戴式耳机的表现力十分出色,抗摔打能力强,但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比较适合在家里或办公地点等固定位置使用;耳塞式耳机是将发音部分直接塞入耳孔,体积小,便于携带,声音品质较好,声音互动性强,但是低频损失较大;挂耳式耳机综合了头戴式和耳塞式的优点,外形时尚,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阻抗——不同阻抗的耳机用于不同的场合。在台式机或功放、VCD、DVD、电视等机器上通常会使用高阻抗耳机;对于各种便携式随身听,例如CD、MD和MP3,一般使用低阻抗耳机。
频响范围——指耳机能够放送出的频带的宽度,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81-10标准中高保真耳机的频响范围为50Hz~12500Hz。
灵敏度——是指在同样响度的情况下,音源需要输入功率的大小。对于随身听等便携设备来说,灵敏度越高,耳机就越容易驱动。
谐波失真——失真越小,音质也就越好。在选购时比较一下技术参数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耳机了。
佩戴耳机注意事项:
不要将耳机音量开得过大,用耳机听音乐或学外语时应注意控制音量,最好保持在40—60分贝(一般谈话声或略小),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不要长时间连续收听,成人每天使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并以间歇收听为宜,最好每半小时就让耳朵休息一会;
应注意保持耳塞的清洁,每次用完及时清洗;在公交车内、地铁里、喧闹的大街等嘈杂环境下,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打电话,骑车、开车时戴耳机容易分散注意力,更不宜戴着耳机。
此外,在挑选耳机时,应选择音质佳、杂音小、音量可自由灵活调控的,一旦遇到声响过大等情况可及时调整,保护听力。
入耳式耳机与耳塞式耳机区别:
入耳式耳机的发音单元有动圈、动铁以及圈铁等形式,以胶质塞头直入耳道获得密闭性,隔音效果佳。由于漏音小,入耳式耳机可在嘈杂的环境下以较低的音量欣赏音乐,对音乐的细节也能较好的再现,尤其是低频的量感和质感均表现不俗,但也正因其深入耳道的结构,有些入耳式耳机对低频的残响控制力稍有不知。佩戴舒适性方面稍差,易产生听诊器效应。
耳塞式耳机也叫平头式耳塞,发音单元大多是以动圈的形式,耳塞置于外耳道发音,密闭性和隔音效果都要比入耳式耳机要差一些,但佩戴舒适性较佳。在嘈杂的环境下,可能需要以较高的音量才可以欣赏到音乐的细节,但设计良好的耳塞也会有不错的隔音效果。在听感表现方面,有较宽广的声场,各频段声音平衡自然。
耳塞耳机和入耳耳机的区别是什么
耳塞耳机和入耳耳机的区别
但随着耳机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今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入耳式耳机,尤其是实现对高品质音乐的回放,平头塞就离的更远了。这其中的原因还要从二者之间的区别说起。
从听音上看,入耳式耳机在佩戴上和隔音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凭借小巧的体积,通过导管和各种硅胶套的组合,能够深入耳道。能够隔绝大多数的外部环境噪音,再加上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声音能够直接传入耳道,使得声音更加细腻、无损,能够用更小的'声音获得清晰的听感,保护听力。
另外加上耳道的共振作用,入耳式耳机的低频量感更加强劲听音更加的细致,听音更加的享受。
平头塞耳机是贴合在外部耳道轮廓的,在相对嘈杂的环境中,基本上是无法进行听音的。所以很多人在外出听音的时候,会将耳机的声音开得比较大,日积月累,最后导致听力受损。所以,一副隔音的入耳式耳机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平头塞耳机的声音经过空气衰减比较大,会与外界声音混合,发生损耗,导致声音不够自然、细腻。
在玩音乐的趣味上,平头塞耳机基本都是都是动圈、圈铁结构,入耳式耳机却包含了动圈、动铁以及压电式结构等等,并且每种结构的听感是不同的。所以在可玩性上,入耳式耳机的选择更加的多样化,听音更加的富有趣味性。
但并不是入耳式耳机就有绝对的优势,平头塞耳机横行耳机市场数十年,如今依然存在,除了烧友们的怀旧心思,也还是有着自己另外的优势。
上帝给你开了一扇门,就会为你关上一扇窗。入耳式凭借其天然的优势捕获了大多数烧友的心,但是令人头疼的就是那烦人的听诊效应。
由于入耳式耳机深入耳道,线材与衣服或者是其他地方产生的摩擦、碰撞,这些外部的声音会经过耳机外壳放大,然后进入耳道,严重影响正常的听音。
在安全性上,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戴上耳机世界就是你的,但是出行的安全也还是很重要的。平头塞的不隔音性,能听到外部环境的声音,所以出行听音更加的安全。
在佩戴上,入耳式耳机虽然很牢固,但是佩戴上会有异物感。对此比较敏感的用户来说,平头塞的佩戴更加的舒适,在室内听音的时候能够相比入耳式耳机带来更长时间舒适的听音,尤其是当睡觉塞使用的时候,亲身感受很明显。
虽然,入耳式耳机的优势相比平头塞来说更加的具有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入耳式耳机还是不能取代平头塞的,比如平头塞舒适、轻松的聆听体验。所以,对于两款耳机的选择,最后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实际聆听环境和需求。
入耳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哪种好?
1.入耳式跟耳塞式的区别在于,入耳式是深入耳道,密封性较好。耳塞式是戴于耳道外围的耳机。现在大部分的耳机都是入耳式耳机,不仅密封性好,佩戴起来很稳当,舒适。
2.入耳式耳机在普通耳机的基础上,以胶质塞头插入耳道内,获得更好的密闭性。极大的增加了耳机的表现效果、这种密封性大体上提供了两种功能:
(1)降低外界噪音对音乐的干扰。
(2)提供的一个封闭的环境,大大减少了漏音。从实用角度来说即--在嘈杂的环境下;可以用比较低的音量不受影响的欣赏音乐。
(3)a:加大低频的质感和量感;b:增加对音乐细节的表现这些耳机的导管将会与耳套相连插入耳道的前半区,从而创造一种密封的听力环境。而许多高档的入耳式耳机甚至会为顾客定制耳膜,以提供最佳的舒适度和完美的隔音效果。
什么叫耳塞式耳机,什么叫入耳式耳?这两个有什么区别么?
入耳式耳机与耳塞式耳机的区别 二者哪种好\x0d\x0a\x0d\x0a一、发音原理可能不同\x0d\x0a\x0d\x0a非入耳耳塞为动圈结构,而入耳耳塞包括了动圈,动铁以及压电式结构。\x0d\x0a\x0d\x0a二、要求不同\x0d\x0a\x0d\x0a入耳耳塞因佩带后耳塞与耳道中形成一个密闭式的空间,导致外部声音会经过耳塞外壳放大进入耳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诊器效应。\x0d\x0a\x0d\x0a听诊器效应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听音。\x0d\x0a\x0d\x0a为避免听诊器效应,因此入耳式耳塞要求线材尽力柔软,避免与衣物等摩擦。部分耳塞线材不够柔软,如E2C,E5C等,但是这些耳塞的听诊器效应不严重,这也就是另外一个避免方法了。绕耳!将线材绕耳一周,这样即使线材抖动,也不会产生听诊器效应。\x0d\x0a\x0d\x0a三、主要用途不同\x0d\x0a\x0d\x0a入耳耳塞因为紧贴耳道,因此可以有效的阻隔外部噪音,而开放式耳塞则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周围环境比较嘈杂的地方来听音乐或者其他东西,购买入耳耳塞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一些人认为的入耳耳塞伤听力,我们会在另外一篇文章里谈到。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过可以明确一点,入耳塞子其实不伤听力。但是要提醒大家,正因为入耳塞子隔音能力突出,因此在路上不建议大家佩带,毕竟安全第一。\x0d\x0a\x0d\x0a四、声音风格不同\x0d\x0a\x0d\x0a入耳耳塞因为其封闭式设计,耳塞直接深入耳道,因此声音上比较细腻,空气的衰减问题比较小,而开放式耳塞则因为声音经过空气衰减比较大,导致的细节不够自然、细腻。而入耳耳塞不足的地方在于对低频的控制上,处于封闭式的结构,因此当低频量稍微充足一些时,残响问题就会比较突出,另外动圈式结构本身就存在低频残响比较大的特点,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x0d\x0a\x0d\x0a四、关于两者对听力的损伤问题\x0d\x0a\x0d\x0a一直以来,不少人提起入耳式耳塞,总认为其伤听力。其实这样的看法是陷入了一个误区。\x0d\x0a\x0d\x0a损伤听力的原因的很多,如听音时间,音量等等。在这里主要涉及的是音量问题。\x0d\x0a\x0d\x0a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小一般为40-60分贝之间,因此在听音时,音量也应当控制在此。开放式耳塞发出的声音容易被外界杂音干扰,而人的听觉会因为杂音而反映力下降,所以在嘈杂的环境下,会不自觉的将声音开到非常大。等回到安静环境环境后,再用同样的听一次,就会明白这个问题。入耳耳塞因其佩带方式,可以隔绝大部分的杂音,因此在嘈杂环境下,一般不用去将音量调大,这样对听力会起到保护作用。\x0d\x0a\x0d\x0a但是也因为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在穿行马路或者在开车时一定不能佩带.否则容易发生交通意外。\x0d\x0a\x0d\x0a五、入耳耳塞胶套的选用\x0d\x0a\x0d\x0a大家经常会问到,用什么胶套比较好,其实这没有统一的答案。\x0d\x0a\x0d\x0a人的耳孔大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左右耳道的大小也经常不一样。选择的标准是看密封性,如果密封性不好,会产生漏音,声音也会干涩,毛刺大,低频不足等问题。现在入耳耳塞出厂时一般都附带多个规格的胶套,这样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进行选择。其他人说的只是自身的情况,参考只是对听感上可以做对比,来判定是否达到了应该有的素质,其余的作用也就不大了。\x0d\x0a\x0d\x0a六、入耳耳塞海面套\x0d\x0a\x0d\x0a入耳耳塞的海面套和普通海面套的区别比较大,和胶套也有不少区别。因此单独来说,入耳塞子的海绵套为圆柱型,内部有一个胶管。佩带时将海绵捏小,塞入耳朵,然后海绵会自己膨胀,与耳道密合。海绵套的优点是佩带比较舒适,听诊器效应低一些,对低频提升比较大,高频有削弱,缺点是容易被污染。因此建议海绵套应当经常换,另外不要多人使用。
入耳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哪个好?
个人觉得入耳式耳机好一点,现在很多耳机都是采用入耳式或者半入耳式,耳塞式耳机其实可以说是入耳式耳机的一种形式。入耳式耳机密封性比较好,音质自然也会更好一些,给你看几款入耳式耳机你就会明白了
一、南卡A2降噪蓝牙耳机(399)
推荐理由:音质清晰,降噪深度最高可达40dB
推荐指数:☆☆☆☆☆
NANK南卡这个品牌是很低调的一个国产品牌,虽然已经有十几年的音视频研发经验,但是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打广告,仅靠着专业度和产品出圈的,深受发烧友和老用户的喜爱。
作为一款不足四百元的降噪蓝牙耳机耳机,这款蓝牙耳机南卡A2,它体积小巧,单耳仅重4.1g,佩戴几乎无感;耳机单体蓝牙续航6小时小时,整机复合续航长达30小时,可以满足日常通勤的使用需求;此外,它搭载了13mm动圈单元,高分子复合振膜的配置,重低音的优异表现都能让你有身历其境的享受。最重要的是南卡A2这款蓝牙耳机还有主动降噪的配置,降噪深度可达40dB,在同价位里是非常不多见得了。
二、万魔1MORE ComfoBuds Pro降噪版蓝牙耳机(517)
推荐理由:佩戴舒适,抗干扰能力强,连接快
推荐指数:☆☆☆☆
万魔舒适豆(主动降噪版)采用轻量化机身半入耳式设计,整体重量仅为4.3g,佩戴后几乎没有负重感。全新升级后,耳机表面材质与充电仓保持一致,同样是磨砂质感。
1MOREComfoBuds2舒适豆升级版全新采用蓝牙5.2技术,拥有强抗干扰能力,连接又快又稳,也不会出现断连。10米的连接距离范围,偶尔离开设备也能轻松畅连。首次连接成功后,下一次只需打开充电盒即可实现秒连。
续航方面,耳机可以连续使用6小时左右,加上充电盒配合使用,整体续航可达24小时左右。这样的续航水平真的非常不错了,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而且还支持快充15分,即可使用3小时的续航表现。
三、三星(SAMSUNG)Galaxy Buds 2蓝牙耳机(899)
推荐理由:外观简约时尚,降噪效果好
推荐指数:☆☆☆☆
三星Galaxy Buds2延续了经典的方型手饰盒设计。充电盒的形状大小与三星Galaxy Buds live以及Galaxy Buds Pro几乎完全一致。
三星Galaxy Buds2可以隔绝98%的声音,这部分的功劳主要来自于耳机的搭载的主动降噪功能。日常使用时,开启降噪后三星Galaxy Buds2的耳压控制很好,不会有内外耳压不平衡的感觉。低频噪音控制部分,三星Galaxy Buds2的表现非常优秀,对于地铁、飞机等环境噪音,可以做到几乎完全无感的消除。
四、漫步者(EDIFIER)NeoBuds Pro蓝牙耳机(848)
推荐理由:音质还原度高,佩戴舒适
推荐指数:☆☆☆
佩戴方面,漫步者Neobuds Pro采用了人体工学的斜入耳式设计,实际佩戴时耳机的稳定性很好,左右摇晃后耳机也不会掉下来。并且NeoBuds Pro配有七种不同规格耳套,用户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更换。
漫步者Neobuds Pro采用国产恒玄BES2300芯片,支持LHDC/AAC/SBC解码,复合振膜动圈加楼氏动铁构成独特的腔体结构,动铁单元灵敏度非常高,还配有有源电子分频能使得三频衔接更加自然,声音还原准确真实,搭载混合主动降噪加三麦克风AI通话降噪还有高效快充功能和APP定制音效。
续航方面,漫步者Neobuds Pro开启降噪大概是5H+15H的续航时间,关闭降噪8H+16H的续航时间,我认为这个数据在TWS蓝牙耳机领域里已经算非常好了。
耳塞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有区别吗
有区别的。
耳塞式就是一般的平头塞,耳机单元口径通常较大,一般为13mm~16mm,耳塞因口径大与耳道结合不是很严密,会导致漏音,需要按紧才能听到频率比较低的声音。耳塞式佩戴舒适。
入耳式耳机单元口径通常是10mm以内(当然也有用平头塞的单元做成歪嘴的入耳式的)。入耳式能塞入耳道,能听到更丰富的低频声音。入耳式佩戴时间久了可能有不适感。
耳塞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有什么区别?
1,没有区别的。
2,只是叫法不同,耳塞式和入耳式都是一个类型的耳机,都可以叫做入耳式耳机的。
3,耳塞式耳机也是要插入耳朵里面听歌的那种,所以说没区别的。就是同类型的佩戴模式。
耳塞和入耳式耳机哪种对耳朵的伤害小
1、其实这个答案没有绝对的,因个人的使用习惯而异。但从总体上来说,使用耳塞式耳机的伤害会相对大一些。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耳塞对听力的伤害主要与听音乐的音量和佩戴耳机的时间有关,而与佩戴方式无关。
2、如果抛开佩戴耳机的时间不谈,我们假使两个人听同样时间的音乐。要达到相同的音量效果,耳塞式耳机因为不能良好的隔绝外部噪音,所以佩戴的人为了获得良好的听效果,声音开得会相对大一些,损害也就不知不觉的形成了。
而入耳式耳机可以隔绝一部分环境噪音的,达到相同的效果需要的音量要相对小一些。此外,耳机的佩戴时间也很重要,如果音量同为100分贝,每天听音乐3小时的入耳式用户,与一个每天听音乐5小时的耳塞式用户相比,明显后者损伤听力的可能性更大。
3、不过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讲,耳塞式耳机会更安全一些,因为入耳式耳机,特别是带降噪功能的入耳式耳机,容易在过马路的时候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因为你可能听不到背后的汽车的喇叭。
如果从佩戴舒适度来比较的的话,还是入耳式的略胜一筹,因为中高档的入耳式耳机都会附送舒适的橡胶或海绵套。而普通耳塞佩戴时间长了,外耳道就会有硌得痛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
扩展内容:
耳机是人类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中早已是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其实要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爱听歌的朋友们,不妨听听这些小建议。
在室内尽量调低音量: 一般来讲,安静的环境下音量设置到自己刚刚可以听清楚的程度即可。对于头戴式耳机来说,音量应该调整在可以听清周边对话为宜;对于入耳式耳机,可以拿掉一边耳机,将另一侧的音量调整到与对话音量相似为宜。在需要调高音量时,最好不超过60%的最大音量。
室外应有效屏蔽噪音: 实际上,当周遭环境嘈杂,将音量开到更高也难以听清时,就应该果断关掉手里的随身听。如果非要在这种高分贝的环境下听歌的话,不妨可以换用入耳式、耳塞式耳机或对外界噪音屏蔽效果比较好的头戴式耳机。当屏蔽了外界的大部分噪音时,设定的音量也自然会小很多。
切勿长时间使用耳机: 一般来说,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2-3个小时(如果音量较大则务必控制在1小时之内)。而带着耳机睡觉更是要避免的不良习惯。
设置最大音量: 很多播放器都可以手动设置最大音量的上限,可以手动将最大音量设置在60%,这样就不会因为手欠而调大音量啦。
此外,如果感到任何听力方面的下降或是耳朵的不适,定期的检查也可以帮助受伤的耳朵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当然,保护耳朵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选择一个合适的耳机,适度音乐,健康生活。
参考资料:
果壳网 果壳网 出木杉 耳机,让你的耳朵比你的心更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