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剂类型鉴别:

1、 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水稀释的为OW型,否则为WO型。

2、 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溶性染料苏丹染液以及水溶性染料亚甲蓝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染液均匀分散的乳剂则为WO型,亚甲兰均匀分散的为OW型。

乳剂类型通常用什么方法鉴别?

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水稀释的为O/W型,否则为W/O型。

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溶性染料苏丹-III以及水溶性染料亚甲蓝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III均匀分散的乳剂则为W/O型,亚甲兰均匀分散的为O/W型。

乳剂(Emulsion)是指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其中一相以小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形成液滴的相称为分散相、内相或非连续相,另一相液体则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

组成:

乳剂由水相(用W表示)、油相(用O表示)和乳化剂组成。根据乳化剂的种类,性质及相体积比(φ),可形成水包油(O/W)或油包水(W/O)型乳剂,此外,也可制备复乳(Multiple

Emulsions),如W/O/W或O/W/O型,以及纳米乳等类型。

乳剂中的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分类:

根据乳滴的大小,将乳剂分类为普通乳、亚微乳和纳米乳。

1.普通乳:普通乳的乳滴大小一般在1~100 μm,呈乳白色不透明的液体。

2.亚微乳(Subemulsions):乳滴大小一般在0.1~1.0 μm,亚微乳常作为胃肠道给药的载体。静脉注射乳剂应为亚微乳,粒径一般在0.25~0.4 μm范围内。

3.纳米乳(Nanoemulsions):乳滴粒子<100 nm,一般在10~100 nm范围内,以往曾把纳米乳称作微乳(Microemulsions)。

乳剂的形成理论:

乳剂是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经乳化组成,制备符合要求的稳定的乳剂,首先必须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分散相分散成微小的乳滴,其次是提供乳剂稳定的必要条件。

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乳剂类型通常用什么方法鉴别? - :乳剂类型鉴别 1. 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水稀释的为o/w型,否则为w/o型. 2. 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溶性染料苏丹-iii以及水溶性染料亚甲蓝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

乳剂类型通常用什么方法鉴别? - :[答案] 乳剂类型鉴别 1. 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水稀释的为O/W型,否则为W/O型. 2. 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溶性染料苏丹-III以及水溶性染料亚甲蓝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III均匀分散的乳剂则为W/O型,亚甲...

如何判断乳剂类型 - :[答案] 有两种方法: 1.稀释法 取1号,2号,3号试管内的乳剂各1滴,再加蒸馏水2~5ml,振摇,观察是否能混合均匀.根据试验结果判断上述乳剂的类型. 2,染色法 将1号,2号,3号试管内的乳剂分别涂在载玻片上,并加油溶性染料苏丹黄染色,在显微镜...

乳剂有哪些类型?: 乳剂有哪些类型 全部 全部答案 2016-03-31 16:00:11 乳剂是一种以微小液滴分散在另一相的制剂,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乳状液分散体系. 全部 葵*** 67 29 ...

乳剂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有哪些? :全部 好评回答 2017-01-24 17:46:06 乳剂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1.乳剂形成的原理乳剂的形成是利用了乳化剂的化学结构,乳化剂长分子链的一端为亲水基团,与乳化剂中的水分子相结合;另...

如何区别水乳剂与悬浮剂 - : 一般讲乳油不含水,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都含水.悬浮剂是以固体微粒悬浮在水中,本身无有机溶剂,水乳剂、微乳剂是以液体油珠悬浮在水中,本身含很少的有机溶剂,大部分是水.乳油、微乳剂外观是完全透明的,而悬浮剂、水乳剂是乳白色牛奶状.微乳剂稀释在水中是完全透明的,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在水中稀释后是乳白色的.

农药怎么辨认真假 - : 首先,农药标签中一般包括八个方面,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标签内容,这是鉴别农药真假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其次,从外观来鉴别真假.例如,乳油和水剂出现分层、沉淀、浑浊、悬浮物;粉剂手感细度不均匀;有石头、纸片、砂子、铁屑等异物;内外包装破损;普通粉剂和可湿性粉剂出现结块或潮湿;出现这些情况证明农药可能是假的.农药分为乳剂农药、粉剂农药,对于失效农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农药有不同的鉴别方法.若发现乳剂农药里有沉淀、分层絮结现象,可将此药瓶放在热水中静置1小时,或者可用力摇动药瓶,使农药均匀,若沉淀物分解,絮状消失,说明农药有效;否则,不能再使用.若粉剂农药已结块,不容易破碎,证明失效,不能再使用.

乳剂的不稳定性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 : 1、分层 :乳剂分层系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又称乳析.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乳滴上浮或下沉的速度符合 Stokes公式.2、絮凝 :乳剂中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如果乳滴的...

如何判断乳剂类型

根据乳滴的大小,将乳剂分类为普通乳、亚微乳和纳米乳。

1、普通乳:普通乳的乳滴大小一般在1~100μm,呈乳白色不透明的液体。

2、亚微乳(Subemulsions):乳滴大小一般在0.1~1.0μm。静脉注射乳剂应为亚微乳,粒径一般在0.25~0.4μm范围内。

3、纳米乳(Nanoemulsions):乳滴粒子<100nm,一般在10~100nm范围内,以往曾把纳米乳称作微乳(Microemulsions)。

乳化剂

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s,Emulsifier)是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乳剂的形成、稳定性以及药效发挥等起重要作用。

乳化剂的作用:乳化剂应能有效的降低表面张力,有利于形成乳滴、增加新生界面,使乳剂保持一定的分散程度和物理稳定性;在乳剂的制备过程中不必消耗更大的能量,振荡、搅拌和均质等方法能制成稳定的乳剂。

乳化剂应具备的条件:较强的乳化能力,并能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一定的生理适应性,不应对机体产生近期和远期的毒副作用,无局部刺激性;受各种因素影响小;稳定性好。

如何判定乳状液类型,是油包水还是水包油

乳状液的类型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 水包油型(o/w):内相为油,外相为水。如:人乳、牛奶 ② 油包水型(w/o):内相为水,外相为油。如:油状化妆品 ③ 套圈型 :由水相和油相一层一层交替分散形成的乳状液 主要有油包水再包油(o/w/o)和水包油再包水(w/o/w)两种形式。这种类型乳液极少见,一般存在原油中。套圈型乳状液的存在给原油的破乳带来很大困难。 乳状液类型的鉴别:稀释法、染料法、电导法和滤纸润湿法四种。 ① 稀释法:利用乳状液能够与其外相液相混溶的特点,以水或油状液体稀释乳状液来判断。 ② 染料法:将少量水溶性染料加入乳状液中,若整体被染上颜色,表明乳状液是o/w型,若只有分散的液滴带色,表明乳状液是w/o型。油溶性染料情况恰好相反。 ③ 电导法:o/w型乳状液的导电性好;w/o型乳状液的导电性差。 测定分散体系的导电情况即可判断乳状液类型。 ④ 滤纸润湿法:将一滴乳状液滴于滤纸上,若液体迅速铺展,在中心留下油滴,则表明乳状液为o/w型,若不能铺展,则此乳状液为w/o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