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字景升 山阳郡高平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跪求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刘备与的曹操的对话
有一天,关羽和张飞不在,曹操派人请刘备喝酒聊天。曹操见了刘备,就说:“在家种菜不容易呀!”这时刘备才放下心来,说:“我没事消遣哩!”曹操说:“我看见枝头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征讨张秀时,路上缺水,将士口渴难忍。我生一计,用鞭子指着前面说‘前面有梅林’,将士一听说有酸梅,口水皆流,于是不渴。今天看此梅,不可不赏。恰值煮酒正熟,故邀玄德小亭相会。”听曹操一说,刘备心神方定。到了小亭,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滚滚,大雨将至。天空有一股龙卷风,曹操说:“玄德知龙的变化吗?”玄德说:“不太了解。”曹操问:“龙能大能小,能升能升能隐,大的时候兴云吐雾,小的时候可以隐身藏形,升起来飞腾于宇宙之间,潜伏时在波涛海水之内。目前正是深春,是腾龙驾雾活动频繁时节,就像得志的人纵横四海。可以龙来比喻世上的英雄。玄德久游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说出几位给我听听。”刘备听曹操话里有话,忙说:“我刘备怎么知道谁是英雄?”曹操说:“不必谦虚。”刘备说:“我得知丞相的恩庇,在朝廷做官。天下英雄,实在不知。”曹操还是紧追不舍:“既不识他面,听过名的也有吧?”刘备只好说:淮南袁术兵多粮广,能算得上英雄吗?”曹操笑着说:“袁术是冢中枯骨,我早晚必擒他!”刘备又说:“河北的袁绍,四世三公,手下文武很多,现在盘踞冀州,可算是英雄?”曹操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不能算作英雄。”刘备说:“名称八俊,威震九州——刘表大概是英雄吧?”曹操说:“刘表虚有无实,也不是英雄。”刘备又说:“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策可算英雄?”曹操说:“孙策是借他父亲·孙坚的名声,不是英雄。”刘备又说:“像张秀、张鲁、韩遂这些人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都是碌碌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我说了这么多,都不是英雄。除此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凡能称为英雄的人,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的见识,吞吐天地的志向。”刘备问:“这么高的标准,谁能算是英雄?”曹操用手指了刘备,又指了指自己,说:“现在天下英雄,恐怕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听了此话,大吃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落在地下。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从容地拾起筷子说:“雷声太大,把筷子都震掉了。”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亦怕雷乎?”刘备说:“圣人孔子遇到疾雷,还要改变脸色,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
史话三国:人亡政息,刘表与荆州荣辱与共的十八年
街头巷尾说历史,茶余饭后话三国。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镇守荆州的刘表突然病逝,荆州一时无主。
风雨如晦,荆州之地很快在曹、刘、孙三大集团的争夺下四分五裂。
唐末五代时期,有位得道高僧贯休,曾经留下两句诗。
“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
这两句诗即可以作为荆州境遇的完美写照,亦可作为刘表谢世,荆州百姓对刘表的一句挽留之词。
纵观刘表的一生似乎始终和荆州捆绑在一起。
所谓的盖棺定论,是指一个人死后,功过是非经大家评说而最终定论。然而千百年来,似乎只因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一句话,刘表生前就被贴上了“虚有其表”的标签。
【三国志记,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
小说《三国演义》为了衬托刘备是英雄,更是借曹操之口贬低刘表。
刘备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在曹操这样的大英雄眼中,刘表确实算不上英雄,虚名无实,但是在荆州人民眼中,在天下士人眼中,刘表是威震九州的大英雄。
何出此言呢,根据《三国志》记载,我们看看刘表在荆州的所作所为就清楚了。
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出任荆州刺史开始算起,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去世,刘表苦心经营荆州十八年。
十八年里,刘表德行表率,苦心经营,安境保民。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今山东微山人 )
德行表率
《后汉书》记,【刘表鲁恭王之后也。恭王,景帝子,名余。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
刘表这个人很受当时士人们的欢迎和尊崇,一是因为他漂亮,那时候做官是很在意一个人的外貌,刘表个子高高的、温和、文雅,自然受欢迎。二是因为刘表沾着那么点的皇亲,比刘备的皇叔称号靠谱一点。三是因为刘表的道德品行,这一点是士人们崇敬他最重要的一点。
当时刘表被时人评为汉末天下的“八俊”之一,“八顾、八俊、八友”的评比,放在今天,就跟道德楷模、道德模范的意思差不多,不过刘表这个道德楷模是国家级的,再恰当点比喻,相当于今天的感动中国人物。
初任荆州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出任荆州刺史。
《后汉书》记,【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诏书以表为荆州刺史。】,【时江南宗贼大盛,宗党共为贼。又袁术阻兵屯鲁阳,表不能得至,乃单马入宜城。】
由于汉末时期,朝纲不振,政令难行。地方豪强,因宗亲关系,相互交织,网罗关系,形成宗贼势力(类似于电视剧破冰行动的塔寨村林氏宗族),凌霸一方,鱼肉百姓。荆州当时可谓治安混乱,民不聊生。
刘表此时要去上任荆州刺史(后来升任荆州牧),着实是个苦差事。
袁术当时屯兵鲁阳,是刘表上任的必经之地。刘表因为跟袁绍的私人关系好,袁术和袁绍不和,所以袁术为防止刘表上任后同袁绍联合一起南北夹击他,就阻碍刘表上任。
刘表没有办法,于是匿名潜行,独自一人一马赶到宜城。(当时的荆州南郡,现在是襄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刘表是怀着一颗报效朝廷的忠心,一颗安定荆州百姓的仁心,只身涉险,不顾个人安危来到宜城的,此处就应该为刘表点赞。
试想一个人一匹马,像让子弹飞中那位葛优饰演的汤县长一样到鹅城上任,那时候可不是吃着火锅唱着歌的待遇,是一路艰难,危险重重,没有点胆量和信仰还真不行。
刘表新官初任,人生地不熟,于是找到当地的两个豪门望族,蒯越和蔡瑁。
这俩人想必对刘表很有耳闻,钦慕刘表的品德为人,愿意辅助刘表收拾荆州之地的乱局。
刘表依照蒯越的建议,施行首恶必诛,胁从不办,量才适用的原则,很快平定荆州。史书记载“江南悉平”。那时候的江南指现在的湖北南部和湖南部分,不是指现在的苏州。
苦心经营
刘表苦心经营荆州期间,对一条原则的坚守,非常难能可贵,值得称赞。
不问外事原则。
就是不管外面如何风云变化,尽力不插手荆州以外的事务,守好荆州这片地方,为荆州百姓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为天下避难的士人创造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湾。
1、董卓劫持汉献帝祸乱京师的时候,刘表没有参加十八路诸侯联盟一同起兵勤王,讨伐董卓,因为那时刘表刚到荆州不久,局势不稳,实力也不允许他举兵勤王。但刘表作为汉室宗亲还是给前方供给了很多军事物资以作后援。
《后汉书》记,【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2、此条史料,以政治家的眼光来看,会认为刘表是骑墙派,胸无大志,坚守自保没出息。其实刘表恰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天下的形势认识清晰到位,才做如此选择,终其一生都是中立的态度,不容易。
《汉晋春秋》记,【太祖之始征柳城,刘备说表使袭许,表不从。及太祖还,谓备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於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3、刘备以宾客的身份依附刘表,劝说刘表趁曹操出征,袭击曹操的大后方许昌,刘表没听。不问外事,保持中立,一贯到底。后来刘表后来跟刘备说:“不用君言失掉了一次大好机会。”,绝非后悔之言,是考虑到刘备是客人,寄居在自己这里,好心好意为自己出谋划策,直接不予采用很不礼貌,给刘备一个面子,一个台阶,缓解尴尬。可见刘表很有君子之风。
刘表的确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他接纳了刘备和张绣,处处表现出了虚怀若谷、尽宾主之意。
刘表还有一个以身作则的原则。
荆州民风好乱,刘表以他文质彬彬的风范,恩威并施,奸猾小人都相继悦服,跟他学习,郡界清肃。沐浴之风,感而化之。
《三国志》记:【初,荆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
刘表在治理荆州的时候非常重视教育事业。
【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聘用綦母闿、宋忠等大儒士。】
病死襄阳
【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刘表的病死是很突然的,抛开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曾经提出来,说如果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么刘表就是“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庸人”
这个观点我不予苟同,我认为刘表是“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君子”。
正如上文所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风雨如晦岂能独存,天下震荡之际,孤木难支,能坚守君子之道,不失为汉末三国时期的一股清流。
刘表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天下中给荆州人民带来过安定;在那个狼烟四起的江山里,给天下士人撑起过一片避难所。这样的人怎么会是庸人,又怎能称不上君子呢?
再看刘表死后,刘备、孙权、曹操的表现,哪一个在为荆州百姓考虑。
荆州在刘表死后,再也没有了宁静。荆州百姓们再也没有了依靠,他们喊出,“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不足为怪,因为那是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