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创设出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在教室四周及桌面上放置一些幼儿们喜欢的玩具、图书、有趣安全的游戏器材。注意营造宽松融洽的精神环境。在幼儿新生入园后,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在生活上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慈母之爱,以缓解其不安的心理状态。教师应多组织一些趣味游戏活动,让幼儿尽快熟悉周围的环境。创设幼儿喜爱、熟悉的环境。组织多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其情绪。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发挥奖品的激励作用。
教师如何做好新生入园的准备工作
家长会
1、明确家长会的重要性;及对家长的要求,并做好签到工作;
2、认真准备发言稿,要求完成细致的提纲,并以半脱稿形式发言;
3、家长会内容:班级介绍;幼儿园作息;一日活动安排;新生的入园前准备工作;新生入园时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状态及家长的应对;家长的配合要求;如何缓解家长与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学员关系;引导家长之间互相认识或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等。
家访
1、注意家访中礼仪,要提前商量(见集团礼仪规范);
2、家访时要全然地和孩子及家长一起,不走过场和形式,不探究家庭教育以外的内容;
3、以听为主,注意观察,适时提问,不多评价,可以给一些适应期的小建议;
适应班
1、给家长有明确的适应班活动说明
2、如果之前没有家访,适应班时教师要全然一个一个接待孩子,与孩子有几分钟的交流时间,使孩子真正与老师建立一种联系(可以和家长提前说明)
3、分集体时间和分组自由时间
4、集体时间要求家长配合,做给孩子看,而不是说给孩子听。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
5、引导家长试着和孩子椅子认识新的伙伴;
6、不随意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
入园初期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真正理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才能更好地关爱孩子;
2、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分离焦虑,安抚家长的焦虑情绪,以免家长的焦虑影响干扰孩子;
3、建议家长不要在工作时间打电话,使教师能更好地关注孩子;
4、教师以多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以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信任我们的工作;
5、发现有特别焦虑紧张状态的孩子,注意家庭教育环境情况,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使孩子有更安全的感觉;
6、可以让孩子带一些最喜欢的安全的物品:如:玩具,书,光碟等,让孩子有特别亲近熟悉的感觉,同时有些孩子有对物品的依恋,不在分离焦虑期强行改变,可以放在孩子熟悉环境之后;
7、主动如实地回答家长的提问,满足家长的知情需要,决不可以隐瞒和欺骗家长,这是家园长期合作的关键;
8、与家长沟通时,绝不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要以发展地眼光,客观地看孩子,更有助于孩子成长;
9、沟通要具体化,以描述的方式介绍孩子在园的情况,不作主观评价。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同时,当我们没有看到孩子的情况时,如实表达,但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细致观察;
10、教师要尽可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用更柔软的心去面对孩子,全然地和孩子在一起。
如何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呢?
先要要反复强调安全意识,让孩子掌握安全技能
健康成长,安全第一。家长也要通过老师和学校去了解孩子所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有哪些安全因素,可以利用讲故事、演练、图片展示、观看视频等方式,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包括活动安全、饮食安全、器械安全、睡眠安全、交通安全等
入园准备
孩子要入园,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
孩子要入园,妈妈要根据幼儿园的要求,提前给孩子准备好被褥、选择合适的容易穿脱的衣物、喝水的杯子、餐具等等。
心理准备
新生入园,由于环境的改变,很多宝宝会出现入园焦虑,妈妈要提前给宝宝做好心理建设,帮助宝宝适应没有妈妈的幼儿园生活,告诉宝宝如何和小伙伴相处。
作息日常准备
幼儿园小朋友会有午睡,三餐定点,上午下午有加餐,妈妈在宝宝入园前,需要提前了解幼儿园的日常作息,根据时间表提前对宝宝进行训练,让宝宝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日常作息,并且让宝宝提前学会独立上厕所、独立吃饭、独立穿脱简单衣物、表达自己需求等入园必备技能。
姓名贴
一些幼儿园会为宝宝准备统一的被褥、园服,尽管已经提前把被褥和园服发回去了,但很多妈妈都忽视了对自己物品的标记。午饭之后宝宝睡觉环节,当小朋友们小床都铺好,大部分妈妈都发现全乱了套,最后只能用老师的记号笔对被褥、园服等物品做了简单的标记。
有几个妈妈在网上提前订购了姓名贴,并且教会了孩子认名字,所以也被老师提出了表扬。
如何做好幼儿园新生入园工作
1 不要强迫家长与孩子分离
许多人认为,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中以后,一旦孩子哭闹着不让家长离去,家长千万不能心软,必须马上离开,这就是所谓的“强迫分离法”。我认为,这种方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只会加剧幼儿的分离焦虑,使幼儿对入园产生恐惧心理,我们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排解幼儿不愉快的情绪。如在幼儿入园时,家长可以与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并与孩子一起游戏。教师应与家长主动交谈,热情迎接幼儿和家长,让幼儿感觉到家长与教师间的亲密关系。
2 对哭闹不止的孩子不仅要采取安慰的方法,更要关注孩子的需要,发现孩子的兴趣,消除他们的孤独感
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幼儿园生活是否让幼儿有一种参与感?幼儿是否会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注?处于心理不安全、情绪不稳定状态的幼儿会感到不知所措,多数幼儿会抗拒或哭泣。这时候,大多数教师愿意扮演妈妈的角色,安慰哭泣的孩子,以期待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新的依恋关系。但是当安抚无效时,教师有时会“冷处理”,即不理睬孩子,让他独处。其实这并不是良策,此时我们应当关注孩子的需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适当地在集体中赞扬孩子,并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引导他们沉浸在新环境中,这才是孩子消除孤独感的最佳方法。
3 不要给孩子空头许诺
刚入园的孩子常会一次又一次地询问教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教师常常会因为不耐烦或为了让幼儿完成某事而承诺:你吃完饭就来了,你睡醒就来了……,一旦孩子发现教师的诺言变空了就会更加失望,这不利于孩子与教师的信任和依赖关系。其实,幼儿之所以时常念叨,是因为担心妈妈再也不来接他们了,这时,教师应耐心向孩子解释:妈妈不是不要你了,妈妈是因为爱你才送你到幼儿园的,这里有好多小朋友都想和你一起玩,放学的时候好多妈妈都会来接小朋友的。如果孩子仍然不能平静下来,教师可以设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给孩子讲一个好听的故事,送给孩子一件玩具,给孩子一本好看的书等。
如何做好幼儿入园准备
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分离焦虑而抗拒或哭闹。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未适应期出现的正常心理现象。家长对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还应配合幼儿园做好以下工作:心理准备1、入园前,家长应有有意识地扩大幼儿的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与交往的安全感。
2、家长也要注意克服自身的分离焦虑,不要渲染孩子入园的紧张气氛,尽量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入园,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孩子。
3、不能在幼儿不听话时轻率地说出:“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之类的话。
生活准备1、入园前,家长要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并有意地按此安排幼儿在家的活动。如:帮助幼儿建立适宜的午睡。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十二点至二点之间,而非下午二点后。
2、入园前家长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技能。如:要求幼儿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要随意走动,指导幼儿在大小便时自己脱、穿裤子,自己洗手,认识自己的物品,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等。不要让幼儿在家中随心所欲,否则在幼儿入园后,面对幼儿园的各项要求会无所适从。
幼儿入园未适应期家长工作
1、缩短幼儿在园时间。即早上不要太早送幼儿入园,下午可提前早接幼儿离园。
2、不要在早上送幼儿到园时与班级教师长时间交流幼儿情况,可在下午接幼儿时进行。
3、可给幼儿带一件在家中熟悉的物品。如:玩具、布娃娃等。
4、家长要坚定信念,坚持让幼儿到园。
幼儿入园之初有些哭闹是正常的,家长适当地陪伴一下就可离开,并且相信教师一定有能力哄好。有时候幼儿哭家长也哭,这种情况对幼儿绝对没有好处。有的家长送幼儿到园后不忍离开,不时在门口、窗口张望,这样只能使幼儿刚刚稳定的情绪又产生波动。加大教师的工作难度。
相关阅读:幼儿入园应早做准备
每个孩子自出生后都会与父母在日常接触中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它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还很依恋成人,则会对其入园产生很大的阻碍,不利于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如果幼儿快到了入园的年龄,就应该早做入园的准备。
首先,在幼儿入园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给幼儿灌输小朋友要去幼儿园的思想,给幼儿讲有关幼儿园的故事,教幼儿念相关儿歌,如“幼儿园像我家”,经常带幼儿去幼儿园玩,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是小朋友的乐园。其次,在生活上,注意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入厕、自己整理衣裤。做得好就表扬,逐渐培养她做这些事情的兴趣和主动性。最后,在临近入园时,要带幼儿去认识她的老师和要去的幼儿园,消除她对老师和新环镜的陌生感。把幼儿的兴趣爱好,日常生活中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些有趣的事告诉幼儿的老师,让老师对幼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让老师在幼儿发生问题时能对症下药。
幼儿入园时哭闹主要是对陌生环境恐惧,心理上产生了紧张和不安,如果家长事先不考虑这些因素,不注意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在孩子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带她去陌生的环境势必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压力,感情上产生被抛弃的感觉。父母早做准备,到时候孩子不哭不闹,心情愉快,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