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技术是养殖的关键,没有对应的技术养殖只会亏本,根本别指望的盈利了。现在很多养殖业的新增的养殖户在技术不怎么过关,信息的传播降低了各种养殖业的门槛,但是同时加大了它们的风险。搞养殖的技术不过关就是来送钱的,发生病害不会治疗预防,养殖质量比别人的差,养殖过程要做些什么自己也不清楚,这样的情况下最好做好花钱买经验的心态去学习这个养殖,不然就先去学习养殖技术先。
2、资金。资金是养殖的保证,钱不够你就一点风险都扛不住。饲料、疫苗、水电、场地、治病等等,搞养殖需要钱的地方很多,如果是紧巴巴的资金的会,要么就自己缩小规模,要么就别加入养殖了,风险太大。而且很多都是必须的钱,你不花的话出问题赔的就更多。经常有人不信邪,资金就那么多,偏偏要超自己的养殖极限,然后中间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人就血本无归。
3、管理。养殖是真的考验大家的管理能力,规模越大越考验越大,你养殖的是一堆不会说话的生命,只能通过它们的行为表现来进行判断,还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调整。整体的养殖流程大概要怎么进行,各阶段的用料,不同阶段的养殖物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中间有出问题的该怎么去解决,费心费力。养殖户要能做到所有的流程心理大概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还要能及时调整,这样你的管理了水平才算优秀,养殖效益才会好。
4、销售。销售就是养殖最后的一步了,养了这么久,最后的收获的利润就看这一步的销售做的如何。从市场价格波动到需求变化再到自己的应对措施,养殖户需要关注的信息很多,这些去了解的时间还要自己从养殖时间里面挤出来。然后依靠这些和各个商家去谈,中间还要面对各种压价,就看自己对于这个市场的了解程度了。总体而言就是了解信息,匹配渠道,销售完成就算一次养殖结束了。
鸡苗养殖技术需要注意哪些关键因素?
鸡苗放置在育苗室之后,对鸡苗进行计数,根据强弱群体分群。强壮的雏鸡放置在离热源较远处,弱的雏鸡靠近热源。多层笼育苗时,叫弱的雏鸡放置在上层,强壮的雏鸡放置在下层。
2.初饮
出生的雏鸡首次饮水为初饮。在鸡苗入舍后,稍微休息就可进行初饮。第一周喝温开水,水温25℃。第一次饮用水中加入5% ~ 8%葡萄糖或多维电解质等,最好再次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如硫酸庆大霉素、盐酸环丙沙星等。
注意:(1)早期提倡采用渗溶液(如5% ~ 8%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溶液,补液盐溶液等),以免因脱水后,初饮非等渗溶液时激起鸡苗水中毒疾病。(2)饮水器充足,保证鸡苗随时都可以喝到水,关于部分鸡苗因环境应激而不会饮水的,应先抓几只鸡苗,把它们的喙按入饮水器中,2~3次便可学会饮水,有鸡苗学会饮水后,其余鸡苗都会跟着摹仿。
3.开食
鸡苗第一次喂养叫做开食。在初次饮水后30分钟内或者当有三分之一的雏鸡有求食欲望时即可喂食。鸡苗开食后应尽量在一天之内使所有的鸡苗都开食,为提高鸡的整齐养殖打下良好基础。
育苗的第一天要不断的检查鸡苗的嗉囊,一确定鸡苗是否进食和进食后能否吃饱,鸡苗在采食几个小时后差不多就能将嗉囊装满,不然就要查清问题所在,及时改正,杜绝鸡苗“饿晕”和“饿死”现象出现。
天竺葵的养殖方法爆盆 养好天竺葵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1、阳光:天竺葵喜欢充足的阳光,夏季需要遮阴,但是其他季节给足光照。
2、温度:生长适宜温度在15-20℃,温度不能偏高偏低。
3、水分:它很耐旱,水分保持见干见湿。
4、换盆:生长速度非常快,每年换次花盆。
5、扦插:扦插也是爆盆的一种方式,剪取枝条扦插到花盆四周,成活后能形成爆盆的感觉。
影响生猪养殖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影响猪繁殖效率的重点原因是生殖疾病。为了控制繁殖效率低下的原因,养猪者须熟悉和了解影响繁殖性能常见的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和prrs。治疗繁殖疾病,不仅要鉴定和处理病原,还要查出造成感染的可能途径。
二是呼吸系统疾病对养猪成本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会降低生产和产肉量10%~15%,影响程度依养猪生产水平、病原和给药方案的不同而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包括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菌和prrs病毒,这些会引起肺叶破裂融合、胸膜炎和脓肿。生产管理方式如全进全出、早期隔离断奶、通风状况和存栏密度等都会影响疾病的传播。
注射疫苗可防止或延迟呼吸系统疾病的出现,接种支原体疫苗和胸膜炎放线菌疫苗对提高猪群的整体表现效果明显。
进入生长阶段的中猪可能会受病原菌感染而发生痢疾。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对预防这类疾病起了重要的作用。能量水平、原生物和饲料酸性会影响断奶子猪的腹泻病,饲料中含有适量的纤维素也可降低痢疾的发生概率。饲料颗粒大小会影响肠道溃疡的发生率。
三是遗传因素也会影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研究人员已经从一种可以抵抗大肠杆菌的猪基因库存中分离出抗大肠杆菌的基因,这一发现有利于通过遗传方式控制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四是环境变化对养猪成本的影响。猪的健康状况除了外部环境之外,其内部因素、自身的免疫能力也至关重要。猪的免疫能力与营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维持代谢过程中,生猪的生物量不能增加,而多数情况下会减少,生长代谢则是对生猪因增加生物量(如产奶、肌肉增长、骨骼发育等)而消耗能量和其他营养成分。
五是猪舍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外界温度发生很大改变和因病原菌的侵入而需要启动免疫系统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也就是说为了使能量和营养主要用于生长代谢,从而为养猪者创造更多的利润,应该尽量减少维持代谢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从管理猪场的角度来看,确保猪舍适当的环境温度,可以促使猪健康生长,降低猪场管理费用,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综上所述,提高猪群健康的好处包括:促生长,降低死亡率,减少药费,提高饲料报酬。只要品种优良,饲料配方得当,养猪就能达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目的。
养殖黑鸡苗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最好是三个月份开始养殖黑鸡苗最好,在这时间之前,天气太冷,不好繁殖,注意通风,保温,给鸡打预防针,防病,喂料颗粒小些就行。(一)开食
初生雏雉初次喂食称“开食”。雏雉出壳24小时就应用玉米或碎米以温水拌均匀地撒在塑料布或浅边饲槽内作为开食。第二天用2/3玉米粉或碎米,1/3全价料饲喂,第四天全部用全价料饲喂到1个月。以后可用自配饲料饲喂到1个月龄。以后可用自配饲喂到2个月
(二)开水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开水”,一般雏鸡出壳后,毛干3小时可给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开水”。并连饮3天,以消毒肠道后才用常水作为饮水。饮水要清洁,水槽要经常清洗,以保清洁
(三)开青:
雏雉第一次喂饲料称“开青”,雏雉2—3日龄后,可开始投喂干净切碎的青饲料,可占饲料总量的10%左右拌入日粮中饲喂,也可单独饲喂,不宜过多,以防拉稀,随日龄的增长,可逐渐增到20—30%
(四)开荤
雏雉初次投喂动物性饲料,称“开荤”。雏雉第一次喂食初几天内可用蒸熟的鸡蛋(每100只雏雉一个鸡蛋)碎拌于饲料中饲喂作为开荤。7—10日龄后可在饲料掺3—5%的优质鱼粉(淡)以满足雏雉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五)饲喂次数
开食后1—3日龄,每天饲喂6—7次,3—7日龄后,每天5—6次,7—30日龄,每天5次,1个月龄后每天4次。
(六)温度、密度、光照和通风.
1、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2、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 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3、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黑鸡苗
(七)断啄
1、雏雉从5日龄开始出现相互啄羽、啄肛等不良的啄癖行为,到50日龄更甚,尤其是饲养密度大,动物性蛋白质不足,或缺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的情况下,啄癖尤为更甚,是影响雏雉正常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2、一般在10—15日龄间对雏雉应进行第一次断啄,50—60日龄进行第二次断啄。种用雉鸡在产蛋之前进行第三次断啄。
3、断啄可用剪刀或烙铁按一定的比例断其雉鸡的上啄尖。公鸡要比母鸡稍留长一点,母鸡断啄的长度为啄尖至鼻孔下边缘的1/2,公鸡为1/3。
4、断啄后,饲盘中的饲料应加厚一些,以利于啄食,饲料中可添加一点维生素K3,以利止血。
(八)育成期限
雏雉饲养到60日龄就进入育成期。这时公雉的体重可达3市斤左右,母雉可达2市斤左右,除选为利公雉和种母雉的鸡外,其余者可划入商品肉用仔雉饲养,按期出栏。
新手如何养殖多肉,分别从光、温、水、气、肥五个点讲述
最近是多肉的世界,养殖多肉的花友从未间断。大多新花友都有这样的感慨“多肉原来是这么难养的!”那么新手养殖多肉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有花友总结了五点,分别是光、温、水、气、肥。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养殖多肉的五个点:一、最基本的、大家最关心的是浇水
1、什么时候浇水
首先最直观的看土,这确实是一个信号,土干裂了,掂一掂盆,盆轻了,确实可以判断能浇水。但更本质地说我们养的是多肉不是土,看植物的表现能更直观地知道它是否缺水,叶子发软,皱在一起,植物整体有点包起来就是缺水了,这时候可以浇水。所以看植物浇水更加合理,也可以不受铺面、天气的影响。
2、浇什么水
有的盆友经常说浇雨水肉肉能长得更好……这个我没有直观的体会不好说,浇什么水应该影响不大。水质的话不外乎pH值还有硬度等等,雨水是酸性的,自来水应该差不多是中性的,但是自来水里面含有一点氯,最好放一放等它挥发了再浇更好,其次放一放可以让水温和土温更接近,不会水浇下去引起根际温度的巨变,植物最怕的就是环境的巨变,切记切记。还有北方的同学要注意,北方的水硬度比较大,也更碱一点,所以直接浇自来水可能养不了杜鹃花、茉莉花、蝴蝶兰等喜酸性土壤的南方植物。
3、怎么浇水
一般有两种浇花的方法,直接浇还有浸盆。直接浇没什么不好,直接浇透水。浸盆不能经常用,因为土吸了水,之后又蒸干了,水碱会留在土里,时间长了土会变碱。这也是为什么说不干不浇,浇要浇透的原因。我一般在播种或移栽植物的时候用浸盆,这样不会把小苗冲跑。
二、光照,没有不爱光的植物
是个植物就得光合作用。之前说过五要素是相互影响的,光线强的地方往往造成局部小环境的温度升高和湿度变小,所以,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有的植物可能比起直射光更喜欢散射光。我养过苔藓,就连苔藓也是喜欢最明亮的光线,只要空气湿度够,就是照直射光也完全没有问题。
1、光强
这个我们家庭养花也不需要知道太多,直射光光强大于散射光,多肉最好照直射光。但是根没有长好的植物除外,强光照会导致植物水分的蒸发,而刚移栽的肉肉根没有长好不能从土里吸水,强光会导致植物的死亡,所以先在明亮的散射光出发好根再逐渐转到强光处。
2、光质
盆友们会发现,肉肉在窗口隔着玻璃晒不如放在外面效果好,除了通风的影响,玻璃隔离了部分紫外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紫外线可以抑制节间的伸长,防止徒长,使株型更加紧凑。
但是从室内转到室外的时候也最好慢慢来,给植物一个适应的过程,毕竟它们最怕环境的巨变,而从室外到室内,光照、温度、通风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刚开始有些晒伤也没事。
三、关于气的问题,有花友说通风很关键,其实就是一个空气湿度的问题
对于不少植物来说它确实都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比如说刚提到的苔藓、还有一些蕨类,空气湿度往往是养这些植物的关键因素。
对于多肉来讲,空气湿度没有那么重要,但也很关键。
不少盆友的肉肉夏天死了,有说浇水浇死的,有说黑腐死的。其实这还真不是淹死的,只要你的盆子打了孔没有泡在水里,没有积水,就没有浇死的多肉。
这还是和浇了水局部空气湿度增大有关,如果你的肉肉还在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室内那么湿度会更高,然后夏天气温高,高温度和高湿度造成了真菌的活跃,而植物在夏天生长变缓、抵御力降低,所以悲剧就发生了。
高温、高湿有一个得到控制就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所以夏天遮阴通风渡夏是王道,就是降低温度和湿度的最简单常用的手段。
四、土、基质的问题
曾经我以为它们很重要,相信还有很多花友认为它们很重要,因为经常看到有人在问养得好的人配土的问题。但是它们还真的不重要,至少没前面的几要素重要。
衡量土壤的两个重要指标就是持水度和空隙度,这两个的关系是拮抗的,简单说就是透气好的保水不好,保水好的透气性不好,好的土壤就是找到这两者的平衡点,做到既保水还透气,疏松肥沃的土壤我们可以摸出来,柔软潮湿而不板结就好。每次我发帖的时候就会被吐槽土的问题,很多人说我的土板结了。拜托什么土浇完水晒干了表面都是硬的好吗,只要盆里的土倒出来是疏松柔软的就好。
种景天的土和种南蛮玉的土都一样,园土加沙子加泥炭,加沙子可以增加土的孔隙度,泥炭更保水,种球的土就可以多掺点沙子,旁边的迷岩用泥炭拌珍珠岩。
还有基质和土是不一样的概念,基质种类比较多什么泥炭、珍珠岩、椰糠等都是基质,和园土相比,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有机质含量高、质轻、保水性能良好,商家养花都用基质主要就是因为基质轻,运输成本会低很多。
家庭养花我建议用园土,因为园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是基质没有的,而且园土干湿分明对于植物来说可以锻炼根系,让它们更皮实,对养花者来说也好控制浇水,泥炭我们都知道干透就不好再吸水了。
纯草炭养的劳埃德,也长得很好,对植物来讲,什么基质养并不是很重要。
五、施肥。施肥是养好植物的关键步骤,不过多肉是不需要什么肥的,这个就略过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