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人。明朝的开国功臣,著名的将领。为常遇春内弟。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他恃功骄纵,又多蓄庄奴、假子,恣意横暴,夺占民田,触怒太祖,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明朝开国功臣蓝玉是哪里人

明朝开国功臣蓝玉是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 。

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他恃功骄纵,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蓝玉从军的时候,一开始在 开平王 常遇春帐下效力,就任管军镇抚,做事很有胆有谋,面临敌人勇敢,只要征战都是成功的。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后因屡战积功,由管军镇抚升任千户和指挥使,后升任大都督府佥事。

蓝玉与沐英,同事疆场,为明立勋,不一而足。捕鱼儿海一役,谋虽出于王弼,而从善如流,不为无功。自是残元余孽,陵夷衰微,数十年无边患,谁谓玉不足道者?乃身邀宠眷,志满气溢,既不能急流勇退,复不能恭让自全,遂致兔死狗烹,引颈就戮。明虽负德,蓝亦辜恩。藉非然者,玉氏子孙,亦何至不沐氏若乎?前后相照,一则食报身后,一则族灭生前,后之君子,可以知所处矣。

明朝功臣蓝玉简介,蓝玉血战洪都的事迹介绍

蓝玉简介

蓝玉,明朝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苗族人,出生于丹口镇上的一个小山村。后因战乱而北征,跟随父亲定居于安徽定远。蓝玉的姐姐是常遇春的妻子,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起义军首领,蓝玉从此跟着常遇春起兵打仗。

电视剧《朱元璋》蓝玉扮演者

常遇春十分欣赏蓝玉的有勇有谋,因此常常在朱元璋面前提起他,朱元璋也逐渐对蓝玉越来越关注。由于蓝玉屡次立下战功,朱元璋册封他为正二品指挥史,亲自率领军队。

在以后的打仗期间,蓝玉先后出征四川、云南等地,并且多次大胜仗,消灭元军主力,平定北疆,朱元璋对他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蓝玉对自己的战绩沾沾自喜,他凭借朱元璋对他的百般容忍使他不断胡作非为,在军队中部署自己的势力、蓄养义子、强占百姓的良田、毁关口、与元妃私通、在大会上出言不逊......种种非法的事情传入朱元璋的耳朵里,使得朱元璋为之恼怒不已,并思索如何整治这个傲慢不羁、蔑视皇权的狂妄之徒。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皇位空缺,朱元璋为此惶恐不安,怕有居心叵测之人夺他皇位。在那个十分敏感的时期,蓝玉却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已引来杀身之祸。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以谋反的罪名告发蓝玉,并在蓝玉家搜出众多兵器,蓝玉被捕,被剥皮、抄家、诛三族。蓝玉的首级被他的同乡连夜赶路送回了他的故里,让他能在自己的故乡长眠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蓝玉血战洪都

在胡军版的电视剧《朱元璋》中,很多观众应该对那场洪都保卫战令人记忆犹新。在那次战争中,我们看到了蓝玉为了保卫洪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剧中蓝玉率领的三万多的士兵要抵抗六十万敌军不断地进攻,以三万抵六十万这样悬殊的军队力量,想想都觉得不太可能,而且在不但要守住城门还要守住城门一百天,这样的艰巨任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抵抗住的。

电视剧《朱元璋》蓝玉扮演者

蓝玉记得朱元璋对他说过,如果在一百天内你丢了城那就是死罪,但是在一百天以上你丢了城那你仍然是功臣,因为蓝玉的防守能为之后的水路战提供宝贵的时间。在南北城关被破的时刻,蓝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反攻,他觉得守城是受不住了只能进行反攻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即使自己死了也要死的壮烈。他抱着必死无疑的决心率领几千人的敢死队去迎战敌军,在他认为他会战死沙场的时候后方援军赶到了,他们的信心增强了,最终胜利了。正如电视所放的,在这次大战中蓝玉立了大功,成为了一代英豪。

然而,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仍然还是有虚构的成分,蓝玉血战洪都并不是真实的。在史料中,是有洪都保卫战,但是人物却不是蓝玉,而是朱元璋侄儿朱文正,他以四万军队抵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为朱元璋南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是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明朝时蓝玉是什么人物?

蓝玉(生年不详~1393)

明凤阳府定远(今属安徽)人。

开平王常遇春妻弟。

初为常遇春部下,骁勇善战,积功至大都督府佥事。随从伐蜀,平定云南,战功颇多。

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79),以军功受封永昌侯,赐予世券。

洪武二十年(1387),任职大将军,多次领兵打击元朝残余军事力量,进封凉国公。

恃功骄横,蓄养众多打手、义子,横行霸道。曾因抢占东昌民田,遭御史查问,但被他赶走。

北征还归,进喜峰关。关吏未及时开关放行。他纵兵毁关闯入。

私通元主之妃,妃惭愧自尽。

侍帝宴,言语傲慢;在军中擅自罢免将校,专横跋扈。

不甘居宋、颍两公之下。

他上奏事宜帝多不听,更加不快。

后以谋反罪被杀,当时穷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

明朝的蓝玉和庾氏什么关系?

应该没有多大关系。

“蓝玉案”是明朝初年牵连甚广的要案之一,朱元璋借此案将军中有潜在威胁的势力清洗一空。

蓝玉本人是安徽定远人,算是朱元璋的乡亲,他的三位夫人分别姓胡、姓孔和姓牧,并无庾姓人士,在他最后被株连九族数以万计的情形来看,如果庾氏一族与他有关系,也是非常疏远的。

广东和江西很多庾氏族人自称受蓝玉案牵连,其实很多都是出于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