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有如下的进步思想家,

1、李贽,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2、黄宗羲,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蓝水渔人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3、顾炎武,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千灯镇人,字忠清,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

明末清初出现了哪些进步思想家?他们各自有哪些主张?

(1)李贽:反对“存天理,去人欲”,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提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提出“童心说”,反对封建礼教。影响:冲击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限制君权。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影响: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顾炎武:强烈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梁启超归结其思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唯物辩证法思想。影响: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5)共同特征:抨击封建礼教和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工商皆本。
3、评价评价:
(1)是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没落和君主专制强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
(2)敢于挑战正统,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3)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地位。

明清时期有哪些相对进步的思想家?他们的主张是什么?

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有人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政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有人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有人提出“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等。思想家们植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形势下,开创了新思潮、新学风。

李贽,他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把儒家经典看作真理的标准,对理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表现出了大胆的、离经叛道的批判精神。同时他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认为“理”不是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他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对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深刻地揭露,指出专制帝王把天下当作自己的产业,乃害民之贼,又指出专制帝王之法乃“一家之法”,并非天下人之大法。此外,在经济上,反对“工商为末”的传统观念,提出工商“皆本”之论。这种见解代表了工商业者的利益。

顾炎武他在哲学上受到“二程”和朱熹的影响,可是他也赞成张载的唯物主义观点,承认“气”是宇宙的实体。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政治,异常称赞《明夷待访录》一书,认为他的主张和《明夷待访录》相合者十之六七。他又反对理学,认为理学空言心性,那不是学问。他极力提倡“实学”,主张“经世致用”。

王夫之,他在哲学上发展了张载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宋、明以来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主张“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把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向前发展了一步。此外,他还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认为土地不是帝王的私产,是耕者所有。

明清进步儒家思想家有哪些?

李贽、王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

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列举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他们对儒学是如何批判的?

一、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是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三大思想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植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形势下,开创了新思潮、新学风。
他们在明末清初社会激烈变革之际,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论点,比如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君主集权严重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儒学的批判
1、王夫之
(1)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的石船山麓,世称船山先生。他刻苦钻研,勤于著述,著作有一百余种,主要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噩梦》和《通读鉴论》等。后人集为《船山遗书》。
(2)思想主张:更多的是批判理学,而不是儒学。他否定了“理本气末”、“理在气先”的谬论,肯定了“理在气中”、“理即气之理”。
2、黄宗羲
(1)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思想家、史学家。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学问渊博,研究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之书,史学上尤有成就。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等。
(2)思想主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 “天下之法 ”,主张君臣 平等。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
3、顾炎武
(1)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世称亭林先生。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很有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2)思想主张:主张经世致用,最注重实学。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践,求真。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众治 ”的主张。
顾炎武更多的是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而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分别是?

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等这些进步思想家观念的改变,使宋以来儒学趋于活跃,改变了教条主义的思想局面,促使传统文化儒家思想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时代背景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表明了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的产生,江南一带的工商业者已经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反思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潮的涌现。这股文化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这些思想观念从而体现了时代要求。

1、李贽

明朝李贽是明后期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他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2、黄宗羲

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黄宗羲多才博学,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研究。尤其在史学上成就很大,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

3、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顾炎武认为,明朝的覆亡乃是王学空谈误国的结果。在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明末清初,是理学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即自我批判时期。当时,出现了很多重要思想家,他们既学习理学,又对其进行批判。

明清之际的四位思想家是哪四位?

明清之际的四位思想家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中古自由学派鼻祖,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明清进步思想家有哪些

1.李贽:反封建思想先驱
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
3.顾炎武:主张学以致用;反对君主专制
4.王夫之:提倡唯物论
五、明传奇和明清小说
1.明传奇:《牡丹亭》、《清忠谱》、《万民安》
2.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六、类书、丛书的编纂
1.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
2.丛书:《四库全书》
七、西学东渐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第一子目至第四子目;
第二课时:完成第五子目至第七子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这时的社会历史呈现出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回答: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加强,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导入:明清两代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明清文化的特点;而明清文化的特点,又是明清两代时代特征的具体体现。学习文化史应当从“史”的角度去看待文化,理解文化,避免将文化史的学习当作文化常识来认识。
【讲授新课】
首先,总体认识明清时期文化特点的具体表现:①科学技术取得新的成就,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学著作;②理学的发展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③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合市民阶层的文学形式成为文学的主流;④随着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的出现,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⑤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中国人开始了解到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及其共同思想主张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背景: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 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2.经世致用的主要思想: 何谓“经世致用”——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有: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3.影响: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