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根的发明:

⒈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⒉在孟德尔定律的基础上,创立现代遗传学的“基因理论”;

⒊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确立了伴性遗传规律;

⒋发现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的连锁、交换和不分开等现象,建立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即连锁交换定律。

作者简介:摩尔根,出生于1866年9月25日,于1945年12月4日去世,美国进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

摩尔根一共发明了什么

发现了染色体和遗传规律 摩尔根( Thomas Hunt Morgan,1866年9月25日 --- 1945年12月4日),美国实验胚胎学家、遗传学家、现代基因学说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基因学之父”。他认为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对形态学、胚胎学、发生学等也都有卓越贡献。他将分散的遗传学、动物学、胚胎学、生理学等融合起来,形成生物学,并使之与物理学、化学相沟通。摩尔根 - 大事年谱 1866年9月25日 --- 1945年12月4日 1866年9月25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 1886年毕业于肯塔基州立学院,获动物学学士学位;开始从事海洋生物的研究。 1890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91年任布林马尔学院生物学副教授。 1894~1895年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动物站工作十个月。 1895年回到美国。 1895~1902年集中研究实验胚胎学。 1897~1945年任伍兹霍尔海洋实验室理事。 1901~1904年在布莱恩·莫尔大学学习和工作。 1903年开始研究进化论,着重研究遗传学和细胞学。 l904年离开布林马尔学院,到哥伦比亚大学任实验动物学教授。 1904~192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实验动物学教授。 1908年养殖果蝇,并利用果蝇研究遗传学。 1915~1928年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着生物性状,从而创立了基因理论。 1928年到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筹建第一个生物学系,并在该系任教。 1933年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1939年获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利(Copley)奖(科普勒奖章)。 l945年12月4日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沙登纳(帕萨迪纳)病逝。 摩尔根 - 主要著作 《基因论》 一、进化论方面 1、《进化与适应》(1903)。 2、《进化理论的评论》(1916,1925年修订后改名《遗传与进化》)。 二、遗传学方面 1、《遗传和性别》(1913)。 2、《孟德尔式遗传学机制》(1915,与A.H.斯特蒂文特,H.J.马勒和C.B.布里奇斯合作)。 3、《基因论》(1926)。 三、胚胎学方面 1、《青蛙卵的发育:实验胚胎学引论》(1897)。 2、《再生》(1901)。 3、《实验动物学》(1907)。 4、《实验胚胎学》(1927)。 5、《胚胎学与遗传学》(1934)。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摩尔根的发明有哪些

摩尔根 (Thomas Hunt Morgan) 是美国进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于1933年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确立了伴性遗传规律。并发现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的连锁、交换和不分开等现象,建立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把400多种突变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制成染色体图谱,即基因的连锁图。于1928年出版了《基因论》(TheTheory of the Gene)专著,对基因这一遗传学基本概念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描述。

希望采纳

摩尔根和达尔文、李四光分别发明了什么?

摩尔根发现了染色体和遗传规律。 达尔文写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的基本理论。李四光是地质学家,创立地质力学。

1、摩尔根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 是美国进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于1933年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达尔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3、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

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扩展资料

1、摩尔根毕生从事胚胎学和遗传学研究,在孟德尔定律的基础上,创立现代遗传学的“基因理论”。曾对多种生物(包括许多种海洋生物)和生物学问题进行研究;

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确立了伴性遗传规律。并发现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的连锁、交换和不分开等现象,建立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

把400多种突变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制成染色体图谱,即基因的连锁图。于1926年出版了《基因论》(The Theory of the Gene)专著,对基因这一遗传学基本概念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描述。

2、李四光早就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1949年回国时,他从英国带回了一台伽马仪,为中国后来寻找铀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1月,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李四光和刘杰、钱三强一起做了工作汇报。李四光多次听取找铀队伍汇报、指导工作。

他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对找铀前景持乐观态度,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带,二是要便于开采。……在我国主要是在几个东西带上。”

实践证实了李四光的预测,尤其南岭带的一些铀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著称全国。李四光在强调构造规律的研究时提出:“关键要把对构造规律的研究与辐射测量结合起来。”

遵循李四光的思路,覃慕陶、吴磊伯等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到“二五”计划末期,中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证中国核工业发展需要。

李四光作为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3、达尔文本人说过:“我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我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

如:达尔文本人所写的著名的《考察日记》和《贝格尔号地质学》、《贝格尔号的动物学》等。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别重大历史意义的是《物种起源》,表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的逐步发展过程。

《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因为《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物种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论者和具有目的论情绪的科学家们(而这些人却是占绝大多数)对达尔文学说的猛烈攻击,也引起维护达尔文主义的相应斗争,积极参加这一斗争的除达尔文本人外还有进步的博物学家,他们到处都成为达尔文学说的热烈拥护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摩尔根

百度百科—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百度百科—李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