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绿色发展的推动者的方法如下:

1、树立绿色发展的牢固理念,并为这个理念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

2、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3、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价值导向的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只有在正确价值导向的引领

如何争做绿色发展的推动者 的发言提纲

■ 规划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推动绿色发展,必须着眼于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 推动绿色发展,必须严格限制市场主体行为,实行负面清单“限进”、行政许可“限排”、天花板“限用”,从严从紧掌握市场准入标准,确保形成绿色生产空间,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格局。

■ 绿色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动力源和支撑点。用绿色倒逼升级,用高端、高质、高新“三高”实现耗能、污染、排放“三降”,必须念好“加减乘除”四字经,下好“关停并转”先手棋。

■ 环境执法和监管,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利剑”。必须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工作严查、损害严惩,对损害环境行为“零容忍”。

■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恶化也不是我们的目标。群众期盼更高质量、更有尊严、更加体面的生活,这要靠可持续的资源环境作保障

大学生如何推动绿色发展

第一,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增强自己的环保素养。

大学生不乏先进的知识理论,但是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仍是有待提高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改掉以往落后的观念思想。

第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让环保成为生活习惯。

大学生可以做到生活习惯有:离开房间时关上电器,拔下插头;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少骑电动车、打的士;尽量不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物品,节水节电等等。

第三,宣传环保,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大学生自己做到环保还远远不够,大学生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动员全社会的人们,才能有力地解决环保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义工的形式向社会传达环保理念。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关心和支持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来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例如宣传国家出台的“限塑”政策、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等。

第四,大学生还应有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环保问题。

如今,世界性的饥荒、水荒问题、石油危机、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等已不再是遥远的话题,人类正面临着这些空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应该加入维护世界和谐,保护这颗人类居住的唯一的星球的活动来。

如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措施:

1、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绿色信贷指引,推动绿色消费信贷,发展绿色债券,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落实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

2、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为关键,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生活源污染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以企业和工业集聚区为重点,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分类管理、分期升级改造。

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

3、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持之以恒地落实好河湖长制,履行好河湖健康代言人和守护者的重要责任。

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4、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绿色产业,努力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盈余”和“增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建立生态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与保护的全过程价值实现机制,发挥生态产品的多重价值。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限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