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用菌营养液的添加方法可以分为喷施、浸泡和灌穴,下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三者的要点。喷施的话要根据子实体的生长时间来定,一般大量长出子实体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喷施了,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喷洒,以免出现副作用。幼小的菇蕾不建议喷施、刚才过的蘑菇不建议喷施、湿度太大的时候不建议喷施、菇房内受到病虫害侵袭时不建议喷施营养液。

2、食用菌使用营养液的话一般不是单一的使用一种,而是选取几种搭配使用,这样对于子实体的生长是有帮助的,营养更全面。

3、食用菌使用营养液的浓度太高的话就会导致菌丝的呼吸困难,严重还会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或者直接损害菌丝。营养液的浓度太低的时候,菌丝的养分不够,自然生长的也不好。

食用菌生长后期,追肥技巧有哪些?

万物生长都离不开营养源,营养源供给的营养就是肥,食用菌也不例外。尽管食用菌属于微生物,但其生长必须有碳源和氮源。碳源和氮源是什么,浅显的理解,可以说它就是肥源,就是营养源。所以食用菌种植也要施肥的,只不过基于存在状态和生长特点等原因,施肥方法不同罢了。

【一】掺入施肥。

拌料施肥就是在培养料搅拌时,把肥料掺入,此时一般掺入尿素或者磷酸二氢钾。也可掺入发酵好的鸡粪干或牛粪干等农家肥。这些肥在食用菌发菌期快速的发挥作用,弥补其他培养料缓慢分解时,营养欠缺的不足,在菌种的菌丝体恢复时,能立刻供应营养,发菌快而壮。

【二】浸泡施肥。

在培养料经过几茬的出菇后,显现营养缺乏状态,种植者还不想立即舍弃菌棒,就必须为菌袋补充营养。方法是把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调解成水溶液,放入足够大的容器,再把脱去塑料袋的菌棒进入液体中,一般经过2~3天的浸泡后取出,放回出菇场所,调整场所温湿度、光照和含氧量,使其继续出菇。采用浸泡法后,所产食用菌质量大不如前,正常状态下,不预采用。

【三】注射施肥。

这种方法,用专业的补水工具——补水针插入,营养缺乏的菌棒,并使针与高压泵连接,通过泵体运转,产生高压的作用,把肥水溶液注进菌棒中,以此来为菌棒补充营养和水分。注射方法一般结合补水施用。

【四】喷洒施肥。

这种方法一般针对畦式等覆土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像鸡腿菇、双孢菇等。方法是,把肥水溶液放进喷雾器,对覆土层喷洒。它和果树喷施叶面肥差不多,只不过一种对着树体喷洒,一种是对着地面喷洒。

在这几种施肥方法中,只有掺入施肥广泛采用,其他方法非特殊情况遭遇肥水缺失,一般不用。只要精心计算好培养料的碳氮比,培养料质好量足,就不会出现缺肥的现象。

食用菌想要实现高产,追肥要点要掌握哪些呢?

切碎10公斤胡萝卜,加水15公斤,煮15分钟,过滤汁液,加水40倍,细菌床300平方米至400平方米,蘑菇产量增加10%至15%。采集蘑菇,加工后的蘑菇脚和切碎的蘑菇等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放入1.5公斤,煮15分钟,过滤后加水稀释到10公斤。喷洒蘑菇菌相30平方米。蘑菇达到高峰时使用,会使子实体肥大,蘑菇达到高峰。

最好带来新鲜的牛粪尿,煮到泡沫消失为止,将清水稀释7 ~ 8倍,每隔2 ~ 3天撒一次,撒湿的床面。如果床面有小蘑菇,喷洒后再用清水喷洒一次,可以促进小蘑菇的生长。0.1% ~ 0.2%的醚液,每2 ~ 3天喷洒一次,喷射湿床表面为宜。中后期对蘑菇出来的子实体有增肥、加厚的效果。在0.5公斤过磷酸钙中加入15公斤水溶解后,取过滤汁后,将50克碳酸铵撒在床上,蘑菇就会肥大,可增产15% ~ 200%。

盐0.5公斤,水50公斤,蘑菇高峰期喷洒,蘑菇体就会变白用超木材浸泡25公斤,水浸泡50公斤,过滤喷洒,可以预防蘑菇变红。黄豆2公斤,水泡轻轻研磨成浆,过滤渣后加入80公斤,将蘑菇床喷洒8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促进蘑菇生长。取新鲜的牛尿,熬到泡沫消失,将清水稀释7-8倍,每2-3天撒一次,喷洒湿床面。如果床面有小蘑菇,喷洒后再用清水喷洒一次,可以促进小蘑菇的生长。还有胡萝卜汁也可以。胡萝卜10公斤切碎,加水15公斤,煮15分钟,过滤汁液,加水40倍,粉菌床300-400平方米,蘑菇产量可提高10%-15%。

豆浆果汁也是可取的。取2公斤大豆,加入水泡,轻轻研磨,制成草,过滤渣,加入80-100公斤清水,可喷洒80-100平方米蘑菇床,使小蘑菇生长结实洁白。蘑菇根汤加工技术收获和加工蘑菇时,集中洗净切好的蘑菇脚和切碎的蘑菇,切成薄片,每公斤放入1-1.5公斤,煮15分钟,涂抹过滤汁至10-15公斤,稀释至10-15公斤,即可喷洒蘑菇菌相30-40平方米。用在蘑菇的旺季可以使蘑菇的子实体肥大,延长蘑菇的旺季。

浸泡方法主要用于袋装食用真菌。收获L~2株蘑菇后,如果种植袋出现严重缺水状态,可以浸泡在调配的营养液中,直到接近原来的重量。冠血法主要用于菌相,可在菌相出蘑菇多,水分和养分消耗大时使用。具体方法是将细菌床与10厘米的血距对齐,睁开眼睛,填满细菌床配制的营养液,添加营养液后盖上土。

食用菌最新种植技术

场地选择 应远离畜禽场、垃圾堆、化工厂和人流多的地方,且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清洁无污染。栽培管理选择菌种:不得使用老化或受到污染的菌种,应选用健壮、优质、抗病的菌种。精细管理:注意原料、菌袋和工具的卫生。 科学育菌: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要按其对生长发育条件的要求,科学地调控培养室的 温度、湿度、光线和pH值等,并要适当通风换气。施肥:喷施蛋白胨、酵母膏溶液,可使菇体肥厚、促进转潮;喷施腐熟人粪尿,喷完后,可再用清水喷1次;喷施米醋。在平茹生长中后期,用300倍的食用米醋液进行菇面喷施,在采收前1~3天每天1次,一般可增产6%,且色泽更加洁白;喷施培养料浸出液,可延长出菇高峰期,并使子实体肥厚;喷施葡萄糖、碳酸钙溶液,有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