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是色素沉积,而痣是毛细血管上的瘤。

墨痣又叫色素痣、色痣,是内分泌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导致表皮、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良性肿瘤。若是不成熟的痣,恶变的机会就存在,多生长于眼角、嘴角、面颌部和四肢等位置,如黑痔、黑毛痣、太田痣、蜘蛛痣、褐青色痣和雀斑样痣等。

痣多为凸起来,形状是圆形,直径少于6mm,原则上这些痣都不是病变的迹象。但大于6mm的痣或当墨痣数目在短期内增多,部分受影响的皮肤可能出现皮肤癌。

急需蒲松龄的资料

蒲松龄

中文名称: 蒲松龄

又 名: 号柳泉居士 字剑臣 字留仙 聊斋先生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640~1715

生平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 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

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末清初。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蒲松龄,他出身于一个久已衰落的世家,其父因科举不显而弃儒从商,却仍不能忘怀于光复门庭。蒲松龄从小随父读书,十九岁时以县、府、道试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生员,得到学使施闰章的称扬。自此文名大振,而自视甚高。但他此后的科场经历却始终困顿不振,一直考到六十多岁,才接受老妻之劝,放弃了仕途幻想。又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得到一个已经无意义的岁贡生名义。在蹭蹬科场的数十年中,他先是做过短期的幕宾,后来长期在官宦人家为私塾教师,以为糊口。大致从中年开始,他一边教书一边写作《聊斋志异》,一直写到晚年。书未脱稿,便在朋辈中传阅,并受到当时诗坛领袖王士禛的常识。除《聊斋志异》外,他还存有相当数量的诗、词、文、俚曲等,今人编为《蒲松龄集》。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实际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一类篇幅短小而不具有故事情节,属于各类奇异传闻的简单记录;另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多为神鬼、狐妖、花木精灵的奇异故事。两类在篇数上约各其半,但也有些居于两者之间。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材料来源,据作者于书前的《聊斋自志》中称,一是他“喜人谈鬼,闻则命笔”,一是“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如此长久积累而成。另外,相传蒲松龄常在路边备烟茶供行人享用,趁机与之闲谈,搜罗记录异闻传说(见邹弢《三借庐笔谈》),这不太可信,但《聊斋志异》中内容,有许多来自民间传闻,则是无疑的。

蒲松龄的思想感情是很混杂的,这也造成了《聊斋志异》内容的驳杂不一。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一,他才华出众而毕生潦倒,在科举中经历数十年的精神折磨,而又以低贱的塾师身份坐馆于缙绅富贵之家,这一切造成他心理上极大的压抑。这种压抑经常表现为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尖锐抨击,但有时也表现为对某些野蛮、阴暗现象的兴趣(如《犬奸》就是显著的例子)。其二,他对许多社会问题的理性的看法实在并不高明,因而,当他以现实人物为小说主人翁时,每每宣扬陈腐的礼教,如《耿十八》、《金生色》等篇,都对妇女不能守节大加鞭挞,甚至认为她们活该得到悲惨的结局,而《杜小雷》又写一妇女不孝顺婆婆而化为猪,县令捆之示众,亦立意殊恶。至于宣扬轮回报应,更是处处可见。但是,作为一个情感丰富、想象力出众的艺术家,当他在完全是幻想的境界中描写狐鬼的形象时,却又写出了本属于人类的许多美好的向往。当然,《聊斋志异》中占主导地位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批判社会现实和幻想美好人生两类,这也是人们喜欢此书的原因。

蒲松龄一生受尽科举之苦楚,每言及此,百感交加,辛酸无比。书中有《三生》篇,写名士兴于唐被某考官黜落,愤懑而死,在三世轮回中与该考官的后身为仇。篇末作者议论道:“一被黜而三世不解,怨毒之甚至此哉!”这位名士三生不解的“怨毒”,也正是蒲松龄自身心态的反映。所以,书中涉及科举的地方特别多。只是,蒲松龄对科举制度本身并未提出否定,他所特别加以攻击的,是考官的“心盲或目瞽”(蒲松龄《试后示箎、笏、筠》)以致良莠不辨。如《贾奉雉》篇,写贾奉雉每次以好文章应考,总是名落孙山,最后把“不得见人之句”连缀成文,却高中第一名。又如《司文郎》篇,写一神奇的瞎和尚能用鼻子嗅出烧成纸灰的文章的好坏,他嗅糊涂考官所作的文章,竟立时“向壁大呕,下气如雷”,真是所谓“屁文”。这一类故事中,作者主观情绪的宣泄最为强烈,尖锐当然是尖锐的,但难免夸张太过。书中攻击科举弊端,写得最有意义应是那些反映考生在精神上遭受巨大折磨、灵魂被扭曲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如《王子安》篇,写王子安屡试不第,在一次临近放傍时喝得大醉,片刻间梦见自己中举人、中进士、点翰林,于是一再大呼给报子“赏钱”,又想到应“出耀乡里”,因“长班”迟迟而至,便“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酒醒之后,始知虚妄。这一种描写,确是入木三分,包含了作者深刻的心理反省。篇末“异史氏”的议论总括秀才入闱前后,忽异想成狂,忽沮丧欲死,神昏志迷的情态,令人感慨不已。

蒲松龄一方面社会地位不高,深知民间疾苦,另一方面,又与官场人物多有接触,深知其中弊害,因此,写出了一些优秀的揭露政治黑暗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如《席方平》写冥界贪贿公行,含冤者负屈难伸,受尽恐怖的摧残,实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浓黑的缩影。又如《促织》,写因为皇帝好斗蟋蟀,各级官吏纷纷进贡邀宠,里胥假机聚敛,造成民间家破人亡的惨剧。这一类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全书中占有相当比例。

但《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许许多多狐鬼与人恋爱的美丽故事。像《娇娜》、《青凤》、《婴宁》、《莲香》、《阿宝》、《巧娘》、《翩翩》、《鸦头》、《葛巾》、《香玉》等,都写得十分动人。这些小说中的主要形象都是女性,她们在爱情生活中大多采取主动的姿态,或憨直任性,或狡黠多智,或娇弱温柔,但大抵都富有生气,敢于追求幸福的生活和感情的满足,少受人间礼教的拘束。像《婴宁》中的狐女婴宁,永远天真地笑个不停,嬉闹玩耍,绝无顾忌,丝毫未曾受到人间文明法则的污染;又像《翩翩》中仙女翩翩,能以树叶制作锦衣,每当情郎意有旁骛,便不动声色地让他的衣衫变回片片黄叶,当场出丑。作者艺术创造力的高超,就在于他能够把真实的人情和幻想的场景、奇异的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从中折射出人间的理想光彩。

狐鬼故事在中国古小说中渊源久长,而蒲松龄特别注意于此并擅长于此,颇有值得推究之处。作为一个有如此才华的文学家,他的内在情感的活跃是无可怀疑的;在他痛苦的生活经历中,渴望得到某种情感上的安慰,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正如前面所说,从明末到清初,封建礼教、程朱理学的重新抬头使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处于低抑的状态,而蒲松龄也受此影响甚深。但另一方面,这种思潮既已发生,使自然情性得到满足的要求就不可能被彻底截止。只是,当小说以具有现实社会身份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女性为主人公时,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对她们提出现实伦理的约束;而只有在写狐鬼一类女性形象时,由于这些人物是超脱于社会固有结构之外而无法以礼教的准则衡量的,作者内心的欲望便会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在一种“伦理疏隔”的虚幻场景中,人的自然情感便得到了较为自由的抒发。这应是蒲松龄对狐鬼特别感兴趣的原因。但即使如此,作者心理上的阴影还是会对小说产生影响。那些人与狐鬼之间旷男怨女的短暂结合,缺乏世俗生活的明朗欢快,而总是给人以幽凄的感觉。

前人或将《聊斋志异》比之于竟陵派的诗歌,就其心理因素来说,这种比拟不无道理。

如果把“三言”、“二拍”和《聊斋志异》各作为晚明和清初短篇小说的代表,那么,以生动的白话与雅致的文言、富于市俗气息的人间故事与幽凄的狐鬼故事相比较,确实可以看出文学的生气正处于减退的过程中。在体式上,蒲松龄每于长篇故事之末,仿《史记》“太史公曰”论赞体例,附“异史氏曰”的议论。从文言小说已有的摆脱史传影响、减少议论的趋向而言,这也没有什么可赞赏的。况且,这些议论虽有个别精彩的,但大多无甚趣味,蒲氏的长处不在此。

但《聊斋志异》毕竟是富于才华之作,也毕竟承续了前代小说中一些重要的积极因素,在中国小说史上仍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既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白话小说的某些长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一些优秀篇章中,作者能以丰富的想象力建构离奇的情节,同时又善于在这种离奇的情节中进行细致的、富有生活真实感的描绘,塑造生动活泼、人情味浓厚的艺术形象,使人沉浸于小说所虚构的恍惚迷离的场景与气氛中。小说的叙事语言是一种简洁而优雅的文言,而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虽亦以文言为主,但较为浅显,有时还巧妙地融入白话成分,既不破坏总体的语言风格,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通常文言小说的对话难以摹写人物神情声口的毛病,这是很难得的成就。以《翩翩》为例,在落魄浪子罗子浮为翩翩所收留后,有一位“花城娘子”来访:

一日,有少妇笑入曰:“翩翩小鬼头快活死!薛姑子好梦,几时做得?”女迎笑曰:“花城娘子,贵趾久弗涉,今日西南风紧,吹送来也!小哥子抱得未?”曰:“又一小婢子。”女笑曰:“花娘子瓦窑哉!那弗将来?”曰:

“方呜之,睡却矣。”于是坐以款饮。

此后写罗子浮二度偷戏花城,均“衣化为叶”,吓得不敢再胡思乱想——

花城笑曰:“而家小郎子,大不端好!若弗是醋葫芦娘子,恐跳迹入云霄去。”女亦哂曰:“薄幸儿,便直得寒冻杀!”相与鼓掌。花城离席曰:“小婢醒,恐啼肠断矣。”女亦起曰:“贪引他家男儿,不忆得小江城啼绝矣。”

写二女相为戏谑的口吻,十分灵动,对旧时稍有文化修养的读者来说,已经是没有什么障碍的了。

由于结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聊斋志异》把文言小说的艺术性又推进了一步。此后虽然还有不少类似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问世,但都已无法与之媲美了。

解初一文言文

常见文言虚词

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

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

⑴怎么,哪里。

例尔安敢轻吾射!

(2)哪里,什么。

沛公安在?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灭滑而还。

(6)通“尔”,你,你的。例:

而翁归。

⑴同“耳”,罢了。例:

无他,但手熟尔。

⑵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

尔安敢轻吾射!

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与尔三矢。

⑶那。例: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⑷作助词。例:

①始尔未为久

②呼尔而与之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⑸如此,这样。例:

君尔妾亦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例: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夫战,勇气也。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这,那。

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 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例:

盖以诱敌。(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盖借寨墙为蔽也。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

盖追先帝这殊遇。⑤盖音谬也。(盖:这里含“大概是由于”的意思。)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 大概,大约。例:

斯二者盖皆有之。(盖:这里有“想来是”的意思。)

盖五六百人也。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 发语词。

:例: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4) 胜过,超过。

例:英才盖世。

(5) 通“盍”,何。

例:技盖至此乎?(盖:这里可译作“怎么”。)

(6) 通“盍”,何不。

例:盖亦反其本矣。(亦:这里是用以加强反问语气的助词。)

⑴原因,缘故。

例:马无故亡而入故。

⑵本来,原来。

例:两狼并驱如故。。

此物故非西产。

⑶旧的。

例:①温故而知新。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这里指旧交情。)

暮去朝去颜色故。(故:这里有衰老的意思。)

故垒西边。(故:这时有古老的意思。)

故国神游。(故国: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故业:这里指原有的先人的基业。)

⑷特意。

例: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⑸所以,因此。

例:故尝与过宋将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⑹故意。

例:广故数言欲亡。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⑺仍然。

例: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故人)

指前夫 例外:知是故人来。

(故事)先例,前例。

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⑴什么。

例:子恃何而往?

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

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却看妻子愁何在?

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⑹怎么。

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

今日之事何如?

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求,尔何如?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孰为汝多知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⑸同“于”。

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吾尝疑乎是。(乎: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⑴有的人,有人。

例:或以钱币乞之。

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⑵有时。

例: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⑶有的......,有的......。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得日或否。

⑷或许,也许。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朱易量。

(5)相当于现代汉语“或者”,表示选择。

例: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7) 如果。

例: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⑴立即。

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③始缢即气绝。⑤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双不即出见。(即:

⑵就是。

例:几自疑身外即战场。

⑶靠近,接近。

例: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⑷则,就。

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⑸当,当下。

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即:当天)

即夕行步如平常。(即夕:当晚)

⑹即使。

例: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⑺假如,如果。

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⑴已经:......以后。

例:①既同寝,夜半,客曰……

既克,公问其故。

⑵与“又”、“亦”、“且”、"比"字连用,表示并列关系。

例:三军既惑且疑。

⑶既然。

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既:这里有“既然是”的意思。)②

「既而」 不多会。

例:既而儿醒,大

⑴不。

例: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

宋莫能守。

莫我肯顾。

⑵没有什么。

例:尤莫逾油画。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⑶没有谁。

例: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莫敢违。

时人莫之许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⑷不要。

例: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5)同“暮”。

例:至莫夜朋明。(莫夜:晚上。)

莫春者,春服既成。

⑴于是,就。

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⑵才,这才。

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⑶却。

例: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

例:视之,乃庞德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⑸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可是。

例: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8) 你,你的。

(9)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例: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

其夫呓语。(其:她的。)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我们(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既其出。(其:我们)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念悲其远也。(其:她)

成以其小,劣之。(其:它)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其孰能讥之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例: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

怀其璧。(其:那块)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

未必有其实。(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其若是,孰能御之?

⑴暂且,姑且。

例:存者且偷生。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⑵将,将要。

例:以为且噬己也。

久居,祸且及汝

若属皆且为所虏。

⑶而且,并且。

例:且人之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⑷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且相如素贱人。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⑸尚且,还。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例:三军既惑且疑。

磐石方且厚。

⑺同“夫”,句首助词。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例: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⑽还有,那末。

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就像。

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康肃忿然曰。

⑵然而,但是。

例: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⑶是的,对的。例: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然之:以之为然)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成然之。早出暮归。

⑷如此,这样。

例: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⑸与“若”在一起,用在句末,“像......一样”。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⑴如果,假如。

例:若止印三二本,则未为简易。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⑵像,好像。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⑶你(的),你们(的)。

例:若所市于人者。

若毒之乎?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

予我千金,吾生若。(若:你们)

⑷此,如此,这样。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⑴即使,纵然。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⑵虽然。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⑴处所,地方。

例: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例: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在」

⑴到处。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

例: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⑴成为,变成。

例:此何遽不为福乎?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⑵做。

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⑶作为,当作。

例:何以为计?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⑷是。

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⑸以为,认为。

例:孰为汝多知乎!

窃为大王不取也!

⑹被。

例: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哉?

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例:何辞为?。

⑻指心理活动。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⑼将。

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1)治理。

例: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2)装作。

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

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给,替。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指前一个“为”)

(15)对,向。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之奈何?

如姬为公子泣,。

(16)因为。

例: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17)在,当。

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⑴只。

例: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⑵表示希望的口气,“希望”。

例:惟大王与群臣孰思之。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⑵哪里,怎么

例: 且焉置土石?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今其室十无一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悲予志焉。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例: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⑸相当于“之”,作代词。

例: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是说也,人常疑之。

(4)用在句末,语气助词。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疑问语气)

苟政猛于虎也!(感叹语气)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反诘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祈使语气)

(1) 由于:

例: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而。

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卷石底以出。

(3)把,拿,用。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以钱覆其口。

屠惧,投以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国胡以相恤?

(4)以为,认为。

例: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皆以美于徐公。

(5)凭,靠。

例:以我酌油知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6)按照,依照。

例: 策之不以其道。

以次进。

(7)根据。

例: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8)通“已”,已经。

例: 固以怪之矣。

(9)在

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0)为。

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11)通“已”,止。

例:无以,则王乎?

(12)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为」

(1) ......当作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 为。

例: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以为妙绝。

人人自以为必死。

(3)把......制成。

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铸以为金人十二。

⑴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

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⑵用于感叹句末。例:甚矣,汝之不惠!

吾村亡无日矣!

(3) 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顿。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 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

例:公子勉之矣!

⑴停止。

例: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 语气词,同“矣”。

例:诸君无意则已。(则已:就罢了。)

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3) 同“以”。

例:已后典籍皆以板本。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4) 治愈。

例:可以已大风……

(5) 太。

例: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蛮已众矣。

(6)完成。

例:又三月而后已。

(6) 却。

例:此中有真情,欲辨已忘言。

「已矣」

⑴完了。

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老夫已矣。

⑵罢了。

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

例: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相如出。

⑴于是,就。

例:因取刃杀之。

⑵依照,根据。

例: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

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

⑶依靠,凭借。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河为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⑷趁着,趁此。

例:不如因而厚遇之。

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⑸通过,经由。

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缘由,机缘。

例:于今无会因。

(7)沿袭。例:因遗策。

(7) 继续。

(8) 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⑴对,对于。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⑵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乃设九宾礼于庭。

⑶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燕王欲结于君。

⑷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⑸从,自。

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 比。

(6) 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

(7) 被。

例:而君幸于赵王。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 受。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9) 向。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

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于是」

(1) 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4)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5)从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⑵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鸣呼哀哉

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啊”。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⑴却,可是。

例: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⑵那么,就。

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3)就是。

例: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4)原来是。

例: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

(5)同“辄”,总是,常常。例:

居则曰:“不吾知也!”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的东西)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的事。)

⑵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言之,貌若甚戚者。

⑶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陈胜者,阳城人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⑷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例: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例:

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例: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例: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

(9)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近者奉辞伐罪。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10) 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

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

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山市是怎么形成的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然而好几年也难得出现一次,只有少数幸运儿在偶尔的机缘里能够见到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二、问题研究

1.关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聊斋志异》选本上将此文的体裁定为散文,这是正确的,因为它不仅写出了山市变化莫测的景象,而且表达了目击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赏。但从初学者学习的需要来看,倒无妨把它看作一篇描写性的说明文,因为作者的意图是用描写的手段来说明这种自然景象由生到灭的全过程。如果我们确认这一点,那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再造想像力,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在自己的头脑中再造出山市的景象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一类问题:

孤塔的底部在什么地方?周围有哪些事物?

城上有楼吗?你看见城中的街道了吗?

危楼上有多少人?都在干什么?

要让学生放开想,能画画儿的还可以任选一个镜头画出来。总之,这堂课一定要生动活泼地进行,不拘一格。

2.引导学生阅读自然小品

《聊斋志异》是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但也有个别篇章近似小品,且内容广泛,涉及自然现象(含动物趣闻)、民间技艺等。例如《地震》一文就记录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夏历)戌时作者在济南亲自经历的一次地震;《木雕人》记木偶戏;《铁布衫法》记气功表演;《狮子》《大鼠》《螳螂捕蝉》等记动物趣闻,等等。读自然小品(当然不限于《聊斋志异》)可以引起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扩大视野。

练习说明

一 读懂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2.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3.课外请教老师或查阅有关资料,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对所描述的现象有一定认识,不致以讹传讹。

1.回答此题要把握山市发生变化的三个阶段(见“整体感知”),同时注意时间词语“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的顺序。要求“用文章的原话回答”,意在使学生熟悉课文的用语,不要搞成背诵,能用上大部分词语就可算达到了目的。

2.此题道理易懂,作为问题提出,是为了防止学生以讹传讹,有正视听之意。

3.略。

二 看注释,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并把它们摘抄在笔记本上。

孤塔耸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语汇。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一节课指导学生阅读。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任务是使学生能顺畅地诵读,熟悉课文中的描写用语,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需时约35分钟。后一部分,任务是完成练习,需时约10分钟。前者是基础,基础打得扎实,练习才能顺利完成。

下面仅就怎样完成前一部分任务提几条建议:

一、预习还是要抓。本课生词较多,尽管都有注释,不多读几遍,仍恐难记住;文句要读得顺畅,也并非易事。对这些困难,必须充分估计到,要使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文有个初步印象,并划出难词难句。

二、文中四字结构颇多,有的独立成句,如“相顾惊疑”“高垣睥睨”等;有的带有关联词或语末助词,如“(既而)风定天清”“居然城郭(矣)”;有的在句中,如“(然数年)恒不一见”“(见山上)人烟市肆”等。读好这些四字结构是关键。

读全文至少四遍(约需10分钟)。

三、把解词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结合在一起。全用启发提问的方式,按“山市”的三个画面(塔和宫殿;城郭和其他建筑;危楼一座)依次提问,最后再用时间词语把它们联结起来。(约需20分钟)

提问完毕,最好将全文再读两遍,要提示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山市”的图景,以保持印象的完整。

关于作家作品的介绍,切忌贪多,如果练习完成得快,也可以讲一两个短小的故事。题注已经讲到了的,用不着重复。

有关资料

一、作家和作品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二、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三、《聊斋·自志》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①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展如之人,得勿向我胡卢耶?然五父衢②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③上,颇悟前因。放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④,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茫茫六道⑤,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⑥间乎!

注释:①〔长爪郎〕指唐代诗人李贺。杜牧为他的诗集作序,有“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的评语。 ②〔五父衢〕古道路名,在今山东曲阜。③〔三生石〕相传在杭州天竺寺后山。唐李源与圆观和尚的后身曾相会于此。④〔瞿昙(tán)〕释迦牟尼的姓,这里指僧人。⑤〔六道〕佛教名词。佛教将众生世界分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类,轮回相续。⑥〔青林黑塞〕语出杜甫《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这里是以李、杜的友谊比喻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