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所抒的是木棉花的柔中有刚,具备坚定的精神与坚韧的意志 ,赞颂具备这样精神的那些人。

作者之所以说只有木棉花是男性的,是说木棉花具有男性高大,坚强,有毅力之类的秉性,它不同于其它柔柔弱弱的花,是乾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乾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木棉这十分顽强的生命力,使广东人叫它英雄树,也使作者忍不住写下这篇文章对木棉花坚毅的品质赞扬一番。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张晓风散文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1

第一次读张晓风的文章,便被她平淡真实的文笔所触动,50升塑料桶,惊叹于她对人生的感观与理解,及她对生活中平常事物理解的角度。特别是这篇――《月,阙也》。

古往今来,世俗中的人往往追求一种高达完美的境界,却忽略了真实的“瑕疵”,其实,恰好有些事与物真因为“瑕疵”而美丽,而过于完美,却成了它的缺点。

正像文章中所说:“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膜拜感激欢欣呢?”

犹如甘泉入心,甜略微凉,心旷神怡,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这就是张晓风的魅力吧!“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心就在那一刹那被触动。

当上帝创造芸芸众生时,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有些遗憾,“花好月圆”毕竟只是偶然,而“残花阙叶”才是生活中必然的。

或艳或残,或盈或阙,或完美或残缺,他们都是一种美丽。

冬天没有生机,才有纯洁的宁静。

秋天没有翠绿,才有丰收的喜悦。

夏天没有凉爽,才有烈日的照耀。

春天没有妖娆,才有纯真的可爱。

“它”的缺陷,便是“它”所得的另一份完美。用这份残缺的美,点缀了同样残缺的世界,两两相交,却也造就了新的美,就此循环,便可以发现更多的美。

中秋已过,仍送所有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2

张晓风的文章,就像山谷里吹过的一缕缕清新的山风,不像狂风那样凶猛暴戾,不像香风那样令人沉醉,却使人神清气爽,让人顿悟生命的意义。

“你真好,你就像我的少年伊辰一样……”这是一位卖柑子的老妇人对张晓风的评价。这是一句值得咀嚼的话语。一开始,张晓风不懂,我也不懂——一个只是卖柑子的卑微的老妇人竟然和一位知书达理的大作家相提并论?她们的社会地位如此悬殊!

我慢慢思考着,高尔基曾经说过:“要爱惜自己的青春,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啊,老妇人原来并不是说自己能与张晓风一样,而是说张晓风就像自己生命中最光华的时间一样,老妇人是在赞美张晓风那美好的青春。

我想,老妇人如此评价张晓风,也许是因为看着正当盛年的才女缅怀起自己逝去的青春?也许正是因为老妇人已经老,所以才特别珍惜起自己的年少时光吧?她把少年时光当作最美的赞辞送给自己所喜欢的人。少年伊辰——不就是我们现在年龄吗?我却曾经多少次对时光的飞逝不以为然,曾经多少次地大把地挥霍者宝贵的光阴!我总想着日后的路长着呢,这么点时间算得什么。如今,我却从一个卖柑子的老妇人口中体会到,青春年华是何等珍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不希望到风烛残年再去羡慕别人的青春年华。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我当与诸君共勉。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3

我喜欢张晓风,喜欢她的散文—把我带进一个美丽的世界,让我有无穷的幻想。

张晓风的大多数散文是先讲一个故事,有的甚至是几个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先是引人发笑,然后又让人深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咏物篇》里的《木棉花》了。文章开头先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棉花的美,还运用了外貌描写,把木棉花的样子写的生动有趣,让读者脑海里想象出了画面。接着又写了木棉树的树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树枝比作了手,把木棉花比作了火焰,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树枝的枝干。最后又写作者小时候的观点——是世界上最高的树,尽管只有几丈高,写出了木棉树在作者眼中高大的形象,也体现了作者小时候的天真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木棉花比作了天空上折翼的云朵,展现了木棉花的纯洁,洁白。张晓风的散文总是娓娓道来,深意令人不可捉摸,最后才隐约而神秘的把道理叙述出来。另一个另我印象很深的是《木林篇》里的《白千层》。开头先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千层的成熟稳重,又通过外貌的细致描写,写出了他对白千层的看法。

读了她的散文,总是把我带进各种各样的意境,我的心仿佛也融化在其中了。此刻,那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故事,总是牵动着我的心,留给我无尽的思考与遐想,无尽地想去续写这个故事。

合上《张晓风散文》,慢慢闭上眼睛,回想着每一篇优美的散文,每一个生动的故事,用心灵感受着。喜欢,我喜欢张晓风和她的散文。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4

读了一个月的《张晓风散文》我发现她的文章很有韵味,可以让人思考许久。她写的散文还让人读了后会感到十分的温柔,让人明白的事很多,它不会有惊心动魄的描述,却在娓娓到来中让人感到温暖,还在温暖中有一种韵味。

有一篇作文《高山何所有》也是张晓文写的散文,这篇文章她没有用太多的语言来表示这一片孩子们可怜,而是用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来表示出对山区孩子们的同情心。

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离奇的故事,而写的故事有一种勾人魂的魅力。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悲剧的故事,她写了几个山区的孩子长大了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做了很多的好事,可是他们还是被人瞧不起,人家都讨厌他们这些‘乡巴佬’。后来他们到了他们发过誓的高山上面,他们本想把钱赚够了来报答他们的家园,可他们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工作还是没有找到,他们到了大山上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呀!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个故事不像大多数的故事一样有一个圆满而又美好的结局。

啊!为什么山区的孩子就不能有好的环境吗?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这么想,而这篇文章的‘嚼劲’也十分的足,总让人对这个文章爱不释手,这就是张晓风写的文章的特点,总是可以让作者回味无穷。

张晓风这个作家写的作品中还绝对隐藏了一个对人生的哲理。可是总是藏的很深,找出来不容易,耐人寻味,这也是她的作品的一个特点。

张晓风的散文就像勾人魂魄的人一样勾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去不断思考,去发掘!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5

我曾经认为只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读了张晓风散文集后,我发现我错了。因为,我发现,张晓风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同样也是能感人肺腑的真切言语。

生活就像一条鱼,是经不起挑剔的。真正会品的人,会生活的人,才能从鱼那嫩白的肉质中品出香甜,品到幸福。但一些在鱼身上挑刺的人,因为怕鱼刺咔住喉咙,就不愿意去品尝鱼肉的人,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无法品到生活的甜美与多姿。

我永远相信上帝是公平的。只有对生活心存热爱,用自己澎湃的热血去浇灌生活的人,生活才会给予他们幸福与快乐!

生活,总是需要多种多样的喜欢,若你的心中永远对生活充满了怨恨与不满,那岂不无趣?它就像是一个杯子,若你用中药将它盛满,那它必定是苦涩的。真正甜的水,是需要你在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中,品到自己的喜欢与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热爱生活!

春天的山径,夏日的永昼,秋风的芒草,冬天的阳光。生活,总能在细小之中,得到幸福与快乐。生活的完美是需要你的充实想象,才会更加充满韵味!

于无声中听大音!

于无形中见功底!

于点滴中现情趣!

于细微处见真情!

有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生活才会更有韵味。山不在呆板,水不再空洞,张晓风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使《张晓风散文集》这篇文章体现出了其中的韵味。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6

我喜欢张晓风,喜欢她的散文—把我带进一个美丽的世界,让我有无穷的幻想。

张晓风的大多数散文是先讲一个故事,有的甚至是几个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先是引人发笑,然后又让人深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咏物篇》里的《木棉花》。文章开头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木棉花的美,还运用外貌描写,把木棉花的样子写的生动有趣,让读者脑海里想象出画面。接着又写木棉树的树枝,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树枝比作手,把木棉花比作火焰,生动形象的写出树枝的枝干。最后又写作者小时候的观点——是世界上最高的树,尽管只有几丈高,写出木棉树在作者眼中高大的形象,也体现作者小时候的天真可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木棉花比作天空上折翼的云朵,展现木棉花的纯洁,洁白。张晓风的散文总是娓娓道来,深意令人不可捉摸,最后才隐约而神秘的把道理叙述出来。另一个另我印象很深的是《木林篇》里的《白千层》。开头先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白千层的成熟稳重,又通过外貌的细致描写,写出他对白千层的看法。

读她的散文,总是把我带进各种各样的意境,我的心仿佛也融化在其中。此刻,那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故事,总是牵动着我的心,留给我无尽的思考与遐想,无尽地想去续写这个故事。

合上《张晓风散文》,慢慢闭上眼睛,回想着每一篇优美的散文,每一个生动的故事,用心灵感受着。喜欢,我喜欢张晓风和她的散文。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7

生活就像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只有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美。

老师让我们读张晓风的散文,她的文章叙述她的酸甜苦辣,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一篇是——《我喜欢》。

作者从身边的小事述说她喜欢的事物。如:喜欢冬天的阳光,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喜欢夏日的永昼……身边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美好的。张晓风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对生活充满乐趣。

于丹老师曾说过:“在三锅开水里,扔一个生鸡蛋,一根生胡萝卜和一把干茶叶,你会发现生鸡蛋被煮熟,变得硬梆梆的,我们生活里有些只固守着自己的内心,不肯融合的人,他们最后会变得里里外外铁石心肠,这就是被生活煮硬的人。第二锅里的胡萝卜呢,经过煎熬煮的软塌塌的,成一团胡萝卜泥,这就是被生活煮软的人,可是第三锅里的茶叶呢,他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丰美,滋润,他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一锅香茶,它在煎熬里,放全自己,它也把它的美,爱和力量,传递出去,改变社会和别人。”

生活就似一根苦瓜,只要懂得品味生活的人,就品尝得出苦瓜中的“甜”。但一些觉得苦,而不敢于尝试的人,他们就品尝不到苦瓜中的“甜”。我们满怀热血面对生活,生活也同样会给予你其中的乐趣。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就在我们生边!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8

飒爽的秋风徐徐吹来,金黄的'落叶翩翩起舞,在这如诗如画的秋天,我读一本同样如诗如画的书,那就是《张晓风散文》。

张晓风的语言清新隽永,善于从小事中写出深刻的哲理,《瑕》就是这样一篇发人深思,引人联想的好文章。文中她回忆自己曾买来一串很便宜但有瑕疵的项链,手中这串项链引发作者的思绪,转而用精炼的文字准确而详尽地道出对“瑕”的理解。

生活中,能把自身的瑕疵像这串项链般坦然相呈的人不多,人们往往是不遗余力地精心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如果我们正视自己的这些瑕疵并坦然接受,这些瑕疵也就不算什么瑕疵。因为只有认识到缺点才可能加以改正,你越是去掩盖,它就越明显。一个人之所以可爱,正是因为他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不遮不掩。完美是难以冀求的,但在“完美”和“可爱”之间,人们更喜欢后者。

完美到极致就丧失个性,变得千篇一律,而所谓的“瑕疵”却可以体现出你的特性。谁能没有一点小瑕疵呢?正是这些小瑕疵装点我们的生活。朋友之间如果不知道对方小小的缺点并以此打趣,友谊也许会黯淡许多。

豹的皮毛上有大大小小的斑点,谁说它的毛皮不漂亮?溪水浸着泥沙、石块,谁说它的水质不纯净?昙花开放转瞬即逝,谁说它的姿态不美丽?太阳表面有黑子,谁说它的光芒不耀眼?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瑕疵,既然完美是难以冀求的,那么,就让我们直面瑕疵,直面人生吧!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9

张晓风的文章,就像山谷里吹过的一缕缕清新的山风,不像狂风那样凶猛暴戾,不像香风那样令人沉醉,却使人神清气爽,让人顿悟生命的意义。

“你真好,你就像我的少年伊辰一样……”这是一位卖柑子的老妇人对张晓风的评价。这是一句值得咀嚼的话语。一开始,张晓风不懂,我也不懂——一个只是卖柑子的卑微的老妇人竟然和一位知书达理的大作家相提并论?她们的社会地位如此悬殊!

我慢慢思考着,高尔基曾经说过:“要爱惜自己的青春,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啊,老妇人原来并不是说自己能与张晓风一样,而是说张晓风就像自己生命中最光华的时间一样,老妇人是在赞美张晓风那美好的青春。

我想,老妇人如此评价张晓风,也许是因为看着正当盛年的才女缅怀起自己逝去的青春?也许正是因为老妇人已经老了,所以才特别珍惜起自己的年少时光吧?她把少年时光当作最美的赞辞送给自己所喜欢的人。少年伊辰——不就是我们现在年龄吗?我却曾经多少次对时光的飞逝不以为然,曾经多少次地大把地挥霍者宝贵的光阴!我总想着日后的路长着呢,这么点时间算得了什么。如今,我却从一个卖柑子的老妇人口中体会到,青春年华是何等珍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不希望到了风烛残年再去羡慕别人的青春年华。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我当与诸君共勉。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10

头一次读女作家的散文,带给我的感觉真是焕然一新。男作家的散文可直抒胸臆,而张晓风的散文却如流水般温柔,她将爱情,亲情,友情,熟练地展于笔下。

她的散文意蕴深厚,事事洞明,如广阔人生,淡有淡味,浓有浓情,怀旧的固然动人温情,探新的也能发人深思,没有那另行的忧郁轻飘的文风,她的散文叙述自然,冲淡宁静,文辞如水,一笔如舟,引领读者步步进入一条条美丽的水流,她的散文,句法富有弹性,语言富有声色。她的文章想象丰富与,所以说,读她的散文不会觉得无趣。

在其中,有几篇令我印象深刻:如《母亲的羽衣》中,开头是一个温馨而富有情趣的画面:在女儿睡觉前,她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世界上每一位母亲,都是仙女。她们是为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到母亲的呢?因为爱。因为爱,她不忍心飞走。张晓风又从女儿的话中得到意义,又从回忆得到悲苦。是的,作为一个母亲,怎能披着羽衣返回天界呢?

如《愁乡石》,作者与朋友来到日本的“鹅库玛”,这个岛屿上有一个叫做“中国海”的海。“中国海”引起张晓风的思乡之情,作者借在“中国海”拾到的几颗“愁乡石”来抒发作者在“中国海”上遥望中国说不清的咸涩。“中国海”的沙滩上有许多彩色的贝壳,但张晓风无法让悲激的心情去适应一地的色彩。作者还在文章结尾写道:虽望乡亦情却矣,是日徘徊低吟,黯然久之。

晓风,晓风,你如拂晓的风,柔,而轻。

读《张晓风散文》有感优秀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读《张晓风散文》有感500字优秀范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张晓风散文》有感500字优秀范文5篇1

“生命中的好东西往往如此,极便宜又极耐用。”“我喜欢相信他的话,我喜欢想象和他一同跨入永恒。”“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充满了愉悦。”“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张晓风说。

我看过许多散文,但晓风的文字却深深震撼着我。她的感情细腻而纯净,世间万物在她眼里,永远都是美好的;她的爱是一种执着与坚毅的爱;她的同情是一种无私与绵远的同情;她的力量是一种收敛自如的光芒。感谢她的纯朴与干净,净化着这混沌的世界及污浊的人心。

有人拥有权力,有人拥有学识,有人拥有钱财,有人拥有快乐。你可曾想过,自己到底拥有什么?有得到就会有失去,到底有什么永远属于我们?当然是亲情。有人抱怨自己错过太多,并不是所有好事都会让我们碰上,哥伦布去新大陆没带我同行,莎士比亚《李尔王》的首演我没接到招待券……被错过的,可多着呢,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世界万物都有它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是美好的,都值得我们尊敬。

不知名就是不经心。每次问名,就像一小段人生,去了哪儿,干了什么,吃了什么,在那里留下了哪些痕迹,它又在回忆中占了多大的地方。人生一世,问的都是美好的名字,一样好吃的菜肴,一块红得半透明的石头,一座山,一种衣料,一朵花,一条鱼……

就算是斗争,也要知道对方的名字,既不可以赢得不清不楚,也不可以输得不明不白。

问名者只是一个与万物深深契情的人。

自始至终,晓风是一个喜欢问名的人。

我也是。

读《张晓风散文》有感500字优秀范文5篇2

在读了张晓风的散文后,我被她那种温柔多情的文字所深深吸引。读她所写的文章,总会让人体会到一种忧伤的平静、美丽,体会到生命里自然单纯的富有和充实。而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的便是《花拆》那一篇了。

文中提到了一种叫“一夜皇后”的大昙花,“它每颤开一分,便震出噗然一声,像绣花绷子拉紧后绣针刺入的声音,所有细致的芯丝,登时也就跟着一震。”昙花的每一次绽放,都要自己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呀!每一次付出,它都绷紧了自己,不得有一丝松懈,在最后一刻拼尽全力迸发出来。虽然它的生命十分短暂,被称为了“一夜皇后”,但是,我想就像烟火一样,只要曾经灿烂过,辉煌过,就算消失不见,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经破茧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混沌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而年少的我们有何尝不是花蕾呢?我们是那些待放的花蕾,渴望绽放,渴望辉煌。但这些都是需要努力的,需要付出的。虽然可能每一次面临的都是泥泞和荆棘,但是,只要坚持、奋进的话,还有什么是能难得倒我们的呢?而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坐享其成吗?不是的,我们正处于最年轻、最有活力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未来打算,为未来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吗?有人说我们现在还小,不用那么紧张,可是我们正处于花季,现在不努力,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有一天,我将年老,无法看花拆,则我愿从一堆小小的春桑枕为收报机,听百草千花所打的电讯,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乐”。我努力过,便不再后悔。

读《张晓风散文》有感500字优秀范文5篇3

我喜欢张晓风,喜欢她的散文—把我带进一个美丽的世界,让我有无穷的幻想。

张晓风的大多数散文是先讲一个故事,有的甚至是几个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先是引人发笑,然后又让人深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咏物篇》里的《木棉花》了。文章开头先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棉花的美,还运用了外貌描写,把木棉花的样子写的生动有趣,让读者脑海里想象出了画面。接着又写了木棉树的树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树枝比作了手,把木棉花比作了火焰,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树枝的枝干。最后又写作者小时候的观点——是世界上最高的树,尽管只有几丈高,写出了木棉树在作者眼中高大的形象,也体现了作者小时候的天真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木棉花比作了天空上折翼的云朵,展现了木棉花的纯洁,洁白。张晓风的散文总是娓娓道来,深意令人不可捉摸,最后才隐约而神秘的把道理叙述出来。另一个另我印象很深的是《木林篇》里的《白千层》。开头先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千层的成熟稳重,又通过外貌的细致描写,写出了他对白千层的看法。

读了她的散文,总是把我带进各种各样的意境,我的.心仿佛也融化在其中了。此刻,那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故事,总是牵动着我的心,留给我无尽的思考与遐想,无尽地想去续写这个故事。

合上《张晓风散文》,慢慢闭上眼睛,回想着每一篇优美的散文,每一个生动的故事,用心灵感受着。喜欢,我喜欢张晓风和她的散文。

读《张晓风散文》有感500字优秀范文5篇4

自从阅读《张晓风散文》之后,我对散文有了另一番见解。

以前读散文感觉都是比较肤浅的小故事,只有看见有意思感兴趣的才会仔细品味一番,所以不常读散文。而张晓风的散文却显得截然不同。

读张晓风的散文会让我身不由己,有一种幸福而无以言表的感觉。她的散文语言深奥,却优美如画,细细赏读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生动的内容,朴实的语言,深刻的道理,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灿烂的背景,依然扣人心弦般地带我们走进故事中,让我刻骨铭心,久久难忘。

我最喜欢张晓风散文《春俎》里的《山月》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描写并赞美山月的文章,虽然短小,但是精炼,所谓“浓缩才是精华”。认真品味、细细品读后就能够了解其揭示的深层含义,她用很简单的词句把山月的美藏在一字一句之中,一直围绕着“山月”二字,把山月那种寂寞、伟大、平凡、无情、孤傲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仿佛自己是山月一般冷漠却又很伟大。

在我们眼里,看似平凡,看似渺小的事物,在她的笔下却能栩栩如生,让我们学会放低眼界,观察事物,学会用放大镜看待事物,学会用笔写出精彩文章。

张晓风的每篇散文我都很喜欢,读后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我学会了很多写作方法和技巧,我还从中收集了很多好的句子和词语,相信会让我的文章更生动有趣。

用心读张晓风的书,会让人了解到这世上不同人与不同物不同方面的心态,以及天地人合的真谛!其实写作并不难,难的是要我笔写我心!张晓风就是这样!

这就是我读完《张晓风散文》的感想,虽然没有大师般的水准,但至少是我用心写出的读后感。

读《张晓风散文》有感500字优秀范文5篇5

飒爽的秋风徐徐吹来,金黄的落叶翩翩起舞,在这如诗如画的秋天,我读了一本同样如诗如画的书,那就是《张晓风散文》。

张晓风的语言清新隽永,善于从小事中写出深刻的哲理,《瑕》就是这样一篇发人深思,引人联想的好文章。文中她回忆自己曾买来一串很便宜但有瑕疵的项链,手中这串项链引发作者的思绪,转而用精炼的文字准确而详尽地道出了对“瑕”的理解。

生活中,能把自身的瑕疵像这串项链般坦然相呈的人不多,人们往往是不遗余力地精心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如果我们正视自己的这些瑕疵并坦然接受,这些瑕疵也就不算什么瑕疵了。因为只有认识到缺点才可能加以改正,你越是去掩盖,它就越明显。一个人之所以可爱,正是因为他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不遮不掩。完美是难以冀求的,但在“完美”和“可爱”之间,人们更喜欢后者。

完美到极致就丧失了个性,变得千篇一律,而所谓的“瑕疵”却可以体现出你的特性。谁能没有一点小瑕疵呢?正是这些小瑕疵装点了我们的生活。朋友之间如果不知道对方小小的缺点并以此打趣,友谊也许会黯淡许多。

豹的皮毛上有大大小小的斑点,谁说它的毛皮不漂亮?溪水浸着泥沙、石块,谁说它的水质不纯净?昙花开放转瞬即逝,谁说它的姿态不美丽?太阳表面有黑子,谁说它的光芒不耀眼?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瑕疵,既然完美是难以冀求的,那么,就让我们直面瑕疵,直面人生吧!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四年级作文木棉花,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1

从我家到学校的街上,两旁长着挺拔的木棉树。夏天,人们感到舒适凉爽。人们静静地走在街上,享受吹过脸颊的凉爽微风。春天来了,木棉互相竞争,映出天空和我们的脸。突然,一株木棉从天而降。我俯下身,认真地看着这像火焰一样美丽的花朵,心中充满了感动.

木棉花的花朵在春天总是吐露芬芳,散发出甜美的香味,吸引了许多诗人的钦佩和游客的赞美。我对木棉有崇高的敬仰。

木棉那么大,毫不在意,它鲜红的花瓣紧紧连在一起,那么坚强,即使倒下,它依然仰望蓝天,没有任何花瓣分离,就像一个永不屈服,永不屈服,永不失败的战士!这种精神可嘉!

木棉花花不需要什么绿叶衬托。他们没有伪装,没有哗众取宠,没有做作。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最出彩的外观。

木棉花的花在树枝上燃烧,像一簇簇不朽的火焰,像燃烧的云,无法消失,它们明亮而耀眼地装扮着春天的大地。木棉不怕冷,不服输。耐霜雪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2

如果有人问我,我最敬佩什么花我会回答,木棉花。

木棉花是岭南地区的特产,“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眼中的木棉花。木棉花拥有五片花瓣,花呈鲜红色,就像是用英雄的鲜血染成的,故被称之为英雄树。它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状,直到“啪”一声落地,傲骨铮铮。

关于木棉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名叫吉贝,他带领人民退敌,因叛徒告密,老英雄敌人捕捉,将他绑在木棉树上拷问,老英雄威武不屈,英勇赴义。后来,老英雄化为木棉树,所以木棉树叫“吉贝”。

作家张晓风曾经这样形容木棉花:“所有开花的树看来都该是女性的,只有木棉花是男性的。”

我敬佩这样的花,这样的花有英气。我爱这样的花,更因为它有一个美丽的花语:珍惜你身边的人,珍惜你眼前的幸福。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3

更是在争春夺艳,有的红艳大方,有的却是娇小芬芳,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木棉花。

远看,一树红的如火,红得逼你的眼,仿佛把全年储藏的红都拿出来了,迸发出一种春意盎然的生机,看得让人精神爽朗,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走到木棉树下,又是另一番风味。一朵朵娇艳的花儿总是聚集在枝干的上方,争着仰望这春天的明媚的天空。你瞧,几只小鸟一瞬间就从这头跳到那头,那清脆的歌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而且顽皮的摇晃树枝,想把那红彤彤的花儿摇落,我猜它们是想用木棉花喜气洋洋的红带给我们,祝愿我们吧!

我爱这如火的木棉花,爱这生机勃勃的木棉花,更爱这能带给我们喜气的木棉花!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4

在我家附近,有几棵挺拔的杨树。春天来了,木棉开花。

木棉的枝桠,枝桠向上,生机盎然,远远望去,宛若千手观音。木棉的花和骨就像一把涂着红墨水的毛笔,似乎可以瞬间画出一幅繁荣的画面。木棉的字是深红色,有的是柿子红。从远处看像是火。它的形状像羽毛球。它的五片花瓣像羽毛,却厚了许多,让你觉得充满了迎接春天的能量,让春天因为它而更加美丽。它还有个名字叫英雄树。

虽然木棉树没有牡丹和玫瑰漂亮,但它代表着奋斗进步的意义!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5

我放学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小花园,那里有几棵高大的木棉树。春天一到木棉花盛开小花园就变成了木棉花的天地。

木棉花又叫英雄花,花朵很大颜色是大红色的,每朵木棉花有五片很厚实的花瓣,中间有很多红色的花蕊,花蕊顶上戴着一顶黑色的小帽子。

木棉花没有香味。木棉树的特点是先开花后长叶子,树很高,很直,树冠像一把大伞。木棉花开的时候,远远看去整棵树就像一团红红的火焰。一阵春风吹来,木棉树枝随风舞动,一些开放的'木棉花会飘落到小花园的地上,红色的花儿把地面也变美了。

红色的木棉花给人了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感觉,所以我每一次看见它都会心情开朗,特别是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不愉快的时候,一看到木棉花我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好。木棉花不仅漂亮,而且可以入药,广州人还拿来煲粥煲汤。

木棉花不仅美丽而且实用,这是我最喜欢的花。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6

木棉花是广州市的市花。它身穿一套红艳的服装,花掉落后,树下落英缤纷,花不褪色,不萎靡,很有英雄气概地道别尘世,所以,也叫“英雄花”。它是广州市的象征,代表着广州人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的品质。

木棉花树高达33米,叶子为掌状复叶,叶柄很长。早春先开花再长叶子,与很多花盛开的方式不一样。它的花瓣是红色或橙红色的,直径约12厘米,花瓣比较厚。

木棉花属于热带花种,喜欢高温潮湿的环境,耐寒力低。如果遇到长期5-8℃的低温,枝条会受寒,而广州的气候正好适合木棉花生存。

木棉花还有许多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木棉陈皮粥可以起到健脾祛湿,凉血止血和润肺止咳的作用。木棉花和鲫鱼煲汤也可以健脾养胃和清热利湿。木棉花长约5-8厘米,晒干后即可入药。

一般情况下,每种花都有它的花语。木棉花语是:珍惜你身边的人,珍惜你眼前的幸福,不要在失去后才追悔莫及,那时一切为时已晚。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7

从我家到学校的街上,两旁长着挺拔的木棉树。夏天,人们感到舒适凉爽。人们静静地走在街上,享受吹过脸颊的凉爽微风。春天来了,木棉互相竞争,映出天空和我们的脸。突然,一株木棉从天而降。我俯下身,认真地看着这像火焰一样美丽的花朵,心中充满了感动.

木棉花的花朵在春天总是吐露芬芳,散发出甜美的香味,吸引了许多诗人的钦佩和游客的赞美。我对木棉有崇高的敬仰。

木棉那么大,毫不在意,它鲜红的花瓣紧紧连在一起,那么坚强,即使倒下,它依然仰望蓝天,没有任何花瓣分离,就像一个永不屈服,永不屈服,永不失败的战士!这种精神可嘉!

木棉花花不需要什么绿叶衬托。他们没有伪装,没有哗众取宠,没有做作。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最出彩的外观。

木棉花的花在树枝上燃烧,像一簇簇不朽的火焰,像燃烧的云,无法消失,它们明亮而耀眼地装扮着春天的大地。木棉不怕冷,不服输。耐霜雪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8

从窗外吹来一阵阵凉风,而放眼望去,便是一棵开满花的木棉树。

它高傲地立在我们窗前,使这烦闷的天气增加了不少乐趣。我和它对立地站着,它的枝头挂着绿色的“果子”和艳丽的木棉花,宛如淑女。旁边的同学拉了一下窗帘,一朵花儿便从最顶的地方掉落下来,好像被惊动了般。

木棉树的别名是“英雄树”。平日里,我总是伫立窗前,出神地凝视着那似火的木棉花。我也总看见木棉树姐姐穿着一身棕色的树皮裤子,还穿着粉红色的木棉花衣裳,噢——木棉树可真爱美呀!春姑娘接近我们的身边,木棉树上的几朵零星花儿随着春的脚步便展开了五个花瓣。

虽然盛开的花朵不多,虽然我和木棉树离得较远,可我却深深体会到它的魅力!木棉树的枝叶也并不算多,不能遮挡强烈的太阳,可我依然喜欢着我们城市的市花,你要问我原因,我也说不出来。这种喜欢,是打心底喜欢,不能用语言去表达的。窗外的木棉树,是多么艳丽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9

我静静地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享受清风拂过脸颊。一朵木棉花从空中飘落,我俯下身,认真的看着这朵如火焰般美丽的花,心中感慨万千……

现在我很少能在街道上看见木棉树,他不像普通树木那样枝叶繁茂,可以遮挡刺眼的阳光,将清凉撒下人间。然而,木棉的花儿总是尽情吐露着芬芳,散发着清甜的香气,引来了许多诗人的赞叹,游人的夸赞。

木棉花开的如此硕大而又无所顾及,鲜红的花瓣紧紧连在一块,那么坚强,即使花落,也依旧仰望着蓝天,没有任何一片花瓣分离,就像永不服输的军人,不屈服,不软弱.

木棉的花儿是不需要任何绿叶衬托的,毫无掩饰,没有哗众取宠,没有矫揉造作,它会开出自己独有的风采,绽放那最灿烂的容颜.木棉的一朵朵花儿就像那一簇簇不灭的火焰燃烧在枝头,又如褪散不去的火烧云,把春天的大地装扮得鲜亮夺目。

四年级作文木棉花10

春天来了,学校里的木棉又开了。

木棉有五个大红色花瓣,周围是一束密密麻麻的黄色雄蕊,像小蜜蜂采蜜一样,非常美丽可爱。

木棉树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树。它总是冬天离开,春天开花,花死了又长。花和绿叶不会相映成趣,但很美。

一天早上,我去学校,惊讶地发现木棉已经倒了。我高兴地飞到树上,捡起一株木棉。我发现它红色的大花瓣已经变成了一点点黑色,黄色的雄蕊弯弯曲曲,耷拉着,像刚参加过盛大演出的舞者一样疲惫不堪。

木棉掉在地上,有的同学用来装扮教室,有的同学用来做标本,有的同学捡起来煲汤,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

啊!木棉,你让我们闻到了春天的味道,校园因为你而更加美丽可爱!

写花喻理 最好是名家的散文,能很好学习的 大家介绍一下文章名就行

布莲袋--林清玄

清净之莲--林清玄

柳 张晓风

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这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的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无力魏王提”,或是韦庄的“睛烟漠漠柳毵毵”竟必须去翻字典。

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用的,怎么的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甫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隋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木棉花

木棉树 张晓风

所有开花的树看来该是女性的,只有木棉花是男性的。

木棉树又干又皱,不知为什么,它竟结出那么雷白柔软的木棉,并且以一种不可思议的优美风度,缓缓地自枝头飘落。

木棉花大得骇人,是一种耀眼的橘的红色,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像一碗红曲酒,斟在粗陶碗里,火烈烈地,有一种不讲理的的架势,却很美。

树枝也许是干得狠了,根根都麻绉着,像一只曲张的手——肱是干的,臂是干的,连手肘手腕手指头和手指甲都是干的——向天空讨求着什么,撕抓些什么。而干到极点时,树枚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木棉花常常长得极高,那年在广州初见木棉树,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特别小,总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的一种树了,广东人叫它英雄树。初夏的公园里,我们疲于奔命地去接拾那些新落的木棉,也许几丈高的树对我们是太高了些,竟觉得每团木棉都是晴空上折翼的云。

木棉落后,木棉树的叶子便逐日浓密起来,木棉树终于变行平凡了,大家也都安下一颗心,至少在明春以前,在绿叶的掩覆下,它不会再暴露那种让人焦灼的奇异的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