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为人体及动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为银白色金属,硬而坚韧。人体各种组织都含钼。

钼是一种过渡元素,极易改变其氧化状态,在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在氧化的形式下,钼很可能是处于正6价状态。虽然在电子转移期间它也很可能首先还原为正5价状态。但是在还原后的酶中也曾发现过钼的其他氧化状态。钼是黄嘌呤氧化酶脱氢酶、醛氧化酶和亚硫酸盐氧化酶的组成成分,从而确知其为人体及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钼的密度是多少?

元素名称:钼(mù)
元素符号:Mo
元素英文名称:Molybdenum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9.4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09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01
地壳中含量:(ppm) 1.5
相对原子质量:95.94
原子序数:42
质子数:42
中子数:54
所属周期:5
所属族数:VIB
电子层排布:2-8-18-13-1
密度10.2克/立方厘米。熔点2610℃。沸点5560℃。化合价+2、+4和+6,稳定价为+6
密度=(相对原子质量95.94) ÷ (原子体积 9.4立方厘米/摩尔)=10.2063829787234克/立方厘米

钼的化学性质

钼是1778年由瑞典化学家C.W.Scheele首先从辉钼矿中提炼出来的一种金属元素。钼金属呈银白色,具高强度、高熔点、耐腐蚀、耐研磨等特性。钼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1×10-6,在岩浆岩中以花岗岩类含钼最高,达2×10-6。钼在元素地球化学分类(V.M.Goldschmidt,1954)中,属于过渡性的亲铁元素,钼在地核中的高度聚集再现了它的亲铁性(14×10-6,刘英俊等,1984)。钼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第六副族,有七个同位素,其组成为92Mo(15.86%),94Mo(9.12%),95Mo(15.70%),96Mo(16.50%),97Mo(9.45%),98Mo(23.75%)和100Mo(9.62%)。钼与同一副族钨的原子和离子半径十分相近,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类型,为钨钼之间等构造类质同象提供了可能。钼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主要有:①钼的独立矿物;②类质同象进入其他矿物晶格;③以超显微矿物形式分散到主矿物里;④以离子或配离子(如H2MoO4)的形式被吸附四种(刘英俊等,1984)。自然界中已发现的含钼矿物已达30余种(罗铭玖等,1991),其中分布最广且最具工业意义的是辉钼矿(MoS2),为各主要类型内生钼矿床中的主要钼矿物。

钼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钼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Mo,英文名称:Molybdenum,原子序数42,是VIB族金属。钼的密度为10.2g/cm³,熔点为2610℃,沸点为5560℃。钼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硬而坚韧,熔点高,热传导率也比较高,常温下不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作为一种过渡元素,极易改变其氧化状态,钼离子的颜色也会随着氧化状态的改变而改变。钼是人体及动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以及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遗传起着重要作用。钼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0.00011%,全球钼资源储量约为1100万吨,探明储量约为1940万吨。由于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耐腐蚀、耐磨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气和电子技术、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钼的应用概况

钼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居首要地位,占钼总消耗量的80%左右,其次是化工领域,约占10%。此外,钼也被用于电气和电子技术、医药和农业等领域,约占总消耗量的10%左右。

合金领域:钼在钢铁领域的消费量最大,主要用于生产合金钢(约占钼在钢铁消耗总量中的43%)、不锈钢(约23%)、工具钢和高速钢(约8%)、铸铁和轧辊(约6%)。钼大部分是以工业氧化钼压块后直接用于炼钢或铸铁,少部分则先熔炼成钼铁,然后再用于炼钢。钼作为钢的合金元素具有以下优点: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提高钢在酸碱溶液和液态金属中的抗腐蚀性;提高钢的耐磨性;改善钢的淬透性、焊接性和耐热性。例如,含钼量为4%-5%的不锈钢往往用于诸如海洋设备、化工设备等侵蚀、腐蚀比较严重的地方。

以钼为基体加入其他元素(如钛、锆、铪、钨及稀土元素等)构成有色合金,这些合金元素不仅对钼合金起到固溶强化和保持低温塑性的作用,而且还能形成稳定的、弥散分布的碳化物相,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再结晶温度。钼基合金因为具有良好的强度、机械稳定性、高延展性而被用于高发热元件、挤压磨具、玻璃熔化炉电极、喷射涂层、金属加工工具、航天器的零部件等。

化工领域

润滑剂:二氧化钼是一种良好的固体润滑剂,因为它的摩擦系数很低,屈服强度很高,能在真空和各种超低温、高温下正常使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齿轮、模具、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

催化剂:钼的化合物是用途最广的催化剂之一,被广泛应用到化学、石油、塑料、纺织等行业。例如:二硫化钼具有抗硫性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催化一氧化碳加氢制取醇类物质,是很有前景的C1化学催化剂;钼与钴、镍结合用作石油提炼预处理的催化剂。其他常见的含钼催化剂有:二硫化钼、氧化钼、钼酸盐、仲钼酸铵等。

颜料:铬黄和镉黄为当今世界最常用无机黄颜料,但是铅、铬、镉都有毒,而钼黄不仅无毒,还具有鲜艳的色泽,光、热稳定性也好,因而被用于颜料和墨水、塑料、橡胶产品及陶瓷中。

有机聚合物的阻燃剂和消烟剂:在卤代聚脂中加入3%-4%的三氧化钼,可使临界氧指数提高3%-4%,燃烧时碳的生成量增加4%左右,使烟雾量减少3%。

缓蚀剂:钼酸盐毒性非常低,对添加在缓蚀剂中的有机添加剂的腐蚀性很弱,常用在空调冷却水和加热系统的构造中,防止低碳钢被腐蚀。

电子电气领域

钼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性,热膨胀系数与玻璃相近,被广泛用于制造螺旋灯丝的芯线、引出线及挂钩等部件。此外,钼丝也是理想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电极丝,能切割各种钢材和硬质合金,其放电加工稳定,能有效提高模具精度。

单层的辉钼材料具有良好的半导体特性,有些性能超过现在广泛使用的硅和石墨烯,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已经成功使用MoS2制造出了辉钼基柔性微处理芯片,这个微芯片只有同等硅基芯片的20%大小,功耗极低,而辉钼制成的晶体管在待机情况下的功耗为硅晶体管的十万分之一,而且比同等尺寸的石墨烯电路更加廉价,其电路也有很强的柔性,极薄,可以附着在人体皮肤之上。

医学领域

钼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在机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硫、铁、铜之间的相互反应。适量的钼能够促进人体发育,增强氧在体内的储留下,抑制肿瘤,维护心肌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而钼的缺乏会导致龋齿、肾结石、克山病、大骨节病、食道癌等疾病,因而钼也被用于医药中,如钼酸铵这种药就主要用于长期依赖静脉高营养的患者。

畜牧领域

钼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依靠作为动物体内某些含钼酶类的组成成分,间接影响酶的生物学活性来实现的。除此之外,钼元素在反刍动物营养代谢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一方面,钼作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硝酸盐氧化酶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瘤胃中饲料硝酸盐的转化,另一方面,钼作为硫酸盐氧化酶的辅助因子对瘤胃微生物有刺激作用,这有助于反刍动物对粗纤维类物质的消化,进而促进反刍动物的生长。所以,当牧草和饲料中钼元素含量不足时,就需要按照严格的营养需要和工艺技术要求,将钼元素添加剂加入饲料中,达到满足动物需要的目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奶牛饲料中添加10mg/d的钼。

农业领域

钼为植物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钼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作为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钼不仅能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还能加速植物体内醇类的形成与转化,提高植物叶绿素和维生素丙的含量,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以及抗病能力。鉴于钼对植物的重要性,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生产和使用含钼的微量肥料,例如我国湖南长沙县南华乡用钼酸铵拌种,花生增产32.2%,黑龙江国营农场对大豆施用钼肥,大豆增产10%左右。


钼是元素周期表上数值为42的过渡金属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钼。钼呈银白色,坚硬而坚韧。室温下不受空气侵蚀,不与盐酸或氢氟酸发生反应。

在自然界中,钼主要以辉钼矿(MoS2)的形式存在。天然辉钼矿是一种黑色软矿物。虽然辉钼矿在古代就有使用,但辉钼矿与铅、方铅矿、石墨相似,很难区分。单词“molybdos”在希腊语中是铅的意思。在18世纪末之前,这两种金属都以钼矿的名义在欧洲市场上出售。

1779年,舍勒指出铅或石墨和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他发现硝酸对石墨没有影响,但与钼矿反应得到白色粉末;硝酸与碱溶液一起煮沸,结晶后析出盐。他认为白色粉末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实际上是氧化钼),它与木炭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但它与硫共加热,得到原始的钼。

1782年,舍勒的好朋友、瑞典矿主埃尔莫用木炭和钼酸的混合物与亚麻油混合,将金属从钼矿中分离出来,命名为钼,元素符号mo,中国将其翻译为钼。它已被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齐里厄斯所认识,他发现了铈、硒、硅、钽、钍等元素。

钼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金黄色的光;不同氧化状态的钼离子有不同的颜色。直到1893年,即钼的发现100多年后,莫森才在电炉中熔化了碳和三氧化钼的混合物,首次获得了含钼92%-96%的铸造金属。

貌不惊人用途广

虽然钼的发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钼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仍处于本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

钼及钼合金具有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导热性和导电性好、耐熔融玻璃、熔盐和金属液腐蚀性强、薄涂层耐磨性好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和铸铁是钼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产量决定了钼的需求量。添加钼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在铸铁中加入钼可以提高铸铁的强度和耐磨性。含钼18%的镍基高温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小的特点,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制造各种高温构件。钼广泛应用于电子管、晶体管、整流器等电子器件中。纯钼丝广泛应用于高温电炉、电火花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钼被用来制造无线电和X射线设备。钼在其他合金领域和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合金钢中添加钼可以提高合金钢的弹性极限、耐蚀性和永磁性能。氧化钼和钼酸盐是化工和石油工业中的优良催化剂。

二硫化钼是航空航天和机械工业的重要润滑剂。此外,二硫化钼由于其独特的抗硫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催化一氧化碳加氢制醇。

钼也逐渐应用于核电、新能源等领域。

钼也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没有它,植物就不能生存。钼可作为农业中的微量元素肥料。

钼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成人体内铜总量为9mg,肝、肾中铜含量最高。钼-99是钼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用于医院制备锝-99。锝-99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内脏器官造影。用于此目的的钼-99通常被氧化铝粉末吸收并储存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容器中。当钼-99衰变时,形成锝-99。

沙场硬汉显身手

钼是在14世纪日本武士刀中发现的。这是钼首次被发现用于军事目的。1891年,法国斯奈德公司率先以钼为合金元素生产含钼装甲板。他们发现钼的密度只有钨的一半。这样,钼在许多钢合金应用中有效地取代了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对钨的需求急剧增加,钨铁供应极为紧张。因此,钼在许多高硬度和抗冲击钢中取代了钨。钼需求的增长促使人们对钼的研究不断深入。当时,科罗拉多州的克莱麦克斯矿于1918年开发并投入使用。

由于其重要性,钼被各国政府视为战略金属。在20世纪初,其主要用于制造耐高温的火箭炮和火箭炮。先进材料,如钨合金、钼合金,以及军舰、火箭和先进设备的优质部件。

钼合金是由钼和其它元素组成的有色合金。主要合金元素为钛、锆、铪、钨和稀土元素。钼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低膨胀系数。高温强度高(1100~1650℃),比钨更容易加工。可作为电子管的栅极和阳极、电光源的支撑材料、压铸和挤压模、航天器零部件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钼需求急剧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很快,新型低钼合金钢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认可。此后,钼作为合金元素在钢铁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世纪30年代末,钼被广泛用作工业原料。二战后的重建再次刺激了钼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发展和研究,为许多含钼工具钢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目前,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和铸铁仍是钼的主要应用领域。

资源丰富待研发

钼主要存在于地壳中的花岗岩中。钼矿相对简单,以硫化矿为主。

由于钼在军事武器中的特殊用途,世界大国将钼列为需要战略储备的矿产资源。战略矿产储备或矿产品战略储备主要是指对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在我国相对稀缺的矿产资源。目前,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建立了战略矿产储备体系。

我国钼资源丰富,总储量860万吨(以钼计),其中工业储量约35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我国钼资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矿床大、矿体浅的特点,对全球钼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北美洲也有丰富的钼资源。

与稀土相比,我国对钼的控制更为先进,据悉,资源部正准备将钼列为保护性开采矿产,实行开采总量管理,发布开采总量指标。这将使钼成为继金、钨、锡、锑和稀土之后的第六种特殊矿物。

钼的重量怎么算?

钼密度10.2克/立方厘米=10.2*1000Kg/m^3
把钼丝看作是圆柱体,要测出它的直径和长度,计算体积V=πd^2L/4,换算到m^3,再乘以上面的密度,就可得出其质量是多少Kg.
再乘以9.8N/Kg,就能得出它的重是多少N了.

什么是钼的基本性质?

钼为银白色金属,硬而坚韧。人体各种组织都含有钼。钼的密度为10.2克/立方厘米,熔点为2610℃,沸点为5560℃,化合价+2、+4和+6。钼是一种过渡元素,极易改变其氧化状态,在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在氧化的形式下,钼很可能是处于+6价状态。

金属元素中的钼是什么

元素名称:钼
元素符号:Mo
元素英文名称:Molybdenum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95.94
原子序数:42
质子数:42
中子数:54
所属周期:5
所属族数:VIB
电子层排布:2-8-18-13-1
发现人:埃尔姆
发现年代:1782年
发现过程:
1782年,瑞典的埃尔姆,用亚麻子油调过的木炭和钼酸混合物密闭灼烧,而得到钼。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硬而坚韧。密度10.2克/厘米3。熔点2610℃。沸点5560℃。化合价+2、+4和+6,稳定价为+6。第一电离能7.099电子伏特。在常温下不受空气的侵蚀。跟盐酸或氢氟酸不起反应。在空中不易变化.可与铝,铜,铁等制成合金.为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
元素来源:
主要矿物是辉钼矿(MoS2)。将辉钼矿煅烧成三氧化钼,再用氢或铝热法还原而制得。
元素用途:
纯钼丝用于高温电炉和电火花加工;钼片用来制造无线电器村和X射线器材;合金钢中加钼可以提高弹性极限、抗腐蚀性能以及保持永久磁性等。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七种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没有它,植物就无法生存。动物和鱼类与植物一样,同样需要钼

钼的特性


元素名称:钼
元素原子量:95.94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埃尔姆 发现年代:1782年
发现过程:
1782年,瑞典的埃尔姆,用亚麻子油调过的木炭和钼酸混合物密闭灼烧,而得到钼。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硬而坚韧。密度10.2克/厘米3。熔点2610℃。沸点5560℃。化合价+2、+4和+6,稳定价为+6。第一电离能7.099电子伏特。在常温下不受空气的侵蚀。跟盐酸或氢氟酸不起反应。
元素来源:
主要矿物是辉钼矿(MoS2)。将辉钼矿煅烧成三氧化钼,再用氢或铝热法还原而制得。
元素用途:
纯钼丝用于高温电炉;钼片用来制造无线电器村和X射线器材;合金钢中加钼可以提高弹性极限、抗腐蚀性能以及保持永久磁性等。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七种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没有它,植物就无法生存。动物和鱼类与植物一样,同样需要钼。
元素辅助资料:
天然辉钼矿MoS是一种软的黑色矿物,外型和石墨相似。18世纪末以前,欧洲市场上两者都以molybadenite名称出售。1779年,舍勒指出石墨与molybadenite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他发现硝酸对石墨没有影响,而与molybadenite反应,获得一种白垩状的白色粉末,将它与碱溶液共同煮沸,结晶析出一种盐。他认为这种白色粉末是一种金属氧化物,用木炭混合后强热,没有获得金属,但与硫共热后却得到原来的molybadenite。1782年,瑞典一家矿场主埃尔摩从molybadenite中分离出金属,命名为molybdenum,元素符号定为Mo。我们译成钼。它得到贝齐里乌斯等人的承认。
钼 (Molybdenum)
钼酸铵(Ammonium Molybdate)
作用与应用:钼为多种酶的组成部分,钼的缺乏会导致龋齿、肾结石、克山病、大骨节病、食道癌等疾病。
主要用于长期依赖静脉高营养的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日需用量0.1~0.15mg。
儿童每日需用量0.03~0.1mg。
【副作用】
过量的钼可引起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每日摄取量超过0.54mg,钼可增加铜从尿中排出。超过10~15mg时,则可出现痛风综合症。

18丝钼丝2000米有多少克

18丝钼丝2000米的重量取决于钼丝的密度。钼的密度约为10.2克/立方厘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钼丝的体积来估算其重量。首先,我们需要知道18丝钼丝的直径,然后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其横截面积:横截面积=πx(直径/2)。然后,将横截面积乘以2000米的长度,得到钼丝的体积。最后,将钼的密度乘以体积,即可得到钼丝的重量。

钼的定义

钼,原子序数42,原子量95.94。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铅”。1778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辉钼矿可能是一种未知金属元素的硫化物,1782年瑞典化学家耶尔姆从辉钼矿中分离出钼。钼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015%,居第53位。主要矿物有辉钼矿、钼铅矿等。钼在自然界存在七种稳定同位素:钼92、94、95、96、97、98、100。
块状的钼为银白色,粉末状钼为黑色;熔点2610°C,沸点5560°C,密度10.2克/厘米³。金属钼高温时也能保持高强度和高硬度。
通常情况下金属钼是稳定的;高温时能与水和空气反应;钼与氟在室温下即反应,加热时能与其它卤素反应;高温下能碳、磷、硫、硒、碲和硅反应,生成相应的二元化合物;钼与碱性溶液不发生明显反应,不与大多数酸反应,在王水中能缓慢地溶解。
掺入钼的合金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突出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钼的配位化合物可做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也可做其它催化剂的活化剂和助催剂;钼在动植物的生物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钼还直接参与植物的固氮作用,是重要的微量肥料。

钨与钼的化学性能的区别

钨是稀有高熔点金属,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二长周期)的VIB族。钨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外形似钢。钨的熔点高,蒸气压很低,蒸发速度也较小。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时不跟空气和水反应,不加热时,任何浓度的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以及王水对钨都不起作用,当温度升至80°—100°C 时,上述各种酸中,除氢氟酸外,其它的酸对钨发生微弱作用。常温下,钨可以迅速溶解于氢氟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中,但在碱溶液中不起作用。有空气存在的条件下,熔融碱可以把钨氧化成钨酸盐,在有氧化剂(NaNO3、NaNO2、KClO3、PbO2)存在的情况下,生成钨酸盐的反应更猛烈。高温下能与氯、溴、碘、碳、氮、硫等化合,但不与氢化合
钼密度10.2克/立方厘米。熔点2610℃。沸点5560℃。化合价+2、+4和+6,稳定价为+6。钼是一种过渡元素,极易改变其氧化状态,在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在氧化的形式下,钼很可能是处于+6价状态。虽然在电子转移期间它也很可能首先还原为+5价状态,但是在还原后的酶中也曾发现过钼的其他氧化状态。钼是黄嘌呤氧化酶/脱氢酶、醛氧化酶和亚硫酸盐氧化酶的组成成分,从而确知其为人体及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