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培训,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因此转变教师的观念是首要任务。通过宣传教育,理论学习等各种途径,强化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

2、课堂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鼓励广大老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与课堂鼓励教师自己收集资源,丰富学校信息技术资源库,为以后教学提供方便。

3、建立机制,形成信息化学校管理。为了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学校可以逐步形成信息化管理新体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各地老师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提高自己

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方法:
1、加强对理论的深度学习,彻底转变领导、教师的观念。
2、帮助学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3、拓展培训渠道,提高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4、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分层推进,整体提高。
5、以竞赛促提高,激励学科教师学习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
6、建立学校网站,利用信息技术达到资源共享。并利用网络、网站等平台向学科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7、在教学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师信息技能。

如何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

1。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家常说,“要给学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该是“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信息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培训,更注重于实际操作。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教师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了学电脑用电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热潮。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挖掘潜力按需施教的原则,操作为主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3。强化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园本研究的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随着教师驾驭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受益的是受教育者。教师应积极运用多媒体组合手段开展教学。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怎样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一、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创设氛围,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二、帮助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创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的基本素质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三、加强整合教学问题反思,为研究型教师发展开拓思考之路。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经。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特别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的分析与反思。
教师应注意有机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学习活动,并积极探索和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中特有的学习方式,如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协作学习等,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一定要注意避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或有了信息技术支持反倒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类整个知识系统的储存、组织、检索和应用中。不掌握信息技术,不习惯于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进行学习、研究和探索就好比面对知识的宝库而没有打开宝库的钥匙一样。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现代的教育方式也由以前单一的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探索和创造,才能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科学素养,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已经成为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加强培训,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因此转变教师的观念是首要任务。通过宣传教育,理论学习等各种途径,强化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使老师认识到: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不再是单一的课本,而是集声音、图象,动画等为一体的信息(知识信息的重组、关联和建构),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其次,加强全员教师的培训。培训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中心组成员,二是全体教师。中心组培训内容主要是吸收新技术,掌握新方法,研究新动向;对全体教师的培训,主要是对日常教学及其办公管理的一般技术的应用操作,逐渐由易到难。对于年龄大的教师,接受起来比较慢,且易遗忘,可由一位年轻教师一对一辅导。此外鼓励学有余力的老师自学、相互探讨,务必使各位老师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技术的帮助。
二、课堂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鼓励广大老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与课堂,如用课件辅助教学,以优质课、研讨课作为点,积累信息技术使用经验,为日常教学普及提供范例,带动日常教学课堂的面,真正让信息技术走入课堂。学校要求教师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鼓励教师自己收集资源,丰富学校信息技术资源库,为以后教学提供方便。
三、建立机制,形成信息化学校管理
为了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学校可以逐步形成信息化管理新体制,如:
办公自动化 教师可以运用文字处理软件编写教案、论文;运用电子表格软件收集学生的成绩,并进行分析等等,实现办公自动化,方便、快捷。
家校联系网络化 创建校园网,利用信息技术的高速传递功能与互动功能,将学校的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通过校园网,教师可以向学生家庭发布成绩、通告,可将对家长的建议、孩子成绩或行为规范表现情况及时通报家长,家长与教师可通过网络互相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情况,交流意见,这样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真正实现了零距离。
校园活动视频化 校班会、主题教育活动、专题教育课及重大的校内活动视频化。
教育资源共享化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将本校老师优秀的教案、论文、课件等教育资源进行搜集、公布,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各地老师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加大力度,制定应用能力的评价激励方法
学校在知道教师信息技术学习的同时,应加大力度,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评价和激励双向措施迫使老师不得不去使用信息技术。如把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知道学生学习作为教师工作考评的内容;让班级小管理员记录教师使用媒体设备的情况;开展一系列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教学大比武等活动,提高教师使用设备的频率,并真正提高使用效率。
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广大的发展平台,我们要勤钻研、勤思考、勤实践,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