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框架柱的材料性:能改善框架柱材料性能的一种方法是直接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近年来我国在研制和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使用复合螺旋箍筋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抗剪能力是应该满足剪压比限值和强剪弱弯要求的,柱端的抗弯承载力也是应该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对于短柱只要符合强剪弱弯和强柱弱梁的要求。

3、提高框架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提高框架柱的受压承载力以减小框架柱的截面尺寸而提高框架柱的剪跨比,可以采用劲性混凝土即在框架柱中配置型钢或在柱子中配

提高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措施有哪些

结构或构件的延性要求不是通过计算确定,而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构造措施实现的。框架结构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延性,必须按规范、规程所规定的不同抗震等级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如梁和柱的剪压比要求、柱的轴压比要求、按“强剪弱弯”要求增大框架梁。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途径一:选符合标准的水泥

想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泥的选择上就一定要慎重,里面的氧化镁、三氧化硫,碱的含量等元素会影响稳定性,所以的选择符合标准的水泥,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安全标准。

途径二:避免或减轻碱集料反应

混凝土的之所以会出现损伤,就是因为里面的碱集料反应过于频繁,所以我们在混凝土的骨架中,尽量减少早强剂等外加剂,它们会大量的碱,控制好用量就可以降低碱集料反应,延长混凝土的使用时间。

途径三:加耐腐蚀保护层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在里面添加耐腐蚀的保护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利用环氧树脂粉末,采用静电喷涂在钢筋表面,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个保护层,避免其他成分很钢筋出现化学反应,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钢筋的厚度。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基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掺入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施工中为了保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工作性,就必须在拌和时相应地增加用水量,这样就会促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当加入减水剂的定向排列,使水泥质点表面均带有相同电荷。在电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使水泥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还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同时使水泥絮凝体内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因而达到减水的目的。许多研究表明,当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时,消除毛细管孔隙的目标便可以实现,而掺入高效减水剂,完全可以将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

二、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的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主要因素。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的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活性矿物掺料中含有大量活性Si02及活性Al203,它们能和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灰及高碱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映,生成强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碱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路。此外,还能改善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区性能。这些重要的作用,对增进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都有本质性的贡献。

三、消除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破坏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破坏以外,混凝土本身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也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的严重破坏,致使混凝土失效。例如,混凝土的化学收缩和干缩过大引起的开裂,水化性过热过高引起的温度裂缝,硫酸铝的延迟生成,以及混凝土的碱骨料反映等。因此,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减小或消除这些结构破坏因素。限制或消除从原材料引入的碱、S03、C1-等可以引起破坏结构和侵蚀钢筋物质的含量,加强施工控制环节,避免收缩及温度裂缝产生,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四、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尽管强度与耐久性是不同概念,但又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基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都与水灰比这个因素直接相关。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实条件下,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因而各种耐久性指标也随之提高。在现在的高性能混凝土中,除掺入高效减水剂外,还掺入了活性矿物材料,它们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致密性,而且也降低或消除了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在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在排除内部破坏因素的条件下,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抵抗环境侵蚀破坏的能力也越强。

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灰比,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和骨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集料和高效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减少体积收缩,提高强度,提高耐久性。

总之,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混凝土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