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1、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2、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明确职责规范,实行严格考核,实行工作责任制。

3、建立新陈代谢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4、建立廉政约束机制,保证公务员廉洁奉公。

5、建立系统的法规体系,实行法制化管理。

6、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

7、强化法律学习,丰富法律知识。

8、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执法行为。

9、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

如何提升公务员履职能力

公务员是我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骨干队伍,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近年来,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随州市公务员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服务 “圣地车都”战略,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严格践行“三严三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体系,以好干部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引导激励广大公务员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公正廉洁,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履职尽责能力。

“凡进必考”增加公务员新生力量。近年来市人社局、市公务员局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坚持公务员录用“凡进必考”原则,严格把好公务员考试关、录用关,源头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对招录机关实行“面对面”服务,精心指导招录机关准确界定用人需求,科学设置职位资格条件,帮助他们招到符合单位职位需要的人才。公务员招录各项工作严格按政策、按程序,实行“制度化作业”“规范化作业”,依法依规严把公务员进入渠道,有效推动了我市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升。近5年来,全市新招录公务员636人,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

“双职并行”打通公务员上升通道。在县以下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可以较好解决基层公务员职务晋升难、待遇相对偏低的问题,是对基层公务员的一项关怀和激励相结合的制度,对于进一步落实公务员分类管理政策,拓展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稳定基层公务员队伍,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市人社局、市公务员局早调研、早摸底、早培训、早组织实施,加大政策宣讲力度,防止理解上出现偏差。目前,我市第一批职级晋升工作已审批完成,全市共审批完成1149名同志职级晋升工作。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已转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三驾马车”带动公务员履职尽责。紧抓“年度考核、平时考核、能力席位建设”三驾马车带动公务员履职尽责。一是年度考核。每年市人社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要求,制定年度考核工作方案,按照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开展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激励约束作用。二是平时考核工作。将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各单位结合单位特点和性质,细化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流程,制作《工作日历》、《工作记实薄》、《工作台账》等,建立实绩考核、日常考评登记制度,坚持做到 “一日一记、一月一查”,不断提高公务员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促进公务员履职尽责。三是公务员能力席位建设。2011年以来,市人社局以“确责、履责、问责”为核心全面组织实施公务员能力席位工作,坚持依法设岗、依法确责、依法履责、依法行政的原则,先后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三个层面的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体系,以能力席位为依托,层层分解单位年度考核目标到科室、到个人,做到全覆盖。能力席位建设促进了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类培训”提升公务员素质能力。加大培训力度,夯实“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培训、在职培训”四类培训,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提升公务员素质能力。加强公务员的法治教育培训,促进公务员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按照从严治吏的要求,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不断积极探索公务员培训新模式,切实提高公务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近3年来,通过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各级公务员达2800多人次,为提升公务员履职尽责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谈谈新录用公务员如何提高工作能力?

一是学做。工作是具体的,不是理论,或抽象的。因此,我们第一步要知道的就是怎样操作。操作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就是学习业务。这个时期,我们就要向文件学习、向领导、同事学习,然后根据领导的布置,明确自己的职责,再努力完成任务。

二是学想。从校园走向社会,我们的主要优势是善于“求所以然”。唯有知道为什么要做一项工作,我们的目标才会更加明确,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我们才能有依据调整工作方法而不偏离方向。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获悉工作目标:一是在文件中找。每部署一项工作,在文件开宗揭卷之时,讲到的都是指导思想、工作目标。

三是做好。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要实现同一个工作目标,可以有很多工作措施,而文件列到的,往往是局领导、股室领导等一部份人的想法,他们经验丰富,很多措施是有力、有效的,但我们也要想到,文件是面向所有发文单位,而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点,及不同之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实践、思考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磨炼、沉淀,将会形成具有个性的工作思考模式,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能力就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这时,我们要考虑怎样才能使这些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