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痴如醉: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音乐等时忘我的精神状态。

2、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对某种事物有极大热情。

3、走火入魔:形容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4、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或事入迷着魔。

5、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6、销魂夺魄: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形容入迷的成语

形容入迷的成语如醉如痴、忘乎所以、爱不释手、神魂颠倒、聚精会神等:

一、如醉如痴

1、拼音:rú zuì rú chī

2、释义: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

3、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见了王昭君后,使我沉迷于她而失去自制。)

二、忘乎所以

1、拼音:wàng hū suǒ yǐ

2、释义: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3、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翻译:夫人全身心地侍奉,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应该把握的分寸。)

三、爱不释手

1、拼音:ài bù shì shǒu

2、释义:喜欢得舍不得放手。

3、出处:南朝·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翻译:我非常喜欢他的文章,舍不得放手。)

四、神魂颠倒

1、拼音:shén hún diān dǎo

2、释义: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物或事入迷着魔。

3、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翻译:小娘们是十分喜欢他的,对他入迷着魔,连家里也不念想。)

五、聚精会神

1、拼音:jù jīng huì shén

2、释义: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3、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彰。(翻译:注意力高度集中,两个人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更能显示出来。)

形容人入迷的成语

如醉如痴、如梦如醉、如痴如醉、神魂颠倒、魂颠梦倒

一、如醉如痴 [ rú zuì rú chī ]

【解释】: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翻译】:见到了王昭君,让我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二、如梦如醉 [ rú mèng rú zuì ]

【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自】: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三、如痴如醉 [ rú chī rú zuì ]

【解释】: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翻译】:见到了王昭君,让我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四、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解释】: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翻译】:小姑娘们有多爱他,奉得颠三倒四,失去常态,连家里的不想。

五、魂颠梦倒 [ hún diān mèng dǎo ]

【解释】:犹言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自】: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五回:“谁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颠梦倒,分明是癞蛤蟆想着天鹅肉吃。”

【译文】:知道那道理自己痴心妄想,魂梦颠倒颠,分明是癞蛤膜想象着天鹅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