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与心的交流更真。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真切的情感激发孩子内在的情感,相信孩 子会豁然开朗,思路会更畅通,语言也会更动情。

2、情与情的诉说更实。对于长辈的关爱,很多孩子视而不见、毫无感觉。或许因为过于平凡,或许因为过于普遍,然而,亲情需要通过适应的途径让其明朗化。

3、 恩与恩的融合更真实。“知恩图报” 并不只是针对我们的亲人,对任何帮助、关心、感动过我们的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4、 父母应以理服人,教育要掌握分寸。孩子做错了事,在进行教育

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孩子的成长是个模仿的过程,对于孩子优秀品质的形成,也同样如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家中的行为在某种情况下,会在孩子心里形成一种暗示。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成为这样的人。”让孩子懂得感恩,一定要父母先行。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以身作则,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还要引导孩子、感染孩子。比如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礼物;如果老人离得较远,应该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

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有爱。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有父母的表率与陪伴,孩子会更乐于学习和实践,将感恩和爱的种子种在心里。

诗经中说过:“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做父母不容易,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更加不容易。孩子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就是父母最大的福气,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愿天下每一位含辛茹苦的父母都能培养出聪明健康、懂得感恩的孩子。

及时纠正不良倾向

从小让孩子吃“独食”,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也就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这点是极为可怕的。

当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出现了任性、记仇等不良倾向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纠正,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养成孩子讲礼貌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不可目无尊长,让孩子学会分享,明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让他懂得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他为中心的,做事之前先考虑一下会否影响到别人。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

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让他学会接受爱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2、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给孩子看一些关于感恩的书籍,让孩子通过读书,领会到感恩的意义,这样远比父母唠叨管用的多。

或者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关心集体,体会责任感,从中学会关心别人,乐于奉献,知道感恩的重要性。

3、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

父母的这种感恩方式,不仅言传身教,使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也使孩子体会到了施恩的快乐。因此,父母的表率行为,对引导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4、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在一件事情中,如果父母做的又快又好,那么这时候就不需要孩子的帮助。所以说父母要当孩子面前学会示弱。要学会让孩子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让孩子知道父母也不容易,父母做这些事情也很艰难。

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就是要让孩子懂得吃苦,让孩子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理所应当的,都要学会去感恩别人。

5、教育孩子积极参加放生集体活动

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关心集体,培养孩子对集体、家庭的责任,进而在孩子心目中才有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总之,让孩子懂得奉献,懂得关心别人,他才能学会感恩。

6、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感恩

我们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学会让孩子感恩。比如说发生了一件特别小的事,别人帮助了孩子,就要让孩子说谢谢。或者说别人给孩子让座,或者有人给老奶奶让座,这时候我们都要告诉孩子,这就是感恩,让孩子知道感恩到底是什么,是要从小事做起。

孩子小时候思维还不太成熟,所以我们最好告诉孩子一些具体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去感恩,这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感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呢?

一、要让孩子懂得感恩,首先要让他知恩。

孩子连什么是恩情都不知道,怎么去感恩呢?身为父母,先要告诉孩子:谁给了你生命,谁给了你食物,谁为你买衣,谁送你上学?谁为你唱儿歌,谁为你讲故事?谁给你扇风驱热,谁伴你安然入眠?谁在课堂上教你知识,谁为你耐心地解答难题?谁在下课时陪你做游戏,谁与你说知心话?谁在困难的时候给你帮助,谁在快乐时与你分享?谁教会你工作技能,谁带着你一起成长?谁默默地为你祝福,谁虔诚地祝你健康?谁不求回报地付出,用生命为你鼓掌……这些,都是你人生路上的恩情。

二、要让孩子懂得感恩,还要让他知足。

俗话说,知足常乐。如果一个人不懂知足,得寸进尺,得尺进丈,无休无止地去向别人索取,那他就不会有感恩之心。父母要告诉孩子:你要有一种知足的心态,不管别人给予你多少帮助或关爱,你都要觉得那是对自己的一种恩典,都要感到很满足。哪怕就是一声“谢谢”,也值得你去回敬。切不可对别人的关爱不以为然,认为太细小、太普通而嗤之以鼻。更不可以为那是别人应该做的,还要别人去为自己做到更多,做到更好,那你的心灵就变得扭曲,你就陷入了贪婪的漩涡,很难得到快乐。

三、要让孩子懂得感恩,还要让他懂得惜恩。

父母要告诉孩子:有许多关爱和帮助,可能就是一次性的。也有许多关爱和帮助,在某个时段之后,可能就再也不会重来。当你接受别人的关爱和帮助的时候,你要好好地去珍惜,时过境迁,转眼留下的就只有回忆。就像最敬爱的父母,终有老去的一天,他们照顾不了你一辈子,他们也关爱不了你一辈子。当你享乐其中时没有珍惜,当你懂得珍惜时却再也无法重现,你只有在回忆中痛苦叹息。

怎样才能让孩子懂得感恩呢?

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往往只知道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只关心孩子成绩,却忘了教孩子感恩。

心存感恩是一种可贵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前提。孩子是现代家庭的中心,父母要想让孩子成长为有用的人才,除了给孩子爱与呵护,更要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爱别人和尊重别人。

一、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和父母一起劳动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当今社会,大多孩子都被家长溺爱,这就造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孩子想要什么有什么,哪知道东西的来之不易,也自然不知道珍惜了,更谈不上感恩了。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让孩子自己工作的辛苦,不要让孩子觉得钱是白来的,也不少想要什么东西就能买什么东西的,要教孩子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须付出,平常要多给机会让孩子与自己一起劳动,体验生活。

二、让孩子对生活中的小事件道谢,渐渐成为习惯

日常生活中,孩子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要教会孩子从小教学会道谢,让感恩成为一种家庭习惯。孩子不一定是在收到礼物时才道谢,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爸妈的一句夸赞,孩子就应该回一句谢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道谢,让孩子随时把“谢谢”二字挂嘴边,总是好的,这样也就慢慢的养成了道谢的习惯了。

三、感恩身边的人

让孩子懂得回报他人,孩子在受到帮助后,应该对帮助他的人说感谢,这也是感恩的一种方式。所以父母在平时也要让自己的小孩学会怎样感谢别人,在自己受到帮助后,应该怎样感谢别人,这也能让自己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的开朗大方,得到更多的喜爱与照顾。

四、对孩子不要过分溺爱

有些家庭由于父母的溺爱,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蛮不讲理、霸道的坏毛病,在家俨然就是皇帝或公主的气派。父母不停地给孩子爱,日子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思想也渐渐被固定,自然也就那一感谢父母对他所做的一切,切忌不要对孩子过分宠爱。

感恩,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对他人的给予要心存感激。教育孩子感恩就从父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你的孩子在接受每一份帮助时都懂得及时说声“谢谢”;懂得关爱、感恩家人和朋友,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了。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让孩子明白这件事的意义所在,努力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解决问题是为孩子的发展扫清障碍,宝宝对于新奇的事物都是很好奇的,现在分享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1

1、给孩子讲讲自己的艰辛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父母们却爱给孩子一张笑脸,给孩子一些超脱的环境,怕艰难的现实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其实,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2、不要为孩子付出太多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

3、别把好的都留给孩子

把好的都留给孩子,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4、别让孩子的东西来的太容易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应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坚决拒绝,并且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合理,给孩子一些经受挫折的机会。不要孩子想星星就一定给他星星,想月亮就一定给他月亮,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争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当孩子通过一些努力获得所需的时候,他才会知道在父母的爱和保护下是幸福的。同时,父母也不要预先对孩子承诺太多。有些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物,总想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生活中面面俱到,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这一切来得都很容易,甚至认为他本来就应该拥有,于是也不懂得珍惜。

5、让孩子知道,你需要他的回报

当宝宝想要帮助你做事情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因为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而是让他首先学习做人,这是他能好好读书、把书读好的基础。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6、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如果想要教给孩子感恩,首先自己就要有感恩的心,对自己的父母孝顺,不满嘴的抱怨,对帮过自己的人充满感激,这样孩子才能愿意接受感恩的教育。如果爸爸妈妈之前做的不到位,那么就在这感恩节之际和孩子一起领略感恩的魅力吧!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2

懂得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感恩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爱的教育,是一种尊重他人的教育,当孩子感恩于他人的行为时,对其自身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但是现在多数孩子的现状却不容我们乐观。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备受家人的宠爱、呵护,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为别人着想;只想索取,不想回报。在这种状况下,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分步走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特别注意, 对孩子除了教育其学习、生活外,也要培养其感恩之心。懂得知恩、感恩的孩子,会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人,尊重他人和自己,促进自身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日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帮助孩子建立感恩意识

爱孩子是每位父母的本能,他们倾其所有,不求回报,但是许多孩子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的付出没有换来孩子的感激,这就需要父母自我反省一下了,是不是忽视了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把感恩的意识渗透于其中,让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并渐渐接受这种礼仪,学会向家人感恩。

第二步:父母要言传身教

父母如果想有好的教育结果,首先要具备好的榜样作用。孩子是否有感恩之心,与其所受到的教育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孩子每天都在关注着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善待他人,那么孩子的感恩教育就会很有成效。

第三步:不做孩子的“包揽者”

许多父母对孩子付出太多,为孩子做好一切的事情,让孩子养成了“事事都是父母包办”的习惯。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父母应该适时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锻炼其独立性,体会到父母平日的艰辛,心存感恩。

第四步:充分地利用各种节日

父母可以利用各种节日来作为感恩教育的时机,让孩子力所能及地给家人准备礼物,表达对家人的感谢之心;教师节时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时,向爸爸妈妈说感谢的话,让他们体会到孩子的真心。

第五步:适度地对孩子表示感谢

父母在孩子做了帮助他人的事情后,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去做的,也不管结果如何,都由衷地感谢孩子、赞扬孩子,让孩子受到鼓舞,给孩子关心他人的动力。

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良好心态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单向的、无回报的,更应该让孩子懂得的是反馈和分享。让孩子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激之情,也不要错过感恩的机会,学会感恩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