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代表作是《名人传》。

2、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代表作是《三作家》。

3、美国作家欧文·斯通,代表作是《梵·高传》。

4、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代表作是《华盛顿传》。

5、英国作家约翰逊,代表作是《约翰逊传》。

6、美国作家迪维娜·彭达维斯,代表作是《萨特传》。

7、美国作家邓肯,代表作是《我的爱,我的自由》。

8、法国作家艾芙·居里,代表作是《居里夫人传》。

9、中国作家杨绛

书单丨5位伟大的传记作家,5部帮我们理解人生的经典传记

向高人请教:如何才能快速积累人生经验,洞悉人性的奥秘。 这是个很有代表性的、功利十足的问题,总有人奢望用廉价而快捷的方法获得人生的智慧,我也不例外。高人竟然愿意回答: 读书,确切地说,就是读传记 。
查理·芒格 就是读传记的高手,甚至可以说是个读传记狂人。据说,查理·芒格热衷于搜罗各类传记作品,一年要读上百本。我猜想,他的人生智慧,应该有很多都是从传记中获得的。 查理·芒格是大名鼎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二当家,巴菲特最重要的合伙人 ,大富大贵,却始终温和、低调。追求财富的路上,难免有眼红耳热的时候,传记中不断闪现的别人的人生波折,或许可以平复自己内心的波澜。

有好的传记可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而好的传记大抵要有两方面的成就 ,一是对传主精彩人生的梳理,找出他人生的脉络,并尽可能完整、精彩地还原他的人生;一是合理的想象,传记中一定需要有合理的想象,或者称之为“历史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接近传主本身,体会人物染了尘埃的幽微心思。

好的传记作家,身兼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两个身份 , 好的传记,会比小说更好看,也一定比小说更难写。 每一本经典的传记,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反复阅读。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5位可以用伟大形容的传记作家,还有他们伟大的传记作品。
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传记作家,茨威格的每本传记都是值得一读的,这本《三大师传》当然不例外。 如果你已经被《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深深折服,那么,在这本书里,请继续享受这种快乐。

这部传记有三位传主,分别是 巴尔扎克 、 狄更斯 和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同样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理由,我是冲着陀思妥耶夫斯基才读这本书的,虽然我也热爱巴尔扎克和狄更斯。

读过老陀的小说,只有四个字能形容内心感受——难以自拔。 他的伟大,不可以讨论,但缺憾的是,很多人在评价老陀时,总是说不到点子上。 这时候,就能体现茨威格的伟大了。 他拥有一位传记大师最珍贵的品质,借助文字,他能直接进入传主的内心,感受老陀的苦涩和绝望,然后把他感受到的都告诉我们。 毕竟,茨威格也是一个因为理念世界破碎而心怀绝望的人。

有人评价,世界上所有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论加起来,也不如茨威格在这本书中的短短百页。 这种话,听起来残酷,但真相就是如此,艺术领域是出产天才的,这种天赋横亘在所有人的头顶,让人绝望,无法比附。这种天赋,表现在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无与伦比的描述和分析中,也一样表现在他对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把握里。

三位大师的传,茨威格写了三年。 他花去的时间,是用来接近三位大师级作家的。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茨威格的时间没有白费,他没有常规地描述三位作家的身世,而是一手牵着每个人不同的时代,一手揪住三位大师内心世界的门把手,从他们的作品中寻找作家命运的必然性。

茨威格的笔经常是锋利的,他剖开巴尔扎克的激昂、狄更斯的人情冷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矛盾,用传记探索这些大作家人性最深处的幽微渺远,带读者体会他们的人生,这是真正的传记大师需要做的。 茨威格一一做到,让读者感到幸福,让模仿者彻底绝望。
拿破仑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 ,或者说,所有研究欧洲历史的人,在描述这个时代的时候,都不得不用这个矮个子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时代。 这个人站在这里,历史没法绕着走。

越是这样的人物,他的传记越难以把握。 资料纷繁自不必说,传记作者如何在精神上接近传主时,能够与他平视,尤其艰难。 好在有路德维希。

路德维希是德国最好的传记作家之一。他最初的职业是记者, 这个职业是对一个写作者最好的训练。 记者出身的作家,驾驭文字和材料的能力都高于纯粹的文学作者。记者们的日常工作更关心故事中的人,以及故事的逻辑线索,这两条,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最重要的。

凭借自己所受的这些训练,路德维希创作《歌德传》,并一举成名,就此开创了传纪文学的新流派。他还为俾斯麦、林肯、兴登堡、罗斯福等很多名人作传,但他最好的作品还是《拿破仑传》。

与茨威格有相近之处,路德维希也擅长从传主的内心入手,揣摩他的精神世界,分析的性格,以及这样的性格对他人生经历的影响。有了好的文字本领和这样的分析手段,为拿破仑这样的伟人写传记就不会太局促,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到拿破仑伟大的逻辑,并为我们展现出来。

拿破仑的一生,充满传奇,本身就是一部小说,路德维希需要做的就是如实、准确、精要地描述出来,然后,把自己对拿破仑的敬仰和他擅长的分析运用到极处, 为我们呈现的就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这本《拿破仑传》。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为 贝多芬 、 米开朗琪罗 和 托尔斯泰 三位伟大艺术家写的传记。 有两点保证了这本书的品质,一是罗曼·罗兰,二是它的中译本译者傅雷先生。

罗曼·罗兰的作品中,始终存在着“英雄主义”的气息。 有人评价,罗曼·罗兰的作品中“伟大的心”和“真诚的艺术”贯穿其间,变成了他创作的基本原则。 他写小说,对人物内心情感挖掘的兴趣多于对故事本身的经营,罗曼·罗兰自己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二十个不同的自己,他相信一个人内心存在着多重的自我,既可以伟大,也可以卑微,但即使一个人再卑微,也会有伟大的因素,问题在于,该如何激发它。

《名人传》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本用来激发人们的“英雄传”。 罗曼·罗兰想做的,就是用英雄的意志给人们一个对照和一种冲击。 他在《贝多芬传》中写道:“伟大的心灵宛如高山风暴冲击它们,乌云缠绕它们,可是在那儿,呼吸却比别处更加强有力。空气在那儿有一种纯净,能让心灵去掉污迹。” 在罗曼·罗兰眼中,他所处的时代,“在精明的、待价而沽的自私自利中衰弱下去了。世界简直透不过气来让打开窗户吧!把自由的空气放进来吧。让呼吸英雄们的心灵吧”。

罗曼·罗兰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他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的时代,人们有意识地躲避崇高,自甘平庸,怀揣这卑微享受物质世界的美好。 但他所期望的,是有更多的人能乐于去过一种精神倾向崇高的生活,《名人传》就是为他实现他的这种想法而写的。

罗曼·罗兰希望普通的人们,愿意到高峰去感受生命本身的力量, 他在《托尔斯泰传》中写道:“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这本《名人传》展现的不是伟人的伟大,而是伟人们如何经历磨难而变得坚韧而崇高。 作者所有的意愿,都是想让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人,读过这本书之后,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渺小,鼓起一点点追求尊严的勇气。
《雪莱传》是法国伟大的传记作家莫洛亚的第一部传记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

与茨威格一样,莫洛亚首先是个小说家,也擅长写传记,但他的传记作品,成就远高于小说。 小说家写传记,容易在传记中加入更多的想象和自己的理解,这部《雪莱传》正是如此。 如果说,好的传记是小说和历史的角力,保持平衡或者向历史那边略偏向一些会更好,那么, 这部《雪莱传》显然是向小说一遍偏向了一点儿,更像一部传记小说。

英国诗人雪莱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在中学时就被称为“疯子”,还有人认为他患有精神病。这些描述,放在今天可能不会让人们太敏感, 我们似乎已经接受了一个事实,诗人就是疯狂的、敏感的,何况像雪莱这样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的人。

雪莱一生有两次婚姻,并有过好几次婚外感情。 因为这些原因,他在英国遭受很多攻击,很多人认为他是不道德的。但这不妨碍他的诗像夜莺的歌声一样美好,也不妨碍他的朋友,比如拜伦,认为他其实是一个道德纯净的人。想要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本来就是一件难度系数颇高的事情。

描写诗人,很容易把他们放在空中楼阁里,在分析他们伟大诗作的同时,把诗人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诗神。 他们作为人的一面很容易被忽略。莫洛亚所做的,是尽量把诗人的作品放在诗人的生活中,不断搜集雪莱的日常生活素材,把他们还原成一个活着的人。莫洛亚与拜伦持相同的观点,倾向于认为雪莱是个有道德感的人, 他对雪莱充满了同情,并在传记中时时为雪莱辩驳、解释,以至于我们看到的这本传记,更像是一本为雪莱辩驳的“雪莱情史”。

相比于前几本传记,《雪莱传》可能会显得小众一些,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传记艺术上的影响力。 曹聚仁写《鲁迅评传》的时候,就表达过对莫洛亚《雪莱传》的敬意,希望自己的这本传记,有可能会达到《雪莱传》的水准。
这是高阳最好的作品,名为传记,其实是历史小说。中国历史小说至此而登巅峰,后人难再超越。20世纪8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正红的时候,坊间传“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地有高阳 ”,高阳就这样红了几十年后,还有人感慨,“中国大陆十几亿人,再也出不来一个高阳”。

全书十册,虽然用小说手法写成,当作传记来读毫无违和感。整本书都在围绕“ 东方的维多利亚女王 ”——慈禧太后铺陈,写尽了慈禧太后一生的荣宠,也写透了晚晴中国激变的四十多年的历史。

高阳博闻强识,熟知清代历史掌故,还写过像《清朝的皇帝》这样的历史专著,各类史料烂熟于心,写起文章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端端得一手好中文, 能给后辈当语文教科书 。

给这部书分类,其实很难。在历史和小说之间,它是一个奇怪的存在,它的写法是小说式的,但阅读效果离历史更近,名字却是传记。传统的历史小说或者传记小说,讲究“三分假,七分真”,这里的三分假,其实就是作者的合理想象,以及为了故事更好读做的艺术处理,但它描述历史变迁,刻画人物内心变化这部分内容,其实比严谨的传记作品不遑多让,甚至挖掘得更细致。

面对长久以来背在慈禧身上的锅,高阳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他凭借自己深厚的清史功底,细心刻画出整个晚晴社会的图景,把历史人物完整地放回历史环境中。读这部书,能产生强烈的 历史代入感 ,读者会感觉自己就躲在历史事件的屏风后面,等到你看足、听清了才会恍然,原来历史中并没有彻底的坏人,有的是历史细节中每个人不得已的反复权衡。

书中的主线是慈禧逐渐掌控整个帝国,她个人的人生际遇全部融入历史事件之中。书中的精彩之处,除了在庞大的历史背景下能刻画清楚慈禧的面孔,更好看的地方在于高阳在描述人物的日常生活时,展现出的古代典雅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际关系、办事理念、语言机锋、生活情态,无一不照顾周详。

一本号称历史小说的作品,能让读者在故事中渐次靠近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还顺带手了解了古代政治、生活的历史原貌,虽然它严格说不能算一部传记,但我还是把它当作一部伟大的传记作品来阅读和推荐,也因为中国有这样伟大的作品,我们突然有了说话的底气。

END

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是谁

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是斯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的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茨威格驾驭语言至为纯熟,他善于表达一个对象,使得它的最精致的细枝末节都变得形象鲜明具体。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象棋的故事》,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的传记创作特点:

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创作,与他生活的时代和所受的教育关系极为密切。维也纳养育了茨威格,培育了他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培养了他无与伦比的艺术鉴赏力,造就了他的艺术才能。

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创作植根于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现实生活,受到尼采、泰纳、罗曼·罗兰、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的影响,深入传主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展现传主心理的发展与变化。

一生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推荐

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多看看他们的传记,了解他们的奋斗史、心灵史,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一生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推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生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1、《邓小平传》

西方邓小平研究专家、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RichardEvans),与邓小平多次面对面接触,三十年心血力作,全方位揭秘鲜为人知的邓小平!

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为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所吸引,并对邓小平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和邓小平。

作者耗时多年,搜集第一手资料,潜心研究邓小平本人和他的著作,最终完成本书,目的是讲述一个故事里的故事——20世纪中国历史大故事中的邓小平生平故事。他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20世纪中国的跌宕历史。

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2、《张居正大传》

在险恶官场实现人生抱负的精英成长经历.现代传记大师朱东润巅峰巨制.中国政治名人传记经典之作.铁腕主宰朝野,强力推进政策执行的绝佳样板.为官从政、为人处世必读。

阅读本书,读者会对张居正这位专制王朝的著名改革家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对传主所置身的那个时代有更清醒的认识与反思。本书不仅有相当突出的学术成就与研究价值,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

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3、《我们仨》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先生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由杨绛所著的《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4、《李嘉诚传:抉择》

《李嘉诚传:抉择》是《李嘉诚传》的第二部,描述了李嘉诚崛起之后,其旗下的港口、电讯、石油、房地产等企业在不断的壮大。此时的李嘉诚却将许多精力放到了教育、医疗等领域,李嘉诚基金会、汕头大学、长江商学院……

也许正如李嘉诚所说:“人的一生,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我认为在我有生之年,如果能在人世间留下一些可称之为痕迹的东西,能为人类做出点贡献,那么,不论将来的结局如何,我便死而无憾。”这正是李嘉诚的抉择。希望读者在熟悉李嘉诚在商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余,也能了解其在医疗、教育领域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

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5、《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本书是一本白岩松行走、思考的散文随笔,由白岩松亲笔写序修订,是他近年来行走的所见、所感、所悟。白岩松以其一贯的冷静视角,平实、客观地将一段关于日本的记忆呈现在读者眼前。

全书绝非情绪之作和轻描淡写,白岩松深入采访各界代表人物,带着思考去谛听,带着问题去交谈。力图从自己的近距离观察之中,剖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时尚等诸多方面。

《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正如其书名一般,两种情绪交织相合。或许正如白岩松所说,“把爱恨放下,先去了解”,我们更能看清更多的问题。

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6、《史蒂夫乔布斯传》

乔布斯留给世人最后的礼物!乔布斯曾说,活着的时候不该出版自传,现在还不到回忆的时候。然而,两年前,乔布斯的妻子劳伦打电话给《时代》杂志的前总编艾萨克森,说“如果你要写他(乔布斯)的传记,那最好现在就要开始了。”尽管乔布斯给予本书的采访和创作全面的配合,但他对内容从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阅读全文的权利。对于任何资源和关联的人,他都不设限,甚至鼓励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声!

《史蒂夫乔布斯传》是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由著名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在过去两年与乔布斯面对面交流40多次、对乔布斯100多位家庭成员、朋友、竞争对手和同事的采访的基础上撰写而成,详尽描写了乔布斯的成长经历,创业生涯和打造苹果公司及其产品的全过程。

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7、《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唯一亲笔自传!《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一书中朴槿惠以最平实的笔触,娓娓道出她的过往人生,处处可见她对父母的追慕与怀念之情、对韩国人民怀抱的使命感,以及历经大起大落后的省思与坚韧!这是绝望与希望交织的传奇人生,是榜样的力量!

书中以亲历者无可替代的视角和感受,重现了作者数十年间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朴槿惠二十二岁时,她的母亲遭到枪杀,她不得不中断学业、放弃自己的学者梦,担当起第一夫人的角色。五年后,父亲又遭枪杀。她与弟弟妹妹黯然离开总统府,之后直面背叛与毁谤,决心退隐。十余年后,面对经济危机中痛苦挣扎的国家和国民,朴槿惠尽释前嫌,重返政坛,以顽强的毅力、以百般的诚意、以毫不妥协的原则在政治舞台上一步一个脚印,赢得了国民和党内成员的信任和拥戴。

2006年,朴槿惠遇袭,与死神擦肩而过。此后看淡得失,并将余下的生命视为上天的恩赐,附加更重的使命感。或许正因为如此,几年之后的今天,朴槿惠才得以当选韩国首位女性国家元首。在重返政坛后的竞选之路上,朴槿惠也以顽强的毅力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平实的笔触背后,是最细腻深刻的情感和最激励人心的灵魂,是能带给人信心和勇气的榜样力量。

1. 一生必读的历史书籍有哪些

2. 年轻人必读的经典书籍推荐

3. 名人传记励志故事

4. 励志故事名人传

5. 中学生必读外国名人传记

6. 带给你力量的名人传记推荐

7. 经典的励志人物传记

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

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斯蒂芬·茨威格个人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象棋的故事》,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