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般所说的基围虾不是白虾,而应是斑节虾。它的壳较硬,有明显的黄红色条纹,个子偏小,口感脆甜,额头上无刺(虾枪),基围虾可在10℃左右的水温存活,因此壳比较硬,额头上无刺,须比较长的就是基围虾,否则就是普通大虾。

基围虾和普通虾区别是什么?

基围虾和普通虾区别是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等。

基围虾的颜色是土黄到棕褐色,明虾是淡红色,而对虾有片青蓝色或浅青灰色。从个体大小来看,明虾>对虾>基围虾。明虾的个体最大,所以价格是最贵的。而对虾的养殖量最大,属于经济虾类,价格也最便宜。基围虾的价格居中。

基围虾的生物特性

基围虾体被淡棕色,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短于头胸甲长的一半。腹部从第四节起背面有纵脊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体被淡棕色,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

第一触角上鞭短于头胸甲长的一半。腹部从第四节起背面有纵脊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侧板为C形,中央板呈舌状。下缘无齿,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长的1/2,成熟虾雌大于雄,体长范目为80~150毫米,体重范围为5~50克。

产卵盛期为每年的4~8月,海捕虾成活率较高,为珠江口一带渔民出口港澳活鲜虾之—。广东沿岸海域均有分布,自一九八六年进行人工育苗成功来,已开始养殖,是广东海区重要经济虾类之一。

如何区分基围虾和普通大虾

人们一般所说的基围虾不是白虾,而应是斑节虾。它的壳较硬,有明显的黄红色条纹,个子偏小,口感脆甜,额头上无刺(虾枪),基围虾可在10℃左右的水温存活,因此壳比较硬,额头上无刺,须比较长的就是基围虾,否则就是普通大虾。

基围虾和明虾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买上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食材,然后做成自己喜欢的美食,在诸多美食当中,个人最喜欢吃的就是虾了,每个礼拜总要去海鲜市场买上一些虾来吃,有时候会买基围虾,有时候又会买明虾,总体来说,明虾的口感要稍微好一点,但两者长得确实有点像,有时候很难分辨,所以在外面买虾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商贩会将基围虾当作明虾来卖。

以前不会分辨明虾和基围虾的时候,就被商贩坑过一次,明明是基围虾,却被当作是明虾来卖,结果白白被坑了几十块钱一斤,所以在买虾的时候,还是要学会如何去分辨,不然就很容易被坑了。记得那次被坑了之后,就花了点心思去学习了一下如何去分辨基围虾和明虾,现在已经能够很容易就分清楚基围虾和明虾的区别了。

其实分辨基围虾和明虾很简单,主要能从三个方面来分辨,不过推荐使用前两个方法,毕竟第三个方法是很容易被坑的,不过在前两个方法分辨的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那就可以使用第三个方法了,特别是在海鲜市场,第三个方法还是蛮靠谱的,毕竟人家开门做生意的,不比一些地摊生意,随时可以走,还是要讲究诚信的。

【明虾和基围虾的分辨方法】

第一、看大小

一般来说,基围虾是要比明虾小的,虽然都是虾,但其进化历程不同,生长的环境也不同,所以在个头上也是有所区别的,一般基围虾的生存环境好一些,而明虾的生存环境要差一些,所以基围虾的个头要小一些,明虾的个头要大一些,但也要注意,母虾的个头一般比公虾大,所以千万别把母的基围虾当作明虾买了。

第二、看颜色

可能没有成熟之前的明虾和基围虾很难分辨,但成熟之后的基围虾和明虾还是很容易分辨的,因为基围虾成熟之后,颜色会开始变黄,而明虾则会继续保持成青灰色,所以在买虾的时候,还是要仔细看下颜色,别隔着水看,一定要捞出来看,这样看得更仔细。

第三、看价格

一般来说,明虾的价格要比基围虾贵很多,所以通过价格也是能够判断出到底是基围虾还是明虾,不过有些商贩喜欢将基围虾充明虾卖,所以看价格并不是十分的保险,不过在海鲜市场的话,这招还是蛮管用的,基围虾的价格一般在百元左右,而明虾的价格则是看大小去的,小的一百多,大的几百也是有的。

以上就是区分基围虾和明虾的方法了,教你3招,学会了之后,保准买虾的时候再也不怕被坑了。

如何区分基围虾和对虾?

首先呢,基围虾并不是特指一种虾,而是指在基围里养殖的虾——基围是南方的一种海坝形式。不过因为在基围里养殖最早也最多的是刀额新对虾,所以一般来说默认刀额新对虾就是基围虾。

但是你从名字也能看出来的,刀额新对虾,本来也是一种对虾。实际上,真虾总目-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总科-对虾科里的这些虾都可以被称为对虾,市面上常见的有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基围虾(刀额新对虾),日本对虾还有斑节对虾这些。

其中前三者——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基围虾相互之间比较容易被混淆。

要区分基围虾和其他两种对虾,其实不难,只要看两个部位就可以:

一个是虾头上的刺,正式名称叫做额剑。中国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额剑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于,它的上下两边都有刺。而基围虾只有上边有刺,这就像大刀,只有一边开刃,所以基围虾又叫刀额新对虾,这个刀额就是这么来的:

再一个是看体色。中国对虾颜色比较深,一般来说呈现青灰色(母的)或者黄灰色(公的)。南美白对虾虾体颜色比较淡,而且虾脚是白色的,所以又叫白脚虾。

基围虾和他们不同,基围虾的虾脚是有一丝红色的,所以又叫红脚虾。

搞清楚这两点基本就能区分出基围虾和其他虾了。至于你问题中放的几张图,前两张都做熟了,我认不出(苦笑不得),最后一张是黑虎虾,也就是斑节对虾。这种虾体色、大小都和基围虾完全不同,应该不会误认吧。

基围虾和对虾的区别

对虾也叫明虾,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这两者虾有没有不一样,下面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

对虾和基围虾的区别是什么

对虾俗称麻虾、基围虾,民间叫基围虾的多一些。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

1、基围虾幼虾,呈墨绿色至深绿色,成虾(6cm以上)呈浅啡黄色,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挑选时候一看颜色、二看斑点。就很容易鉴别了。

2、基围虾的尾巴是彩色的,展开非常漂亮,白虾的尾部就是白灰色的。选基围虾一定要选青色的和微微发红的,那是最好的,如果商家卖给你的发黑,千万别买,那是品质很不好的基围虾。

3、虾的额角上下有刺的就绝对不是基围虾。基围虾的背部隆起一条长长地红色的脊,而明虾只是在后半段能看到一小段而已。

基围虾形态特征

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为“C”形,中央板呈台状。

对虾形态特征

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中国对虾是对虾属的主要种类之一,俗称“对虾”。

对虾身体长而略侧扁,雌雄异体,成体雌虾大于雄虾,体色也有所不同;中国对虾雌虾体色灰青,雄虾体色发黄。对虾体外包被着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甲壳,它由其下方的表皮细胞分泌而成。对虾的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共有21节构成。除最前和最后一节外,各节皆具一对附肢。

渤海对虾,体长大而侧扁。雌体长180~240mm,雄体长130~170mm,甲壳较薄,光滑略透明,头胸甲较坚硬宽大,中央前端延伸成长而呈尖的额角,上缘具7~9齿,下缘具3~4齿,额角下两侧具眼1对,有柄。额角侧脊伸至胃上刺附近;额角后脊仅伸至头胸甲中部。颈沟、肝沟细而明显,肝刺清晰,眼眶触角沟较宽,眼胃脊甚明显。头部有附肢5对,第1、第2对成为2对鞭状触角,其第2对触角特别长,触角刺明显;其他3对附肢,成为1对大颚和2对小颚。胸部附肢8对,前3对成为颚足,均为口器的一部分;其余5对为步足,前3对步足的末端均为钳状,以第3对为最长大,后2对末端成为爪状。雌体交接器呈现圆盘状,位于第4、第5对步足基部之间,中央有一纵行裂口,内为受精囊,前方有一圆形突起,表面着生密毛。腹部7节,能屈曲,第4~6节背面中央具有纵脊;腹部附肢6对,第1对雌者内肢极小,雄者内肢变形为呈钟形的交接器。第6对为尾肢,短粗,与腹部第7节末端甚尖的尾节合为尾扇。雌体性生殖腺成熟前呈淡青蓝色,体表散布有棕蓝色色素细胞。雄体略呈棕黄色,胸部和腹部附肢微呈红色,尾肢的后半为深蓝并夹有红色。

现在市场上很多人把对虾来冒充基围虾,因为基围虾会比对虾价格高些。上面也跟大家分享了对虾跟基围虾的区别。相信以后就不会把对虾当成基围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