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东周列国志》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的故事,关于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
2、《东周列国志》所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3、《东周列国志》与其他史书一
如何评价《东周列国志》?能与《三国演义》相比吗?
《东周列国志》,名字已经很明显了,是对于东周时期各个国家的记录,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然而虽然和《三国志》一样都带“志”,但它并不是史书,而是一部演义小说,也就是说其中有不少虚构的成分。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容易想到另外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三国演义》,同样都是讲乱世时期的故事,这两本书有没有什么可对比性呢?又该如何去评价《东周列国志》?
首先,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了从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和清代著名文学家蔡元放编著而成,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个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
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纵观东周几百年,无外乎一个“乱”字来去概括,混乱的春秋时期,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父夺子爱,子通其母、兄妹相通等并不足为奇。
期间,多有谋国之能臣如管仲、百里奚、先轸、宁俞、赵盾等人士,也多有谋国之君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晋悼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但之后,谋国之君和谋国之臣皆越来越少,后几近灭绝,多出将才而无相才者,也多为游说之人,再之后,只剩家养士人的君子,当然如信陵君这些也堪为国才,但所养之士少有用者。
再之后,仅剩将领之才了。将领之后呢?就只剩贪赃枉法、卖国卖家的郭开之流,惟秦王政为治国之君,任人唯贤。造成这种现象的形成,不能不说与当时的时期和人心的不齐有关。
其次,既然这本书描述了中国历史上近五百年的历史故事,书中还大量的讲述了“齐恒称霸”、“城濮之战”、“烽火戏诸侯”、“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完璧归赵”、“毛遂自荐”、“伍参献策”、“荆轲刺秦王”、“冯媛客孟尝”等一系列流传至今的故事,依然传唱不绝。
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典不衰的历史典故,我才花费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去看这本书,期间也曾因学识尚浅几经想放下,也对其中的语句有迟疑不解,让我犹豫不决。
但我总觉得,像能够流传至今的历史演义小说,现存的已不多见,何况里面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值得一读,与之相比起来,耗费这些时日,自我感觉还是值得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所思考的一个问题,世人皆知《四大名著》的影响力,但世人很少注意《东周列国志》。
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之人,去询问一个大学生或高层次的人群,他们也未必能够知晓一二。
这就使我想到一个问题:中国教育体制的古板性。这种不灵活、不贴近生活、不与经典相结合,还有社会生活的膨胀,从而造成很多年轻的一代把我们中国最璀璨宝贵的精华流失殆尽,久而久之不得不是一种悲哀的现象。
《东周列国志》最主要是史实,不涉及作者的偏向,所以个中的人物是非对错的评论性不大。对管仲等人的描写也很深入,不过你看了都会觉得管仲的讨论性不会像诸葛亮那么大。还有,三国的刘备和曹操死都那么多评论,但一代霸主齐桓公死得那么凄惨都没有多少的评论。
但诸葛自比管仲,乐毅,可见,汉朝时期应该很重视东周列国的故事,所以诸葛才把自己比作管仲。对于那时,也许他们评论东周列国就等于现在我们评论三国。
不过三国演义的讨论性确实很强,比三国志的讨论性更强。但东周列国志始终还是偏向于史实,也没有像三国那样把人物太过神化,给人印象不深,也许是这样原因,导致大家都熟悉三国演义而不知道东周列国志吧。
东周列国志,在史书里什么地位
它是演义小说,不是史书。。就好比问三国演义在史书中什么地位一样。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东周列国志》这本书怎么样?
《东周列国志》是李彦宏和樊登5月18日在百度APP直播中推荐的书。
这是一部几乎完全符合史实的名著,也是诸多历史题材小说中最贴近史实的一部,值得一读。但相比于《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的人物关系过于复杂,并存的国家过于众多,春秋开始时有史料记载就有147个诸侯国并存。
《东周列国志》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天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
研读这部著作对了解东周时期550年的历史是大有裨益的,但《东周列国志》的影响力却与它在历史小说中的地位极不匹配,在如今更是鲜有问津。
扩展资料:
该书的成书经历了三个阶段:
关于春秋战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分节不分回,共8卷,226节,每节随事立题。内容起于武王伐纣,终于秦统一天下,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列国故事。其中若干章节,把流传在民间的神话故事穿插进去,如“苏妲己驿堂被魅”“穆王西游昆仑山”等,但并未改变历史演义的简朴面貌,文字也稍显粗糙。
到了明代末年,冯梦龙“本诸左史,旁及诸书”,加以改编,改名为《新列国志》,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做了订正。全书共108回,篇幅较原书大为扩充;在文字、故事情节、人物描绘等方面也做了许多艺术加工,使原书的艺术水准大大提高。
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新列国志》做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23卷,108回。
《东周列国志》,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快来看看它好在哪里吧
我上小学的时候,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在小学生中间流行的,是看小人书。廉颇负荆请罪,信陵君窃符救赵,勾践卧薪尝胆,西施迷惑夫差,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这些《东周列国志》里的故事,便是从小人书里了解到的。
《东周列国志》从周宣王讲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止,中间跨越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春秋争霸,战国七雄,那个年代风云变幻风起云涌,那个年代英雄豪杰人才辈出,无数的君王故事、权谋故事、国家大义,个人恩仇,有时令人拍案称奇,有时令人大呼痛快,有时又让人扼腕叹息,有时又令人肃然起敬。
常言道,读书要趁早。小学生时期,正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读东西记得牢,记得快。虽然不一定能够全部理解书中的内容,但这些东西,都会藏在你的脑海里,助益你的成长。
小学生以及初中生,可以读青少版,高中生或者是古文基础好一点的初中生,可以读《东周列国志》原版。
那么,青少年读《东周列国志》,到底能学到什么,对他们有哪些好处呢?
跑跑老师尝试着来总结一下:
一,当然是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啦 。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光诸侯国就有大大小小的一百多个,君主多,名字多,战争多,一不小心就让你眼花缭乱。读《东周列国志》,你可以了解到那些主要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知道许多成语典故的由来。
你可以知道谁是卧薪尝胆的那个君主,赵氏孤儿讲的是哪个国家哪个家族的故事,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来历,田单用什么阵法击退了燕军的进攻,孙膑和庞涓这对师兄弟之间有什么仇什么怨,宋襄公是怎样假仁假义的……
二,读《东周列国志》,可以让人变得更明事理,学习到人生的智慧。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通过《东周列国志》,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丰富的思想文化,明白什么是高尚的品格,什么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什么是舍生取义,当然,也可以学到很多的谋略和为人处世的技巧,这些东西,对我们的一生都有用。
比如管仲和鲍叔牙这对好知己。鲍叔牙真心佩服管仲的才干,处处为管仲着想,关键时刻用计谋从鲁国救回了管仲,齐桓公要报当初的一箭之仇,想杀了管仲,鲍叔牙不但阻止了齐桓公杀管仲,还劝齐桓公对管仲重礼相迎,并加以重用,这才有了后来的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君臣携手治理国家的故事。
有鲍叔牙这样的知己好友,管仲这一辈子值了。反观陷害师弟孙膑的庞涓,害死师弟韩非子的李斯,最后都没有落到个好下场,所以,人就应该学习鲍叔牙,宽容谦逊,尊重比自己更有本事的人,相互成就,而不是去嫉妒去陷害,最终也害了自己。
这些《东周列国志》中的小故事,可以让青少年学到做人该有的品德,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偏激、善妒、易怒等品质害人害己。
三,读《东周列国志》,可以让青少年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在写作文时信手拈来,丰富自己作文或者文章的内涵。
一部名著,正如一座高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读者,从书中领会到的都不一样。想要印证我说得对或者不对,你还有没有发现《东周列国志》更妙的好处,就一起来读读这本老祖宗的经典之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