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

生活中的人和事,包含哪些哲学道理?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反正我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 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 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钢琴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钢琴成人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来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 这其实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我们总是抱怨机会太偶然,再轮到自己头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却没有想到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汪国真说过:“实力就是机会!”的确,只要你有实力,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在你处理的任何小事中,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能够辨别出你的与众不同,领导自然也会将难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机会自然多了,得到的锻炼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高数”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先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题意,然后考虑属于哪些知识点,找出关键问题,再搜索一下大脑中有几种方案可以解题,判断一下那种方案最简便,之后便是具体解题过程,最后再检查一下就ok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说话办事的逻辑性、条理性。 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的最好。 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 八、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 我们在工作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辛苦工作了大半天,刚闭会儿眼睛,领导偏偏这时候来找你了,俗话说“不打馋的、不打懒的、只打不长眼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些表面文章哪?领导同事在眼前时多干活,桌子上什么时候都摆一大堆文件。我认为工作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你只要平和心态、干净利索的把手头的活干好,别人也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现象了解你的本质的。 九、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十、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同志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缺点》

张德芬 《遇见未知的自己》

这几本书都值得一读!希望能对您有帮助!祝您生活过得充实美满!

百家争鸣中儒家对:国富、兵强、贤臣的优势!还有儒家怎么反驳法家、道家墨家的思想

因为百家争鸣孔子是第一家,所以孔子的儒家是不反驳墨道法的,孔子对国富的概念没有,但是孔子的一个学生说过一句话可以代表孔子,意思是,“如果老百姓都有钱的话,那么君王怎么会没有钱? 如果老百姓没有钱的话,那么君王在有钱也是没钱”

后来墨子反驳孔子的时候 孔子去世了,所以孟子拍案而起,说墨子讲“老吾老,以及齐人之老,幼吾幼,以及齐人之幼” 孟子说的,墨子为什么不说“妻无妻,以及齐人之妻”

荀子反驳道家,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 不为桀忘” 意思是 老天有自己的规律 老天并不干预人的正常生活。

(由于诸位思想家的观点非常之多 我没法一一举例 只是根据你问题回答的 如果想深入了解, 建议你看 易老师的《我山之石》——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有关语文阅读,题目有点多的,悬赏就高一点拉,不过要准确的~~

(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1、修辞手法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

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

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1、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2、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3、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7、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8、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1、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2、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3、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4、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5、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6、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7、反语(反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或者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二)表达方式类——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知识储备:

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注意表达的语言: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什么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四)形象物象分析

1、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

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

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六)其他:

1、词语理解型: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2、句子理解型:

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3、筛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紧抓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为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题目的作用以及好在哪里: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7、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

8、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补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例](2006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运用于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拟人)

3、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高考散文阅读方法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散文曾多次出现,从长远看,文学作品的考查也当会以散文为主。因此,掌握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对广大学生是有好处的。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十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作者通过玉馨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表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这就是“玉馨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有的: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是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 ,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乐章”。

阅读一篇陌生散文注意以下要领:

一、寻找“情物”

“情物”在散文中用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这个“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白杨,作者抒发了对华北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进取,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也就基本领悟了作品的基调,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

二、探究“情缘”

“情缘”就是情感的缘起。比如鲍昌的《长城》作者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长城”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只要沿着作者的写作思绪就不难找到答案。三个排比段,追昔抚今,含蓄地表达了对闭关锁国的否定,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

三、体悟“情义”

“情义”就是文本的意旨。一篇文学作品总要传达一点什么或表现一点什么,比如《报秋》一文,文章从始至终,无不紧扣标题“报秋”立意,文末“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委,领取生活罢”,由此便可以断定本文的意旨——时不待我。体会作品意旨要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无中生有、避免断章取义、避免以偏概全,避免节外生枝。

四、品味“语言”

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阅读中,一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对那些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也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五、发现“技巧”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虚实相生的手法,《黄鹂》长短错落的句式,《荷塘月色》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蒙访古》形联神系、浑然一体的结构,《胡同文化》不瘟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琐忆》画龙点晴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一、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五、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高考小小说的鉴赏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

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人称之“螺狮壳里做道场”,又称之“精巧记叙文”,它截取生活长河里的一朵浪花,表现出生活的波涛汹涌。它要求习作者有一颗善感的心,一双善于捕捉生活瞬间的慧眼,以生动再现生活的笔墨,使此短文迸射出强劲的艺术张力。

请欣赏下面的袖珍小说名篇

《陨盗》(陶渊明)

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

小小说基本特征

1:体裁特征 “小”“微”

篇幅短小 情节单一 人物单纯

2:主题特征 以小见大 以微显著

短小中开掘深蕴 单一中追求精美 单纯中体现丰富

鉴赏方法:

一:把握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

二:揣摩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三:注意环境描写

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四:挖掘作品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在高考阅读测试时,可能出现的题型是: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五:捕捉写作技巧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欣赏小说语言,首先要细细咀嚼品味。在初读的基础上,以欣赏语言为目的慢慢读,细细品,向茅盾学习,“第一遍最好很快的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的地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其次要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语言之美。优秀的小说描写人物语言总是高度个性化的,欣赏时要听其言,想其人,知其心,更要看作家是如何把握人物的身份与个性,借助什么样的场会让人物表现出来。欣赏小说语言,还要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小说是用形象说话,往往不把话说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在写作技巧这一考点可能出现的题型主要有下面几种: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④明确各种描写(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的特点和作用;⑤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思想价值

(一)题材方面。诗人张若虚以江月、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奥秘、离思①三个不同的题材为话题,引发开来写成一首三十六句的抒情长诗。春江潮水涌潮入海,江海不分,滟滟的江波浩淼,宛转的江流绕着遍生花草的原野,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显现出“花林皆似霰”的自然景观,作者进一步勾勒出“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的朦胧、玲珑透彻的美境,让读者想象出江天一色,月光一尘不染,大而明亮的迷人景象,在静美的月光下,诗人站在江畔,仰望明月,情不自禁地探索月亮和人类生存奥秘,“何人初见月”、“何年初照人”是作者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有力证据。作者发现:人的个体生命是短暂有限的,然而世代相传“无穷已”,江月虽存在永恒,但它是无生命的,只不过“年年只相似”,一层不变,这种超凡的宇宙意识是盛唐诗坛“宏豁大气”②最初的完美体现。由“不知江月待何人”一句引发出“离思”的话题,月光徘徊,照在明月楼上的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而思妇想把这恼人的月光赶走,可月光却“卷不去”、“拂还来”,从这两个痴情动作形象地勾画出思妇相思到了极点。“愿逐月华流照君”此句是思妇的强烈相思情感的升华,不单是思妇思念游子,浪迹天涯的游子何尝不想归家团聚,鱼雁传书虽有此传说,但不及月光的快速。作者借助“梦落花”、“可怜春半”、“流春去尽”的意象,表面指春光易逝,实指人的青春岁月,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年过半白还不能回家,还要等待何时才能回家,然而回答的是“碣石潇湘无限路”表露出作者归家无望,相会无期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二)主题。《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两大主题:一是生命,二是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张若虚之前就有诗人涉及此主题,如曹植的《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的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无法与日月同存,而子子孙孙一代接一代,永无止境,只要地球上适于生命的环境不毁灭,整个人类将会永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他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并不含有叔本华“对生命的弃绝”③的极端悲观主义成分。而是作者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这种对生命的热爱,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的主题思想就是在当今社会仍有积极向上的时代意义。

从“可怜春半不回家”与“江水流春去欲尽”揭示出此诗的第二个主题——追寻自己精神家园,即思归。想到了短暂的人生,却有离别将有情人隔断,又生出许多遗憾,这在每时每刻都以各种原因造成人们分离的封建社会,作者的感伤和遗恨真实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侧面,抒发了人们对人事变故,骨肉分离的悲哀,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造成“骨肉分离”、“亲人离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自然灾害、战争、政治等,只要其中一个原因就可造成这种惨象。就拿台湾与大陆的问题来说吧,由于历史政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海峡两岸同胞分离近六十年,“盈盈一水,咫尺天涯”,隔断了团聚与交往,但割不断亲情,海峡两岸同胞盼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是何等的强烈。而台湾统治集团想搞“一中一台”,分裂祖国的行为必然性遭到每一个中国人、海外侨胞的强烈反对和唾骂的。再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刻,人们欢天喜地庆祝这一盛典,这使每一个中国人扬眉吐气,这也是祖国强盛的重要标致,盼望与亲人团聚,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了普天下老百姓的共同心愿。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一诗以盼望与亲人团聚,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为主题谱写心声,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中,使读者读了此诗后心潮澎湃,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再加上该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该诗才能成为传诵不衰的千古名篇。

《春江花月夜》一诗的诞生,它填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空白。可以这样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在此之前,也有不少离人相思之诗,但都是从游子或思妇单方面地抒发相思之情.如曹植、潘岳有少量的相思悼亡诗,还有《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眠,揽衣起徘徊。”这是一首思妇怀念丈夫闺情诗。唐代诗歌中也有不少离别相思之诗,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外,其它诗都是从单方面写相思之情,如唐代诗人沈佺期的《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本诗从闺中下笔,写少妇的孤寂和悲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争给个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带来的不幸。大诗人李白在《子夜吴歌》之一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本诗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万户”妇人在月光下,捣衣声中祈求期盼出征的丈夫早日结束战争回家的心情。又如唐朝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题材方面。诗人张若虚以江月、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奥秘、离思①三个不同的题材为话题,引发开来写成一首三十六句的抒情长诗。春江潮水涌潮入海,江海不分,滟滟的江波浩淼,宛转的江流绕着遍生花草的原野,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显现出“花林皆似霰”的自然景观,作者进一步勾勒出“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的朦胧、玲珑透彻的美境,让读者想象出江天一色,月光一尘不染,大而明亮的迷人景象,在静美的月光下,诗人站在江畔,仰望明月,情不自禁地探索月亮和人类生存奥秘,“何人初见月”、“何年初照人”是作者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有力证据。作者发现:人的个体生命是短暂有限的,然而世代相传“无穷已”,江月虽存在永恒,但它是无生命的,只不过“年年只相似”,一层不变,这种超凡的宇宙意识是盛唐诗坛“宏豁大气”②最初的完美体现。由“不知江月待何人”一句引发出“离思”的话题,月光徘徊,照在明月楼上的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而思妇想把这恼人的月光赶走,可月光却“卷不去”、“拂还来”,从这两个痴情动作形象地勾画出思妇相思到了极点。“愿逐月华流照君”此句是思妇的强烈相思情感的升华,不单是思妇思念游子,浪迹天涯的游子何尝不想归家团聚,鱼雁传书虽有此传说,但不及月光的快速。作者借助“梦落花”、“可怜春半”、“流春去尽”的意象,表面指春光易逝,实指人的青春岁月,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年过半白还不能回家,还要等待何时才能回家,然而回答的是“碣石潇湘无限路”表露出作者归家无望,相会无期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二)主题。《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两大主题:一是生命,二是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张若虚之前就有诗人涉及此主题,如曹植的《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的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无法与日月同存,而子子孙孙一代接一代,永无止境,只要地球上适于生命的环境不毁灭,整个人类将会永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他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并不含有叔本华“对生命的弃绝”③的极端悲观主义成分。而是作者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这种对生命的热爱,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的主题思想就是在当今社会仍有积极向上的时代意义。

从“可怜春半不回家”与“江水流春去欲尽”揭示出此诗的第二个主题——追寻自己精神家园,即思归。想到了短暂的人生,却有离别将有情人隔断,又生出许多遗憾,这在每时每刻都以各种原因造成人们分离的封建社会,作者的感伤和遗恨真实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侧面,抒发了人们对人事变故,骨肉分离的悲哀,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造成“骨肉分离”、“亲人离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自然灾害、战争、政治等,只要其中一个原因就可造成这种惨象。就拿台湾与大陆的问题来说吧,由于历史政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海峡两岸同胞分离近六十年,“盈盈一水,咫尺天涯”,隔断了团聚与交往,但割不断亲情,海峡两岸同胞盼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是何等的强烈。而台湾统治集团想搞“一中一台”,分裂祖国的行为必然性遭到每一个中国人、海外侨胞的强烈反对和唾骂的。再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刻,人们欢天喜地庆祝这一盛典,这使每一个中国人扬眉吐气,这也是祖国强盛的重要标致,盼望与亲人团聚,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了普天下老百姓的共同心愿。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一诗以盼望与亲人团聚,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为主题谱写心声,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中,使读者读了此诗后心潮澎湃,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再加上该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该诗才能成为传诵不衰的千古名篇。

《春江花月夜》一诗的诞生,它填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空白。可以这样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在此之前,也有不少离人相思之诗,但都是从游子或思妇单方面地抒发相思之情.如曹植、潘岳有少量的相思悼亡诗,还有《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眠,揽衣起徘徊。”这是一首思妇怀念丈夫闺情诗。唐代诗歌中也有不少离别相思之诗,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外,其它诗都是从单方面写相思之情,如唐代诗人沈佺期的《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本诗从闺中下笔,写少妇的孤寂和悲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争给个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带来的不幸。大诗人李白在《子夜吴歌》之一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本诗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万户”妇人在月光下,捣衣声中祈求期盼出征的丈夫早日结束战争回家的心情。又如唐朝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作者在安史之乱时期,被困于长安,思念自己的亲人而作。杜甫在《月夜忆舍弟》这样写道:“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经常四处流浪,离开自己的故乡,对于自己的亲人、家乡是很思念的,尤其自己独在异乡,时逢战争,便更加思念故乡中的人、事、物。唐代后期的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典型的情人相思之作。表达出作者追求爱情而不能实现的缠绵相思之情。宋代苏轼也采用类似的相思题材,在《江城子》一词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词。可以确定的是李白、杜甫的诗肯定受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倡导诗歌革新”的影响,李白、杜甫积极响应陈子昂的号召,积极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写出大量的符合当时潮流的诗歌,才会有盛唐的雄奇豪迈诗风,也才会出现诗歌的繁荣局面。然而陈子昂的诗作并不多,与之同代的张若虚率先响应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他的《春江花月夜》是施行这一主张的上乘典范之作,就是陈子昂的诗歌也远不及《春》诗的文学审美价值。《春江花月夜》能在同一首诗中从男女双方多角度地抒写相思之情,在古代诗歌中确属罕见,这与它能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成为大家地位有很大关系.由此看来,《春》诗不论从主题的提炼和题材的加工,对唐朝繁荣的诗歌局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代诗歌创作重要的启蒙作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作者在安史之乱时期,被困于长安,思念自己的亲人而作。杜甫在《月夜忆舍弟》这样写道:“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经常四处流浪,离开自己的故乡,对于自己的亲人、家乡是很思念的,尤其自己独在异乡,时逢战争,便更加思念故乡中的人、事、物。唐代后期的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典型的情人相思之作。表达出作者追求爱情而不能实现的缠绵相思之情。宋代苏轼也采用类似的相思题材,在《江城子》一词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词。可以确定的是李白、杜甫的诗肯定受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倡导诗歌革新”的影响,李白、杜甫积极响应陈子昂的号召,积极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写出大量的符合当时潮流的诗歌,才会有盛唐的雄奇豪迈诗风,也才会出现诗歌的繁荣局面。然而陈子昂的诗作并不多,与之同代的张若虚率先响应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他的《春江花月夜》是施行这一主张的上乘典范之作,就是陈子昂的诗歌也远不及《春》诗的文学审美价值。《春江花月夜》能在同一首诗中从男女双方多角度地抒写相思之情,在古代诗歌中确属罕见,这与它能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成为大家地位有很大关系.由此看来,《春》诗不论从主题的提炼和题材的加工,对唐朝繁荣的诗歌局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代诗歌创作重要的启蒙作用。

‘完美主义’这个概念在西方哲学里是如何定义的呢?哲学家们又是如何评价它的呢?

完美主义——虚幻的另一个代名词。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就连科学赖以发展的公理,也总是有着某某假设,某某前提。

然而,完美,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假想,却是促进古往今来世界上许多人的源源动力。正因为有它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我们纷乱的社会才变得更加有序,我们才能被文明的铁臂推送向前。

完美固然能某种程度上代表一种圣洁,但一个总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义者,便会对很多事物感到不满,会认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全有非得改变的理由。

如果你要判定你是否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看看以下几个问题:

(1)当你在工作的时候,别人说话或打岔时你的注意力是否会被破坏,并且由此你感到愠怒?

(2)当你在计划购物时,你是否不想理睬对你促销的人,而是去找一些你需要的信息然后再作定夺?

(3)你是否对那些随随便便的人感到非常厌恶,并且暗自批评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太不负责?

(4)你是否不停地想,某件事如果换另一种方式,也许更加理想?

(5)你是否经常对自己或他人感到不满,因而经常挑剔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或他人所做的任何事?

(6)你是否经常顾及别人的需求,而放弃你自己的需求和机会?

(7)你是否经常认为干任何事都是全力以赴的,却又常常希望你自己能够再轻松些?

(8)是否常常心里计划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

(9)你是否经常对自己的服装或居室布置感到不满意而时常变动它们?

(10)你是否不断地为别人没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而亲自去重做这项工作?

这些问题,若你都回答是。无疑你与完美主义者相去不远。现在,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完美主义者的性格特征;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要知道世上本就无十全十美的东西,完美主义者却具有一股与生俱有的冲动,他们将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们,尽量使其完美,乐此不疲,但是,往往半途而废--虽然他们都是自动自发的。也许开始工作时有一股永不罢休的劲头,但后来都会衰减,原因就在于在工作过程中,不完美此起彼伏,他们根本顾及不了那么多,最后那股稳做不辍的冲动只有认输。 由于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的事物不能置之不理而作壁上观,所以他们往往轻率地订下计划,并且义无反顾地去执行。但是,隔不了多久、或者他们的计划就要完成时,他们又产生了疲倦和事不关己的感觉,因为手中有太多大多的计划要实施。这种感觉日积月累,使他们整天生活在挫折、失败,碌碌无为和忿怒的心情之中而无法自拔。

由于这种求好心态,所以完美主义者对所制订的计划所做的事情都有早日完成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在现实的严酷中往往不能如期兑现,完美主义者就容易发怒和激动。这也是一种不完美的面貌表情,他们会害怕旁人因这种怒形于色的表情而讨厌他们。于是,他们要极力压制这种感情,;改变这种感情,愤怒就会郁集在他们心中。抱怨他人是他们不大愿意做的,就转而怨恨自己把标准订得不够高、或者任人不贤,或者择友不善。对自己的怨恨很容易使他们陷入深深的自卑和沮丧之中。有时他们也察觉到自己订的标准过高了,但是他们与自己过不去。不愿意考虑修正自己的过高要求,而自欺欺人地说此标准是最标准的。

即使完美主义者知道别人看得出他们逊世的态度,而且他们也为此焦急,但是仍然找不到--个最好的办法来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两难:这样的矛盾心态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使得完美主义者容易自责,他们对自己苛刻地要求,进而达到过分的地步,他们在过分警慎和突如其来的鲁莽轻率中摇摆不走。在这恼人的矛盾的折磨下,完美主义者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极端的紧张和焦虑之中,并且伴随一次又一次强烈地自怜自艾。

完美主义者心中有一个不灭的目标--追求完美。这个意念索绕在他们的心头,促使他们一生中都朝此奋斗不息。但是,他们给完美所卞的定义不同于一般人所说的完美,一般的人给完美下的定义是“十全十美”他们追求确定、精确的“完美”,并且他们非常仔细地注意每一事物的细微之处、有时竟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由于他们的这种态度,使得他们在处世时显得十分严谨、他们不愿意轻易地下结论,但选走某个目标时就显得十分投入,他们自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别人有十分的不同一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至少大致看来是完美的·自己的人格也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完美主义者对其他人对自己的评语(尤其是无能的评语)显得过度的敏感。对待这些评语的态度也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放弃,二是神经质似的严重的自我失控。

完美主义者对众人的批评有着惊人的警惕感、为了避免事后遭人非议,他瞩在接受一个新的任务或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时,往往会花很大的精力作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以便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让赞扬代替批评是他们的一贯愿望。在工作时,他们采取的方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前大多数都从形形色色的指南丛书中搜集了很多专家的意见、或综合、或择其善者而行之。为了避免在中途节外生枝,加之求好心切、完美主义者往往都实行一些短程的计划。这样不仅逃脱了中途而废在心理上的压力,也可以尽快地看到工作的成果。这对他们来说,内心可以获得极大的愉悦;他们总是在心里默默地构思自己的计划以及实现计划的方法,以做到万无一失。当其他人或者环境因素不允许他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构思和完成计划的时候,他们心中就会万分沮丧,有时甚至发出愤怒。对于他们感兴趣和认为应该做的事,完美主义者总是全力以赴。他们会认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以便工作时的每一分钟都能够起到最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一丝不苟的,而且一般只要工作结束,其结果跟他们预想的都一样或差得不远。对那些他们不在乎的事情,他们却显得有些冷淡和漠不关心。

完美主义者的要求对别人来说都高了一些,因而在其他人的眼中,完美主义者的行为有些过于夸张和没有必要。他们也因此丧失了周围人的认同感;旁人对完美主义者的无法忍受或不以为然使他们经常感到困窘不安,有些计划和工作在没有开始之前就搁浅了。这种挫折感使他们忿忿不平,他们却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高标准,反而会把它们加之于周围的人身上。

固执的性格影响了他们的视野。完美主义者看问题一般都认为只有两面,因此有走极端的倾向。一旦他们认定了一个事实或者是下定了决心,他们就会对其他相反的意见变得相当的神经质。用顽固和专制这两个词来形容他们这时的状态毫不为过。对待别人意见的态度源于他们内心深处那股叛逆的蠢动,以及对自己本性不大驯眼的恐惧。他们希望自己正直、善良、诚实,然而固执的本性却拉着他们率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当他们受挫。受批驳时,他们会怀恨在心,虽然表面上看来仍是一团和气,毫无记恨的迹象。由于追求完美的天性,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相当挑剔,对别人也非常苛刻。当他在说“是”的时候,他心里却总是在想是否应该说“不”。对待一件事,他们总是再三地审查才将其放行。在谈话中或会议上,发问最多的肯定是他们。因为他们对别人和自己总是有大多的质疑。在别人限中,他们是争强好胜的,也是不可理解的。吹毛求疵的心态使得他们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时候总是不能始终加一。在他们看来,任何人离他们的最完美标准都相去甚远。

完美主义者对什么都看不顺眼,因此他们觉得完全有必要让别人知道最好的是什么、在行为上就每每伴有好为人师的倾向。完美主义者认为追求完美应该是一个人的起码人格,于是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教导别人该如何行事,而这些婆婆妈妈的说教只会让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降低,让别人感到厌烦和无法忍受。他们这种妄加批评和处处充当权威的精神使他们降到与吹牛者一样的地位。当然,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性格也会使他能力四射,因为在决策时需要他们。他们在决策前,一定要研究所有的相关细节以做到万元一失,还会认真地衡量投资报酬率。基于对效率的考虑,他们会把每一个人、每一件材料用得恰到好处,,决不浪费时间去做无用功。有时,他们收集信息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诚然,此举过于耗时,然而对于正确的决策来说,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认为做亡羊补牢的事不如未卜先知、防患于未然。正是这种拘限于细枝末节的性格让他们的决策往往成功。

完美主义者深具领袖的气质。他们很有创造力、判断力,也勇于创新有时他们要蛮横地强迫别人跟他们作出同样的决定,或者按他们的意思做事,这样做也是对维护领袖的尊严心不可少的,虽然下属对他们作法怀有极大的不满。当其他人了解了完美主义者的性格后;只要维护完美的原则,任他做什么事都可以得到完美主义者的谅解。每当工作进行顺利时,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观点和计划总是简明扼要地交待给别人去做,别人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他们也不愿去干涉,只要照此能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怀有相当的自信,而且比别人更加勤奋,心胸也较宽阔,较易信赖他人。对其他有跟他相同性格的人,他们还有惺惺相惜之意,那些出色的人受到他们与别人一样的钦服和尊敬作为领导的完美主义者是十分欣赏工作有效率而且具有魅力的下属的。在会议上。完美主义者大多时候是会议的主持者。在会前他们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不愿意浪费时间;也不愿意让会议无功而终,所以,他们显得激动和专制,但在时间和条件的允许下、他们也会给与会者足够的发言机会。闹成一团的会议场面是他们所深恶痛绝的。在对工作的重点指示和责任分派上;由于他们已掌握大量的信息,对下属了解得很充分,他们处理这类事情干净利落。在工作进行中;他们对工作进展情况的掌握和追踪一丝不苟,而且往往能够达到了如指掌的程度。

在处世关系上,完美主义者是一个相当懂得克制的人。他们不轻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而感情也不轻易地流露出来,在某些时候,他们看起来有些接近神秘。他们对自己有时不能控制和理智情感感到害怕,回应别人就十分谨慎,这种过度的自我紧张和自制形成一种直觉,影响他们对别人的样的决定,或者按他们的意思做事,这样做也是对维护领袖的尊严心不可少的,虽然下属对他们作法怀有极大的不满。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他们对配偶要求颇高,但他们对待爱情是忠实的,而且是全心全意的付出的。正是由于用情“过专”他们很容易在爱情的旅程中受到挫折和伤害。他们是较负责的,对爱人的一切都非常关心,这显出他们的社会道德感也较强。为了获取爱人的欢心,他们往往比以往更加勤奋地工作,但在热恋时,她们却显得不太主动,有时甚至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缘于完美主义者不喜欢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生最大的目标不应该放在卿卿我我之上,而应放在事业的成就之上,对过多的约会他们觉得是浪费时间以致于有些冷淡。完美主义者聪明机智。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所以,他们不喜欢依赖于别人,对不能自动自发做事的人和喜欢依赖他人的人感到不舒服。如果有人过于依赖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包袱沉重和宝贵对间已被剥夺。为了保护自己的时间和权利不受侵犯,他们容易变得自私自利,这种性格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也许不可多得的爱情也会因此而终结。

在社交场合中,完美主义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压制型,一类是宣泄型。压制型的人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而很和气地对待他人,不管心里是多么的愤怒。痛苦或沮丧,他们都笑脸迎人,而他们的社交魅力也因此而辐射出来。而宣泄型完全相反。他们把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失望刻在脸上,一副郁郁不乐的样子。而且易激动,易焦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他们并不是没有克制自己的情感,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蹩眉悲伤的样子,与那种胸中燃烧着怒火而脸上仍绽开微笑的人相比,他们显得不够成熟老练,并且他们这种样子并不会换来别人的同情,反而增加旁人心中的厌恶感。

完美主义者基于自身条件较好(只是他们自己认为),所以不能忍受自己被他人忽略或看不起。他们很在乎别人对他的尊重,因为这是对他们努力培养出来的特质的认同。然而对别人给他的赞美;他们却显得不以为然,这是由于他们内心中那不断挑剔的声音在提醒他们、表面上,完美主义者对别人的赞扬会很客气地接受,毕竟别人是在恭维。而他们心里却在想这个评价与专家的水平相比,没有任何意义。况且他们想自己的目标更高,更好,根本还不曾达到。当他们成长、蜕变之时,完美主义者会很注意培养自己,很多优秀的特质就会显现出来,比如:他们事业心比较强;富有创造力,并有创新和改革的勇气,较激进,他们愿意为工作付出较大的精力。他们是健谈的,亲切、和善的、具有优秀的领导气质。他们的和善和亲切辐射到别人身上,感染别人,其他人会因为他们的自信而也信心倍增。在评价事物时,他们的价值体系是较好的,因为他们强调公正、对别人和自己,要求坦率、诚实。在比较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他们能够承受多种压力;而且还帮助他人、因此他们也会收获到人生的一大财富一不渝的友谊。他们对别人大公无私,对自己要求严格,能够清楚地洞悉现实。天生的洞察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赋予在这些优秀的领导者身上,使他们大多数人成为了创新的先锋、时代的巨人。

完美主义的根源,是幼儿式的二分法思维模式。

完美主义就是要求十全十美,这样的表述是毫无意义的,必须界定其背后的价值判断。 完美主义,最根本,最简单的形式是一体两面的这样一对诉求:趋近好的——远离坏的。 显然,幼稚与成熟的区别,在于好坏的判定是否符合公认的标准。所谓适应能力的核心也在于此。(这是在病理层面而论的,在愚智层面不同。)

幼儿的特征就是“非好即坏”的二分法思维。而所谓成人的世界就复杂辩证多了,当一个人意向通道失效,而更多地以幼年方式面对现实世界时,必然的结果就是,因为对好与坏进行定夺,而在趋近与逃避之间斗争,在完美与全否之间轮换。

因此,对于好坏事实的判断与公认标准的差距之大小,是一个重要的症状划分标准。

因为“完美”在事实上的不可得,但却顽固地要求完美,于是,只能以内部平衡的方式营造某种完美的假象。正因此,完美主义者通常没有适时放弃的智慧。但是,当他们再也无法在现实的冲击中,维持那自欺欺人的完美假象时,将无可避免地滑入另一个认知极端,全盘否定一切。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几乎没有任何进步和收获能持续地提供激动人心的满足,这样,也就不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现激动人心的自我激励。因而,坚忍不拔也就不可能成为他们的风格。相反,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是他们的例行遭遇。(而对于追求完美主义者,善于自我激励正是他们的鲜明特征。)

正是因为完美主义,人们才能借着反省的名义,把对自己的不满意放大成自卑,然后进行讨伐,人为制造心灵世界的战争。于是,把促使自己进步的动力,变成了自我惩罚的凶手。

所谓自我激励,也就是从困难中看至希望,从不完美的自我中发现自己的优点,这种人善于建立自尊自信。而“要求”完美的人,是做不到这些的。所以,完美主义者总是看不到希望,除了每天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还能做什么呢?

于是,这些负面情绪,成了他们的生活风格,甚至,成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特殊方式,所以,他们会努力去保护这种方式,不会轻易改变 。因为不能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体验自我的存在价值,于是只能在自我的内部,以“痛”的形式来证明自己还存在着。从这个角度来说,“痛苦”确实是一种价值。当现实功利得不到满足时,“痛苦”是替代品,它与满足感本质上都是提供自我确认的资粮。所以,在完美主义者来说,他们的自暴自弃和自我毁灭总是如此理直气壮,如此义无返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