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课本,书籍有关的资料文献,通过书籍上了解,培养看一些有意义的视频,电影或者电视,通过看视频当中培养意识,适当的也参观一些展馆通过给学生讲故事,在故事当中吸引学生的兴趣。
首先实证研究是以“存在一个客观世界”的世界观为前提,它坚信有一个客观世界存在。而我们实证研究就是不断地通过研究,去接近这个客观的世界。
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是一门严谨的人文学科,是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实的再现和还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真实”、“追求真知”、“体验真诚”,走进求真的教学,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现在历史。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即让学生树立“凭证据说话”的理念,这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形成严谨的思辨意识和思维品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本身要有重视证据的历史意识。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是借助于史料、教师的语言间接地表达历史,帮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乃至历史智慧。这就是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历史叙述和评价的证据意识,将凭证据说话贯穿于叙述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现象、品评历史人物等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其次,合理选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史料文献等资源,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例如,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课时,我就依靠大量真实的历史照片和粮票布票等实物,让学生结合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受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又如,在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在分析港澳是如何离开祖国怀抱这个问题中,我就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文献纪录片,让学生找出反映或印证教材中该知识要点的时间、事件、情节等。这样做不但能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也培养了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最后,撰写历史小论文,教导学生要言之有据。例如,在学习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后,对于拿破仑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他的评价,我就让学生以《我心中的拿破仑》为题,写一篇小的历史论文,但同时我会告诉学生,你要有证据证明为什么你心中的拿破仑是这样的。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的慢慢形成。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之历史价值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认清是非、黑白、正义与非正义,并且能够从前人的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给后世以勉励和启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有效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不可或缺。
一、绘制历史时间链,强化学生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
所谓历史时空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事件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析意识。初中生通过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可以在知晓历史发生的具体事件的同时,有效地将事件与时间、地点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目的。而史料实证,则更加强调的是尊重历史的严格、认真态度,即不轻易相信不具权威性的历史资料,而要结合多方的实践考查和史料之间的相互佐证,来确定该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在历史研究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历史研究者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意识,笔者建议首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知晓的历史朝代更替顺序,从炎黄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排出一个时间链条,如此可以让初中生知晓自己对历史哪一时期存在识记上的盲区,比如,有的学生对五代十国的时间掌握不好,因为历史书上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并没有太多的介绍,加之部分学生又没有参考课外书籍的习惯,这种情况便普遍存在了。而知晓知识漏洞后,及时地查漏补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具有明显的帮助。其次,在排出正确的时间链后,再将各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一一填充到对应的时间段,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印证,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二、以历史事件为据,激发学生理解表达与解释分析
历史理解所指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后,首先能够依靠真实的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史实,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事情,掌握因果关系,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身边问题的态度。而历史解释,则是强调学生以史料为基本,以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上所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而并非人云亦云,依照自己喜好偏袒某位历史人物。这两种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
比如,在教学完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这一课后,学生对于本课知识已经具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便可以让他们联系本课具体的史实,包括我国的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一些策略,和国外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等,来分析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有的学生站在国内的角度分析,认为当时的中国地广人多,对于西方列强来说如果打开资本主义倾销市场将会对他们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才会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强行发动鸦片战争,借机打开资本倾销市场。而有的学生站在国际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当时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较为落后,腐
朽落后的清王朝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限制了世界贸易的流通和发展,尤其是限制了英国人的利益,以此才挑衅发动战争。如此一来,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课堂的分析和讨论气氛异常活跃,对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汲取经验与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情感价值观念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对于后人来说,能够起到勉励和借鉴的意义,所以学习历史,其更重要的还能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正确价值判断,促使学生树立趋于完善的情感价值观念,这便是历史核心素养中历史价值观的要求。良好的历史价值观念,能够助力学生在历史学习和将来的历史研究中走得更远,视野更加开阔,人文素养日益提升,从一定角度来看,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体现。
概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为了落实这一教学改革趋势,还需从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入手,并结合有效的教学尝试,如绘制历史时间链,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能力,以历史事件为据,激发学生理解表达与解释分析,汲取经验与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情感价值观念等,让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使素质教育改革落实到位。
在历史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和证据意识
看这篇论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提出要培养学生重视证据的历史意识,要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用历史材料解释历史。这就要求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以严谨、批判的态度对待历史,坚持实事求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进行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证据意识;培养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证据意识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产生探究思维,善于去探究证明事物的真实性,辨别所需要史料的真伪,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解释历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一、历史证据意识的概述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历史证据”既属于史料又区别于史料,它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是指能够对某个历史问题有论证价值的历史材料,是一部分史料,而不是该课题所研究的全部史料,它能够使历史事件清晰,证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而历史证据意识则是指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个历史事件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者材料的一种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二、培养中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历史的本质属性是“真”,因此历史知识是否真实可靠,就要看考查它的证据是否可靠充分,作为中学生,要勇于追求坚实可信的史料证据,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辨别真伪,最终获得能够证明历史真实性的史料,切不可盲目地记忆历史结论,要有依据地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2.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是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要求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中学生历史课程标准由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都体现出证据意识的重要性。中学生的历史教学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事实,客观、理性地评价历史,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倡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3.培养学生证据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一直强调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而树立学生重证据的意识,就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态度,重视科学文化的基本素质教育。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进程,更好地认识当代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策略
1.教师要提高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生的历史教学主要通过老师把教材上的知识讲述给学生,帮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重证据的意识,要让学生明白,历史是发展的、前进的,是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要靠证据来证明,比如在讲原始周口店人时,要告诉学生化石是其主要证据,通过考古工作者发现化石来判断原始人居住的部落以及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教师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选择“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讨,积极思考,并保持开放自主,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延伸,从教材到史料,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教师通过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使学生直接接触承载历史信息的史料,把《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和《大公报》等不同媒体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进行研读,进行对比,找出问题,并结合报纸的办报背景,让学生形成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方式,在阅读史料的同时也要关注史料的背景,从而做出客观的判断。
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进行历史话剧的表演,使历史事件反映到现实生活中,供学生体会和思考,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就签订条约一事,可以编制成历史剧,分配角色如李鸿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进行排练,搜集资料进行编写,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切实地感受历史人物内心的独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历史博物馆或者历史遗址进行考察,搜集故事传说,补充教材内容,锻炼学生的考察能力。
2.选用合适的教材和影视资源 当前历史教材有很多版本,因此选择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般情况下,图片和材料都是从具有可信度高的史料中筛选而来的,并且符合当时的学习阶段,框架清晰,历史时间顺序安排合理,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通过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重大历史事件,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重证据意识。
在学习历史课程中,教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通过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重证据意识,善于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搜集史料、阅读和运用史料,不断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怎样培养证据意识
“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这一主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对于科学本质的界定,众说风云,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各领风骚!但一致认同的是:“科学是一种实证系统。” 对于科学教师而言,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不懂得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的学科学、学真的科学,也绝对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可证据意识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的脑海里还是很模糊,甚至被忽视了。 1 数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最真实的记录,是学生探究情况的真实反馈,是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调查、访问、记录等等方式获得的,是学生探究科学的依据,是学生用以认识和解释已有知识经验和客观世界的依据。因此,它对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真实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可是教学的过程中却往往被忽略了,诸如课后扔在桌子上的一张张没有交流、没有仔细洞察过的记录单处处可见,实验记录单中存在的漏洞更多,而这些却往往被忽视了! 在听一位老师执教《磁铁的磁性》一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是一节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的课,在条形磁铁上取等距离的五个点EDCBA,在各点上首尾相连挂回形针,并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磁铁各点磁性的强弱,教 2 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记录如下: 用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吸引回形针,观察磁铁不同位置上磁性有什么区别? EDCBA 吸引曲别针的数量 第一组 6 4 0 4 7 第二组 8 3 0 2 6 第三组 5 6 0 5 5 第四组 5 4 0 5 6 第五组 5 4 0 5 6 第六组 6 3 0 4 6 教师与学生从这些数据中马上就得出了“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的结论!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仔细看看这些数据: “ 5 6 0 5 5 ” “ 3 3 0 3 3 ” 这些数据能得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这样的结论吗?这样的结论是否太轻率!再看学生在《给小车安个螺旋桨》一课中,探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时记录如下: 橡筋绞紧的圈数 小车行使的距离 25圈 16厘米 30圈 15厘米 40圈 20厘米 43圈 20厘米 我们的发现: 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就越快。 仔细看看这些数据,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要是出现了对的结论,马上给予肯定,急着下了结论,心里想:这节课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而不考虑学生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科学难道就是这么随意吗?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细节,对于探究而言,真实是最重要的!科学追求“求真”! 3 2 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课更为关注它语言的科学性,而语言的科学性也是一个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体现。可是在科学课堂中,随意的语言却比比皆是、处处可见: 也许是教师的科学警惕性不高,也许是在很多教师潜意识中语言的科学性把握不够,因此语言中就存在很多漏洞。如在《蚂蚁》一课中,学生观察蚂蚁寻找食物后汇报: 生:“蚂蚁爱吃面包。” 生:“蚂蚁非常喜欢吃死苍蝇。” 生:“蚂蚁也非常喜欢吃饼干。” 师:“是的,你们观察地很仔细,像面包、死苍蝇、饼干这些都是蚂蚁非常爱吃的食物。” 蚂蚁会吃面包、死苍蝇、饼干这没错,但一定就是“爱”“非常喜欢”“非常爱吃”吗?这些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描述,而不是科学的观察描述。 再如《我的手》学生在观察并拓印了自己的指纹,和同学交流后汇报: 生:“我的指纹不一样。” 生:“我的指纹和别人的不一样。” 师:“对,所有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所有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这句话没错,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发现一模一样的指纹。可是在这节课中,仅仅就班里甚至只是小组这几个人的观察,就能得出这么肯定的结论吗?是否会犯“以偏概全”的逻辑性错误呢?我们在课堂中是否可以用“也许”“可能”这些词来描述呢?不要把话讲绝了。 学生的随意性语言就更多了,从交流到记录到汇报到小结,问题语言、不科学的语言随处可见!如《蚂蚁》一课中的“爱”“非常喜欢”“非常喜欢吃”。 再如《健康需要新鲜空气》中证明吸进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用 4 瓶子收集吸进和呼出的空气,将燃着的火柴伸进瓶中,有什么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记录如下: 气体类别 实验现象 吸入的空气 火柴没灭 呼出的空气 火柴灭了 实验说明: 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 在这记录中,“火柴没灭”难道是永远都不灭?“火柴灭了”是马上灭了?还是过一会在灭?是一到瓶口就灭?还是伸到瓶子里面再灭掉?火苗灭了,火星还有吗?火星灭了以后还有什么发现?难道这就能证明吸进的全是氧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这样的观察记录姑且不说他观察的不够仔细,不够全面,单是他在记录单所写的内容就存在太多的不科学性了! 3 真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寻找科学的真谛,我们必须采取严谨的态度。可在事实的观察、纪录、取证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脱离实际的、胡捻乱造现象,尽管人人都知道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可在探究过程中却依然存在许多伪科学。请看下面这则笔者从网上看到的一则《养蚕》记录: “蚕蛾卵就会自动孵出如小蚂蚁般的小蚕,每天喂以新鲜的桑叶,半个月左右就会脱一次皮,每脱一次皮蚕就长大一次,经几次脱皮后,它的身体便会通体透明,这时它不再吃食,就要开始做茧了,一般做完需要半个月左右…… 一只蚕蛾能产一百多个卵。”这则记录里漏洞百出:蚕宝宝在适温条件下,一般1龄3-4天,2龄3天左右,3龄3-4天,4龄4-5天,5龄8-9天,全龄经过25天左右。根本不是半个月左右脱一次皮,而蚕宝宝在休眠的时候是不吃桑叶的。幼虫到5龄末期,逐渐老熟,吐丝结茧,约2-3天吐丝完毕在茧内化成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 由此可见这根本就是一份脱离了真实的、伪编的记录,连第一手资料都有了这么多是水分,何况是由此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呢? 而且在探究活动中还有很多 5 被掩盖了的真实情况。上述《磁铁的磁性》一课中,当时我刚好坐在第六组的旁边,我们来看第六组的实验情况: 真实的实验数据 3 3 0 4 3 汇报的实验数据 6 3 0 4 6 我问为什么没有如实回答?一个学生说“其他组在我前面汇报,都是两边的多,我们肯定是错的!”另一些同学红着脸不说话!人云亦云,从众心理!!我再问“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头更低了!他们的记录是实验的真实反馈,可他们却没有如实面对,而执教老师当时也没发现这一问题。 张红霞老师认为科学教育特有的内容是“让孩子们学习科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因此,关注考察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是多么的重要! 上述的一些现象,都在呼吁我们实证意识的培养已是迫在眉睫,呼吁我们让科学课真正体现科学的本质,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证意识!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在哪些方面落实培养呢? 每门学科都有独特的思维方法,那么科学学科的独特思维方法是什么呢?喻泊军老师提到科学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我们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即科学的逻辑思维。科学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而且解释必须是基于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客观事实。科学的结论是理性的,应该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而观察、实验、测量、调查、统计等方法收集到的资料是第一证据,对第一证据判断、整理是审视资料真实、可靠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极为重要。如《磁铁的磁性》一课,就应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多角度思考,增强结论得出的可靠性。 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入手,关注学生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观察、测量、调查、统计等等能力的培养,建 6 立辩证的思维观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多给学生磨练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就是,尊重科学的事实。科学结论的得出不仅仅需要逻辑推理,而要用实验来证明,就是所谓的实证。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G�6�1萨顿在《美国百科全书》中把科学理解为:“科学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 我国学者郭湛在《中国大百科全书�6�1哲学》中认为:“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是一种实证的系统。既然科学是实证的,它就可以通过证实的、证伪的方法来得出结果,而且可以重复多次,是可检验的。任何结论都得有证据,不能凭空猜测!可是要有去实证的行为,首先得要有实证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实证意识。从现在开始,对学生进行实证意识的训练,那么学生的科学素养将会不断提高。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因为创新的实质就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实证,质疑等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如果能营造出质疑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在探究活动中放开自己的思维,在探索活动中打开自己的视野。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没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没有对“上帝造人说”的怀疑,就没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怀疑,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是来自他的“为什么苹果不往天空飞,而要掉到地上?”。质疑需要思考,质疑需要勇气!矛盾促进社会发展,质疑推动科学求真!科学需要质疑精神。 总之,科学应该是“求真的一个过程!”要体现科学课程宗旨,要实现培养 7 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我们必须正视现状,在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实证能力上下工夫。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提高!科学可以争论,也可以存疑,但决不能养成伪科学的习惯。让我们为真正提高学生与自己的科学素养而不懈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