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该项目从2006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

第一批:2006年度设立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25个左右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为已进入国家“985工程”的高等学校。

第二批:2007年度设立现代无线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40个左右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为进入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高等学校。

第三批

国家111计划大学名单

国家111计划大学名单: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7000亩,北大主校区继承自燕京大学,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而闻名。现任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

2、复旦大学。

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3、南京大学。

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3]曾培养出龚良、吴健雄、田刚等杰出校友。

4、华中科技大学。

于2000年5月26日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2022年8月3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 《教育部关于同意华中科技大学章程部分条款修改的批复》,华中科技大学简称确定为华中大 、华科大。曾培养出李娜、叶荫宇、张小龙等杰出校友。

5、西安交通大学。

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兴庆、雁塔、曲江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4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658亩。

设有29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有本科专业9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

111计划大学名单

111计划大学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如下:

北京市(25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11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省(14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湖北省(9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陕西省(7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