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诗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诗的深沉雄浑的格调。起句抒古今兴亡之感,同情人民罹战祸之悲惨。“画角” 两句是诗人出塞时眼前所见之景,通过“画角”“牧马”意象的捕捉,传达了边塞特有的雄壮、紧张、激昂场景。高亢的号角声,牧马频繁地来往,极言出巡的辛苦,内心亦实有难言之隐。“满目”二句,就直接写出丹枫吹老,无人可语,一片真情,动人心弦。情绪又一转,词人不只看到了眼前荒凉艰苦的边地环境,也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人生无常的荒诞感。
下阙“从前”句词人由眼前的边塞展开联想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表达的感情
蝶恋花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悼亡伤逝之词哀感顽艳,令人不忍卒读,边塞行吟之篇则清怨苍凉,另是一番风味;但一个“情”字却是共同的。谢章铤说:“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赌棋山庄词话〉)而读这首词,深知谢氏此言不虚。
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那时他二十九岁。
“今古河山无定据”,是一句断语,也是词人的感叹。它横空出世,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之慨。从中可以看出史学家的深沉,哲学家的睿智,以及文学家的深情。
情语之后,紧接以景语:“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词人挥舞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充满动感的边塞景物图。这既是眼前的实景,又使人联想起历史上的一幕幕活剧。这里有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有“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等等,等等。画角声声,牧马频骤,这不正是“今古河山无定据”的形象写照吗?
岁月倏忽,往事已矣。今天,当词人风尘仆仆,奔走在边塞道路上的时候,只间满目荒凉,惟有如火如血的片片枫叶在萧瑟西风中飘摇,似乎在诉说着无穷的幽怨……
词人仿佛听见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呐喊,也仿佛听见了“出师为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仰天长叹……
词人仿佛看见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美人身影,也仿佛听见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哀伤旋律……
不论是肝肠如火的英雄,还是色笑如花的美人,不论是彪炳青史的古贤,还是俯仰古今的来者,都笼罩在这一往深情之中。不信,请看那深山夕照,深秋烟雨……
急!!! 《蝶恋花 出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次是纳兰容若出塞时有感而发写的。
虽然,实际上是由塞外的荒凉景象,联想起当年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青冢就是昭君坟,从古至今边塞上总是为了土地和国土不断争斗,牧马代表塞外的少数民族,他们一次次打进中原又一次次的离开,留给绝塞的只有满目的荒凉。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昭君的情有多深,就像深山的夕照,深秋的雨。
纳兰性德悼亡伤逝之词哀感顽艳,令人不忍卒读,边塞行吟之篇则清怨苍凉,另是一番风味;但一个“情”字却是共同的。谢章铤说:“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赌棋山庄词话〉)而读这首词,深知谢氏此言不虚。
纳兰《蝶恋花·出塞》:用情诗的口吻,诉说金戈铁马,只为这一人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不知道大家在读到这句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画面?
青鸟一直以为这是一句情诗,幻想出的便是:
在一个凄冷的秋日黄昏,一对恋人在雨后出场,彼此凝望,彼此拥抱......
事实上,这真的是天大的误会。
读过这首词全词后,会发现,人家真的和爱情,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
虽然这句确实是深情公子纳兰性德写的,但是创作背景却源自边塞,诉说的全是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词云: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是没有定数的。烽烟滚滚,角声昂昂,战马来来往往,一切都成了过往。
置身于黄沙遍地,满目荒凉的塞外,空荡的寂寞又能说与谁听呢?恐怕,也只有那萧瑟的秋风和苍老的枫树了。
可即便如此,从前这里也是发生过很多撩拨人心的故事的。它既是铁马金戈的杀伐之地,也是昭君和亲时所到之处。你看,那青冢就在那里!
曾经的一往情深到底有多深呢?不过是深山里的夕阳照过了深秋里的雨,说不清,道不明!
这首词,是我读最多次的一首词,也是我读后最不明白的一首。
很奇怪,每一次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觉得这首词很酷。一边读,一边幻想自己是一个将军。手持长戈,身披战甲,乘一骑快马,驰骋于黄沙之间,保家卫国!
长大后,却被“一往情深深几许”勾去了魂。以致于,忘却了金戈铁马,只记得儿女情长!
不知是这首词本就迷幻,还是我自己误入了迷魂阵,断送了深情。
可仔细读,又觉得自己也没错!
这首词,纳兰本就是用情诗的口吻,诉说了金戈铁马!
他是一个多情细腻的人,在漫天黄沙的边塞,除却千古兴亡,他久久不能忘怀的还有那个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昭君!
关于昭君出塞,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有人将其视为英雄,以一己之身,换家国安宁。也有人感慨其凄凉,只身入异族,断送一生。
显然,纳兰是后者!
在他看来,当大漠的风吹过时,那些曾经铁马金戈的杀伐早已被黄沙掩埋,不复存在!
可是,昭君出塞的凄凉,与那立于塞外的青冢,是不会轻易散去的!每当黄昏来临,心痛便会涌上心头!
这首出塞看似布景宏大,但最终落在了一个细小的落雨的黄昏,写的根本不是什么家国,就是叹昭君而已!
专家对这首词的解读,大多认为是感慨 历史 变迁。毛主席也认为是:看出兴亡。
严迪昌甚至在《清词史》中说:几乎是孤臣孽子的情绪了。他认为纳兰不仅在写兴亡,甚至觉得他作为纳兰氏,象征着叶赫那拉氏,是对爱新觉罗氏不满的。说他在这首词中藏着大逆不道的心!
这一次,专家们的论断,青鸟无法认同!
这首词的是一首有题目的词,叫《出塞》!《出塞》不仅仅象征着出去了边塞,也象征昭君啊!难道还有人没听过“昭君出塞”?
再说了,一首词的灵魂往往是下阕!怎能陷入铁马金戈,一味地将这首词框在上阙之中呢?
显然,纳兰是没有将目光留在广阔的塞外的。他在豪言壮语的感慨之后,将镜头缩放了,聚焦在了王昭君身上!
他在叹昭君!叹她的一往情深的孤奋与悲壮!叹她将悲伤永远留在了落着秋雨的黄昏里!
所以,最后我们会发现,纳兰看似是用情诗的口吻诉说了金戈铁马,实则是在金戈铁马中寻到了令他难以释怀的一抹幽怨!那一抹幽怨,便是出塞的昭君!
所以,纳兰性德没有那么伟大。比起爱国,他更怜惜红颜!
当然,这只是青鸟自己对于这首词的理解!
大家觉得纳兰的出塞,是写国,还是写红颜呢?欢迎留言。
我是@青鸟诉音尘,忧郁又明朗的小可爱,期待您的关注。
《蝶恋花出塞》赏析
这首清 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
原词如下: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小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外古战场的荒凉景象。“今古河山无定据”,首句以议论开篇,简朴的文字有一种历史纵深感,而且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氛围。“今古”二字,包括古往今来。面对大好河山,多少风云人物,你争我夺,或长期或短暂地占据它,但谁也没有永久地据有这些地方。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二句白描,描绘出一幅塞外和平图景,画角声声,矫健的牧马频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二句仍用描写,放眼望去,整个塞北,平沙万里,荒漠凄凉,连个说话的人也很难找到。西风飒飒,只有那几株枫树,又一次被吹红了叶子。使人联想起为争夺这块土地鏖战厮杀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象。这些红叶,又一次把人带进了对历史的回忆,加深了作品的纵深的历史感。
词的下片抒情,写自己出塞的感触。“从前幽怨应无数”。首句议论,直接承上阕对古战场描写而来。面对古战场的凄凉景色,郁结在心头的愁恨无法计算。正如唐·李颀《古从军行》所说:“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接下二句叙事:“金戈铁马,青冢黄昏路。”“金戈铁马”,代表战争。“青冢黄昏路”,用汉王昭君和亲故事,代表和亲。二句概括了战、和两种办法。说明自古以来,为了争夺江山,时战时和,或二者并用,这就是历史。“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末二句以景结情,抒发了作者的感触:回顾历史,面对这塞外古战场,诗人对自己的祖国一往情深。这深情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词意深沉含蓄,有弦外之音。……
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复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语结束,将自己的无限深情都融人到无言的景物之中,在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满了柔情,甚至我们还会体味到些许的凄凉与无奈。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