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束平行光照在凸透镜上,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1,把凹透镜放在折射光的一侧,移动凹透镜,直到从凹透镜出来的光也是平行光时为止,测出两透镜间距a,则f2等于f1减a,原理:本应相交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轴平行,焦距:焦点与光心的距离。

如何利用凸透镜测凹透镜的焦距

采用“平行光聚焦法”。附“平行光聚焦法”如下:实验器材:凸透镜、白纸、刻度尺实验方法:取出要测定焦距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光斑(亮点)的变化。调整凸透镜的位置,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记录下来。再重复以上实验2次,求3次测得距离的平均值,即为此凸透镜的焦距。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怎样用凸透镜测出凹透镜的焦距?

把一个已知焦距的凸透镜,待测焦距的凹透镜和一光屏,依次放在光距座上。使两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用一平行光束射向凸透镜,移动凹透镜直至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和平行光束等大的光斑,此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斑的大小不变,则说明两透镜焦点重合。用凸透镜的焦距减去两镜之间的距离既是待测凹透镜的焦距。

如何借助凸透镜测定凹透镜的像距

⒈平行光聚焦法: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⒉平行光线法:将灯泡与凸透镜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来回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直到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束平行光(通常情况下,平行光束难以直接观察,可借助于比较光束所形成的光斑与透镜面的大小判断,若相等则可认定为平行光束),则小灯泡的位置即为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小灯泡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⒊二倍焦距法:将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一侧,移动灯泡与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倒立的、等大的实像,用刻度尺测出灯泡或光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u或v,则f = u/2=v/2。

⒋十倍焦距法:使较远的窗或正在发光的灯泡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

5.焦点不成像法:先使凸透镜与灯泡紧靠,透过凸透镜观看灯泡里的灯丝,并逐渐增大凸透镜与灯泡之间的距离,从看得见到刚好看不见时,测出凸透镜与灯丝之间的距离即为焦距。

利用凸透镜辅助法测凹透镜的焦距的物距和像距怎么算

如果假定:物距是 u,像距是 v,焦距是 f。则,三个距离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1/f = 1/u +1/v。

让一束平行光照在凸透镜上,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1.把凹透镜放在折射光的一侧,移动凹透镜,直到从凹透镜出来的光也是平行光时为止,测出两透镜间距a.则f2=f1-a。

原理:本应相交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轴平行.焦距:焦点与光心的距离。

扩展资料: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在焦点上时不会成像。 在2倍焦距上时会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凸透镜